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面最后一个问题,长期以来,弟子经常在礼佛观想佛菩萨的形像时,总会出现一些邪恶的念头,甚至是伤害佛菩萨的想法。在施食时,看到饭、菜、汤,会想用脚踢开食物。看到汤会想到「血」。请老法师慈悲开示。答:这个问题比较严重,这是什么?业障现前,都是过去生中的宿业,很..
修行
圣严法师:学佛越久离佛越远?
经常听说:“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佛三年,佛在西天。”这似乎表示,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肯定的事实。其实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认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等于完成了究竟圆满的佛果,也就是说,只要心回意转,马上就可以花开见佛,或者立即成佛。而一旦信佛并开始学佛之..
读书、做事可事半功倍的“三到”要领
读书或听课、做事,要讲究一定的要领,若如此,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有什么要领呢?就是“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第一、心到:看书或听课时,心要专注,不能打妄想,否则就难以通达其中义理,无法避免《前行》所讲的“意不持如漏器之过”。第二、眼到:眼睛要专注。有些..
有些看起来是顺缘,实际是违缘
世间中的任何环境,像藏地、汉地等地域,它是属于所有六道众生的,不是“我的”。我们常常认为喇荣山谷是佛学院四众弟子的,但实际上它也是属于六道众生的,并非只是人类所有,而且人类中也并不仅仅指我们这里的几千个人。比如说地狱众生,在地狱的苦报消尽后,他也可以来到这里变..
什么时候该舍弃对善法的执著?
问:对善法的执著,什么时候该舍弃?索达吉堪布答:正如孩童追求游戏的快乐一样,菩萨对所做的善法事业,心里应该乐于耽著,永不餍足。每个人都有童年时代,当时对自己的玩具或者跟小朋友一起玩,非常执著,也极有兴趣,只要有人陪自己玩,从早到晚不吃不喝都可以。但现在一想起来..
己未度脱,岂能度众
我们在诸佛菩萨面前说要度无量众生,但如果在实际行动当中,不要说度众生,就连自己的烦恼也是一点都不能减少,那你故意请诸佛菩萨来在他们面前打妄语,这种做法真是跟精神病没什么差别。所以寂天菩萨要求我们,若想度他首先必须要自度,假如自己的烦恼都不能摆平,根本没办法度众..
“衰老”不可怕
《瑜伽师地论》中,还讲了老苦的五种状况:一、盛色衰退:身体、脸色的光华消失,不复年轻时的模样。二、气力衰退:以前力气充沛,年老后虚弱不堪。三、诸根衰退:眼、耳、鼻等诸根日益老化。四、受用境界衰退:过去可随意享受各种妙欲,人老后就有心无力了。五、寿量衰退:寿命日..
要具足智慧,方可对真伪的辨别
诸位同学,大家好。大家要把这几个类别搞清楚:悟,误,信,求,聪明,智慧。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心投入,千万不要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然就很容易被他人戏弄。若想不受他人的戏弄,不受他人的影响,必须自己要努力学习,努力深入经髓。具足慧眼,方可对真假一目了然。现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五回拜具足 婆夷
第十五回拜具足 婆夷海城参具足优婆夷座延无量安一小器涌出食物素食皆足福德藏法无违逆行这时,善财童子观察思惟着善知识所赐予的教诲:好象大海一样,能承受大云和大雨的滋润,从来也没有厌倦和满足的时候。又象春天的太阳一样,能生长一切善法的根苗。又象圆满的清凉月,凡是它所..
快速增加福报的方法
一戒杀放生:归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杀,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门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一切众生和平相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儿时的我由于无知造尽杀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毛骨悚然。正因如此,疾病和痛苦便是我成长过程中形影不离的伴..
梦参老和尚:忏悔业障,用哪个方法消得的快?
问:要忏悔业障的话,不知是持咒快?灭定业真言快?金刚萨 心快?还是念佛快?答:都不快!怎么样才快?快的不是那些咒,是你的心,一样的磕头一样的拜忏,人家在观想佛像,观想佛的圣号,忏悔自己的业障,这个头磕下去,他业障就消失了,你光跟人家忏、跟人家唱诵,也没有注意观想,你这..
应该如何弥补堕胎的极重罪业?
孩子可以说是女人全部的希望和寄托。如果你希望你和孩子,还有家人一生平安、幸福、吉祥,那么,女性在一生中都应该极力避免堕胎。而做为孩子的父亲的男性,则更有义务协助您的伴侣避免犯下堕胎的罪业,这些罪业一旦发生,它的恶果早晚会影响到男女双方的身体心理生活及事业。这种..
血涂――畜生道的因果业力
愚痴是畜生的因。愚痴糊涂、心行不善的,来世就堕畜生道,变成畜生。畜生的死,很少有善终的,死的时候都是流血,所以畜生道叫血途。畜生的死,不是被人杀害,就是互相残杀,所谓弱肉强食。不但野生的畜生被人杀害,家里面养的也被人杀害,当作菜把它吃掉,都免不了流血,都不得好..
海涛法师:罪恶是我们自己去做的,痛苦也是自作自受,停止错误也只有靠我们自己
解脱自在◎从地狱的若楚不断,饿鬼的长久饥渴、畜生的互相残杀,阿修罗的嫉妒嗔慢,乃至天界的耽于享乐,可以得知唯有人间才能修行佛道。◎古德说:‘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深信三宝应从正见中来,依正见而起正信乃能引发正行而..
阿姜查尊者:当清洗肮脏时,是在先前肮脏的地方,看见了干净
你的修行可以不需要很多研究,但是依然能觉知得很好。辟支佛(paccekabuddha),或称“独觉”,无师自通,便是很好的例子。他们不会教导别人,但是指导自己却绰绰有余;他们只能自知作证,而无法对别人解释。他们已经达到寂灭与光明的境界,但是却不会教人,就像哑巴一样。哑巴会做..
怎样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偈从内容来看有两个层次:一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奉行去恶为善以保持思想清净和行为规范,这是尚有善恶相对立的属于世俗层次的伦理。佛教又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有漏善”。“漏”是烦恼,即带有烦恼的善。1..
海涛法师:关于鬼神和业障的十个问答
1.冤亲债主包括那些呢?答:冤亲债主,是指我们过去多生累劫以前直到今生,作了某些坏事情,所亏欠、对不起的众生,现在在向我们找麻烦的,都属于冤亲债主。2.法师说要成立无形的孤儿院,什么叫无形的孤儿院?答:就是如果有堕过胎的人,请你把那个小孩子交给我,你堕胎几个写一下,..
彻悟大师:遗集卷中 杂着覆香严居士书
月内廿九日得尊扎。备悉一切。欣慰无量。读扎内有念佛期过叁七。尚未见相好云云。观此用心之切。立行之勐。此百日内。当必有大不思议之成就。但此时不可预存期效之心。存之则增燥动。而翻为障碍矣。此 修行门中微细心病。不可不知。直须深信谛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全心即佛。全..
慧律法师:开示录13
⊙幸福是不能求得的,只有高高兴兴地过日子以招来福气。灾祸是无法避免的,只有以不害人的心来远离灾祸。⊙障碍者,如天空里的云,水里的污泥。若有障碍,则月虽明而不显,水虽清而不现。⊙若知现前境界皆是梦幻泡影即真修行。⊙佛法不离方便法,我们要给众生无限的希望。⊙圆觉的..
一个藏在楞严咒水里面的修持秘密
众所周知,在大乘佛教经典里,《楞严咒》是最重要的一部咒,是咒中的王,也是咒里边最长的一个咒,这个咒关系着整个佛教的兴衰。但是接下来所写的关于《楞严咒》的内容,可能是你从来不知道的秘密,甚至都不会透露的秘密。楞严咒是佛顶光明,是佛顶上化佛所说,微妙不可思议,全文..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三)02
第四编阿弥陀佛之本愿第十一章阿弥陀佛本愿内容与结构第二节四十八愿的结构分类?《无量寿经》魏译本四十八愿的结构分类,按隋净影寺慧远法师之注解,可分为三大类:①一摄法身愿,二摄净土愿,三摄众生愿。此分类框架脉络分明,谨依此说,分述列表如下:摄法身愿(凡有三愿)第十二光明无量..
在生活点滴中修行
随时随地完成功课在上一家公司上班时,我是这样完成我的定课的。我有运动的习惯,喜欢起早运动。早晨洗漱完在去公园的路上,大约15-20分钟的路程。我会把21遍《心经》,21遍《大悲咒》诵完,运动完的路上会默念佛号。吃完早餐去公司要乘坐地铁,我会把剩余的功课《普门品》1遍、《..
触目惊心:有些事儿真的万万不能做啊!
胡阿姨家的故事当我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胡阿姨刚好去世了10年。先生说过好几次,让我写这个因果故事,但是我很困惑要不要写出来,因为她家的故事实在太惨烈了,有些细节都不忍心去描述。一、堕胎之害胡阿姨是婆婆的好朋友,她们两家可算是世交。当年她们都在乡镇工作,婆婆是中学老..
深度解密:淫欲的本质,行淫之时的感受
龙树菩萨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涛大浪。有一天,他出去托钵,走到城里时,看到一群穿着很艳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当他的眼睛扫..
宣化上人:若有这种种的视观察力,就什么麻烦烦恼也没有了
平等无异,毁誉不动于心,人有不誉之誉,有求全之毁。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一切诸佛,怎么成佛呢?就是功德圆满,福足慧足,才成佛的。他为了圆满一切功德,尽未来劫,修菩萨行。佛在没成佛以前,发愿尽未来劫,修行菩萨行,利益一切众生,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他修菩萨行..
海涛法师:障碍发生时要能回光返照,要正知正见,要降伏贪、嗔、痴
有些人说我生病了,怎么办?那烦恼,烦恼以后完了。病加苦一下就发作了,一下就再见了。所以各位如果你要是觉得,反正生命是无常的,我已经都得病了,那我还在执著什么?感情、金钱那个都不重要了,现在我已经得癌症了,我要的是不要堕落,不要再痛苦了,什么都放下,就冲,就好好修..
嘎玛仁波切:一定要记住,无论世俗上的任何情感都会陷入无常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烦恼炽盛,有各种痛苦,怨这个恨那个,总是看人不顺眼,喜欢挑他人的毛病?这是“我执”太重造成的,除了认为要以“我”的意识为中心,还认为一切都是永恒不变的,比如,认为亲情、爱情、友情等不应该有什么变化,结果却发现,这个“变化”随时都可能发生。人们固..
仁清法师:修行不能光从事相上下功夫,还要从心性上下功夫
有些修学几年了,有的感觉到非常精进,但是呢,你除了事相上精进以外,这个功夫提高没提高,毛病习气改正没改正,这个就很难说了。确实是这样。有很多人反观自己的时候,就没感觉到什么变化。更有的一些人,学佛学三五年,他培养了自己的贡高我慢的一种态度。功德没有提升,贡高我..
仁清法师:众生的佛性和诸佛如来的佛性是无二无别的
开悟是通过长期的熏修,发现了自性了,见性即为开悟。通过长期的熏修见性了,见性待有一个,很多的前提,得必须是通过修行佛法,因为只有佛法才是了脱之法,只有佛法才能讲到佛性。明白吗,只有佛法才有能够开悟的修行方法,能够了脱,能证佛果的修行方法。在佛教正确理念的指导下..
列举“如来十号”的意义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 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