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介绍】《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经典原文】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
开悟
一丝星火,终成燎原之势
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感到浩瀚的经文难以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不由感叹说:“诸佛至论,虽则妙理渊深,毕竟终未是吾栖神之地。”于是,便另寻他途,由教入禅。他先到天台山朝礼了天台..
百岁高僧传奇人生 立雪断臂至诚求法
按照禅宗史籍记载,禅宗可追溯至释迦牟尼时代,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留下一段千古公案。摩诃迦叶也成为禅宗第一代祖师,其后西天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直到二十八祖达摩大师来到中土,一苇渡江,到少室山面壁,开创中国禅宗,又被称为中国禅宗初祖。慧可禅师(487—593),一名僧可,..
一棒让你开悟!
德山宣鉴禅师(782-865)是唐代著名禅宗高僧,俗姓周,今四川简阳县人。在龙潭崇信禅师坐下开悟。据《德山宣鉴禅师语录》记载(德山宣鉴禅师)一夕侍立次,潭(龙潭崇信禅师)曰:“更深,何不下去。”师道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烛度与师。师拟接,潭复吹灭,师于..
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
电影《三打白骨精》海报[原标题]多识仁波切:从佛理的眼光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是根据佛教思想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从作品的构思和故事情节来看,作者吴承恩有相当的佛学功底。作者用形象化的思维描写了从人到佛、人心净化的艰难历程。西天大雷音寺是佛家学佛修行的最终目的..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修行
唐朝时,温州净居寺有一位玄机比丘尼。她住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她忽然兴起一个念头:“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向寂静,算不得是通达法性的人。”有了这样的想法,她立刻动身去访问大名鼎鼎的雪峰禅师。雪峰禅师见到玄机比丘尼,就问..
有智慧的放生人,写给正在放生的你!
以前我去买小鱼小鸟,总是对卖主不屑一顾,有一种高傲的心态在作祟:你们这些不懂因果的可怜人,做这种捞鱼打鸟的恶业,将来早晚要受报的!到了菜市场看到屠夫摔鱼杀鱼,更不由在心里咒骂:将来你要下地狱的!所以虽说放生带给我精神很大的快乐和身体疾病的几乎完全康复,但我偶尔..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经历三次奇梦脱胎换骨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经历三次奇梦脱胎换骨编者按:此篇故事选自《憨山大师的一生》(宋智明编述)。憨山德清(1546年11月15日-1623年1月15日),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认为是..
一念真心的忏悔已经超越十二大劫
妙高禅师一念真心的忏悔已经超越十二大劫在雪窦寺上面有一妙高台,据说当初妙高禅师,就在那里修行,精进用功,昼夜不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日子久了,难免打瞌睡。妙高禅师,看到自己的生死未了,天天打磕睡,耽误的不能用功。于是跑到妙高台边上跏趺而坐,下面是几十丈深大..
女子为死去的儿子找解药 挨家挨户敲门
女子为死去的儿子找解药,挨家挨户敲门。编者按:乔达弥,她的事迹记载在《法句经》中,是佛教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在佛陀..
惊叹!绝世美女自毁容颜出家苦修终开悟
绝世美女自毁容颜出家苦修终开悟比丘尼千代野,刻苦修行许多年始终未能开悟,一个夜晚,她提着盛满水的旧木桶,正行走之间,看到映照在水桶中皎洁如玉的明月,忽然竹编的水桶箍断裂,木桶散了架。水倾泻出来,桶里的月亮消逝的无影无综!顷刻,千代野开悟了,写下了一首优美的意味..
佛教的禅理故事
兔子焚身佛陀住世的时代,有一位舍卫国长者的儿子跟随佛陀出家修行。这位比丘,平时只喜欢亲近村落与俗家的眷属们来往,他不喜欢读经,也无法适应僧团中的生活,使得同在一个僧团的比丘们为他感到非常地惋惜。于是佛陀让这位比丘离开僧团、远离村落,一个人到阿兰若处去修行。由于..
你那么爱我 你敢喝我的洗澡水么?
阿难与摩登伽女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和大正藏第十四卷的《佛说摩登女经》之记录整理而成。阿难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由此可见阿难少年英俊,相貌庄严。而阿难陀的年轻貌美,也引起了很多麻烦。据《楞严经》第一卷记载,..
有因有缘,世间相聚
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个村落,村人都非常铁齿,不信佛法,不信善恶报应,要度他们可以说很不容易。释迦牟尼佛就吩咐目犍连尊者去跟他们说法,去度他们。果然目犍连尊者一去,一跟他们说佛法,他们很欢迎,也很能信受。之后,那个村落的人全部信佛。有弟子因此非常疑惑,就请示佛陀。..
禅宗与牛的因缘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胜鬘经》中赞叹佛的伟大,就比喻佛为“牛中之王”。《无量寿经》中赞佛、菩萨:“譬如牛王,形色无有胜者。”而在《妙法莲华经·譬喻品》里,有羊车、鹿车、牛车之喻。其中羊、鹿二车喻为小乘的声闻、缘觉,而牛车用来象征境界较..
罗汉证果后仍不忘前妻
编者注:大迦叶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出家前受家人所逼被迫结婚,但是夫妻二人在成家前均发宏大誓愿出家学道不沾世俗,所以二人只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后来二人均皈依佛门,证得正果。大家也尊者相大迦叶出家后一年,那是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佛陀接受父王之请与弟子一同回到..
修心而已,宁在身耶!
近闻喜讯,谓两岸三地,士庶趋禅之风颇盛,海内海外,静七处处。讯而称喜者,以都贵习坐之禅,而非曩昔所重之「口说禅」也。虽则当中多有为营生计而至窘迫,欲求舒减者;古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欲钩入佛」犹可,何况诸仁者是为离「苦」而求断「集」之法耶?敢不许为..
禅净何争
虚云老和尚论〈禅净四料简〉乙未(1955)年三月二十日于江西云居山----------------------------------------------------------------一九五五年我曾到过江西云居山拜谒虚云老和尚。一日,老和尚约我到他的禅房吃饭,我便问老和尚:旅港之北来僧侣,常以〈四料简〉示众,其一曰「..
120岁高僧圆寂前对僧团的嘱咐
虚云法师: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后注】:虚云长老一生遍走道场,重建六大名刹古寺,承前启后光大宗门。一身肩挑中国禅宗五家法脉,弟子门徒数以百万计。他们遍布世界各地,汇成中国禅宗奔腾不息的长河..
在爱欲的执着中,不断辛苦追逐无有厌足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处静坐,独自思惟佛法时,心中生起一念:“所有众生,皆因一念爱欲之想,而有欲爱,日夜穷逐不舍,未曾满足。”于是,阿难尊者在傍晚时,从座而起,着衣整服,前往拜见世尊,恭敬地头面顶礼后,坐在一边,禀白世尊:“..
珍贵:祖师们原来是这样开悟的!
三十五岁时,他开始在人迹罕至的冈珠奥玛雪山的山洞里开始为期三年的闭关,修持《贡却齐度(三宝总集)》等诸多法门,尤其是在夏天观修脱噶,冬天修习扎龙。他很喜欢这里寂静的环境,但他发愿全身心地投入修法,乃至一刹那也不为对环境的喜欢所分心。然而过了一个月左右,他的身体..
禅师大喝惊众人 师姑原来是女人
编者按:此故事摘选自《星云禅话·师姑是女人》一文,文中主人公智通禅师是归宗禅师的弟子,悟道后居台山法华寺,临终有偈曰:“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智通禅师在归宗禅师处参禅时,有一天晚上巡堂,大叫:“我开悟了!我开悟了!”大众听了吓一跳,..
高僧的眼泪,为什么而流?
有一位中年以后出家的高僧,居住在离家很远的寺院里,由于他有很高的修持,许多弟子都慕名来跟他修行。平常,他教化弟子们应该断除世缘,追求自我的觉悟,精进开启聪明,破除自我的执著.唯有断除人间的情欲,才能追求无的解脱。有一天,从高僧遥远的家乡传来一个消息,高僧未出家前的独子因..
佛涅槃这一天收百岁老人为关门弟子
佛陀临涅槃那一日,收百岁老人为弟子。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左近有五百力士听说佛陀将要进入涅槃,大家都来向佛陀顶礼。这以后,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在外道中是很有学识道德的长者,然未闻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要在这里涅槃,想到慧灯将要熄灭..
绝色美女挑衅佛陀 体悟无常出家证果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节选自《撰集百缘经》,原题“舞师女作比丘尼缘”。经云:“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古德亦云:“茅檐雨过日头红,瞬息阴晴便不同,况是死生呼吸事,黄昏难保听朝钟。”身处娑婆世界,永远有纠缠不清的烦恼业障,若总想“等有空闲再修行..
比丘苦修欲望太多 目睹神龟开悟证果
编者按:今天这一篇故事出自《法句譬喻经》,在故事中佛陀说了一首偈颂,“藏六如龟,守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世尊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凡夫众生也都在起觉性之“用”,可是背觉合尘,执五蕴为实有,起贪瞋痴,造..
看懂了,你离开悟就不远了!
镇上有一个少女,有了身孕,父母逼问少女,孩子的父亲是谁。少女被逼无奈,说孩子父亲是附近庙里的白隐禅师,孩子出世后,这家人抱着孩子找到了禅师。高僧只说了一句“这样子啊!”便默默地接下孩子。此后,禅师每天抱着孩子挨家挨户讨奶喝。小镇里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白隐禅..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五祖又说:「往昔初祖达摩大师,初次到中国的前三五年时,人们都不恭敬他,反把他叫作摩罗刹,没人认识他是位祖师,所以才传授这衣钵作为证据。」衣钵只是一种表信而已,其实佛法是要以心传心,令他自己觉悟,自己证得。自古以来所有诸佛所传的就是本体——即自性,历来祖师相传的..
专心念佛感应神奇 开悟经历不可思议
编者按:憨山德清大师(1546~1623),明代高僧,安徽全椒人氏,俗家姓蔡。十九出家,受具足戒。万历元年游五台山,爱憨山之奇秀,遂以憨山为号。先后住持青州海印寺、曹溪宝林寺,宣扬禅宗,倡导念佛与看话头双修。天启三年示寂,世寿七十有八,世称憨山大师,与云栖袾宏、紫柏真..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缘
阿恕伽王(又称阿育王)是一位暴虐无道、嗔怒好杀的君王。他建造了一座监狱,狱城却名为‘外可爱乐’。阿恕伽王又找来一名凶恶的人,名叫耆梨,在狱城里架设大镬汤、铁丸、刀、剑等种种残害人的邢具。任何人只要进入狱城,都一律被治罪处死,不得活着出狱城。有一位长者子,名叫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