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为一些琐事,和先生“开战”一番。那一刻,我再次观察到自己烦恼有多大,负面情绪有多猛烈,各种念头波涛汹涌般向我涌来。后来在佛堂“净化”一会儿,临睡的时候,自己不声不响地走进客房,把门反锁。然后用微信发给他:“这几天不要和我说话。”然后自己心里不断嘀咕:“..
解脱
“开心”的秘诀就是“死心”,你能对自己“死心”吗?
文丨寂灭朋友圈有篇署名为艾小羊的文章《开心的秘诀就是死心,一针见血》,文章通过叙述父女、婆媳和夫妻之间的三件事来谈开心的秘诀。作者说:“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心上,也放下了改造对方的执念,”最后作者强调“只有对他人死心,你才能把关注的焦点移回自己身上,而我们终其..
虚云老和尚: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得守空王法,勿为魔事侵。戒香薰宝座,梵网结珠林。持戒对修行很重要。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
米拉日巴尊者:即便过错是别人的,业障一定是自己的
1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他们冒着下地狱的危险来成就您,所以谅解并用慈悲心去祝福他们。因为即便过错是别人的,业障一定是自己的。---米拉日巴尊者2若内心用功,外在之障碍即自然会消除。一切障碍皆来自于我执及执着,这是因缘法。只要于内心用功,而外在之障碍则自然减少了。――..
海涛法师:相由心生真实不虚,修行拜佛的人脸会越来越好看
那各位你要,修行要改变你的心,过去你可能会恨人,批评别人,这个你要改,这个你要改,你现在只有一个想法,希望别人好,希望对方快乐,你要去碰那老和尚,老和尚就是,老和尚从来不会抱怨,健康吗?多念佛。他不会去批评你什么事情,他永远想你好的,那各位要有这种,老和尚的心..
唯有痴情佛难度
文/寂灭佛教认为,凡夫俗子都有三毒:贪、嗔、痴。“贪”指的是对美好的东西有贪求、贪恋。贪名贪利贪色、贪声贪味贪香。每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因缘、根性不同,所贪的对象也就不同。“嗔”指的是嗔恨心,凡是不顺自己心、不如自己意的,就会生起嗔恨心。“痴”指的是不明是非、不分..
达照法师:观身五境,禅修净心
观身如身,就是四念处观的第一个观法,也是最直接了解自身的方法,但需要从头到脚,每个部位、每种状态都观察清楚才行。就像扫描仪一样从头顶开始往下扫描,将整个身体都清楚地重现在脑海中,如如不动。久而久之,即可净心涤念,又可得定开慧,确实是定慧等持的禅修方法之一。但是..
阿姜查尊者:修行一定要有因果的观念,在自己身上下工夫的人,一定可以获得解脱
人的本性似乎乐于犯错,虽然我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结果,但是却沈迷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不喜欢扭曲的结果,但是我们却喜欢错误的行为模式。这绝非正见。事情不会突然出现,事出一定有因,不可能有果而无因。我们希望做很少的事,却领很多的钱;我们希望不用苦修,就能悟道;我们希望不..
贤宗法师:修行和生活都是一样,不自欺欺人,老实用心!
当我们朝着光亮行走,除了保持好姿态,更别忘记内在的重心。午后的禅堂,首座和尚正在打坐,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还发出呼呼的鼾声。这时,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小和尚听见声响,微微睁眼瞟了一下,翻个身继续睡。首座和尚则目不斜视,打坐用功。“啪!”只见老和尚举起香..
《金刚经》的核心,无非就是这三句话!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教的无上至宝。它以无上的智慧,断除众生的一切烦恼和颠倒妄想。如今社会上流传的诸多版本中,以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最为流行。《金刚经》是寺院僧众和在家居士必修的重要经典之一。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因为受持《金..
广行法师:为什么提到佛教,总有人认为是迷信呢?
佛法是要人转迷成悟、转痴成慧、转识成智、转凡成圣的大法,若有人对佛法一无所知,或仅限于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即认定佛教迷信,这无异于盲者摸象,坐井观天。为什么说佛教不是迷信的宗教呢?1、现在的佛教在形式上参杂我国古代拜祭祖宗的习俗,有烧金银纸等事,被一般人误认为迷..
梦参老和尚:闻地藏名见地藏像,竟有这么大好处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是经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现在殊妙安乐,未来之世,百千万生,常得端正生尊贵家。】这个功德就是你听到地藏王菩萨的名号,见到地藏王菩萨的法像或者闻到《地藏经》,三字五字或者一偈一句,现在都能得好..
济群法师:居士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
嘎玛仁波切:要懂得观察自己内心是否清净,是否善良,这才是最重要的
整个“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要义,总括起来,全都在“善良的心”中。心地善良,功德才会圆满;心地恶劣,罪业会不断增长。十一世纪的孟加拉国王子阿底峡尊者特别重视心地善良,在对弟子问安的时候,会说:“有没有生起善意?”在所有教导中也特别强调:“心地要善良啊!”因为心的善..
信愿法师:唐朝高僧智圆法师开示(四)
【往生仗佛力】唐朝高僧智圆法师开示:求生净土者是假他力(四)「智圆法师《弥陀西资钞》云:夫求生净土者,是假他力。弥陀愿摄,释迦劝赞,诸佛护念,三者备矣,苟有信心,往生极易。如渡大海,既得巨航,仍有良导,加以顺风,必能速到彼岸矣。若其不肯登舟,迟疑险道者,谁之过欤..
生病也能利益众生
“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时,维摩诘居士说:“诸位仁者,你们若欲获得佛身,断除一切众生的病,就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仅要获得佛身,断自己的病,还应当断众生的病。很多人遇到生病就会心生怖畏:“啊,怎么办啊?”那天,..
都是在布施,为什么不同的方式差别竟这么大?
《妙法莲华经》有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 ;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六波罗蜜,是菩萨修行成佛应经历的六种行持,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其中的布施,根据《佛光大辞..
虔诚忏悔的力量这么大,您知道吗?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金光明经》云:“所谓..
3月3日广东四会放生图片纪实,请进来随喜和回向
2019年正月二十七日(公历3月3日),天心禅寺(学佛网)举办了新春第一次“百万生命大放生”祈福法会,祈愿三宝加持,正法久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运昌盛,世界和平。祈诸佛菩萨加持愿新的一年天下父母健康长寿、学子学业有成、大家吉祥如意、工作顺利、身心康泰、阖家幸福、..
惠空法师:在家居士修学佛法,这些资粮必须备好
惠空法师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第一、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不但是我们学佛的始点,也是终点,更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上的一条主轴线;也就是说,在学佛的历程中,如果偏离了皈依三宝,所有学佛的内涵都不成立、所有学佛所做的善法、业力都与修学佛道远离!为什么呢..
无诤是修行者的美德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诵最好、最妙、最胜。这件事情被其他比丘看到,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佛陀,佛陀就叫另一位比丘,去把这两个人请到讲堂来。当两人来到佛前,向佛陀礼座之后,佛陀就问:“你们是不是彼讨论要共诵经呗,比赛..
悟显法师:念佛有什么功用
今天我们用这一点时间,来跟大家讲一下这个"念佛"有哪些功用。一般人念佛,他会觉得这念佛大概就是要临终的时候才会有功德或是才会有用,或是你认为念佛是拿来帮助死人的;实际上不是,这念阿弥陀佛,它是我们现前就有它的功德,很简单的讲念佛,你现在念了,你就能得到身心清净,..
楞严咒十种妙处圆满苦海人生!
持诵佩戴楞严咒,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是佛的顶上化佛所说。在佛教里头,〈楞严咒〉是最重要的一部咒,是咒中之王,也是咒里边最长的一个咒,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因为此咒威力巨大,可破一切障碍,妖魔鬼怪皆可降服。可超拔一切受苦众生。此咒功德无有穷尽。一、常得一..
看此文消业很快,转发相当于念十万百字明
赶紧转给更多人知道!转载就积德了!【念一遍就能消除无量业障!得到解脱!】南无皈依如来、世尊、应供、正遍知、正等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等贤劫千佛父母眷属。(念诵一遍与诸佛智慧无二无别,亦与念颂八万四千法门功德等同。)南..
人间天:解“佛意”才是真学佛
编者按:前面人间天老师回复了某个问题后,涉及到轮回的部分,而有以下内容。各种众生局限在自己的模式,而成轮回;因轮回不尽,当知众生自我设限不尽;因众生自我设限不尽,痛苦不尽;经历诸般种种,方知生死不尽,皆因自我设限而来。生死诸苦,亦如此理。之前常说:若人不想解脱,..
净土法门:横死过人的地方,请问是否真有找替身之后才能转世
问:「意外死过人的地方,请问是否真有找替身之后才能转世?」答:这一桩事情,我们虽然没有深入研究,可是自古以来,我们曾经见过许多书籍记载,有这回事情。在我们一生经验当中,或许有人见过,或许我们听说过,找替身确有其事。过去我们在台湾,诸位晓得,北宜公路常常出车祸,..
嘎玛仁波切:愚痴的人最爱回忆受苦的过程
愚痴的人最爱回忆受苦的过程对于“负面情绪”,照理说应该要尽力避开才是,可很多时候我们却紧抓不放,一次次地反复揽在心里把玩不已,爱并享受那种被伤害的感觉。很多人都很喜欢诉苦,恨不得能把自己所有的苦以及如何苦的过程一遍遍重复给别人听,生怕别人不认同自己遭遇的一切,..
信愿法师:北宋杨杰居士略传
【净土十疑论】北宋杨杰居士略传后面第七页,师父将杨杰居士的略传注释出来,我们简单来看过。《杨杰略传》,杨杰,北宋无为,无为就是现在安徽这个地方,字叫做次公,号无为子。雄才俊万,年少登科,好禅,很喜欢学禅。历叩诸山名宿,参谒天衣义怀,这也是当时宋朝一个很了不起的..
宏圆法师:以究竟解脱为学佛的目的才是圆满
我们常说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脱,但是我们有的居士,学佛真的不是为了解脱,是为了所得,而不是为了解脱。世间得不到的,我来求佛,我来求一个厉害的主帮我得到,错了。其实我们清净本性具足一切功德法财的、具足一切福报的。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放下。你执着的越多,你的福报越小。..
广行法师:释迦牟尼佛究竟为何2500年后仍为世人所纪念
1、释迦牟尼佛为生于人世之一有情,而非所谓神秘之神道类,不过人格伟大、智慧圆满、道德超拔、慈悲深厚之一人,故虽涅 久远,尚有极深之印象潜刻于吾人心中而不泯,足为有志士之标率也。且从其智慧、道德、慈悲心中所流出之言论及其行为之纪载,于是乎有精深博洽经律论之三藏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