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

惠空法师:在家居士修学佛法,这些资粮必须备好

惠空法师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第一、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不但是我们学佛的始点,也是终点,更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上的一条主轴线;也就是说,在学佛的历程中,如果偏离了皈依三宝,所有学佛的内涵都不成立、所有学佛所做的善法、业力都与修学佛道远离!为什么呢..

无诤是修行者的美德

有一天,目犍连的弟子和阿难的学僧在一起谈话,二人相约同声赞颂经呗,看谁唱诵最好、最妙、最胜。这件事情被其他比丘看到,并且把这件事情告诉佛陀,佛陀就叫另一位比丘,去把这两个人请到讲堂来。当两人来到佛前,向佛陀礼座之后,佛陀就问:“你们是不是彼讨论要共诵经呗,比赛..

人生境遇多变保持活泼心性

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中,在六根接触六尘中要随顺悟入,接触人、事、时、地、物随时随地都可修法,不会没有时间,在任何状况中都可以修行,修行很有意义,问题是怎样随顺悟入,交融在一起。一般地把学佛修行当成孤立状态,拨出特别时间才会修,这样会有障碍,会痛苦。孤立起来..

悟显法师:念佛有什么功用

今天我们用这一点时间,来跟大家讲一下这个"念佛"有哪些功用。一般人念佛,他会觉得这念佛大概就是要临终的时候才会有功德或是才会有用,或是你认为念佛是拿来帮助死人的;实际上不是,这念阿弥陀佛,它是我们现前就有它的功德,很简单的讲念佛,你现在念了,你就能得到身心清净,..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的。这里是茅棚境界,不讲究这些。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一天到晚在烦恼中过日,你们多礼,我就更麻烦了。随便随时,哪里都可以问,可以说,禅和子在巷里牵牛直来直去..

宣化上人:楞严咒叫佛顶光明,为咒中之王

〈楞严咒〉的名字叫“摩诃萨怛哆般怛无上神咒”。“摩诃”为梵语,译为大,体相用皆大。体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是其大用。说到相,它是没有相的,咒有什么相呢?但无相无不相。也可说它没有什么用,但无所不用,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用。这用是大用,相是大相,体是大体,这便是摩诃..

楞严咒十种妙处圆满苦海人生!

持诵佩戴楞严咒,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是佛的顶上化佛所说。在佛教里头,〈楞严咒〉是最重要的一部咒,是咒中之王,也是咒里边最长的一个咒,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因为此咒威力巨大,可破一切障碍,妖魔鬼怪皆可降服。可超拔一切受苦众生。此咒功德无有穷尽。一、常得一..

嘎玛仁波切:如果你能熬得过世间的大风大浪,也许修行成就的速度比出家人更快

信仰和修行的特殊之处在于,修得好不好,是无法用皈依或修行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当然,如果平常付出比较多的时间念经持咒,一定和比较少把精力投入修持会有不同。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通过诵经、拜佛和平常的修炼,自身的行为有没有发生改变?言语上有没有发生改变?最主要是我们..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叹佛陀时,他就想尽办法挑拨离间,这就是提婆达多的习气。那天比丘们..

南怀瑾:谈调心与调息

平常小腿和脚最容易感到累,今后我要学会放松小腿和脚,日常行住坐卧中都不可忘记,看能不能好。有一种方法可以治好此病,那就是止息。在行拳过程中,感觉到个别动作呼气是鼻子呼出,而且声音有点急促,只达到肺部,并不是丹田呼吸,这样好象不对。南怀谨对呼吸有非常高明的看法:..

希阿荣博堪布: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心静

问: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界好难啊!答:作为初学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那样的话,你很难有机会开始念佛,相反,你应该通过念佛使心安静下来。心里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心咒,把散乱、四处攀缘的心收回来。心咒又称为“心的保..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四自在篇25

◆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深水缓流,浅水急**。◆万法本闲,庸人自扰。◆不惊、不喜、不怒乃涵养真处。◆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没有觉悟的人――如一条河中的水一样,与他人相同,流转向前。◆自以为例外的人,其实仍是宇宙中毫不起眼的一个。◆金屑虽贵,在眼..

夏坝仁波切:善人也有恶行,恶人也有善行

文/夏坝仁波切我们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但很多人对此都半信半疑。为什么呢?不少人所认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点像拿几块钱买一碗面之类的事,我拿多少钱就给我多少面。这样的因果我认为肯定没有。这不是因果,这叫做交易。因果是什么呢?因果很复杂,而且非常系统..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242)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总之何处行何事,当察自心和相状,恒以正知及正念,修利他是佛子行。如果修不了自己的内心,断不了内心当中的贪嗔痴烦恼,你是个班智达也没有用。理论上很懂,所有八万四千法..

净觉法师:在梦里造业会不会堕入恶道

问:在梦里造业会不会堕入恶道?念佛要不要每天晚上做回向?恭请师父慈悲开示。答:梦里造业也一样的,我们起心动念了,我们能记住说明我们造业了,不造业的人是不做梦的,做造业了以后当然会有恶报,我们要及时的忏悔即使的念佛,不在去做梦、造业,我们就就把这个业忏悔掉了。我们..

净土法门:放下是功夫(八)

我们念佛功夫要到家,一定要放下,要,有一桩事情放不下,都是严重的障碍,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我们自己的修行不能成就,不要说一心不乱,连功夫成片都做不到,塬因在哪?放不下,这是我们的大病。放不下就是生死轮的根本,如果要想超越生死轮,就得要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

净土法门法语:真修行就修这三桩事情

真修行修什么?就修这三桩事情,身、口、意。身口意三样是以意为主,意要是端正,身口自然就正,所以它非常重要。于一切法还会起心动念,依旧是认为一切法是真有,想拥有它、控制它,这就是造业。哪个人不想健康长寿、年轻不老?都想,做不到。你对身体都不能控制、不能占有,无能为..

怎样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本文出自《小乘单译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有一天,佛祖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着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

慧律法师:极乐世界怎么样能够感得呢?

极乐世界怎么样能够感得呢?就是柔软心,就是对人一定要慈悲,这个不是对方要求我们,而是我们一定要要求自己,严格的慈悲心对待众生。慈悲是诸佛之母;般若是诸佛之母,慈悲跟智慧是诸佛之母。因此,真正修行人,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因此,我们要念佛,要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柔..

仁清法师:精进对治懈怠

释迦佛和弥勒佛他俩是同修,曾经一起修行过,他俩最大的差距为什么一个释迦佛,一个弥勒佛,相差五十六亿七千多万年成佛,就是因为精进度不到,你要是不精进,即使是行了善那也很难成熟。没有不一样的变化,就没有不一样的提高,这个不一样的变化怎么知道的,你自己认知的,自己认..

仁清法师:把我的身口意,都皈依师父行吗?

问:师父我在家念佛,把我的身口意,都皈依师父行吗?答:你一定要有这样一个理念,出家师父是三宝的形象而已,我们皈依的是三宝。比方说这是阿弥陀佛像,那也是阿弥陀佛像,这两副画像是两个了,绝不是一个了吧,那么你观想这张阿弥陀佛像对不对呢?对啊,观想那张阿弥陀佛对不对..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佛法是从因果中去解决一切的

取自印顺导师‘佛法为救世之光’放下你的忧苦◎‘环境不顺’、‘思家心切’、‘心情低沉’,弄得‘身体日坏’;这些苦痛,不单是个人的悲哀,是共业所感的时代苦难。◎身经从共业而来的时代苦难,首先不应该专为个人打算。◎身体的健康恶化,是果,是从环境不顺,心情不开而引起的..

海涛法师:修行悲心要一直一直不间断,如果你断掉了,从头来

我们念俺嘛呢呗美,就是心系众生,这个「系」就是绑著,绑著众生,不断掉。我们佛教叫「打金刚结」,就是不断掉对众生的慈悲,这一点永远记住。有时候你车子被撞了、你被骗一点钱了,你就会弃他「我讨厌你」,你讨厌对方的时候,你的悲心就断掉了,可惜了。各位这很重要,修行悲心..

信愿法师:北宋杨杰居士略传

【净土十疑论】北宋杨杰居士略传后面第七页,师父将杨杰居士的略传注释出来,我们简单来看过。《杨杰略传》,杨杰,北宋无为,无为就是现在安徽这个地方,字叫做次公,号无为子。雄才俊万,年少登科,好禅,很喜欢学禅。历叩诸山名宿,参谒天衣义怀,这也是当时宋朝一个很了不起的..

信愿法师:唐朝高僧智圆法师开示(三)

【往生仗佛力】唐朝高僧智圆法师开示:求生净土者是假他力(三)「智圆法师《弥陀西资钞》云:夫求生净土者,是假他力。弥陀愿摄,释迦劝赞,诸佛护念,三者备矣,苟有信心,往生极易。如渡大海,既得巨航,仍有良导,加以顺风,必能速到彼岸矣。若其不肯登舟,迟疑险道者,谁之过欤..

虚云老和尚: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的。这里是茅棚境界,不讲究这些。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一天到晚在烦恼中过日,你们多礼,我就更麻烦了。随便随时,哪里都可以问,可以说,禅和子在巷里牵牛直来直去..

智敏上师:三皈的信仰不丢,就不会堕入邪道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智敏上师讲授董其昌行书《心经》明崇祯六年书于长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是赞叹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从这个地方看出,它的功德那么大,所以我们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在印度,婆罗门..

梦参老和尚:听的经很多,为什么不能开悟?

“谛听”的涵义《浅说地藏经大意》梦参老和尚讲述诸位的大心众生,现在我们要讲的《地藏经》的大意,但是在讲经之前我有点意见,要求大家注意。在讲经的时候,无论是谁听法,佛对当机众都说“谛听谛听”,《金刚经》是须菩提,《地藏经》第二品是地藏菩萨,乃至第十品也是地藏菩萨..

广行法师:你慢慢地听风和树都在演奏音乐般的佛法

文章节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开示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段经文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听过了这些鸟说的修行佛法的声音之后,大家都动了心,都想念佛宝,想念佛所说的法宝,想念依佛法修行的僧宝了。听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些鸟说的修行佛法..

佛陀和提婆达多的今世前缘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叹佛陀时,他就想尽办法挑拨离间,这就是提婆达多的习气。那天比丘们聚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