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旦时,东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龚老居士往生,非常殊胜。那时我们正在打冬季佛七,龚老居士是一位罹患胃癌、胃全切除的病人,住在九江医院,靠插管输液来维持生命。他感觉到这样不好,所以就打电话给我们东林寺,问他可不可以到东林寺去往生。我们同意了他的请求,欢迎他来东..
净土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见佛
问:虽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门的知识还是懂得很少,有些事情蒙蔽我们,有点不懂,所以我提的第一个疑问是:佛能不能跟众生说话?我们众生到底能不能看见佛?成刚法师答:末法时期,佛在经里说,诸佛派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来住世,来弘扬教化。那么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住在我们这..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明安法师答:一般人初发心修行,诵经、持咒、念佛时妄想多,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在学佛之前,我们一直都是用的妄心,当然妄想的力量强。刚一开始修行念佛,我们不太清楚用功的方法,没有实修的经验,所以念佛时心还是很散乱的。其实..
心地与命运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说明“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唐代..
社会上苦人很多 能帮几个算几个
白光长老,1926年秋,生于四川省新津县。出生不久,其母过世,由祖父抚养。祖父信佛,故自幼即会念观音神咒;1945年,高中毕业,随后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50年,在湖南衡山狮子岩出家,师赐法号白光;1951年6月,于广东乳源云门寺虚云老和尚足下受具足戒;1951年冬,前往陕西终..
放下虚假的伪装 做一个真实的念佛人
做平常的人,才会做一个真实的念佛人。真实就是我们是什么身份就显示什么身份:我有烦恼,就显现有烦恼的模样;你心清净,就呈现清净的状况;有福报的人,可以做有福报的人能做的事;没有福报的人,就过一种简朴的生活。我们过一种与自身相符的真实的生活方式,不需要虚假,不需要..
学佛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悟的问题。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执著、攀缘、..
欲行平坦路先净自我心
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佛家认为,众生与佛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修心成佛,成佛当先修心。《佛说四十二章经》上说:“譬如磨镜,垢去明存。”三界唯心造,修心可..
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
窃以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须抱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方可出此五浊,登彼九莲。倘妄自尊大,欲仗修自力了生死之禅教密种种法门,则多分有因无果。何以故。以纵能彻悟自心,深入经藏,而烦惑不断得净尽,决无了生死分。况未能彻悟,与未能深入者乎。..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1、然欲利他,先须自利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佛誓愿之本。汝于日用举心动念,须令与此相合。若与合者,扩充令其圆满;若不合者,断除令其净尽。然欲利他,先须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如来所说了生死法无量无边,唯..
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
一、学佛有层次今天的题目是‘禅如何用于日常生活’。今天我是有层次的来讲,那便是如何学佛、修行,最后能达到什么目标。以往人们一听到佛教,就认为是迷信,仅会消极地诵经念佛、消灾求福、超度亡魂。其实那是宗教信仰的层面,虽也有其必要,然而佛法的利益、正确的观念和方法,..
念佛时妄想很多怎么办
问: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明安法师答:一般人初发心修行,诵经、持咒、念佛时妄想多,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在学佛之前,我们一直都是用的妄心,当然妄想的力量强。刚一开始修行念佛,我们不太清楚用功的方法,没有实修的经验,所以念佛时心还是很散乱的。其实..
一个人福报大了,就可以让周遭的人得到功德
讲到影响世界各位要了解,什么叫空性,空就是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个体单独存在,所以的存在,都互相影响对不对,想这一句话,所有的存在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关系。互相影响而存在,所以不要自私。你的起心动念,东方的蝴蝶挥一挥,西方就有台风了,讲一个缘起法,我经常讲一个故事,有..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学员答:执着)对啦,所以诸位有善根。这个地方一错就糟了。一个人生命只要方向错了,今生就毁了。业力,你不可能忏干净,我们只能够抓重大的业力忏悔忏除,所以他带业往生。你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拜忏,不可以,它不是正..
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不能得度
我们要深信在这个五浊恶世,舍去念佛法门,绝对不可能得到救度,要有自知之明。通过对自我的解剖,对所处环境的观照,我们要对五浊恶世的状况有一个客观如实的认知。我们简略地观照一下五浊。第一是劫浊,劫是时间概念,劫浊是指一切浊法聚集的时代。看一看我们所处的世界,真的就..
人的福气是有限度的,用完了就得受苦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
曾玩过碟仙,心仍有余悸该如何对治
问:弟子初中时和同学玩过碟仙,但一直有后怕,曾因此一度失眠,至今无法消除恐惧。现在接触佛教已经五年,但没皈依。虽然感觉比从前好一些,但仍心有余悸。请师父为弟子解惑及开示对治方法。大安法师答:这有什么可以恐惧的呢?碟仙就是扶乩,在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存在。说世间法..
女性的做人与修行
一、笃尽己分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所言尽职分,在女人分上,实有最大之关系,而且了无形迹。世之治乱,家之兴衰,悉由女人能尽职分与否耳。言女人职分,即孝翁姑,和妯娌,相夫教子等。以能孝友温恭,则宜家。能辅助丈夫,令其德业日进,过愆日减,则宜室。能宜家宜室,则..
星云法师谈素食
星云法师谈素食人在世间上,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活命啊,就是要吃,吃是很重要的问题。一般的人,谈不上吃荤、吃素,有什么就吃什么。但是,另外有一些少数的人,他不要吃荤,要吃素。关于佛教对吃荤、吃素的看法,我仅提出十个问题,来做一些介绍,供大家参考:慈慧法师问:第一个问..
莫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把极乐世界当作天方夜谭般的神话,或当作是寄托理想的“乌托邦”;自命时髦的现代人也常嘲笑求生净土的人,好像念佛求生净土是极为迂腐的。其实正好相反,一只小蚂蚁是很难了解人类的空间的,爱因斯坦的论文对于小蚂蚁而言,只是地面的图案,还不如一粒砂糖有..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佛说无量寿经》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的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有人问,“勤修我皆接引愿”表明所有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都会来接引,那阿弥陀..
五十岁后来生差不多决定了 还可以改变吗?
一切法正,一切法邪。现在修了很多法门,法门不能保证你是不是成功,因为它是工具,关键在于你那个心的调整。你看我们以拜佛来说,印光大师说一个人不能只强调事修。你看有些人拜佛,越拜对立心越重,你拜五百拜我拜一千拜,你拜佛是跟人家比较,阿修罗,阿修罗法界。就是说你又变..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一个是业力的造作。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当中只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你在受用果报。你活在快乐跟痛苦的感受当中,这是第一件事情,你在享受种种的受用。第二个,你同时也在造作很多新的善恶业力。受用果报跟造业,在唯识学中它..
印光法师法语一百零八则
本篇从《印光法师文钞》中,精选了大师的法语共一百零八则,这些法语句句真切、字字珠玑,值得我们奉为圭臬,时时读诵。※念佛求生西方,以真信切愿为前导,以至诚持念为正修。※念佛真利益,为大智慧人及愚夫愚妇能得。其似有智慧,不愿随愚夫愚妇之班者,皆不能得。※其有平日自..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诚”。在这一点上,儒家圣贤和我们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诚”就是心性上不二的心体;“敬”则是“诚”的表现形态。净土法门尤其重视“诚敬”二字。有诚敬才能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当生获得现世的利..
一念相应一念生,宝池莲华已标名
净土宗祖师大德常常开示一句话:“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一个净业行人当下这一念,如果能跟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相应,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相应,发的愿和弥陀的愿相应,那么当下就已往生,不是要等到临命终时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在信愿持名的当下,极乐世界七宝池..
善导大师的十段精彩法语开示
《般舟赞》,善导大师有十段法语的开示,也是同样在显示阿弥陀佛愿力慈悲救度,念佛一定往生的道理。因为这十段文都很短,是偈颂法语,我们很容易明白善导大师开示的意思,比较深的地方,我再简要作解释。首先看第一:【得此无生宝国地,皆是弥陀愿力恩。】这二句就是在说,可以往..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为重要?净界法师答:理观,简单的讲,就是对道理的观察,佛陀出世以后讲了很多的道理。当然天台宗的天台智者大师的大智慧,他把所有的真理,他把它做一个归纳,把这个道理分成三块,空、假、中三观,这个天台智者大师不可思议,..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要怎样将一心归命巧妙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净界法师答:这是净土的一个问题,他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是一心归命?一心归命这四个字,最早提出来的是天亲菩萨,他在这个《往生论》里面,因为《往生论》,它是根据净土的三经..
如何对治攀缘心?
《楞严经》说一个人会起烦恼、造罪,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他起了攀缘心──真如不守自性向外攀缘。所有的修行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面对死亡,当死神降临时,四大逐一分解,身体崩溃在即,此时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奄奄一息,神识迷糊,而修行者若能保持片刻清净,一念回转,忆念佛号,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