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偈好,赞佛号的功德。『闻佛圣德名』,「弥陀本愿」从十八愿到二十七愿一共十愿,又从第四十四愿到四十八愿五愿,这个十五愿,「愿愿皆因闻佛名号,永离诸恶苦,终得究竟乐」。四十八愿有十五愿与名号有关系,这说明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一般人念阿弥陀佛佛号为什么念不好?不知..
神通
修行不是为了求得神通
各位同修,我们无论是打坐、念佛、诵经、拜忏,这些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华我们的心灵,来净化我们的精神状态,来优化我们的身、口、意。其实修行就是来改良自己的本身。修行不是为了求神通修行不是为了求得神通,修行不是为了找当时的一点觉受。因为神通是我们每一个众生本性所具..
比佛还难值遇的一部经书
比佛还难值遇的经书:《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编辑者:阿兮子1126818758)《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最终版、收藏版经书全文以及mp3下载地址:http://yunpan.cn/QN9dxhbjABjyI访问密码8a74一、难值难遇《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又名《圣大解脱经》,如此经典..
我所赞叹的僧伽吒经
我所赞叹的僧伽吒经(编辑者:阿兮子1126818758)——献给与《僧伽吒经》有缘的众生,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僧伽吒法门的大利益、大福报,凡看见本文的有缘人当下便与《僧伽吒经》结下无边福缘、善缘,并能生生世世受持此经,南无阿弥陀佛!!!1、天祥精舍僧伽吒经专区:http://..
五眼和六通
五眼六通佛法称特异功能为神通,各种神通不外乎五眼和六通。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因有此碍,故求天眼。肉眼能照见一..
什么五戒是良师
五戒是良师妙莲老和尚开示目录壹.五戒是良师-第一条:不杀生戒壹.五戒是良师-第二条:不偷盗戒壹.五戒是良师-第三条:不邪淫戒壹.五戒是良师-第四条:不妄言戒壹.五戒是良师-第五条:不喝酒戒贰.不说四众过戒参.结劝奉行肆.戒海释疑壹?五戒是良师一、止恶修善依佛戒在未讲..
五戒相经笺要集注
五戒相经笺要集注五戒相经笺要集注序◎广化律师夫五戒者,一切世出世间诸善法戒之根本也。佛法以五戒开演八关斋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甚至梵网菩萨十重四十八轻之一切戒法。依之渐次修学,三聚悉持,清净无犯,得圆满成就尸罗波罗蜜,甚至圆满无上菩..
关于居士五戒的介绍
居士五戒有不少皈依佛门多年的居士,都对居士五戒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为了令人人能够准确地进行取舍,今天简单地介绍一下居士五戒。一、总述戒律包括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等。个中的居士五戒,是佛陀对佛教徒的起码要求。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就可分为两种在家人和削发人。因为..
什么是皈依三宝的意义
皈依三宝的意义星云法师目录皈依的意义三宝的意义三宝的种类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的法度模范皈依三宝的利益皈依者应留意的事项若何做一个佛教徒附录--三宝的呼唤皈依的意义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是指归投三宝、依靠佛、法、僧三宝,借着..
皈依三宝的介说
皈依三宝的介说惟觉法师皈依三宝的介说(一)于自由时报92.08.14(四)刊载皈依三宝,一般称为三皈依。佛教所说的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及僧宝。古德云:「滔滔苦国内,三宝为舟航;炎烈焰宅内,三宝为雨泽;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塔。」说明三宝对众生的恩惠恩泽无穷无尽。「滔滔苦国内..
优婆塞五戒便学录
优婆塞五戒便学录云南鸡足山释圣闻汇编释题优婆塞译为近事男,或清信士。南山《行事钞》引《杂含经》云:何名优婆塞?在家清白,修习净往,男相成就,口说三皈是也。五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言戒、喝酒戒。二埋律师《在家律学》:提到戒,就有四位分别: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五戒修学述要
五戒修学述要净界法师主讲第一卷《五戒修学述要》。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请放掌。那么我们从今天开始有四堂课的时间,要跟人人合营的来进修这个五戒在修持上的一些重要的观念跟方法。那么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地说明,就是诸位在两天之后就要再受五戒了,当..
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皈依的意义与方法目录壹:皈依的重要性贰:总标皈依的意义甲一、解释名义甲二、三宝内涵参:别明皈依的方法甲一、事相皈依甲二、理体皈依乙一、皈依业果乙二、皈依空性乙三、皈依实相肆:结示劝修甲一、功德利益甲二、举颂劝修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净界法师讲述○将释此义,大分为四:..
因果故事:孙子娶祖母
梁武帝时代,当时有一位高僧叫志公和尚,他有很大的神通。当时佛教兴起不久,有一个风俗就是大户人家有喜事都要请和尚来念经,叫“念吉祥经”,就是希望为这家人求福的意思。一次,一个有钱人家的儿子娶媳妇,便请志公和尚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
轻视他人造口业 一句戏言堕五百世猴身
有时刻一句戏言、玩笑话语,也是会造下弗成整理的因果。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的修行方法不是拜火就是修水行),这群修水行的外道者,在溪边的树林中看到一群弥猴在水边戏水、在林中跳跃,他们心中想著:人与畜生究竟造了什么业,而生为人、生为畜生..
佛陀生生世世答谢父母恩
释迦佛生生世世答谢一切父母恩,因孝亲而成佛,后世学生以孝为戒。知母、念恩、报恩,加上慈、悲、增上意乐,合起来是修佛门的大孝。以下从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起,谈谈佛门中的孝道,以此引起每一位佛学生的重视。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见阿难尊者讨..
长眉罗汉施神通化缘包子度吝啬妇
长眉罗汉施神通化缘包子度吝啬妇。(图片来源:资料图)在十八罗汉傍边,有一位罗汉眉毛很长,被称为长眉罗汉。长眉罗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根据经典的记载,他现在仍在世间,应该有二千六百多岁了。一天,长眉罗汉出外讨饭乞食。街上有个妇人卖着包子,长眉罗汉站在一旁,向她化..
五百位婆罗门女净心得道缘
五百位婆罗门女净心得道缘。(图片来源:资料图)佛陀在舍卫国时,国土东南有海,海中突起一地,遍地尽是香花茂林,情况清幽高雅。当时有五百位婆罗门女,虽然精勤修道,却不知有佛陀这位圣人。一日,她们聚在一路,互相告言:我们今生得此女身,从少至老为诸多不自由所捆扎,人命..
已婚妇——削发调化丈夫,同证阿罗汉果
已婚妇:削发调化丈夫,同证阿罗汉果。(图片来源:资料图)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刻,有两位大施主日常平凡关系异常密切,他们都认为两家关系一向很和气,愿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一个施主说:你我两家关系很好,今后应持续保持下去。另一位说:那,我们做亲家吧!。做亲家是不错,但..
小老虎转世 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
小老虎转世,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图片来源:资料图)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持续在摩偷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后来他才开始独自外出参学。离那哆婆哆寺不远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住一只母虎。后来这只母虎怀孕了,因为身子沉重,不能走很远的路去觅..
惟觉长老:自家至宝
佛法是最高的真理。世间也有世间的真理。举个例子来说,家庭有家庭的伦理、黉舍有黉舍的规矩、社会有社会的秩序,这些都是世间真理。但世间真理虽然很多,却会跟着时间、空间而产生变更。而佛法是真理傍边的真理,无论经由若干时间、空间,始终是存在的、始终不会改变。为什么世间..
惟觉长老开示:正定,枯定,邪定
(一)、修行要有目标,借使没有目标,就轻易走错路;有了准确的偏向,才能圆成佛道。修行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只要一步步地落实修行,福慧双修、定慧等持、悲智双用,就能和佛陀一样,万德肃静,福德、禅定、聪明,都达到最圆满的境界。修行的过程如同读书,从小学..
勿以四禅八定核定佛法证境
1.内外分别:很多人正见未立,法义未透,只爱好静坐,或有一些觉受定境,便会以此为尚而轻视经论研习,须知此种通于外道,纵有多种觉受境界,于了脱死活涓滴无干;佛法体验,于四禅八定虽有通摄,然惟是附属识境,非为用心处。2.认清本末:或有研究法义者,见渐次禅定境界的描述与..
四种禅宗常用的话头
参任何话头,切切不能和自我中间连在一路,若是参到最后老是围绕着自我,将会成为一个傲慢心、自私心异常强的人。所以假如自己发清楚明了话头,要先去就教师父这句话头能不能参?否则最好照样老老实实地用师父建议的话头。以下是四种禅宗常用的话头:1.念佛的是谁?习惯念佛者在开..
何为男身七宝,女身五漏
/*Generator:eWebEditor*/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margin:0cm;margin-bottom:.0001pt;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div.Section1{page:Section1;}/*Generator:eWebEditor*/文殊师利:男身具七..
二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
观音菩萨,本名观世音,梵语音译为阿那婆娄吉低输或阿婆卢吉低舍伐罗,与我国汉族寺庙中的文殊、普贤和地藏菩萨一起,并称为四大菩萨。在佛经中,称观音为大慈大悲的菩萨,受苦受难的众生,只要诚心诚意地念诵其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其名即由此而来。据说观音菩..
佛前供水的八种功德
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灯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来源之清净及供养时的心清净。“供养之清净”是说不要在供养时生悭吝心或在供上贵重供品后又后悔。“供养来源清净”是指不可以是经由杀生、邪淫、妄语等不善业而换取的供品供养,僧..
燃灯供佛到底有何功德
依据佛教三藏经典中《施灯功德经》中记载:“如是少灯奉施福因。所得果报福德之聚,唯佛能知。一切世间人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乃至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如是然少灯明。所受福报不可得说。舍利弗。诸佛境界不可思议。唯有如来乃知此义。舍利弗。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算..
第一篇 三藏十二部
第一篇三藏十二部壹媒介释尊说法四十九年,为后世留下千古不灭的真理。当时没有文字,这些教理都是以口口相传的方法记忆传承。佛陀入灭后,学生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和确立教法,以大迦叶为上首的五百学生,进行第一次的经典结集,由阿难诵经,优婆离诵律,然后由诸长老将诵出的经、..
第五篇 回向
第五篇回向壹回向的意义与种类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窍门,回向的道理就好象手持蜡炬引燃其它的蜡烛,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线不只不曾减弱,反而因为点亮其它的蜡烛,而使室内加倍通亮;回向好比将一粒种子再播种到田里,种子经由抽芽、开花,而结成累累的果实;珠宝散于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