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修净土宗念佛,但一日初闻《金刚经》后,虽然没有懂,但心里异常欢喜受用,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而且《金刚经》讲无相,使我于《佛说无量寿经》的讲述产生疑惑,无法自解。由于末法时代唯念佛可有所成就,虽然说法尚应舍,但我又特别喜欢《金刚经》。还请法师开示,我该怎..
持戒
无量寿经(1992年21-25集)
无量寿经(第二十一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21请掀开经本第十三面,倒数第四行,最后一句:【为教菩萨。作阿 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从这个地方看起。昨天讲到灌顶、授记,这个灌顶真正的意义要知道,佛法是智慧之法,..
无量寿经(1992年16-20集)
无量寿经(第十六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16请掀开讲义,第三十五页第四行,看第七段:【平等觉:经云: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不二法门。】昨天跟诸位简单的报告过。【今题中平等觉有四解:】综合它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是:【平等普觉一切众生。..
无量寿经(1992年11-15集)
无量寿经(第十一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11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一面,这是概要的第四个大段:【方便力用。】在这一段里头,主要给我们说明,我们学习这一部经,修学这个方法,究竟有什么用处。【度生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所结,大智之所显,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
慧僧法师:受了菩萨戒,就不能不诵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若受菩萨戒。不诵此戒者。非菩萨。非佛种子。我亦如是诵。一切菩萨已学。一切菩萨当学。一切菩萨今学。已略..
信愿法师: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一)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一)底下来看第八段文,请看讲义的第五页第八段文: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也是一样一首偈颂法语,这一首偈颂法语也是四句话,每一句话七个字,这四句话很浅白,这是在说明《阿弥陀经..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第9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前面学习了引一佛同以及引二万佛同,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文殊菩萨引最后佛来说明同于释迦牟尼佛。这一段分三部分,第一是曾见之事与今佛以前的事相同,第二部分是讲,曾见之事与今佛当前之事相同,第三是曾见之..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一声声佛号,简单的重复,从量变到质变。在古德寺有一位叫慧成的比丘尼师父,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香灯师父。这位师父说:“我有幸做佛菩萨的侍者,我一定要好好地做这个侍者”。她边做香灯(寺院殿堂负责香火,卫生等),边念佛..
世间人都要想修福,应该怎么修
“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就这么三种。这是福田品,讲福田的。世间人都要想修福,怎么修?福怎么来的?就布施,舍得。你若肯舍,帮助别人,你就得到了,得到一切人都帮助你,这是施业的事。二者说你修戒,什么戒?三皈、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
怀玉禅师精进用功,感得金台上品上生
唐代还有位怀玉禅师,这位怀玉禅师修行非常精进,夜不倒单,日中一食,每天七万声佛号,发愿要上品上生的。诵《阿弥陀经》都诵了三十万遍,那真的是这个世间非常难见的一个苦行的念佛行者。唉!有一天,也就是他快临命终的时候,见到西方净土佛菩萨遍满整个虚空,他在念佛,有一个..
野鸭子飞过去了,你的心在哪里
理观的智慧,特色就是安住一念心性,这是根本。安住一念心性,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方说百丈禅师开悟的因缘。百丈禅师一开始是做他的师父马祖道一禅师的侍者。有一天,他跟马祖禅师外出办事,经过一片丛林,前面有一只野鸭子就飞过去了。飞过去,师徒两个都看到了。马祖禅师就..
《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略释
一、发出离心,断爱出家居常太息曰:“人命过隙耳,浮生几何。吾三十不售,定超然长往矣,何终身事龌龊哉。”前妇张氏,生一子,殇。顷妇亦亡。即不欲娶。母强之,议婚汤氏。汤贫,女斋蔬。比有富者,欲得师为佳婿,阴间之。师竟纳汤。大师经常叹息曰:“人命如白驹过隙,浮生几何..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之处,便成七宝庄严之极乐国,乃必令众生驰驱于十万亿佛土之迢迢也?”释迦牟尼佛有不可思议的神力,如《维摩诘所说经》云:“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
有些行为不能让它辗转相续
那么你后面发心一正以后,你还要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影响思想,当然有些行为不会影响思想。就是说你好不容易选择正确了,我要以愿力来引导业力了,但是有些行为你不能让它辗转相续。在《楞严经》当中很强调“相续”。你心中已经发了菩提心,发了往生的愿力,即便你..
金色王施饭获福
过去,佛住在舍卫城 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常随在旁,有众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王、百官大臣等,皆来护持供养,供应日用所需,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供养,非常丰厚,但是世尊不贪染、不爱着;对天、人、魔王、梵天、沙门、婆罗门等,都能应机演说..
你的心跟三宝有很远的距离
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修一法,例如念《地藏经》,或者观想地藏菩萨圣像,当你修行的时候,会有很多障碍,障碍的意思就是..
虚云老和尚: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
印光大师:为何没受戒的人也要持戒?
五戒前之杀盗淫妄四条,乃性戒,无论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犯之均有罪过。但未受戒者犯之,则按事论罪过。受戒者犯之,则于事上论罪之外,又有一层罪过。受戒也要持戒,不受戒也要持戒。非未受戒,便可不持戒也。以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名大妄语,其..
智者大师 : 净土十疑(五)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
真正修行人是天天接受考试,提升自己的境界
今天我们要讲「忍辱」。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於忍」,这个一切法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大,无论是世间一切法,或者是出世间的一切法,可以说没有一样不是因忍度而得成就。这一种是自然现象,佛门里面所说的法尔如是,那就是性德。小事要有小的耐心才能成就,愈是大的..
曾文杰:心心之火25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二十五章)02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二十五章转身不踏来时路02转身不踏来时路接下来永明寿禅师又举一个梁武帝的例子:又梁朝有高僧,奉帝请百大德试有道者,请至朝门,严备一百甲兵,旌旗耀日,怖百大德,九十九人悉皆惊走,唯有一大德而无惊怖,王问和尚何故不怕,僧答云“怕何物,我初生童之时,刹..
信愿法师:誓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二)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誓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二)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誓到弥陀安养界,阿弥陀佛的安养界你不去,你要去哪里,对不对?对。誓就是发誓,你要下定决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有没有下定决心?有。下定什么决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那么如果你有下定决..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第8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前面我们讲过,本经的别序分为五部分:第一是众集序,第二是现瑞序,第三是疑念序,第四是发问序,第五是答问序。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部分,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五部分答问序。答问序,先是长行后是偈颂,长行中..
你的福报够不够,进来看了就知道
你的福报够不够,进来看了就知道作福不嫌多,但用于解脱正道。有一次,佛陀来到 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 树给孤独园。这天, 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请求佛陀及僧团能在舍卫城住上三个月,接受他的供养。佛陀默许了。波斯匿王就在王宫外面,搭建了一座大讲堂..
嘎玛仁波切:我们可以经常提醒自己,假设今天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
记得让我们的生命,随时都保留空间与他人分享。其实,谁都无法保证,今天会不会是自己活着的最后一天?我们可以经常提醒自己,假设今天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如何过?这个问题,可以时常去思考,而且,要发自内心真诚地思考。面对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的回答,是取出银行的存款,..
这些德目都找回来,社会自然安定和平
四维是礼义廉耻,是性德的德目。管仲说这四个字,「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国家的四根支柱,「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房子没有四根柱子支撑一定会倒塌,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不知道礼义廉耻,这个国家就很危险,离灭亡也就不远了。现在的世界不安定,地球的灾变很多,这不外乎是人..
印光大师: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
彻祖[1]、省祖[2]之少著作,亦各人之心愿耳。其道德之优劣,固不以著作之多少为定。古今有法身示现,但少数言句,无所著作者,多多也。何得在此处生疑?须知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三)复唯佛居士书](《印..
什么叫比丘?比丘是什么意思?
比丘(佛教解释)比丘,佛教指和尚。梵bhiksu。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云冈石窟藏品基本信息比丘(云冈石窟)位置:云冈石窟第6窟文物介绍比丘,佛教语。梵语的译音,为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
宏圆法师:《妙法莲华经》第7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妙法莲华经》。我们接着来学习偈颂中他土六瑞中的第五部分,就是他土菩萨行中的杂问。这段偈颂,问的也是六度,但是不是按照次第而问,是弥勒菩萨随自己所见而问的。通俗来说,就是见到什么随口就问,与上面次第问六度的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