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宗旨门(四)

在这里,信愿也要引用已经往生的道证法师在《画佛因缘》里面所开示的故事。因为道证法师在还未出家之前,是一位肿瘤科的医生,她自己到后来也得到癌症。在身心受到病苦折磨当中,一笔一画在画西方三圣像,一笔一画称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在她所开示的《画佛因缘》这本书里..

念佛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在《大智度论》里,龙树菩萨打比喻说: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满中七宝,奉施于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一日行千里,足一千年”?:大家会算账的,一天走一千里,十天就是一万里,一百天十万里,..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宗旨门(三)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宗旨门(三)今天我们再继续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研究到〈玄义分〉七门第三门的宗旨门。宗旨门善导大师说《观经》有两宗:观佛三昧与念佛三昧。但《观经》到了最后咐嘱流通文,世尊咐嘱阿难尊者持名念佛,..

信愿法师:清净心念佛与妄想心念佛哪种功德更大?(一)

【念佛往生要义钞】问:心澄时念佛与妄念中念佛胜劣如何?(一)今晚我们再藉着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共同来探讨法然上人所撰写的《念佛往生要义钞》。昨晚我们探讨到第五个问答,今晚从第六个问答接下去看。请诸位翻开《法然上人全集》第五百三十八页,第五百三十八页第六个问答。「问..

悟显法师:谈念佛

悟显法师讲述/谈念佛祖师大德讲:念佛最忌讳精神涣散,既无音节又不连贯。最怕念的时候忽快忽慢,音调不准,又不连贯,没有一声接着一声念。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有这样的问题,平常自修的时候,最好是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不用跟佛号机;来道场跟着佛号机念,也不要生分别..

《第十八愿善导释》 086 “乃至”与“下至”的真正含义

三、乃至、下至“十念”“十声”,“乃至”“下至”之间含义的会通,前面是就第一个问答来研讨,现在就第二个问答,也就是“乃至”跟“下至”之间的关系来研讨。从法然上人这两个问答,以及问答之后提出第十八愿的愿名,就可以体会出法然上人对善导大师的崇敬几乎无以复加,达到了..

净土法门:佛法知难行易2

「总持门」,总持,经教头祖师给我们说,「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也就是说一切法的总纲领你掌握到了,这就是总持门。总纲领很多,纲领头还有纲领。我们要以这部经来说,这部经的总持门在哪?就是这一品,四十八愿是《无量寿经》的总持门。为什么?四十八愿展开就是《无量寿经》,《..

信愿法师:出家人念佛与在家人念佛胜劣如何?(四)

【念佛往生要义钞】问:出家人念佛与在家人念佛胜劣如何?(四)古人云:「烦恼随身影,欲舍而不能;菩提浮水月,欲取而不得。」烦恼就像身影,想要舍掉不可能,身体到那里身影就到那里。菩提浮水月,菩提就像浮在水中的月亮虚幻不实。月亮在虚空之中,所以想要取,取水中的月亮,当然..

净土法门专修念佛的佛经依据,专修与杂修的七点得失总结

有莲友与妻子修行净土观点不一。其妻讲: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创建的,我只信释迦牟尼佛的。你在那本经书上能找到,「杂修很难往生」的句子?又在那本经书上能找到「净土宗学人必须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句子?此莲友请求回答。因此问题可说普遍,故略为整理,答如下。【净土宗行人..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六)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六)好,下面就要解释“观”这一个字。【言“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观”这一个字,若以显义来讲,就是观想;隐义来讲,就是信、称、念佛。信佛、称佛、念佛,往生西方极乐..

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为什么皆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唐朝以前,很多人都以为净土法门浅显,是凡夫修的,而自以为上根利器者则以参禅为荣,对净土法门不屑一顾,甚至大肆诽谤,以显示自己高明。至唐德宗贞元间,南印度乌茶国王进献《普贤行愿品》之梵本全文,译成四十卷。前三十九卷,即八十华严经之入法界品,而文义加详。第四十一卷..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五)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五)今天我们再共同一起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研究到〈玄义分〉七门的第二门“释名门”,善导大师解释经题“佛・说・无量寿・观・经”。“无量寿”这三个字是疏文当中解释最多的,因为是佛名,所以..

净土法门:这个法门容易,但是难信,几个人肯相信?

前面佛教给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头把这句话浓缩成四个字,愈简单愈好记,这四个字就是信、愿、持名。信、愿就是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正发愿,我愿意到极乐世界去,我愿意亲近阿弥陀佛,这个愿要..

死了以后,才能感受到佛恩吗?

请问:师父说的往生已后再回人间度众生,这里的“往生”是指业报身脱卸后吗?净土法门的教理我学不明白,念佛念得很无奈,难道非要死了以后,才能感受到佛恩吗?虽然我现世念佛得到了一点利益,但还没有那种要去度众生的宏愿,死又死不下去,活着又被逼得很苦,恳请法师..

遇此经能得救,可为何佛还说难,要我们过火闻法?

信众问:《无量寿经》说,遇到此经就能得救,可佛为什么还要说难,要我们过火闻法?常敏法师答:为什么说难?因为它超越了通途的教法。通途教法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就是戒行,是修行的功德。通过修行能得清净,断贪嗔痴烦恼,断见..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四)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四)阿弥陀佛不因为我们众生的祈求拜托,将我们众生当作是他的孩子,我们众生有苦难就是他当作他自己的苦难一样,佛心就是这么悲愍我们众生。众生受苦我受苦,佛的心是如此。因此在《无量寿经》世尊开示,佛菩萨的心是..

径中径又径征义译注

径中径又径征义译注(李隆莲译注)径中径又径征义译注清张师诚编纂清徐槐廷征义李隆莲译注李恕豪审定译注缘起《径中径又径》一书,为末张师诚居士(?―1892),精选各种经论和祖师大德关于净土法门的切要论述,分为起信,立愿,励行三部分,取莲池大师持名为径中径之意,编辑成书。路..

信愿法师:每一声佛号,都圆满具足往生的愿行功德

又所谓“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并非一声称名具足一愿一行,二声称名具足二愿二行,十声称名具足十愿十行;而是显示法体之名号本身具足愿行,故声声称名,声声具足愿行,无有一声不具足愿行。故一声的愿行与多声的愿行,都不离弥陀所回施的愿行。弥陀所回施的愿行,即是往..

佛堂应该怎样布置?

佛堂布置既是表达我们内心的信仰,也是规范我们内心的信仰,辅助我们的修持。基本的原则是:必须与修持的法门相应,专而不杂,简而不繁,清净庄严。专修念佛的人,根据善导大师五正行的要求,须是专门礼拜阿弥陀佛、专门供养赞叹阿弥陀佛。佛堂只专供一尊阿弥陀佛就好;一尊佛、一..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三)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之释名门(三)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探讨到〈玄义分〉七门的第二门“释名门”。释名门解释《观经》的经题《佛说无量寿观经》。在前面善导大师说到“佛”与“说”这两个字,我们已经探讨过,..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释名门(二)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释名门(二)在本经第七观华座观,世尊要为韦提希夫人说华座观的观法,以消除韦提希夫人的苦恼。世尊还未说华座观法之时,无量寿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住立在空中,光明炽盛不可具见。韦提希夫人亲眼目睹西方三圣的灵仪,而..

比较三种念佛方法:自力、自他二力、他力

所以念佛可以用自力心念佛,“自力心念佛”就是依靠自己念佛的功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许多修学净业的行者,是停留在这一个阶段,这样修对不对?当然也对,因为你用什么样的心念佛,阿弥陀佛都绝对对你的救度。有的人用二力心念佛,二力心念佛,有一半靠自己念佛的功夫,一半靠阿..

宗道法师:我们念佛人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一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人,这个特别的群体,周围的朋友,大略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同门行人这类朋友最可贵。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这种同门念佛善友,今世虽然不一定是兄弟,可是来世确同是阿弥陀佛正觉莲华化生,所以毕竟亲如手足,一..

《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的梵语原义

本文转自朱亚仲先生博客,节选自文章:净土宗《阿弥陀经》少善根解析与脱文考证一、引言鸠摩罗什译本《佛说阿弥陀经》为净土三经之一,是净土宗重要的修学教材,也是诸多寺院早晚课的必诵读本,译本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在玄奘译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译为“非..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释名门(一)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七门料简释名门(一)今天我们再共同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上回我们研究到〈玄义分〉七门的第一门“序题门”完毕。我们今天接下去来看第二门,释名门第二门叫做“释名门”。“释”就是解释,“名”就是《观经》的经题,所以第..

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

昨天有同学说到学和修,善导大师曾经说过,三藏十二部归纳一下,无非说了解、行这两门。到中国的禅、教、律、密、净各宗派,无非也是在讲解和行。说到解,从凡夫乃至成佛,一切法没有不应当学的,难学能学,一切都要学。如果是行,就应当选择契理契机的一法,专精致力,这样才能够..

一切法门中,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既然来学佛法,入哪个法门,起哪个行门,这是大有来头的。对于净土法门我们一定要把目光最后锁定到以下几个核心要点。首先是,在往生之前,我们要知道往生快速成佛之法的的确确与你我都有关,只要听法入心,老实..

《第十八愿善导释》 082 他宗他派对“十念”的解释

第九节十念他义“乃至十念”异释颇多接下来请看讲义中的“十念他义”。上面所讲述的都是“十念正义”,也就是以善导大师这个法脉传承来解释“十念”。反之,如果不专依善导大师这个法脉,所解释的“乃至十念”有可能会错误,那就不是本宗本门的意义,而是他宗他派的意义。十念他义..

认识到自己的愚痴身份和状况,你就转愚为智了

认识到自己的愚痴身份和状况,你就转愚为智了“我等愚痴身,旷劫来流转”――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愚痴身”。佛法讲,愚痴有两种,一是业果愚,二是真实义愚。所谓“业果愚”,就是对世俗谛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六道轮回这些因果律愚蒙不知;所谓“..

善导大师:随缘杂善都是少善根,一心不乱就是专念弥陀佛名专复专

一、善导大师「涅正因」之偈《法事赞》是善导大师以赞偈的形式解释《阿弥陀经》的要义,其中这四句话是非常著名的,也就是解释《阿弥陀经》「少善根不得往生,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这一段往生正因的经文(《善导大师全集》四三七页):极乐无为涅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