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12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上一节课,学习的是假借语言,来称叹诸佛和释迦牟尼佛的权实二智,这叫做寄言叹,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是绝言叹。绝言叹,就是不能用语言去称叹的,用语言称叹还不够,还要加以绝言叹。绝言叹这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说..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六回拜子申比丘尼

到轮罗国迦林城中参狮子频伸尼妙胜八德流泉木头生宝证得入一切处回向这时,善财童子渐渐次第向南游行,抵达输那国的迦陵迦林城,便周遍推求师子频申比丘尼,有无量人都来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啊,这位师子频申比丘尼,正在胜光王处接受布施供养,并在日光园中说法,利益无量众..

净界法师:这句话太重要了!

那我们再看,念佛人就不同了,他能够随念往生: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名,心中有佛,有佛本愿的摄受,所以在临终的时候,佛陀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乃至于招感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开示慰导,所以能够无倒自在往生。所以这个随业跟随念的确有..

宏圆法师:菩萨为求无上道,欢喜布施财物身命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玛瑙,金刚诸珍,奴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回向佛道,愿得是乘,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华盖,轩饰布施,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这三偈是问布施,这..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11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前面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法华经》的序分,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正宗分。正宗分是从第二品《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分别功德品》的十九行的偈子,总共是十五品半,我们先来学习《方便品》。《方便品》在本经..

有善根

佛陀代,有一老人出家修行能苦得、解自在,於是喜地前往精舍,希望皈依於佛陀座下。老人到了精舍,才知道佛陀早已出行化,他心想:「然世尊不在,但佛弟子中,舍利弗尊者的智慧第一,我何不求他我出家呢?」他到尊者,心喜地表明意,舍利弗也在默默察此人的善根是否具足?尊者,人於..

宏圆法师:菩萨十戒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大智度论》中讲的十戒。第一戒是不缺戒,就是不犯重罪。犯了五逆十恶重罪,就像过河用的浮囊,浮囊是用布或者皮子所做成的大袋子,里面冲上气放在水里,然后靠着浮囊就可以到彼岸,到对岸。如果犯了重罪的人,就像把浮囊给丢失了,这样就不能从烦恼的此岸度过生..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53

丑二、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二。初劝简略明。二因疑广示。寅、今初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等六受用根。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

宣化上人:要修般若波罗蜜多

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是《心经》的精华要理。略释如下:“观自在”:是教你回光返照,观察观察自己在不在?自己若在,就不会向外驰求,到处攀缘。若是不在,则容易妄想纷飞,甚至发神经。总要找机会..

布施这些法器用具,各有相应的十大利益

【修福】布施这些法器用具,各有相应的十大利益!《佛说业报差别经》:若有众生。奉施宝盖。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盖覆护众生。二者、身心安隐。离诸热恼。三者、一切敬重。无敢轻慢。四者、有大威势。五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大威德者。以为眷属。六者、恒作转轮圣王。七者、恒..

卢遮那佛、卢舍那佛、迦牟尼佛的关?

问:「弟子愚痴,请法师开示燃灯古佛与卢遮那佛的关,以及卢舍那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答:你是不是要分别执着这些东西?经典面都讲得很清楚,诸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名号,名号的建立是顺众生;换句话说,是看众生的需要。诸佛菩萨的示现,也是因众生的机感,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

戒杀断肉吃素系列佛经汇编

1、《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原文和译文2、《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一切佛语心品之四原文和译文3、《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六断食肉品第八4、《大佛顶首楞严经》戒杀断肉清净明诲5、《大佛顶首楞严经》戒食五辛修行渐次6、《大般涅经》四相品断肉食章7、《佛说业报差别..

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

佛法教导我们:人要自己掌握命运、掌握生死,就是避免我们到临命终时手忙脚乱。如果由于你对人生的认识不清楚,到临命终时手忙脚乱,你的恐惧和无知会给你带来很多的痛苦!所以我经常讲,在这个世间,当一个人快走到生命尽头的那一刹那,大多数人是痛苦地离开。当然,也有人平静地..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至,饮食房屋、卧具也是应念即至。想要吃饭的时候,“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这时候意念上领略一下,就感觉到身体的气力充盈了。等觉得“我用餐完毕了”,这些七宝钵器、百..

心能与佛合,则娑婆转为极乐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业何以能缚心?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7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我们接着来学习偈颂中他土六瑞中的第五部分,就是他土菩萨行中的杂问。这段偈颂,问的也是六度,但是不是按照次第而问,是弥勒菩萨随自己所见而问的。通俗来说,就是见到什么随口就问,与上面次第问六度的布施、持戒..

达真堪布: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违缘障碍?

现在很多人都有一些违缘障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决心不大,信心不足。若是决心大、信心足就没有违缘障碍了!还是自己的毅力不够啊,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希求正法、为了修持正法不惧刀山火海的毅力!表面上看这是苦,实际上一点儿也不苦。密勒日巴看起来挺苦,无衣无食,住在..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

修道不须向外求一切都在自性中,若是不丢,就是得到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谁能把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降伏,令它们不造反,谁就是菩萨。谁能把自己的感情收拾干净,没有邋遢,谁就是菩萨。菩萨也不哭也不笑,随时随地都自在,无拘无束、无挂无碍、无烦无恼、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呷绒多吉上师: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该你的都会来,都会实现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441):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因和果,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平常都说因果,有因才会有果,因缘聚合就产生了我们平常的生活。佛陀说的因果就是无常,因为一切都在因缘的聚合离散中不断地改变,但这一点很难被认识到。有的人就像傻瓜一样地爱上一个人,然后就特别执..

黄念祖:地藏王菩萨,前生救度母亲

我们说一说地藏王菩萨的因缘。刚才我们说的是化身,至于地藏王菩萨他的本来呢?有一部经大家都很熟悉,《地藏菩萨本愿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过去多少劫以前,这是多少劫以前的事情,那时有佛,号为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佛已经涅了,已经到了像法,佛已经不在世了。那时候有一个婆..

今天的大事: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暨母亲节

前言:今天是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圣诞,也是国际母亲节。在此末学三拜顶礼释迦牟尼佛,祈求释迦牟尼佛加持所有虔诚的佛教徒,让信徒们早日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同时,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们永葆青春,健康快乐。当母亲节遇上佛诞日,今生的福报千年难..

不同年龄这个阶层,他的心态不一样

东方人自古以来,这印度传到中国,也影响到中国,教学都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在中国,中国人知道不同年龄这个阶层,他的心态不一样,记忆理解不相同。十岁以前记忆力好,理解力很差,所以对儿童的教学,只教他记。为什么?利用他的专长,从六、七岁开始教他背书,重要的经论全都..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第6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经别序的前三部分:众集序、现瑞序以及疑念序,接下来我们学习第四部分发问序。发问序包括两部分: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大家请看经文: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

佛教对财富的透彻智慧分析,佛教里的有效求财方法

佛教对财富的智慧分析佛学里简单快速有效的求财之道老法师佛菩萨对我们的帮助,我们通常讲,对我们的保佑,对我们的加持,没有别的,只是把这些道理给我们说明白,事实真相给我们说清楚。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依照佛教给我们方法,自己去修,就能够得到殊胜的果报,这是佛菩萨加持,..

鱼子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放生鱼子功德无量

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个很有钱的商人,叫杨序。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梦见一位神人告诉他说:“你再过十天,就要死了。但是你能够救活一万条生命,可以免死。”杨序说:“在这短短的十天内,要救活一万生命,恐不容易做满这数。”神人说:“佛经上说,鱼的卵,没经过盐腌的,就是经过..

净宗贵的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夹杂

学了佛之后,我们知道,最殊胜的果报是什么?是念佛求生净土。这是阿弥陀佛跟十方诸佛如来无尽的慈悲,为一切众生开这样无比殊胜的法门,帮助我们,即使我们造了五逆十恶,这个法门可以救我们。这次我们开戒学班,有些同学来告诉我,他说以前不知道,现在听了这个课程,知道起心动..

刘素云:为什么佛菩萨能得大自在,我们不能得大自在?

下面,我们往下说:【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看这两句经文,这两句经文的意思是说,佛菩萨能在环境中得大自在,这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诸佛菩萨能得到,为什么我们凡夫得不到,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我们凡夫执著万物是真有,是实有。于有中又千方百计地想占有它,不肯舍弃,这是..

佛法无边!如何处理家庭危机?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佛陀时代,印度的俱昙弥国为优填王所统领,他的王后不仅品性高洁,待人处事更是仁慈宽厚,优填王对她非常尊敬。一天,佛陀带领座下弟子到俱昙弥国的美音精舍演说佛法,国王知道后,即率领大众前去听法。佛陀为国王、王后及大臣们开示世间无常、爱别离、怨憎会..

有利他之心的人,福报才大

世上的一切快乐都是从利他而产生的;世上的一切痛苦,都是由自利而引发的。《入行论》亦云:“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现在很多人十分羡慕开悟成佛的境界,一谈起这些就津津乐道、特别神往。然而,成佛又是为了什么呢?华智仁波切曾明确地告诉我们:成..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是调伏烦恼,但是慢慢地,在深层的时候就挑战自我意识了,这是一个生死关。我们刚开始在修善的时候是有一个自我,认为“我”来造善业,来生也是由“我”来享受这个安乐的果报,刚开始是这样思考的,这叫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