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在印度贵为三太子,他爸爸想要他继承王位,但达摩祖师觉得最值得追求的还是修行,看破了遂出家了。出家前,拜了一位当时最有名的长者为师,长者让他先去野外建一个修行的茅篷。达摩祖师身为太子,对如何建茅篷一窍不通,经过重重失败、摸索后,终于建成了。达摩祖师看着..
娑婆世界
净与不净都是心在起作用
一名有洁癖的县官雇请一厨师。一天,两人为“以什么为净”争论起来。厨师认为以水为净,不论什么东西用水洗就干净了。县官却不同意,但一时又没有更好的理由反驳他。再有一天,厨师将埋在地上的大酱缸的盖打开,让太阳晒。一只狗走过去,用鼻子嗅嗅,翘起后腿就在大酱缸里尿了一泡..
地藏菩萨与金乔觉
九华山的地藏菩萨是与金乔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新罗国(今韩国)王族金乔觉,在九华山潜修多年,99岁圆寂后,其弟子们把他看成是地藏菩萨应化身,尊称其为“金地藏”,在九华山神光岭建塔供奉。所以,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就是金乔觉,这是不错的。但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金乔觉,..
又一次见证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
龚彪,江苏泰州人,今年五十一岁,家住泰州南园新村6#8室。他病重期间,愿生心切,虔诚念佛,终于在临终时蒙受阿弥陀佛的慈悲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以活生生的事实,譜写了-曲“凡夫入报”的壮丽凯歌,又一次让我们从一个普通念佛人身上见证了阿弥陀佛“称名必生”的大悲愿力..
赵州禅师:我死后去地狱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摘自《星云禅话·点亮心灯》,原标题为“到地狱去”,主人公是唐代禅门巨擘赵州禅师。赵州禅师(778~897)俗家姓郝,法号从谂。幼年出家,受戒之前曾参南泉普愿禅师,后去嵩山受戒,旋归南泉并在其座下依止二十年,其后历参黄檗、宝寿、盐官、夹山、五台诸位..
末法众生,多难少福众苦逼恼
又是一年清明节,姐弟们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常一样,念佛的念佛,不念佛的就烧些纸钱。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愿父母安息,并祈愿父母得到佛菩萨的护佑,尽早得离三途之苦,早日得遇净土法门,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与以往一样,回家的路上,姐弟们又很自然地感叹一番。弟..
几则有关往生征验的莲宗故事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彭二林(际清)居士《重订西方公据》下卷当中有关往生征验的内容。彭居士说:古代往生西方都有征相,有的在梦中得到征验,有的从冥府传来征验,有的是在定中所见。在梦中得到征验,比如慧延法师在梦中见到智者大师,杨杰在梦中见到王仲..
中国的“韦提希夫人”:独孤皇后往生净土百世流芳
隋朝作为一个结束了近四百年分裂局面的大一统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并具有极大开创的朝代。隋朝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也是如此。隋文帝杨坚通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复兴举措,将崇敬三宝、扶植佛教的事业推展向全国,促成了佛教发展的繁盛局面,使得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久..
一心专念预知时至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人非常真诚笃实,平常有客人来拜访时,待人的态度非常礼貌恭敬。别人嘲笑他迂腐不切实际,也不和人计较。平时生活一向节俭,虽是粒米寸丝之物,也不随便浪费。1921年,于张德威家中教其子弟,张德威向他讲说净土..
作为佛祖指定的接班人 弥勒佛到底是什么来头?
菩萨都本可以成佛,只是为了普渡众生,才不愿意成佛。所以菩萨普渡众生的慈悲愿望,被称为菩萨的“本愿”。相当于菩萨许下的诺言,只有本愿都实现了,他们才会成佛。菩萨的本愿大都不止一个,很多菩萨的本愿都是建立净土。所谓净土,是一块远离六道之外的美好佛国。菩萨发愿建立净..
恭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腊八粥为何又被称作佛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1月17日),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贤劫第四尊佛,降生于三千多年前(周昭王二十四年)的古印度。释尊一生皆为示现,目睹老病死,即舍弃王位,夜半踰城出家,至雪山六年苦行,于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供养,以吉祥草敷金刚..
明海法师忆净慧长老:活在当下
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师父(净慧老和尚)的情景:一位老和尚从书桌上抬起头,从容地转过身,慈悲安详,和蔼可亲。因为是冬天,他还戴着一顶毛线织的帽子。我好奇地想:怎么和尚还戴帽子呢?我这样才一动念,师父就随手把帽子摘下来。我想:这老和尚一定有神通呢!后来师父..
揭秘: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藏菩萨圣象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
菩萨有大智慧大神通却为何事忧虑
地藏菩萨常处地狱《地藏菩萨本愿经》:是时阎罗天子瞻礼世尊,及回视地藏菩萨,而白佛言“世尊,我观地藏菩萨,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众生,不辞疲倦,是大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神通之事。然诸众生,获脱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世尊,是地藏菩萨既有如是不可思议神力,云何..
地藏王菩萨的前世今生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震撼心灵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萨为救度众生发下的弘誓大愿。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怎样的一尊菩萨;他有着怎样的往昔经历;又为何发下如此大愿?地藏菩萨为何被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佛教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又为何被称为“佛门孝经”?一..
少女佛前立大愿 亲历地狱寻救母
编者注:此故事节选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地藏菩萨是佛教中一位愿力深厚的菩萨。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
俗不见真世界 如来神通现极乐
编者按:这则故事摘自《维摩诘经》,主人公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经中童子问佛佛国一事,佛言佛国净土是心净的示现。这个时候舍利佛心中不免升起疑虑,我们娑婆世界坑洼不断,肮脏不堪,难道是老师心不清净的原因。从而引出以下的对话。佛国庄严【经文】贤者..
情债的真相:青楼妓女痛苦的前世今生
我三年多前和一个男人谈恋爱,对方一个月就和我分手了,短短的一段雾水情缘在一般人可能一下子就释怀了,但我竟然足足花了三年时间才能放下,期间痛苦得不得了。我明了佛法及因果后知道,今世如果见到就爱得不得了的多半是前世的冤亲债主,通过念诵佛经感情的执着淡了很多,然而我..
高僧的眼泪,为什么而流?
有一位中年以后出家的高僧,居住在离家很远的寺院里,由于他有很高的修持,许多弟子都慕名来跟他修行。平常,他教化弟子们应该断除世缘,追求自我的觉悟,精进开启聪明,破除自我的执著.唯有断除人间的情欲,才能追求无的解脱。有一天,从高僧遥远的家乡传来一个消息,高僧未出家前的独子因..
绝色美女挑衅佛陀 体悟无常出家证果
编者按:今天这篇故事,节选自《撰集百缘经》,原题“舞师女作比丘尼缘”。经云:“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古德亦云:“茅檐雨过日头红,瞬息阴晴便不同,况是死生呼吸事,黄昏难保听朝钟。”身处娑婆世界,永远有纠缠不清的烦恼业障,若总想“等有空闲再修行..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世事生生息息,福祸相生。老子早就有过事物都可以相互转化的说法:有无相生、福祸相依、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禅宗有"即心即佛"、"动静相宜"、"色空不二"的观念,都是在讲主客不二、相互圆通的思想。宋朝的佛果圆悟禅师,当年在汾州太平..
神奇啊,黑白无常原来是这么勾魂的!
1998年,有天在国际学经堂上课前,有一个长相黝黑、个子矮小结实的和尚来到索达吉堪布的法座前,献上哈达,磕头请安。索达吉堪布做出了一个夸张的害怕的样子,举起双手:哇,黑白无常来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大家都很好奇,今天堪布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不同寻常的举动,这位汉僧到底..
不可思议!原来释迦牟尼亿万年前早已成佛
降兜率《入中论》云:“十方世界佛行境,如其所有微尘数,佛证菩提劫亦尔,然此秘密未尝说。”释迦牟尼佛无量劫前久已成佛,佛所行进的世界之数已不可知,佛证得菩提以来所经历的劫数也是无量无边,只有将无边世界碎成微尘,其数方可比拟。然而这种秘密,佛陀未尝宣说,只是在《宝..
我曾经是这样的猪
有一个农夫从市场买回一对猪,是一雌一雄.母猪的性格很开朗、活泼,时时露出快乐的笑容,忧郁的雄猪深受她的影响,逐渐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很快,雄猪对阳光的母猪渐萌爱意,他怀着不安的心情偷偷塞给母猪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但我渴望:你的未来有我的存在!雄猪..
轮回转世慈心不改 忘我布施无怨无悔
夜叉听说国王慈悲,前往王宫求见国王,希望解除饥渴痛苦。释尊在因地时曾舍身饲虎、喂鹰救鸽,忘我布施、救度众生之事超过恒河沙数,不可胜数。在此娑婆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释尊为众生奉献生命而洒下的鲜血。过去生中,释尊有一世曾转生为一名商主。一次,他和五名商人前往海..
越是在修行的人 罪业越是会现形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来,我一直深受种种人事上的刺激打击,与精神上的种种挫折磨难,不知是我没有修行,还是业障特别重?”老和尚说:“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无始来的罪业越是会现形..
佛陀涅槃稀有珍贵遗教,凡听闻者都黯然啜泣
今日4月3日,农历2月15,为汉传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佛陀原名:乔达摩·悉达多,迦毗罗卫国太子。因睹生、老、病、死之苦,为求离苦之道出家。苦修6年无果后于菩提迦耶静坐49天悟道,在此娑婆世界示现成佛,时年35岁。成道后佛陀弘法49年教授八万四千法门后又示现涅槃。感恩!南..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缘
兜率天宫中,一生补处菩萨──护明菩萨,即将降生娑婆国土,并于此世圆满佛道广度众生。住在兜率天宫中的六十六亿天子,为此热烈地讨论着护明菩萨(即善慧菩萨)将要降生的国度。有的天子议论说:‘娑婆世界摩竭国维提族的皇后虽然贞贤,但国王却心术不正;拘萨国的帝后宗族皆不真..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知身是苦啊,壮时都与他人忙”。我们要是有了病,才晓得这个身子是苦,身体好的时候,总是为他人忙。为他人忙什么呢?或是为自己的子孙,或为自己的衣食,或为别的,这些事好多。回头想一想,到害病的时候谁也用不上,谁也帮..
临终十念生天福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的猕猴池畔。当时,毘舍离城有一位大长者名为毘罗先,他虽然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宝,却生性悭贪吝啬,毫无仁惠布施之心,他一心享用过去世所累积的福报,却不肯再修善造福。这天,食时已到,世尊身着袈裟手持钵具,与阿难进城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