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听到了只是听到,而不产生好恶。许多人自以为懂得佛法,就拿着一知半解的常识,任意理解佛法。我最近就听到一种很奇怪的说法,说:「佛法教人『断念』,遇到烦恼的时候,丢开它,不去想,烦恼就没有了..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只要把爱情的聚散当成因缘变化来看,明白“缘散则散,缘聚则聚”的道理,爱、恨便能在这一念之间转变、释怀。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感情,佛教称众生为“有情”,就是因为&l..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开朗才会快乐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为不安定,所以我们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稳,导致自己和别人之间缺乏和乐的气氛。我们如果能前念与后念、过去与现在没有冲突,与人相处又能相互关怀,生活怎么会不快乐?我们与人相处,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心不开朗。不开朗也就是&lsquo..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1.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2.知恩报恩为先,利人便是利己。3.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4.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5.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6.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乐。7.心量要大,自我要小。8.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9.识人识己识进退,时..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做佛事》

什么叫做佛事?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佛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祗要你能信仰佛所说的成佛方法,依法实行,必将可以成佛。所以佛事的范围有狭有广,所谓‘佛法无边’,就是广义成佛的方法之多,多得不胜枚举,例如拜佛、念佛、行..

圣严法师《净土在人间》

大家一向认为,净土一定是指佛的世界或是佛国,例如,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以及许多佛陀所介绍的他方无量无数的诸佛世界。其实,也有经典说到,净土就在人间。在信仰中,须弥山的北方,有一个郁单越;以及当来弥勒佛降临人间成佛之时,我们这个世界,也就成为人间净土。还..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很不相同,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无尽,非世间诸宝所能比。佛宝是指已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

微细的「五蕴」作用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们一切的烦恼就是在五蕴的生灭中累积。天地万物一切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称为「色」。人生之大患在于有「身」,人有了身躯才会感受、思考,然后去造作,因而招来福与祸。用心明辨是非修行利益众生身体可以用来修行,投入人..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们一切的烦恼就是在五蕴的生灭中累积。天地万物一切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称为「色」。人生之大患在于有「身」,人有了身躯才会感受、思考,然后去造作,因而招来福与祸。用心明辨是非修行利益众生身体可以用来修行,投入人..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地独修、独忏吗?也许,会有人也升起如是的疑惑。这是由于人的念头总是一个接一个,如野马一般地飘忽、闪动,因此,独修、独忏,则须具足一定的专注以及摄心的能力,行者必须对自身有十足的信心与把握,能够察觉..

圣严法师《怎样修持解脱道》

一、什么叫作解脱?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狭;可以高,也可以低。从基本的定义上说,所谓解脱,就是解放了束缚和脱离了束缚。有了束缚,便不自由;解脱了束缚,便是自由。因此,解脱的定义,也可以说就是自由的定义。但是,自由是有范围的,人在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之下,由..

圣严法师《使得十二时》

有一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说:“汝被十二时辰转,老僧使得十二时辰。”在中国古代,十二时辰指的是一日一夜;从午夜子时开始到亥时为止,把一天刻划成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通常,人在清醒时,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心..

圣严法师对生死的对话

问:未来如果有人提起「圣严师父」,希望他们如何记得您们?圣严法师(以下称师):希望别人怎么记得我?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对于历史人物,所能够留下的记忆非常有限,况且我能不能成为一个历史人物,都还是个问题。虽然有人抬举我,说我是历史性人物,未来一..

圣严法师《拜忏做什么?》

拜忏,又称为礼忏,就是礼拜诸佛菩萨,忏悔自己的一切罪业。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在犯罪造业。凡夫的生死轮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所牵引,如在过去世中不曾造下罪业,现在便不会再做凡夫,如果今生断除了一切罪业,当下就是圣人的境界。凡..

圣严法师《情绪从哪里来》

在混乱、紧张匆忙的时代里,人的情绪时时刻刻都在浮动,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不要总是将焦点放在情绪的爆发点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听一首柔和的音乐,或是找朋友谈谈,让情绪慢慢缓和。更进一步的方法,是观察自己..

圣严法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与你有关系,所以任何现象不会干扰到你,这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万事」与「绝学『无为』闲道人」中的无为一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行住坐卧,都还是有的,但不是什么事都不必做了,而是心中没有什么事可以让自己牵挂的..

圣严法师《办公室的沟通智慧》

在纷乱的环境中,如何把心静下来?假使办公室里突然有人出言不逊,冒犯了您,这时该怎么回应?我们首先要理解,环境永远是混乱与变动的。那什么是不混乱呢?只要变动是有秩序的、有规则的,就不算是混乱了。「乱」不容易避免,能化解「乱」就是智慧。最近有位弟子开会时和人吵架,..

圣严法师《赶而不急》

有个弟子曾经问我:『师父,我很积极,可是我也很急,因为我总是想用很短的时间做很多事。每次一件事还没做完,就老想着下面那件事。』我说:『你做着这个,又想着下面那个,当然急了。因为你的心根本没有放在你正在做的事上,这样子很可能连手边的事都做不好!』他听了觉得很有道..

圣严法师《结真正的善缘》

教中有「结缘」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支持、协助,共同走上良善、光明的道路,所以「广结善缘」其实就是「普渡众生」。但是,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与他人结缘呢?无论是用物质的援助或情感的关怀,只要不离开佛法的精神,都是与众生结缘的方式。一般人多半是用物质来与他..

圣严法师《何谓解脱》

何谓解脱?一般可分为身的解脱及心的解脱。例如我们因为犯了法而坐牢,身体便受拘束;如果从牢里出来,便得解脱。但是心的解脱比身的解脱更重要。如果我们心里面没有烦恼、没有执着,虽被关在牢里,心仍是自由自在。有位居士跟我谈起某某人,说他可能要坐牢了,在他快要坐牢之前,..

圣严法师《禅宗的顿渐法门》

我今天来讲什么是禅宗的法门?禅宗有所谓‘顿’和‘渐’两种法门,而且永远争论不休。什么叫‘顿’?什么叫‘渐’?‘顿’是不立文字、不假语言,离开语言文字的;反之,用语言文字的是‘渐’。可是禅宗能不能够离开..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孩子不听话,有的则是抱怨老板、同事,另外还有人抱怨政府决策、社会环境……,其实,抱怨只会使自己的情绪更低落,于事无补。当然,抱怨并非全然无理取闹,就是因为认为自己有道..

圣严法师《不放弃自己》

问:导演李安近年非常风光,但他在成功之前,有六年时光是失业在家的。您当年也曾无处可去。在情势看来黯淡,别人都不看好时,如何能有自知之明,坚持走下去呢?答:其实,我当年并不是完全无处可去;而且我也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一向如此相信。所谓山不转路转,路..

圣严法师《禅--人类意识》

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的智慧。所谓妄心,即是人类的意识作用。而所有人类的意识作用都是主观的,有利害、得失的判断或观念,都..

圣严法师《如何去烦恼,得心安》

现代人的寿命比古代人长,一天走的路,看的书、写的文章,一天的任何生产都比过去增加很多,不过还是觉得时间不够分配,不够使用。现代人所用的各式各样工具也都非常便利,速度却快得让人非常紧张,不仅为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也为周遭的环境及相关的人带来困扰。现代人的空间感与..

圣严法师《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

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以及《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那么,初入门时,行者是否应该由浅入深的渐次修行呢?一、根性决定法门不一定。须看根性,依个人不同的善根因缘。有人一开始即是‘顿起&rs..

圣严法师《超越生命中的关卡》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们有一个活着的身体。生命的整体,包括生命的过程、生活的状态和生存的事实。而什么叫关卡?不安全、不快乐、不幸福、不健康、不顺利,全都叫关卡。大致上说,人生的关卡有五种:第一是生活的问题,第二是感情的问题,第三是失业的问题,第四是健康的问题,..

圣严法师《小时候的疑惑》

我想先谈一下小时候发生的三件事情,它们在我的学佛之路上影响很大。每一件事都让我对生命的本质产生了疑惑。我小时候身体很孱弱,所以在成长和学习方面都比一般人迟缓,直到七岁才学会说话,九岁才开始读书识字。我总是安安静静,而且也不是很聪明。即使我的家庭贫困,父母仍旧经..

圣严法师《脚跟下》

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实,注重当下眼前,不要耽于过去或幻想未来?师:的确是这个意思。在修行的过程中,许多人只把目标放在未来,没有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这其中包括几种情况:第一种,光看到过去的人修行修得非常好..

圣严法师《情绪的本质》

问:佛经里称众生为‘有情’,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真的是因为人有情绪,所以才被称为‘有情’吗?答:众生皆‘有情’,有情众生都是有情绪的。人因为有思想、会记忆,除了考虑当下的问题,还会想到过去的状况。此外,人也会想象,会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