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

佛陀所揭示的因果,不是用来吓唬人的,而是用来提醒人的。这个真理,不管你是否相信,它都在那里,不增不减。有个牧民,一直生活在偏远的牧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牧民发现这里的人都在使用电灯,心想:“这个发光的东西真好,我应该买一个回去,这样就不..

为家庭、事业感到痛苦就去读《地藏经》

如果有遇到问题,说不通的,我都会教他去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第一,有问题一定有业障,不管是外面的,还是自己思维的,都是业障。第二,《地藏经》能让你生命回归到灵性方式上。这一点很重要。一般大脑思维发达的人,灵性都不高,这类人一般活的很理想化。大脑识性发达的人,有..

嘎玛仁波切:众生烦恼无边,佛陀教法无量

从释迦牟尼佛开始传法,传承至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佛陀以他大慈大悲的精神,以及慈悲智慧合一的修行方法,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离苦得乐,这是最伟大的神通。佛陀涅之后,小乘佛教分成了十八个宗派;大乘佛教传入汉地以后,有八大宗派等;藏传佛教则以宁玛、格鲁..

曾文杰:光之漫谈

光之漫谈光明是什么?黑暗又是什么?在中国神话中,认为天地没诞生以前,宇宙漆黑混沌一团,如同一个大鸡蛋,里面只有盘古一人睡大觉,睡了一万八千年,突然醒来,见四周黑糊糊,拔下一牙变成神斧,朝前猛劈,一声巨响,这个大鸡蛋一下裂开了,轻而清的东西上升变成天,重而浊的东西..

宣化上人:你能这个样子,这就是佛法、定力、智慧

一尘不染,万虑不生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学佛之人,天天研究佛法,今天学会了这个,把昨天的那个就丢了,学来学去,没有积存,有什么用呢?什么叫“不二法门”?我们要学专一,不要贪多。天天听佛法,我们要把其中的道理牢记于心,然后再实现于身。你若记到心里,却不去身体力行、躬行..

宣化上人:皈依只皈依一次就可以了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天竺三藏菩提灯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明天是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一,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发愿来皈依三宝;今天又有一位旧的人,发的一个心愿来皈依三宝,所以我们准备明天三点钟举行皈依..

地狱只有两种人见得到

我初学佛时,朱镜宙老居士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学佛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他是活了很大的年岁,九十六岁往生的。他告诉我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是他亲身经历的,那不是假的。他本身是个学科学的,他早年从来不相信鬼神这个事情,当然佛法就更不容易接受了。他的岳父章太炎,..

信愿法师:与其苦学难修之圣道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弥陀名号(一)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法然上人开示:与其苦学难修之圣道诸宗,不如速念易行之弥陀名号(一)下午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及持守八关斋戒,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到了第六大点,举理佐证的第四十一段文。第四十一段文是法然上人,在《念佛往生..

药师法门的意义及修持仪轨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我曾给我的《药师经》讲座起了一个题目,叫“幸福健康的佛法”。《药师经》的核心,第一个是带给我们幸福,这个幸福包括今世的利益,也包括来世的利益。今世的利益是在财富、家属(就是你的家人家庭)、职场(即药师经里说的官位)、寿命..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益大师的意思,这一段不是所有的菩萨都发得起来。我们先解释这个经文,再说明它的殊胜。说是希望无上的世尊您能够给我证明。这个证明,古德解释就是一种加持,..

菩萨能开娱乐场吗?如何认识他是菩萨

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种方法,叫“四摄法”。四摄呢,“同事”,我要利益他,我跟他一块做他所做的事;“利行”,帮助他,对他有利益的事;“爱语”,说好听的话给他,不是为了自己。咱们过去说溜须拍马的,他不是为了人家,为了自己升官..

既然说“智慧和修行”皆是幻,那么“本心”是如何证悟呢?

在佛教之中,一切佛法修行的目的都是证悟“本心”,只是在修行的方法上有所差别而已。有些法门强调通过“降伏其心”的方法来证悟“本心”,有些法门则主张通过苦行来让心变得更纯真,更明显,当然,这种苦行的做法后来被佛陀给否定掉。但佛教本并不否定苦行对于调炼心性有一定的用..

福报好的人,都有这四个特征,你有几个

有一句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生活很奇怪,有的人,忙死了,累死了,依然挣不到多少钱,过得很不如意;有的人,干什么也挣钱,干什么也得意,一辈子顺风顺水,这就是所谓的“有福之人”,也就是佛家讲的“福报”。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瞎慌慌。福报好的人,一..

不信因果报应,再求佛也无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从来不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果报应是个复杂的关系,它有时候不会立即现报,甚至会经历多生多劫现报,这个依因缘,因缘一旦具足,果报即显现。报应可能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佛门里有那么句话: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

网上曾说出家僧人很有钱,我们还需要布施吗?

出家僧人是世间最大的福田,其不管出家僧人到底是真有钱还是假有钱,都会无所求的进行布施,想必这也是大家在行布施之时的第一想法。那么和尚是真有钱,我们还要行布施吗?我们既然选择了信佛,选择了皈依,皈依的基本意思想必大家都知道,皈投或依靠的意思,还有就是对法师们最基..

为什么做事要方,做人要圆?看后醍醐灌顶

《老子》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滴水,可方可圆,泽润万物;一个人,能方能圆,方圆相济,便可活的豁达、圆满。"方圆"之说源于我国古代的钱币,外部是圆形,内部是方孔,看似朴实无华,但蕴含着人生哲理。做人也应当像这铜钱一般,能圆能方,虽未能熠熠生辉,但也有..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龄

一生中最好的年龄是什么时候呢?有人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有人说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青春年华,也有人说是尽享天伦之乐,坐着摇椅慢慢聊的老年......似乎我们都在羡慕还未到来或者已经逝去的年龄。其实,最好的年龄,就是现在。往事不可追,过去的日子不会重来;人生多坎坷,来日..

佛在菩提树下,究竟悟到了什么?真懂的人不多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后来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佛陀,佛陀在没有成道之前,与我们人人都一样,所以悉达多太子悟道成佛后,说了一句话:“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陀成佛后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就是,佛是人人都..

一个人有贵气的5大特征

人们骨子中的贵气,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后天形成的,但都是金钱所买不到的。在这个世界上,贫贱的人各种各样,富贵的人却有着相同的特征,这与家庭的熏陶和个人素养有着很大的关系。佛说人生总是充满了智慧与哲理,为人们指引方向。而一个有贵气的人具备5大特征,倘若您全中,则向..

解密佛教:古人如何“开悟”?真知道的人不多

“开悟”一词,源自《法华经》,关于开悟,经中如此记录:佛以一大事出现于世,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令众生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简称开悟。那么,古人如何“开悟”呢?真知道的人不多。我们知道,在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所谓的修行或者“开悟”并没有自修..

印光大师:怎么能以一个凡夫的知见,去推测佛的境界呢?

白话译文:有人问:“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那么多。每一个世界中,念佛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阿弥陀佛怎么能以一个身体,同时接引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一切念佛的众生呢?”答:“你怎么能以一个凡夫的知见,去推测佛的境界呢!姑且用月亮来做比喻,使你的疑惑消除。..

学佛后,有这4种征兆,说明你走对了路!

信佛,不是迷信,不是烧香拜佛就万事大吉,而是信因果;学佛,不是学佛菩萨的神通,而是学佛菩萨的智慧与慈悲。所谓“万般皆苦,只可自渡”,修行是自己的事,命运也掌握在自己手中,靠谁都没有用。佛菩萨指引众生修行的法门,但路终究是要自己走。一旦走偏了,那就不是修福,而是..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原文和白话27 禅净料简

一、文钞原文:27.禅净料简佛教大纲,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禅,密,净也。律为佛法根本,严持净戒,以期三业清净,一性圆明,五蕴皆空,诸苦皆度耳。教乃依教修观,离指见月,彻悟当人本具佛性,见性成佛耳。然此但指其见自性天真之佛为成佛,非即成证菩提道之佛也。密以..

多行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仁,祸及子孙;老人有德,是一家最好最高等的风水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人能升官发财,那是他祖上积德了”;“哪家子孙这么出息,真是祖宗有德”。事实的确如此。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的老人,甚至祖祖辈辈的先人,有没有行善积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遭殃。这个道理有很多历史上的实例..

一个人的福报削减折损后,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感应篇》我们学习到:“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我们提到“算减”,犯身口意三业,就是造作十恶业,会减损自己的福报跟寿命。那会有哪些表现?“贫耗”。这个“贫”,就是贫穷,没有财富;“耗”,福报耗损,还有可能家破人亡。所以,为..

深信因果,你会有成就

我自己感觉到我学得太晚,二十六岁才开始,如果十六岁开始学,我不是这个样子,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各人缘分不一样。成败关键就是真干,真放下。真放下,至少头十年很痛苦,以后慢慢会缓和,我自己的经验是到三十年才不动心,给我我都不要。所以韩馆长往生之后,我们舍弃几个道场,..

每次的放下,就是一次大幅度的提升

放下难,难舍能舍,我们经过好几次的考验。韩馆长当年在世,我们合作,她帮助我三十年,那三十年是放下,放下什么?我常常讲这三句话,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放下。学什么?不管钱,财放下;不管人,人事放下;不管事,事放下。不容易,三十年的训练,才真放下。我跟她合作,名义是我的,..

净界法师:你知道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吗?

你知道我们今生的使命是什么吗?有两件事,人生只有做两件事:第一个来还债,把过去的债还完。第二个更重要,创造来生;第一、“酬偿过去”,第二、“创造未来”。这时候你对今生的态度,你如何用智慧去面对你的生命,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人生的重点在“过程”,你重视“结果”有..

宣化上人:刻薄、悭贪的人的果报

刻薄、悭贪的人的果报暂得忆念药师佛名,还生人中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尔时世尊”:在前边释迦牟尼佛说这一段经文之后,“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又不怕麻烦的、悲心切切,而再告诉文殊师利童子,就说了,“曼殊室利”,“有诸众生”:说假设若有一切的众生,“不识善恶”:他也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