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禅师

曾文杰:心心之火25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遇到不顺的境界就觉得厌烦,这不能往生

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执著造成的,你只要能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轮回就没有了。正是永嘉禅师在《证道歌》里所说的,他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六趣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一场梦,迷的时候,昏迷的时候才会产生梦境,清醒过来,梦境就没有了;清醒是比喻觉悟..

心生恨,我们就上当了

我们被人家欺负了,被人家辱骂了,被人家误解了,不恨实在太难了。所以它是我们修道的障碍;而恨,我们就上当了;如果不恨,乃至淡然转化,就像永嘉禅师《证道歌》所说的:“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如能如是,我们就会由此而自在了。此时,我们不但不会恨,..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

清凉书屋标点序念佛发起因缘第一念佛即是修行第二念佛最为稳当第三念佛有胜方便第四念佛能消业障第五念佛莫求福报第六念佛能断烦恼第七念佛速了生死第八念佛具足三学第九念佛普摄群机第十念佛可度众生第十一念佛得成佛道第十二集白云法师撰《望江南净土词》十二首念佛十大利益序净..

为什么说吃亏是福?

在生活中吃一些亏没什么大不了的,在与人交往时适当让步也不妨。兴衰很快就会交替,才看到春日的绿柳,很快又见到秋风中的黄菊。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就不得。”所以我们不要怕吃亏。《修心八颂》中有一个甚深的教言:“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

宏海法师:弥陀要解

第一讲好,各位,请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好,请放掌。当家师父慈悲,各位常住师父慈悲,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农历的四月十六,《弥陀要解》的第三讲。在前面的两讲中,我们已经给大家做了一个算..

海涛法师:受持斋戒应有的认知

受八关斋戒最主要的意义是希望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切众生无不追求幸福安乐,所以佛特别为我们宣讲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佛说斋戒经》。在佛世的时代求受八关斋戒都是这样,这些皇宫贵族在斋戒日的时候,礼请出家人到家里供养,然后请求一位尊贵的出家众为家人授戒。有一天舍卫国的..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只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

古代高僧令人感动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感叹。例如:(一)朴实方面1、永嘉禅师不吃锄头种的菜。2、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遇到平软的地就赤脚行走。3、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服补了再补,不管..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范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范《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感叹。例如:(一)朴实方面1、永嘉禅师不吃锄头种的菜。2、慧林禅师一双鞋子穿了二十年,遇到平软的地就赤脚行走。3、通慧禅师终年一衣一服,衣..

你知道禅师们为什么不愿意改善自己的生活吗?

禅师精神世界极为丰富在物质生活十分简朴有一个习惯了现代生活的人,去了一趟川藏交界的大寺庙,目睹了那里僧侣每天的修行生活,回来之后他讲述了他的不解,他最大的不解就是为什么不把那里的条件改善一些,为什么不多添置一些他认为必需的基础生活设施。比如把路修的更好,或是修..

持咒念诵如何做到心气合一

持咒有三种念法:金刚念诵、普通的开口念诵和瑜伽念诵。三种念诵,都要晓得调气,调气就是调心。可是你们始终对调气念诵的法门搞不清楚?为什么搞不清楚?这就是你的业障。从喉轮到头轮这一部份的气脉很难通,自己对于一口气一口气心气合一的念诵,根本没有得到要领;乃至很多人都是..

《金刚经说什么》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

高僧揭秘:“西方净土”的位置到底在哪儿?

净土的概念净土乃诸佛于因地修菩萨道时,通过发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誓愿,经多生累劫积功累德而建立的庄严清净世界,为佛所居住之地。净土的“净”包含两方面:一、众生的清净;二、世界的清净。相对而言,众生居住的环境,由于有烦恼和污秽,故称为秽土。西方净土的方位关于西方净..

生死事大

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六祖说:“沙门应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是来自何方,如何傲慢?”永嘉答:“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祖回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禅师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回答六祖,意思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威仪..

一切生灭无常 不因荣辱而喜忧

【经典原文】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经文解释】此是永嘉禅师。回思感叹之意。往世已至今生。不知已经几多生死。故曰几回生。几回死。不可得知。生死之中如随波逐浪。忽忽悠欲。那有定止。无非是名利所牵。..

南怀瑾:性命兼修

总结:1、只修命,不修性——修性才能成就法身。禅宗的最高处就是认识了法身,不经过法身成就,见地就不清,亦不能谈修持,所以五祖对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2、只修性,不修命——修命才能成就报化身。报化身不成就,只有等到中阴才可能成就,充其量,死后中阴身的阴神不散..

被人轻贱的前因后果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这是个大问题啊!佛告诉须菩提,假使有人诚诚恳恳学佛,研究金刚经,结果一辈子倒楣,为人轻贱。有人事业很好,生..

谁是佛陀真正的关门弟子?

佛陀最后的弟子他一百二十岁时成为了世尊最后的弟子,却比佛先入涅槃。他因为宿世的缘分,在佛将要入涅槃的时候,成为世尊的最后弟子,但他也比佛先入涅槃。其中的情景究竟是如何的呢?在《长阿含经》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夜晚,明月当空。在拘尸城前往沙罗双树的路上,走着一位行..

虚云老和尚开示:成佛就如做豆腐

虚云老和尚办道的先决条件:1、坚固信心想用功办道,先要一个坚固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无论做什么事没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们要了生脱死,尤其要一个坚固信心。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又说了种种法门,来对治众生的心病。我们就当信佛语不虚..

修行千万不能懒

又是一天了,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第三个七现在开始了。功夫怎么样?小朋友不要去玩!一天到晚唏哩哗啦的。看着看着你就长大了,看你怎么办?过去的祖师,好多都是小孩子出家的,你们看云门宗史话里面讲,有位禅师啊,他父亲是打渔的,他打了鱼交给小孩,叫他用绳子串起来,不要叫它..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释迦佛悟道 他是怎么悟道呢?

明心见性他们都不想进禅堂坐香。禅堂的功夫是最不好用功的,不像学校有个书本照着做,文字刻在书本上看得见,这里没有书本,用功又看不见心是什么,其实心是看得见的,“明心见性”就是要你明白这个心是什么,明白了就好办。祖师讲得好清楚,“在眼曰见,在耳曰闻”,看得到的是心..

“西方净土”的位置到底在哪儿?

“西方净土”净土的概念净土乃诸佛于因地修菩萨道时,通过发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誓愿,经多生累劫积功累德而建立的庄严清净世界,为佛所居住之地。净土的“净”包含两方面:一、众生的清净;二、世界的清净。相对而言,众生居住的环境,由于有烦恼和污秽,故称为秽土。西方净土的方..

空有不二与禅

佛法,从印度到中国就是“空”跟“有”。唯识谈“有”,中观谈“空”,“空”跟“有”,空有二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谈“空”跟“有”。“空”跟“有”什么意思呢?有,不一定说我们“有”就是错的,或者说“空”是错的,“有”跟“空”都是对的。“有..

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如果没有做到准备,如何谈往生净土。很多人有些时候,嘴巴上说要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能不能往生啊?就看你与佛缘分深不深了。与佛缘分浅就不能往生,与佛缘分深那就能往生。那何为缘分深浅呢?因为众生不念佛,那就与佛缘分浅..

虚云法师:用功的入门方法

用功办道的方法很多,现在且约略说说:(一)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为,不要说办道不成功,三途也少不了他。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

海涛法师《受持斋戒应有的认知》

受八关斋戒最主要的意义是希望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切众生无不追求幸福安乐,所以佛特别为我们宣讲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佛说斋戒经》。在佛世的时代求受八关斋戒都是这样,这些皇宫贵族在斋戒日的时候,礼请出家人到家里供养,然后请求一位尊贵的出家众为家人授戒。有一天舍卫国..

印光法师小传

一、简状印光法师,法讳圣量,自署常惭愧僧。1861年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俗姓赵。幼攻儒书,21岁出家,22岁受具足戒。行脚参方,博学多闻,勤于劳作苦行,而以净土法门为根本之修持。33岁,由北京至普陀山法雨寺,精修念佛达20余年。1918年,法师58岁,始有居士将其文稿20余篇刊印..

静波法师:转变观念与临终关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应该说在佛光寺举办的第三届佛教常识培训班是非常殊胜的一件佛事.那么在这样一个培训班中作为一个法师有一种天然的使命.这种使命是什么…就如《华严经》所说的‘生为佛子当做佛事’.这是责任和使命.所以今天要与大家来结法缘,同样在《维摩诘经》..

静波法师:佛教的悟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同学:能够再一次和大家结缘,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所讲的佛教中的“悟”,只能是一种知见上的东西,至于怎么样去悟,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一、佛陀的意义佛陀是什么?“佛”字,就字义而言,翻译为“觉者”。“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