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如法
呷绒多吉上师:转山转水不如转心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25):转山转水不如转心现代人都喜欢转寺庙,但心态不是很如法。很多人特别喜欢找一些年代久远、有名望的寺庙,捐一些大经堂等等的或者石头泥巴砌起来的房子,或者捐一些很大的佛像之类,觉得这是了不起的功德,是修行。做这些善法当然可以,但不是最关键的。..
呷绒多吉上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上师?(2)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24):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上师?(2)学佛的目的是让你明白真正的正法而修行,而不是为了看风景,求名气,甚至追明星一般,找一些什么有名的法王、仁波切。这些心态都是很不如法的。什么是真正的修行呢?真正的修行就是面对烦恼。释迦牟尼佛讲了八万四千个法门,来..
婚姻美满、感情幸福、善缘成就之天机
适用范围:等待幸福婚姻的朋友。本法作用:提升未来婚姻双方的福报,未来违缘遣除,优化未来婚姻生活。机理分析:1、福报相当,才能做夫妻。福报是否相当可以从面相上解读(面相只是解读命运不能决定命运,如果被你锁定的未来配偶你很满意,但面相不好,如果你有信心,命运还是能改..
你放的生命越多,将来获得的善缘也就越多
这个人前世造了什么善业,寿命这样坚固呢?佛说:“以前他救过一个快要被杀的人,以这个因缘,他在五百世当中,内心无所畏惧,外在的地水火风也不能损害他,而且在今生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所以放生是无畏布施,能让众生远离怖畏,也能使自己获得无畏之果,如果我们有怯弱、恐惧的..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节选)05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节选)05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译文其次,须菩提!不论什..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11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佛说阿弥陀经》。大家请打开经本,请看经文: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我见是利,我,是佛的自称,这个我不是我们凡夫的妄我,也不是二乘人的偏我,而是中道法性的真我。见,佛五眼圆..
如何保持旺盛的体力
九八年早餐开示―如何保持旺盛的体力(共一集)1998/9/27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20-013-0927最近有几位同修来告诉我,他们在生活、工作、修持上都遇到了一些障碍。虽然信心没有退,可是体力有大幅度的衰退。于是就想放下一切,专心念佛求往生,这个观念到底正确不正确?实在讲,很难做..
呷绒多吉上师:修行最根本的是什么?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15):希望大家如理如法地坚持修行。身为密宗弟子,最根本的就是对上师的信心,对佛法的信心,对所有众生的恭敬心和菩提心。你们在外面东跑西跑,整天地胡思乱想,心思都在外面,这不叫实修。有的人一心扑在行持善法上面,到处去发心,去赶场子,这也不是实修..
呷绒多吉上师:有的人总是把修行的事从今年推到明年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14):修行不在远方,也不在寺庙,也不在一个殊胜的地方,而在我们的心里,就在自己的内心。所以,人身难得,生命无常,修行不要一直往后拖。有的人总是把修行的事从今年推到明年,推到以后……,总想着忙完今生的生活以后,再修佛法。然而,一切都很难预料的..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10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佛说阿弥陀经》。大家请打开经本,请看经文: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
“香” 供养礼佛的真实意义!
1、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震惊,这样的寺院你可曾去过?供养在朋友圈,功德不可思议!!!
在中国东北一群山之中,有这样一座寺院,没有功德箱,全体僧人终身不要钱、不收钱、不摸钱......每年,僧众都要集体外出,行二时头陀,沿途托钵乞食,野外露宿。“出家人不要钱,不摸钱,只乞点吃的......”外出行脚托钵乞食只乞食物,不要金钱。为了防止香客放钱,在许多明显处都..
邪淫的危害及断除方法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时值末法时期,世风江河日下,学佛之人不得不面对铺天盖地的贪嗔痴对境。“贪”为行者第一大敌,狭义的贪专指男女欲事,“邪淫”专指居士对非配偶外异性的不正当身、口、意行为。无论普通世人也好,学佛善士也罢,若不能堪破此关,则非但得不到任何出世解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