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印光法师文钞》:“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皆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洁手净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
苦海
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就是一个铜墙铁壁,无门可入。所以人家问赵州和尚狗子有没有佛性?他就答一个“无”。后来这个公案就形成了禅宗的话头。宋朝的时候,无门慧开禅师写了一本书叫做《无门关》。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无..
讲大妄语的过失与后果
大妄语戒就是膨胀自我,一个菩萨不断的膨胀自我意识,时间久了,你的菩萨戒的戒体、你的菩萨种性也失掉了;取而代之是爱见魔的生起。壬四、大妄语戒什么叫妄语呢?就是心口不实,欺诳他人;内心所想的跟嘴巴所说的没有相配合,目的是为了欺诳他人。这当中有小妄语跟大妄语。小妄语..
海涛法师:知天命信因果之土地公的烦恼
来,翻过来,【土地公的烦恼】,这什么意思?我们现在拜拜,希望各位拜拜不要用荤的。杀鸡、杀羊、杀猪肉、杀鱼拜祖先,祖先本来要快乐,被你(用荤腥的)一拜就生病了;本来要自由了,一拜就掉下去了。因为哪有可能你去杀牠,让牠痛,这样我们祖先会好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要..
五僧一居士的佛化家庭!达照法师一家的稀有佛缘!
图:左起:达照法师老爸、弟弟、哥哥、妈妈、姐姐、法师本人这次到温州参加达照法师的禅修体验活动,真的是很殊胜,很难得。其中之一,就是目睹了法师全家五僧一居士(法师以及法师的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先后出家,老父亲居士多年,住在寺里吃素念佛煮饭,种菜烧菜,服务四众。..
传喜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生平我出生在1967年10月26日,父母亲都是普通劳动人民。父亲在迎接新中国解放时,热情很高,陈毅做上海第一任市长,父亲就被大家推举为里弄主任。1958年,国家号召支援农村建设,父亲带着全家去了江西,以后又辗转到安徽,只留了祖父、祖母和一个哥哥在上海。因为农村生活非常艰苦..
海涛法师:忏悔的心态
以佛教而言,最近几天,从农历四月初一到十五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如果在这几天当中做任何善行,功德增加一千倍,为什么?因为四月八日是佛诞日,释迦牟尼佛的生日。所以在前七天,后七天,这十五天之内,佛教处处庆祝浴佛节,刚好各位在这里打佛七,所以你在这里打一次佛七,等于..
宽运法师:喜见富贵逼人来,更行好事存方寸
改革开放三十六年以来,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据中央银行2014年4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本年3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95万亿美元,这一数据较2013年底增长了1290亿美元。截至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排名世界第一,占全世界外储总量的..
如瑞法师: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呢?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我们应该培养广行布施的好品德,帮助衣食不济的亲眷;要检点自身的行为,令其没有过恶瑕疵,这是最吉祥的。《大智度论》中说:“好施之人,为人所敬,如月初出,无不爱者。”六度以布施为首,菩萨四摄法中也有布施。布施,梵语檀..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六根清净”这个名词,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来,是非常浮浅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们以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净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点男女钱财的习气,一些专门喜欢扬恶隐善的新闻记者,便会在报纸上大做他们“六根不净”的渲染文章!至于什么叫做六根,甚么又叫..
宣化上人:念菩萨名号这种乐是究竟之乐,是西方的极乐
欢喜快乐,而厌恶痛苦,这是众生的品性。然而,因为众生是愚痴的,他们不知道怎样才可以获得他们所欢喜的快乐,脱离他们所厌恶的痛苦。所以,虽然众生口里,老是喊著寻求快乐的口号,可是很不幸地,却愈来愈痛苦。菩萨是慈悲的先觉者,他知道怎样才可以离苦得乐,面对著一般可怜的..
宣化上人:为什么众生会这样难度呢
夙兴夜寐为谁忙?众生难度颇堪伤,迷诸尘劳性颠倒,耳提面命化无方。夙兴,是早起;夜寐,是夜眠,有很多人兢兢业业,早起夜眠,为的是什么?究竟是为我忙呢?还是为你忙呢?还是为他忙呢?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回答,甚至于有人索性就说:‘无事忙!’啊!那可奇怪了。然..
星云大师:精神修持的好处
精神修持的好处时自在--命自在;处自在--心自在;物自在--舍自在;周遍自在--业自在;大小自在--生自在;有无自在--心自在;动静自在--信自在;深浅自在--愿自在;无碍自在--法自在;不自在亦自在--智自在。佛教不只讲知识讲理论、虔敬的信仰、完美的道德,最主要是重视实践,也就..
信愿法师:得到阿弥陀佛的,往生极乐
〖印光大师文钞开示〗如果你还很担心,现在信愿来引用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开示的几段文。这本书是《印光大师净土开示》,我在台湾出版的。里面有八十四个问答,通通是印光大师所开示的。印光大师对净土的开示,有许多确实讲得非常的好,让我们了解真义之后,内心自在、安心、法喜..
宗舜法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菩萨不涉险难之处
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一切难处悉不得入。《梵网经菩萨戒》有“故入难处戒”,其中规定:“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时,是诸难处皆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莲池大..
大安法师:只要你有真切信愿没有一个不能往生
编者按:怎样才能往生极乐净土?往生极乐净土难度多大?《阿弥陀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
宣化上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要平等恭敬尊重他们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是佛亲口告诉我们的,但因众生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如来的智慧德相。从此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看来,就应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而持五戒。若杀众生则杀十方诸佛一样,一切众生是诸佛所示现,但因一念不觉生三细(即业相、现..
宗舜法师:菩萨不涉险难之处
新年伊始,即惊闻上海外滩发生重大踩踏事件。通过官方媒体确认消息之后,早晨七点半左右转发了相关微博,聊伸哀悼之情。作为佛子,心中无限悲悯之余,我也想起了菩萨戒相关的戒条。《梵网菩萨戒》有“故入难处戒”,其中规定“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
本焕长老:慈善是僧人修持的方便法门
慈善是僧人修持和弘法的方便法门深圳弘法寺毗邻港澳,珠江三角地区乃至国内外的香客到这里来的很多,香火旺盛,各方施舍多。有人问我这钱如何用?我一个百岁老人,睡觉只要一张床,饭有三顿,房有一间,穿衣有几件袈裟就够了,十方供养的还是要回报给十方。弘法寺的钱主要用于两个..
宣化上人:应当如何报答佛菩萨的恩德呢
诸佛菩萨不辞辛苦,倒驾慈航,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教化一切众生,调伏一切众生,用八万四千法门来接引有缘的众生。我们不体谅诸佛菩萨慈悲喜舍的精神,反而背觉合尘,舍本逐末,不愿意了生脱死,不愿意出离三界。人人都知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可是呢,却舍不得离开三界;明明..
宣化上人:各位要清醒无常鬼随时会来找你
谁能把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降伏,令它们不造**,谁就是菩萨。谁能把自己的感情收拾干净,没有邋遢,谁就是菩萨。菩萨也不哭也不笑,随时随地都自在,无拘无束、无挂无碍、无烦无恼、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学佛的人,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禅宗以不立文字为宗旨,为什..
菩萨不涉险难之处
新年伊始,即惊闻上海外滩发生重大踩踏事件。通过官方媒体确认消息之后,早晨七点半左右转发了相关微博,聊伸哀悼之情。作为佛子,心中无限悲悯之余,我也想起了菩萨戒相关的戒条。《梵网菩萨戒》有“故入难处戒”,其中规定“若行头陀时莫入难处,若恶国界,若恶国王,土地高下草..
宣化上人:凡是不愿离开轮回苦海的人便是愚痴人
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本经什么时候能念完?什么时候能不难念?谁也不知道。我们修道的人,可以说把这本难念的经,已经念完了。现在念的经,是容易念的经。我今天对大家说这个因缘,提醒大家要认识‘生老病死’的问题。遇到这种境界,要想得开,放得下,不要被境界所缠..
一念无明,即堕轮回----宣化上人开示
一念无明,即堕轮回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它。世上的人,都在醉生梦死中过生活,没有清醒的时候,不知设法脱离轮回之苦。自无量劫以来,被无明所牵,在六道轮回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如同旋轮,永无了期。人生如演戏,在这出戏中,演做皇帝,享荣华富贵..
宣化上人:大家到这里来,都是在往昔种下了善缘
人相处在一起,都是有缘人,所以不可以发脾气,更不可以骂人,这种行为最要不得;希望大家有君子的风度,有涵养的功夫。六度之中,忍辱法门最为重要,大家要把忍辱法门修到圆满,才能有所成就。修道人绝对不可动肝火,一切都要忍可于心,所谓‘无明火烧尽功德林。’大家千万记住这..
信愿法师:就看你有没有具足信愿
如果你还很担心,现在信愿来引用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开示的几段文。这本书是《印光大师净土开示》,我在台湾出版的。里面有八十四个问答,通通是印光大师所开示的。印光大师对净土的开示,有许多确实讲得非常的好,让我们了解真义之后,内心自在、安心、法喜的称念。我现在引用几..
达照法师:学佛应当一门深入千万不要见异思迁
我们经常听到:“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可见学佛首先是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无量寿经》告诉我们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
济群法师:研究经教探索真理止恶行善度人济世
如何才能正确认识佛教徒的人生态度?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方式来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一、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每位佛菩萨的成就都来自于他们的发心和愿力,正如四宏誓愿所说的那样:“众生无边誓愿..
学诚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
一、进入佛门第一课,认识皈依须明辨谈到皈依三宝,大家都非常熟悉,但真正认识皈依的内涵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到寺院里来,常常会看到许多人烧香、磕头,拿很多供品去供养佛菩萨,但很难由此判断这些人是不是信佛、是不是佛教徒、有没有受过皈依的仪式。这些人可能信..
圣严法师:只畏苦果不避恶因,众生依然难逃劫数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五逆──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又如毁谤三宝、杀人越货、纵火决堤、强暴妇女等重大的犯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