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

印光大师永思集·大师遗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自述略历行愿如左。——编者志经历:光绪七年出家,八年受戒,十二年往北京红螺山,十七年移住北京圆广寺,十九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闲寮,三十余年不任事。至民十七年,有广东皈依弟子拟请..

印光大师讲故事

你在没有办法中,还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可以依靠,有什么好怕的?炮火连天,兵荒马乱,有人吓出了毛病,整天心神不定,一会儿急着看医生,一分钟都等不及;一会儿医生开了方子却不肯服药,医生请了一个又一个。大师笑他像小孩子一样,告诉他这样求医治病,只会添病,他却惴惴不..

倓虚法师亲历的观世音菩萨显灵

倓虚法师(1875—1963)中年出家,随近代天台宗高僧谛闲法师修学,在兴办佛教教育,建设佛教道场方面有突出贡献。1925年,谛闲老和尚向倓虚传天台宗第44代法卷,倓虚法师成为天台宗第44代传人。讲到佛法的不可思议,倓虚大师说:“佛法真的是不可思议得很!有诸多事情,都是极平常..

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勿以聪明骄人真实用功方好观来书,词义均好,无可改,故不批。汝年二十一,能诗能文,乃宿有善根者。然须谦卑自牧,勿以聪明骄人,愈学问广博,愈觉不足,则后来成就,难可测量。十年前,谛闲法师有一徒弟,名显荫,人极聪明,十七八岁出家。但气量太小,一点屈不肯受。初次讲小座..

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

想要了却生死大事 必须研究佛经

编者按:近代高僧谛闲法师(1858~1932)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梵行高尚,弟子甚众,着述宏丰,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下面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言简意赅,着实振聋发聩。标题所说“研究佛经”,并不同于现代学术研究,而是研读体究之意,借用..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序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尽,后人逐汇其嘉言,以使万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编‘印光大师全集’堪称完备。然世事倥偬,时人或难一窥全貌,故李净通大德,择其精要,汇而刊之曰,‘文抄菁华录’理显真常至精极粹,故被化者广,得度者众,契机利生,..

昌臻法师《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法门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须专修,不能杂修。但是,不少同修对于这个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总觉得一句佛号太简单了。怕不保险,所以想方设法多增加一些。念这样经那样经,这样咒那样咒,甚至于兼修其他的法门..

谛闲法师:拜佛时心不诚 拜了也是白搭

编者按:佛家有“智悲行愿”的说法,又与四大菩萨一一对应,文殊菩萨对应大智,观音菩萨对应大悲,普贤菩萨对应大行,地藏菩萨对应大愿。因此,普贤菩萨又称“大行普贤菩萨”。为何要说“大行”,就是因为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华严经》中详细介绍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一为礼敬诸..

印光法师小传

一、简状印光法师,法讳圣量,自署常惭愧僧。1861年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俗姓赵。幼攻儒书,21岁出家,22岁受具足戒。行脚参方,博学多闻,勤于劳作苦行,而以净土法门为根本之修持。33岁,由北京至普陀山法雨寺,精修念佛达20余年。1918年,法师58岁,始有居士将其文稿20余篇刊印..

《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法门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须专修,不能杂修。但是,不少同修对于这个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总觉得一句佛号太简单了。怕不保险,所以想方设法多增加一些。念这样经那样经,这样咒那样咒,甚至于兼修其他的法门..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个窗口。我们一天到晚都通过这个窗口在接受外界的信息,所以思想里头妄念纷飞呀。现在就是要你把这六个窗口一下关闭。摄,就是收摄,就是关闭,把这六个窗口关闭住。关闭住就是..

念佛三昧摸象记

原文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傍。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小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从兹念佛,愈觉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一日,有客诣关而问..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病好的几则故事

消灾治病有求必应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外感内伤之病也。若怨业病,神仙亦不能医。念佛,便能令宿世怨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解释而病即痊愈矣。外感内伤,念佛亦最有益,非独怨业病有益也。江易园作校长,因极力教授生徒,致用心过度,得病甚重,中西医俱无效..

历代净土圣贤传二(白话)

往生比丘清朝性修法师,不清楚他是哪里人。顺治年间,住在常德府圆照庵。布衣蔬食,每天念佛一万声为功课,寒暑不间断。遇到有收成不好的年代,就把所有的钱、米、布匹都布施给饥寒孤苦的人。徒弟们都责备他,他只是含泪念佛而已。70岁那年,一个月前,自知时至。到期,含笑坐逝。..

温金玉:杨仁山居士与中国近代佛教

杨仁山居士活动现场图2017年适逢金陵刻经处创始人杨仁山居士诞辰180周年,12月29-30日,中国佛教界在金陵刻经处举办活动来纪念这位佛教老人。对于金陵刻经处来说,今年也有特别的意义,虽然说刻经处早在同治五年(1866)就已成立,并印行流通了数以百万册的佛经,但一直未有一个固定..

在佛教信仰群体中,经常听人说“随缘”两个字

在释教崇奉集体中,常常听人说“随缘”两个字。这两个字要是用得多了,总会让人产生误解,把它和消沉、无法、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联络在一起。实际上还有紧随其后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惜缘”,仅仅咱们说到得少,但是它恰恰又是释教优异精力之一。惜缘,顾名思义就是珍惜生命..

张大千:我当了一百天和尚 被家人抓回家结婚

张大千我的未婚妻,原本就是我的表姐,比我大三个月,我们的感情极好,可惜她过早死去。她叫谢舜华,尧舜的舜,中华的华……我由日本回来,本想回内江祭吊尽心,可是正逢张勋在闹复辟,兵荒马乱,我回不了四川,家兄又命我回日本,那年我二十岁。我二十一岁(一九二零年)由日本回..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师拈拄杖云。)光照东方万八千。何曾有意落言诠。文殊弥勒空□唱。好似眉毛分两边。且如天雨四华。地摇六震。一光既放。十界全彰。可谓通身吐露。彻底掀翻了也。即本邑护法某某了达本有家珍。悟明诸法实相。所以闻法又请法。见僧便斋僧。是真精进。..

最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们

他们致力于振兴佛教,在弘法生涯中不畏艰险。他们曾经影响了世界,或者改变了我们。他们转身而去,带走一段光阴、一段故事。一切的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当身形定格,他们的人生点滴也被凝固在册。成为后世永恒的榜样和力量源泉。他们走近佛教历史,我们追忆无尽……世寿120岁的..

国画大师张大千:我做和尚的一百天

张大千像我的未婚妻,原本就是我的表姐,比我大三个月,我们的感情极好,可惜她过早死去。她叫谢舜华,尧舜的舜,中华的华……我由日本回来,本想回内江祭吊尽心,可是正逢张勋在闹复辟,兵荒马乱,我回不了四川,家兄又命我回日本,那年我二十岁。我二十一岁(一九二零年)由日本..

净土文摘

念佛加行修净土法门的,除念沸外,应该做到二种“加行”:(一)不要妄想。对眼前一切境界,都要看作是空的,不可执着它想念它。因为我们到世间来受生,都是由于妄想所成,所以妄想是生死根本,不可不知。(二)耐冷淡。世人造业,都是由于耐不得冷淡,要在名利热闹场中去生活。要知,..

你既然是有了家庭,家庭责任要能尽到

【执理而心实未通。难免落空之祸。】我老实念佛了,一天到晚就念阿弥陀佛,什么事情也不管了,什么事情也不干了,什么人也不理会了,这『执理』,这样干法落空。也许诸位前面听到倓虚法师讲的,谛闲法师那个徒弟他不是什么都不干吗?他念了三年不是站著往生的吗?他行,你不行。他..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国时期的人。他以前在天台山时,负责管理蜡烛。他很笨。有一年刚好是六月初六,传统的晒经的日子,寺院都要把佛经取来晒。那晒经时,有个小沙弥知道他笨,就故意跟他说,经书要晒,防止发霉,你看管的蜡烛也要拿来晒一晒,不然..

劝病苦念观音圣号

●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文钞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七)●观音大士,唯以寻声救苦为事。从古至今,其蒙感应而离苦恼者,何止百千万亿也。而载籍所传,乃亿万中略见一二而已。(增广文钞·致谛闲法师问疾书)●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

印光大师谈素食的推广

推广素食的方法素食的好处诸多,学佛之人理应善巧方便令家人也获得利益,印光大师开示:“当孝顺父母,无违无逆。委曲宛转,劝令入道。断荤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脱生死。父母若信,善莫大焉。如决不依从,亦勿强逼,以失孝道。但于佛前,代父母忏悔罪过,斯可矣。”劝导双..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病好有秘诀

消灾治病有求必应病有能医者,有医不能医者。能医者,外感内伤之病也。若怨业病,神仙亦不能医。念佛,便能令宿世怨家,仗佛慈力,超生善道,故怨解释而病即痊愈矣。外感内伤,念佛亦最有益,非独怨业病有益也。江易园作校长,因极力教授生徒,致用心过度,得病甚重,中西医俱无效..

现代十大菩萨的风姿

现代十大菩萨的风姿「现代菩萨的风姿」,收录近百年佛教史上出家、在家二众奉行菩萨道的殊胜事迹。在家众有优婆塞杨仁山、李炳南、赵朴初、严宽祜等;优婆夷孙张清扬、张姚宏影等;出家众有太虚大师、慈航菩萨、台湾的妙果法师、圆融比丘尼等人。现代菩萨的风姿,千差万别,各有特..

弘一大师讲“惜福”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

中国近代四大高僧

弘一大师(1880~1942)弘一,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平,字叔同,别号息霜,法名演音,别号晚晴老人。原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早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受业。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年留学日本,入东京美术学校从黑田清辉学西洋画,旁及音乐、戏曲,造诣甚深。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