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每天都铺天盖地地为人们制造着“需求”,创造无穷尽的欲望,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亦急剧增加。孩提的哭闹,少年的叛逆,青年的自杀,成人的尔虞我诈…人们的内心焦虑、不平、怨恨等情绪塞得满满,在竞争和攀比的怪圈中越陷越深,于是慈悲心不见了,笑容也消..
当下
达真堪布:生活处处当精进
精进波罗蜜多不是指废寝忘食地诵经念佛,或者住在山洞苦修。精进是法喜充满,落实到生活中就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万事万物都在给我们表法,都在让我们见性。其实快乐就在当下,快乐无处不在。我昨天看见那个小佛子莲月在玩一个玩具,她非常开心..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一首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我们这个禅七,也是十方同聚会。文殊阁、普贤阁有来自各地的居士们,在这里打禅七。打禅七就是要修习无为法,无为法是解脱的法。但是,同样在一个禅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摩诃衍的止观啊!一般我们从当下下手来看,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心系着这句名号,就不会再去想五欲六尘的事情,这就不是在止了吗?做止的功夫吗?那你这句佛号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这就是在修观啊!那止观,止为定因,观为..
六个步骤降伏自心烦恼
今天呢我们在道场白华庵,跟大家分享一点点最近的一些问题吧。那么很多时候微信上呀,有这个朋友圈,它总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说,烦恼了怎么办?平常也在学佛,可能皈依已经很久了,但是一旦烦恼了,还是没有办法。那今天呢我们就借花献佛吧,我今天听来一个法,供养给大家吧。我..
正德法师:我是如何下决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后,于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于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我师父接手了一个寺院,没有人管理,那时我还是个在家居士,就经常去帮忙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被慢慢感化出家了。另一方面,在寺院做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寺院的清净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出..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问: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宏海法师答: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贪嗔痴的结合体,你如果不去对治就是只能放任贪嗔痴不断地膨胀。所以说修行刚刚上路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反观,要回光返照,反观自心。就是说我们凡夫常态是背觉合尘的,“六..
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卷都是圣言量,但圣言量又有应机说法的不同,观机逗教。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佛没有说一个字,法是无言的。但又为什么自然说了这么多法?这些法都是黄叶止啼,都是船筏、工具。就是因为..
达真堪布:念佛念心,修行修心
我从七岁出家到现在,一直在学习佛法、研究佛法,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谁说什么我都不会动摇。学佛不是儿戏,而现在很多人学佛是在茶余饭后,闲了才学一学,根本没有入门,不知道里边的情况,还站在门外。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真的不容易!没有因缘、没有福德..
达真堪布:果报成熟的三种情况
果报的成熟有三种情况:现世现报、来世再报、生生世世以后再报。好比我们种庄稼一样,有些庄稼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有些庄稼几个月后才可以收获,有些庄稼甚至要一年后才能收获。在哪些田里“种庄稼”收获快呢?佛讲,在福田、恩田、悲田里播种收获快。福田是佛、菩萨、上师。他..
净土法门:如何变得慈悲智慧
我们现在生活所拥有的各种物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无论是住的房子、吃的食物、用的交通工具、身上穿的衣服,还是我们所居住的环境,都称得上是物质现代化。有时我们会感受到现在的生活,就像二千多年前佛陀所说一样,人有天眼通(打开电视或上网,就能看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天耳通..
达真堪布: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怎样去寻找
精进波罗蜜多不是指废寝忘食地诵经念佛,或者住在山洞苦修。精进是法喜充满,落实到生活中就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万事万物都在给我们表法,都在让我们见性。其实快乐就在当下,快乐无处不在。我昨天看见那个小佛子莲月在玩一个玩具,她非常开心..
百年一梦
金山昙颖禅师,浙江人,俗姓丘,号达观,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十八岁时游京师,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道:‘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毕竟是有呢?抑是无呢?’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如眼见空华,是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手河..
贤宗法师:修行和生活都是一样,不自欺欺人,老实用心!
当我们朝着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态,更别忘记内在的重心。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还发出呼呼的鼾声。这时,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小和尚听见声响,微微睁眼瞟了一下,翻个身继续睡。首座和尚则目不斜视,打坐用功。“啪!”只见老和尚举起香..
大安法师:四依法之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法四依”的最后一依是“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说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卷都是圣言量,但圣言量又有应机说法的不同,观机逗教。从终极意义上来说,佛没有说一个字,法是无言的。但又为什么自然说了这么多法?这些法都是黄叶止啼,都是船筏、工具。就是因为众生根机有顿渐、偏圆..
净觉法师:咬人的狗不拴恐咬人,拴着狗不自由该怎么办
问:顶礼师父愿师父为我答疑解惑。请问下,咬人的狗不栓恐咬人,拴着狗不自由,该怎么办?答:当然是得拴着的,你让它自由了,它会早更大的业,它要伤人,尤其给小孩咬了,你既然和它有缘,就要和这个世界有约束力,不咬人的宠物狗,随便放,它咬人必须要栓住,要不然它咬了人你还..
星云大师:命运的好坏与什么有关?
世间上的人,有的遇到挫折灾难,或运气不佳,就到处算命、改运、求神问卜,希望可以改变命运。也有人自认天生命运多舛,相信命运是前世注定,既然天生命不好,就认命而活;像这种宿命论者,对自己的未来不抱希望,对自己人生不积极去创造,把前途交给命运,甚为可惜。佛经上说:“..
净土法门:如果你业的障消除了,就会出现这些征兆
1.如果你业障消除了,你本有的出离心就会升起。那么你的贪心,执着就会慢慢减少,起码的你看淡世间的物质的执着,情感的执着。如果你学佛了,抓着佛法紧紧不放,世间的物质情感名利也放不下。说明你的业障并没有消除,因为学佛修行要的不是抓,而是舍。有的人学佛,不过是为了现世..
《百业经》:(43)土地变金地农夫供佛土地变金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的。这里是茅棚境界,不讲究这些。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一天到晚在烦恼中过日,你们多礼,我就更麻烦了。随便随时,哪里都可以问,可以说,禅和子在巷里牵牛直来直去..
心改变了世界也开始变了
我们的周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隔膜和敌意,世间为什么有那么多悲痛和苦难,就是我们没有一颗觉悟的心,被一些假相所限制所迷惑。我们不喜欢污泥,但是污泥能生出人们喜爱的莲花;不是世界有苦难,有是非,有善恶,而是我们没有一颗智慧透彻的心,来观察他。如果我们心改变了,世界也..
嘎玛仁波切:愚痴的人最爱回忆受苦的过程
愚痴的人最爱回忆受苦的过程对于“负面情绪”,照理说应该要尽力避开才是,可很多时候我们却紧抓不放,一次次地反复揽在心里把玩不已,爱并享受那种被伤害的感觉。很多人都很喜欢诉苦,恨不得能把自己所有的苦以及如何苦的过程一遍遍重复给别人听,生怕别人不认同自己遭遇的一切,..
虚云老和尚: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的。这里是茅棚境界,不讲究这些。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一天到晚在烦恼中过日,你们多礼,我就更麻烦了。随便随时,哪里都可以问,可以说,禅和子在巷里牵牛直来直去..
八种方法天生相貌后天能改
1、心念的力量一个人的外貌与他的内心思想密不可分。相由心生,外貌多数是内心思想的外在显现。一个人起嗔恨心,那他肯定面目可憎,叫人厌恶。若一个人起慈悲心、柔软心,他的外貌肯定和善,叫人心生欢喜。有位西方的心理学家说:“你的心态是什么样子,你的生活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何转业力为愿力
愿力强业力则弱,业力强愿力则弱,两者成反比,进修佛道者,无非为转业力为愿力而努力,那么,如果众生业障深重该如何转化呢?这是修行者面临的一大考验,只要是凡夫,各个都有自己的业障,现在引用佛经的修持法则,略引三点作为修道者共勉之:1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业力就是我们行为..
所有的痛苦都源于内心的执着
情绪的起伏变化,只在一念之间。但在这一念之间,就决定了我们此后的人生是风平浪静,还是灾难重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那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其实情绪不该被外因左右,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那是他的事;你如何想、如何做,才是你的任务。如果别人的恶言、恶语实在不入耳..
嘎玛仁波切:有没有帮我们极速净除罪业的殊胜法门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因果业力太可怕了,我在没学佛时曾经造作了无数恶业,现在特别后悔。可是每天散乱地做功课,似乎对忏悔恶业效果也很慢。在大乘佛教中,有没有帮我们极速净除罪业的殊胜法门?【嘎玛仁波切答】我们身染疾病时,是多么不希望自己生病啊!藏族人常说“强壮的人..
南怀瑾先生:为何烦恼就是菩提?
【怀师箴言】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认为..
仁清法师:开悟可以是刹那之间
信众:我的感觉就是总是松散提不起来,做功课也不如原来,原来也不怎么好,现在觉得心里很散乱。师父:修学过程当中,我们的业障现前,包括烦恼、妄想纷飞,甚至是道心不坚固,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些现象。作为我们凡夫来讲,并不是一发心就一路畅通,完全是顺缘,不是那样的。根据佛..
嘎玛仁波切:自己能创造佛法吗?
2009年底,我们在新加坡办法会,来了个印度尼西亚某某“大王”的太太。在马来西亚很多人喜欢叫“大王”这个称呼,什么“汽车大王”、”轮胎大王”、“香蕉大王”都有。来了这样一个叫“大王”的女士,还带着自己的先生。我坐在法座上,准备讲课,她跑到旁边的喇嘛位置上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