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惜我是广东人,不懂讲国语,对于听不懂广东话的朋友,非常抱歉,希望多多原谅!不过,听经不同谈话,只要用心去体会,还是听得懂的。记得我年青的时候,与外省的法师们谈话,总是听不懂,可是听他们讲经,不止听得懂,还可以替..
释迦牟尼佛
文珠法师《念佛法门》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念是心念、想念、忆念,称念,佛是佛的名号。佛的名号很多,十方三世都有佛,我们最熟悉的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还有,晚课所诵念的八十八佛,究竟应该念那一尊佛的圣号呢?在道理上说:念那尊佛的圣号都可以,都有功德,但,如果我们发..
《一句佛号,一部经,一生成就》
一切法门,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有成就,净土法门当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须专修,不能杂修。但是,不少同修对于这个问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总觉得一句佛号太简单了。怕不保险,所以想方设法多增加一些。念这样经那样经,这样咒那样咒,甚至于兼修其他的法门..
「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浅释
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尤其是末法时期的众生,人根陋劣,退缘很多。正如《大宝积经》所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证道果),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当代高僧道源法师也说:“末法时代的众生,非..
用数息观来念佛
佛开示我们一种方便,叫出入息观。出入息观就是观出入息,注意你的呼吸,出息跟入息;观就是注意,注意你的出入息。出入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习这个持来去念,来念就是入,出念就是呼,吸就是入,呼就是出。修这个来去念,就能够达到“随顺空忍”,“随顺无相忍”,“随顺无愿忍..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今天有机会我到东林禅寺来学习,我是来学习的;那么要我跟大家讲一讲,我就向大家学习。我们这个是古道场,从慧远大师创建的念佛道场,一千九百年了,没有变化;中间虽有时中断,那是大事,现在能继续。现在我们诸位道友能够保持东林的遗风,这是我们大和尚跟当家师他们慈悲,能够..
梦参老和尚《了生死》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讲讲什么呢?了生死。我们佛弟子所达到的目的,大家的目的都是想了生死。生死怎么了?因为佛跟我们说,无量劫来,我们在这个六道轮转,经过无量的苦难,我们现在这一生得到人身了,这是极难极难的。就是说人身难得,你得到人身了,你要轻轻的把它放过..
梦参老和尚开示不净观修法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后,就要发菩提心,使你的心清净。发菩提心,发清净心,完了之后,趋向菩提。你同时要对治一下,看看你的病在什么地方。身体有病了你不知道,找医生来把把脉,或者照X光,看看你病在哪儿。你自己起心动念的病,医生是没办法,你就对着佛经照一照。你太爱..
华严经的十种佛
《华严经》都讲十,以十种佛来摄持。什么叫十种佛?我们经常说「佛陀耶」,我们翻华言是「觉」。觉有三种,有自觉,自己成就了,觉他,让他让一切众生都觉悟,觉行圆满,自觉成就了觉他就是度众生。自觉觉他都圆满了,都成就了,这就是佛。这是佛,用十种解释。第一正觉佛,成正觉..
梦参老和尚谈亲近的四位高僧
我走的地点多,有的人曾经跟我说:“能像弘一法师、慈舟法师、虚云老和尚、倓虚老法师那些大善知识,在哪里有?老法师你给我介绍一个,我去跟他学习。我说:“就是弘一法师在,你这个样子,他理都不理你。”弘一法师,不是那么容易亲近的。他寮房的门永远是关着的,你想跟他说几句..
梦参法师答:地藏占察忏学习问答?
问: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是整天拜,还是只有早上或晚上分段拜忏?梦参法师答:七天是你定个期限,打一个七。一天要拜几次得看你的体力,或者早中晚三次,或者早晚两次。但这不是按藕益大师所定的,因为他定的是了生死。我们现在初学习的时候不要太满了..
顺生死流的十种心
刚才有个道友问我:如何能够保持着我们这个菩提心不退?如何保持大悲心不退?那靠你的意念,意念强的真正坚持不退。慈舟老法师从各经论选择二十种心,一个是所忏的十心,一个是能忏的十心。你所忏的十心就是堕到生死业的心。能忏的十心是把生死造业的心,变成逆生死流,不再随它去..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
梦参老和尚念佛三问
问: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行者,还需要闻思修吗?梦参法师答:需要啊!怎么不需要!这离不开的,自念、自闻,南无阿弥陀佛,思惟为什么我要念佛?佛有什么?念佛有什么好处?就思惟、思惟吧!我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因为他建立一个清净的国土,让大..
忍辱波罗蜜与阿Q精神
当你碰见一个人无理的咒骂你、毁谤你,也许与你素无瓜葛,可是他无缘无故的就来残害你,你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会不服气,就想要报复,去跟他比力气、势力、金钱!学佛的人要学会忍!忍他、让他、不理他,因为这些事物都不是常在的,我们刚才讲“无常”,时..
《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有机会我到东林禅寺来学习,我是来学习的;那么要我跟大家讲一讲,我就向大家学习。我们这个是古道场,从慧远大师创建的念佛道场,一千九百年了,没有变化;中间虽有时中断,那是大事,现在能继续。现在我们诸位道友能够保持东..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已经整整两年了,我是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号离开,今天则是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九号。上一次是讲解《占察善恶业报经》,这一次因为贤文居士要我再跟大家结结缘,讲一讲修行的次第。当我在美国、温哥华或者到大陆的时候,很多的道友都问我这么一个问..
不要评论僧过
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白衣,你不要评论。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说?一个人也不能说,要请大众把他摈除,乃至于制定他,看他属于七法之中的哪一法,该什么罪、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但是僧众的事,在家的道友,你把他当成佛弟子,当成僧宝,把一切比丘..
药师法门仪轨
欲修持药师如来法门者,应供药师如来像。上海佛学书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装入玻璃镜中。供像之处,不可在卧室。若不得已,在卧室中供奉者,睡眠之时,宜以净布覆盖像上。药师经,供于桌上。不读诵时,宜以净布覆盖。供佛像之室内,须十分洁净,每日宜扫地,并常常拂试桌..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故?答,汝之不一心,由于心无正见。无正见,故无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未能一心,亦可往生。无真信切愿,纵能一心,亦难往生。以往生由仗佛力故也。(文钞三..
《复郑伯诚居士书》
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巳更改,连国家的历法也都不用旧的了,世间现象的无常,实在可叹息哀悼啊。接到你的信,知道你并没有荒废修净土法门,实在很值得赞美。而你说身心不安之至,不知道是因为境遇不好而不安,还是因为被病折磨而不安呢?如果是境遇不好的话,就应当要..
《信愿念佛百问》
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过,实为无量无边,愿诸亲友,各各恳切念佛,不须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也。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刹女之爱,正同。经云,罗刹女食人,曰..
《正助双修与理事双修》
这一期念佛七明天就圆满了。为了便于大家讨论,今天提前总结一下。通过几天的念佛,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对于净土法门,“十六字”纲领,学佛是为了生死,要发部提心,以及念佛的方法和要领也基本掌握了。普遍反应,在这里集中念佛一天,甚过平常念佛一个月。一般的都做到了人..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于萨婆若海矣。若不生信发愿,求生西方,泛泛然念佛持咒等,皆只为来生福报而已。净土法门,彻上彻下。将堕阿鼻者,念佛尚得往生;已证等觉者,尚须回向往生西方,..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比对症下药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机,和这个法门不相应,修起来,是很难得益的。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瞋痴,必须惑业净尽,方能了生脱死。或者烦恼尚有一..
济群法师《论自力与他力的融合》
学佛修行有两大途径: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视自力,有人强调他力的作用。然而学佛究竟依自力,或依他力,抑或依自力与他力融合更为殊胜呢?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纯自力不易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到修行的途径,大分为二道:一曰难行道,一曰易行..
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
【《心经》者何】《心经》,具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它和《金刚经》一样,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影响极大。《心经》在佛教中属于般若系经典。按天台宗对《般若经》的判摄,称为通教。所谓通者:具有通前与通后的意义。通前..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一、绪论(一)、学习本经的意义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诵的。为什么要选择讲《十善业道经》呢?因为..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
一、何谓三宝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佛宝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代表着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时,在智慧、道德和行为..
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我是首次参加心理学界的论坛,本着交流和学习的态度而来。听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发言,深受启迪。我觉得,佛学界和心理学界有共同关心的话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心理问题。就这一点来说,佛学和心理学的目标是相通,甚至相同的。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就目前发展来看,也偏向西方式的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