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阴身里四十九天,能观出来本尊或者阿弥陀佛,是否就能往生到净土?达真堪布答:临终的时候如果能认识一尊本尊或是一道光,你也就成佛了。但是那时候很难认识到,不是我们现在说的那么容易,那个时候特别的迷乱。本来是佛,本来是光,但是你根本觉察不到。我们托生、入胎的时候,..
临终
一行禅师: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会违背你慈悲的理想。你用来谋生的方法可能是你心灵最深处之自我的一种表现,或者它也可能成为你和别人痛苦的根源。经典上通常这样解释正命,即不需要违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去谋生;不做武器交易,不进行奴隶贸易,不经营肉类..
每个人都有自性之财
在你们每一个人里面都已经有着财宝,但你们必须身体力行,尽最大的努力去发掘它,把它挖出来,现在就运用它!在临终或死后要依赖比丘或宗教仪式是没有用的,那是搔不着痒处的。让我警告你,要搔就要搔着痒处,那才是正确的。这意思就是说,为了要脱离那些实际上是永远属于世间而绝..
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
禅修者的来世投生有人问我:“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造成投生的业是在临终时成熟的业。更准确地说,它必须在一生当中最后的速行心剎那,即临死速行的时刻成熟。它决定人死后投生到善道或恶道。如果临死速行心是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善道;如果它是不善的,则他将投生..
一行禅师智慧语录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会违背你慈悲的理想。你用来谋生的方法可能是你心灵最深处之自我的一种表现,或者它也可能成为你和别人痛苦的根源。经典上通常这样解释正命,即不需要违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去谋生;不做武器交易,不进行奴隶贸易,不经营肉类..
工作的谋生不要违背慈悲
为了修习正命,你必须找到一个谋生的方法,而这个方法不会违背你慈悲的理想。你用来谋生的方法可能是你心灵最深处之自我的一种表现,或者它也可能成为你和别人痛苦的根源。经典上通常这样解释正命,即不需要违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戒去谋生;不做武器交易,不进行奴隶贸易,不经营肉类..
大多数佛教徒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解脱目标,如何是好?
问:佛教徒的目标就是开悟得解脱,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佛教徒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如何是好?索达吉堪布:我经常这样想:即生不开悟、不成就,倒不是特别要紧,但如果依靠恶知识或恶劣环境,自己产生一些邪见,则非常可怕。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没有开悟不要紧..
转心四思维的修法,需要长期串习实修
转心四思维的修法,并不是今天观修,就能生起出离心。即使修了一个月,稍微生起薄弱的出离心,但下个月也可能会失去。这需要长期串习实修,才能自然生起并稳固,而不是口头说说,或一闪而过的念头。这时,自然能生起“临终时,唯有依靠正法”、“唯有修持正法才能解脱”的定解。所..
佛教认为人生如梦,难道不是消极吗?这样人生有何意义呢?
问:佛教认为人生如梦,难道不是消极吗?这样人生有何意义呢?索达吉堪布:其实不能这样想,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在它的文化遗产、文学宝库中,随处可见以梦来诠释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奥之义。战国时期的庄子,一天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他醒来以后,分不清是蝴蝶变成了现在的庄周,还是庄周..
吸烟是严重的罪业,会障碍临终往生。请问上师怎样才能戒烟?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22)提问:听说吸烟是严重的罪业,会障碍临终往生。我想戒烟,但是习气太重,管不住自己。请问上师怎样才能戒烟?上师答:其实还是没有深信抽烟的过患,也没有真正的对佛法生起信心。有什么难的呀?我们的很多习气都是无始来串习的,是要断除的。抽烟顶多是几十年..
一切法的究竟是什么
一切所见所闻,无一不是由我们的心所主导所有的六度都是行菩萨道的途径。归纳起来,全都包括在空性与大悲的双运中。空性与大悲,是所有佛法精华中的总精华。撒日哈大师在自己的道歌里说“离悲空性见,非获殊胜道。若惟修悲心,谁脱此轮回?何人皆兼具,不住有及无。”如果没有大悲..
如入禅定的临终境界是靠自己平时的功夫还是靠佛力加持?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6)提问:为什么业障现前的瞬间,脑袋会一片空白,感觉身体和思维都不受控制,事后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就是很多人形容的眼前一黑,醒来已经在医院了,什么都忘了。临终业力现前是不是也是这样不由自主不受控制,甚至比这个更严重?心不颠倒、意不散乱,如入禅定的..
扎西郎加上师:心识与身体、精神的关系
此刻,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究竟是否能够止灭痛苦。很自然地,我们必须先探讨「心识」的涵义。现象﹝即诸法﹞可以分为色与心﹝心识﹞两种。如果从粒子或分子的角度来看,一朵花和我们的身体在本体上是相类似的,遵循着相同的系统。然而,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花朵不像人类一样具有心识..
思忖因缘福报的殊胜难得
有情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成、住、坏、空的共有属性,依因缘而起,依因缘而灭。就像,一粒种子从播下到它成长乃至消亡的所有过程,皆是不同因缘聚合的产物,亦都随着无常在变化,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器世间乃至有情世间的一切无一例外的以缘聚相生,缘灭而尽。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
希阿荣博堪布:想临终自在,要修行
堪布:我以前会出去为人念经超度,人死前和死后比较,死前的状态给我带来的触动更大。人即将死亡的时候其实特别害怕,即便是平日里胆子很大的人也非常恐惧,是一种现在根本体会不到的感觉。所以,人快死的时候只要因缘具足我就去念经,一方面对自己修持慈悲心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
供斋与供物,不及刹那念修无常殊胜
一、比喻:譬如,稍知正法的绝症患者,若知来日无几,即会考虑生死问题,见死时房屋、财产等毫无用处,亦无法带走,便会放下此等身外之物,以之供养三宝或作公益事业。二、喻义:如是若由念死,观见为追求利养、恭敬、名声等世间法所付出的一切辛劳,皆如风扇吹扬空空谷壳,毫无实..
超脱轮回,得大自在
自我无有自性。但我们不知道真相,把妄执(虚妄的执着)视为真有,这是对自性的一种不悟(迷乱错误的认知),也就是不明白事实真相,这种心识叫无明。有时候无明就是我执,有时候无明又是我执和法执的总体。有无明,就会产生烦恼。有我的存在,肯定就有他的存在;若是没有我和他,就没..
诸天多放逸,不知大苦恼决定自当受
痛苦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始轮回中造恶业而受苦报;一种是往昔的善业感召,让你感受到痛苦,以此而逼迫你进入解脱道。如果没有感受到这两种痛苦,像天人一样恒时感受安逸,我们不可能进入解脱道,修行也不会成功。跟人类相比,天人受用圆满、应有尽有,不是人间富翁所能相比的。但尽..
我们终将变得一无所有
今生今世虽然积累了很多钱财,但是到临终之时,一辈子所积累的财富都要留在这个世间,一根线、一根针也无法带走,甚至连自己一辈子都爱护的身体都要留在这个世间,灵魂很孤独地离开。第一,带不走。我们所积累的这些钱财等受用,到时候什么也带不走,都要留在世间,不知道谁拿走,..
索达吉堪布:千万不要给别人取外号!
佛在世时,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相貌丑陋、遍体疤痕的女孩,父母秘密地把她抚养大,之后便将她逐出家门。这个女孩流浪到一个地方,悲伤地坐在那里,阿难见到后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女孩叙述了自己的经历。于是阿难给了她一些香并说:“你将这些香涂在如来的舍利塔上,就可以..
达真堪布:今生解脱之法,大圆满法和净土法门!
虽然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朝着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但是由于修行者的根基不同,因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形成了八万四千法门。我们现在就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选择了净土与大圆满法两个法门,这都是求往生的方法: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活着往生的方法;净土法(往生法)是临..
今生、来世与现在
遇到对境的时候,先让心态稳定下来,再冷静、理智地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修行人。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一般人很难做到。很多人稍微遇到一点点事情,稍微有一些违缘的时候,决心就动摇了。如果心一慌、有畏惧,就难了,这个时候祈祷也不一定管用,做善事也不一定管用。虽然这都不..
不要恶口骂人,也不要给别人取外号
在《百业经》中,有一个金色比丘尼的公案。当年佛陀在舍卫城时,一个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了一个具有十八种丑相的女孩,父亲说:“这样丑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喂狗。”母亲说:“这毕竟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暂时养着她,等生活能自理时再把她赶出去。”丈夫思虑再三也同意了。此..
总是很难看开眼前事,在人生方向上进行重大抉择时该如何避免“一叶障目”?
问:总是很难看开眼前事,在人生方向上进行重大抉择时该如何避免“一叶障目”?索达吉堪布:虽然这辈子自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我觉得学习佛法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对今生有意义,乃至对生生世世都有意义,不仅对自己有意义,乃至对无量众生都有意义。《佛名经》中说:“死苦一..
你一定想知道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很多初入佛门的信众,由于对佛教名词比较陌生的缘故,因此在阅读佛教经典时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佛法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资料图)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成办三世之快乐即今生快乐、临终自在、未来更加幸福,他涵盖了世出世间的所有内..
藏历火鸡年萨嘎月初八,药师佛节日,作何善恶成千倍!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6月2日,藏历火鸡年四月初八,为药师佛节日,请发心恭诵药师佛名号:“皈依、顶礼、供养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及药师佛心咒:“达雅塔 嗡贝喀匝耶贝喀匝耶玛哈贝喀匝耶喇匝萨摩嘎得所哈”可获药师如来圣众加持!祈愿一切有情众生身体健康,远离..
思维十方六道众生的无常
人命在呼吸之间,一气不来,生命就结束了。临终时,只有活着时所修的正法,可以救助我们,而有害的就是罪业。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对自己的善恶好好盘算,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罪业要忏悔,对于善法要尽可能去做,否则,等到临终前,才发现自己所作的善法微不足道,恶业却难以计数..
宗萨仁波切:关于死亡的体验 你准备好了吗?
死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一大部分。事实上,在佛教里,死亡随时都在发生。1.所有人都需要面对死亡,包括亲人朋友的死亡和我们自己的死亡。对于世俗的人来讲,死亡是一件不太吉利的事情,大家一般都避免谈论它。但是在藏传佛教里对此却有很多探讨、研究,甚..
生根活佛:机会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
曾经有一位信徒,遇到一位德行圆满的善知识。信徒非常高兴,就跟随善知识修行佛法。善知识决定把自己的智慧、慈悲以及修法,毫无保留地传给他。一段时间过去了,信徒心想:“我一定还会遇到更好、更优秀的善知识。”所以他从来也不向善知识求法,善知识传什么,他就形式上修些什么..
目光放远,心量越大成就越大
学佛人目光要放远,心量要放大。不能为了暂时的利益,不能为了世间的福报学修佛法。应该发宏愿:“既然我选择了藏传净土法,我一定要今生解脱。解脱是大事,不能拖到来世。虽然我根基差,业障重,但是临终时,我一定要脱离轮回,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我根基很好,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