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不唯是观经一经纲宗法要,实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大法纲宗。不唯释迦一佛法藏纲宗,实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藏纲宗。此宗既透,何宗不透。此法既明,何法不明。所谓学虽不多,可齐上贤也。――彻悟大师《彻悟禅师语录》《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五经之一,..
阿弥陀佛
大安法师: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佛说无量寿经》“十念皆生我国愿”,这一愿,历来的注经家都认为是四十八大愿的眼目,是实施阿弥陀佛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之大慈悲、大智慧的高度结晶。从修行的功夫来看,没有提任..
悟道法师:《地藏经》对治业障深重的众生很有效果
【甚则妄言失志。】『妄言失志』就是胡言乱语,语无伦次。「妄言失志」如果严重,就好像念佛人如果业障深重,到了临终的时候,他就胡言乱语,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认得,甚至你要帮他念佛,帮他助念,他都不让你念。这个我们在佛门里面曾经见过,平常有来参加念佛,会念佛,但是自己到..
刘素云:无量寿经第17集文字版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请大家看下面一段经文:【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这一段经文是说:法藏比丘求学的时候,对佛所介绍的诸佛刹土的种种现相,他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炳南居士:晚上失眠,应采取什么办法?
问:晚上失眠,应采取什么办法?答:最好采取吉祥卧,就是向右侧卧,两足叠齐,右手托腮,左手搭胯,瞑目调息,放下万缘。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四字,字字清楚,认真细听。即使不入睡,念头集中,也是休息。起来打坐念佛也可以。..
印光大师:守道德葆精保身戒手淫
现今世道人心,坏至其极。凡圣贤所传述之道,德,仁,义,孝,慈,廉,节,均废弃之。凡古昔所不忍见闻,不肯挂齿者,均极力提倡,期其一致进行。而男女自由恋爱,裸体相抱跳舞之场,与学校,不知其数。大学堂,画裸体画,以期美术进步。美术固能进步,绝不虑人道退步,畜道进步乎..
观世音菩萨是倒驾慈航的正法明如来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如此被我们尊敬,是有其原因的。这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具有无量的功德。现在分别说明一下。一、观世音菩萨是倒驾慈航的正法明如来观世音菩萨本来已修成了正果,成就了佛道,名号是“正法明如来”。既然已成了佛,为什么现在又称他为菩萨呢?是不是由佛位退失为菩萨位..
养生100条:1-50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
养生100条:51-100
51、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52、修行要诀: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无他秘密。具..
强戒邪淫失败的很重要原因:意志力敌不过业力
很多人知道了邪淫的危害,也加入戒邪淫的队伍,但总是反复破戒,关键原因在哪里?二战时,有两个国家:德国日本,德国叫德意志,日本有武士道。二战时期他们的意志力确实非常强,但是意志力不敌业力。开始时靠顽强的毅力也取得一定的战果,但后来就不行了,前面种下的恶因,开始逐..
悟道法师:安士全书第13集
《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诸位同修,大家上午好,阿弥陀佛!请大家翻开经本第三十页,第四行,从大字:【救人之难。】我们接著昨天晚上讲的地方来细讲。我们前面再重复念一遍,前面我们昨天讲到「发明」这一段。发明【难有多端。约言之。不出七种。一水。二火。三..
志同道合
愿:志同道合,但求解脱,欢喜清净,愿,可以以一己之力,以智慧,为众生造福,南无阿弥陀佛点我打赏
命运(我对命运无奈性的思维)
人老了手脚会不灵活,回想年轻的时候就会感到失落。跟欢喜的人分别,就会感到不舍忧伤,为了钱财而成天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样忍受一生的煎熬。还有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恰巧发生,让人心力交瘁,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觉悟,我这一生是来受苦的。有这样觉悟的人,在碰到痛苦时,就..
独尊湛现:佛法能够解除内心所有的痛苦与烦恼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大家修学主要是欠缺功夫,什么功夫?就是这个念头不能静止安住,有时好像是静止安住,境一来,业力一显现,也不知道这个定力,智慧跑哪去了,心态就会不由自主地随着境的波动。我们还得从心态,这个基本功扎的要牢靠。可千万不要自欺欺人。学点皮毛就认为可..
独尊湛现:修行千万不要心外所求,要从内心下功夫
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都是在于自心,所修的主题也是自己的心态,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是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说修行在于自己的内心觉悟,而不在于外境。这个山有的名望很高,那个山很灵,这个庙子大,那个庙子庄严,到处寻觅,或者那个道场曾有修成或..
独尊湛现:在修学的旅途中,发心必须要明确
阿弥陀佛,大家好。法门及佛法虽然众多,归途无二路,大家一定要努力务实地,从这个“心态”上下功夫。如何下功夫?从恶改变为善,就是去除内心的恶习: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疑,杀盗淫妄酒,两舌,恶口,花言巧语等这些恶习。这是起初。然后继续从善到慈悲,逐步升华,善良的心态是..
净土法门法语:这个想法是很危险的想法
1,确实有不少人,听到经上讲的“临终十念”这么容易,他就想到平常何必用功,到临终时候还来得及、还不晚,所以,就想到跟“临终十念”的人一样。这个想法是很危险的想法,不是健康的想法。为什么?那个“临终十念往生”的人,他的缘殊胜,他在临终的时候,断气一两个小时之前遇到..
净土法门:这话是真话,不是比喻、不是夸大
【解】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这是比喻在缘,缘不同。阿弥陀佛这个音声,念佛的音声就是除药鼓,“灭除药鼓声”,听到这个声音,箭就拔掉了、毒也消了,这叫“在缘”。这些话希望..
净土法门:用真心,不用妄心,要在这上练功夫
【解】二、云何在缘?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这是一个人造作罪业,起不善的念头,贪、嗔、痴、慢、疑,不善,这是什么心?烦恼众生心,妄想,“依烦恼果报罪众生”。这个“烦恼”,你看他不如意、生烦恼,不喜欢他;再回过头来再看第二个,你喜欢他、你爱他,..
净土法门:这叫“修净业”,这叫“入弥陀愿海”
【解】五逆十恶,临终之际,地狱相现,众火俱至,而能以称名故,顿离妄惑,入理一心,以契理故,众罪消灭,即生极乐,登三不退。这个里头有一句不好懂,就是“入理一心”。什么是“理一心”?断见思烦恼是“事一心”;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是“理一心”。“顿离妄惑”容易懂,在临..
三世因果示现的145种果报(看看你的前世做过什么?来世准备做什么)
佛在 树给孤独园时,阿难请问命运为何千差万别?佛告诉阿难:都是由于前世用心不同,例如:1.前世忍辱,今生相貌端正。2.前生爱发脾气,今生长相丑陋。3.前世贪心又吝舍,今生贫穷。4.前生礼敬三宝,今生高官显要。5.前世骄傲轻视人,今生出身下贱。6.前世对人恭敬,今生身形高大。7..
学习经典,夫妻如何和睦相处,恩爱有加
节录《善生经》(中阿含)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云何为五?(附注:丈夫该如何对待妻子?有五个要点)一者、怜念妻子,(附注:事事体谅体贴妻子)二者、不轻慢,(附注:尊重妻子,不轻视傲慢)三者、为作璎珞严具,(附注:就是给妻子珠宝或打扮的装饰品)四者、于家中得自在,(附注:就是居家..
修行人不探人隐私,隐恶扬善方君子
转自布施论坛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十沧州有一姓蔡的瞎子,每次半夜经过南山楼的楼下,就有一老先生邀请他弹唱对饮。渐渐熟识后,也偶而到蔡家共饮。他自称姓蒲,江西人,因为卖瓷器到沧州来。后来才发觉他不是人,而是山间的精怪所化,然而因为相谈契合,也不忌讳。有一天,有位乡..
古代中国四位宰相的祖荫
世出世间的事,仅凭因果而已。故佛家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左传》也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然而人心沉沦,多不肯在善因上努力,唯贪求善果福庆。又世人没有不爱其子孙的,皆想要自己的子孙兴旺发达。但能遂心如意的,却很稀有。为何举世之..
通灵人观察到有婚外情的人身边的情况
转自一佛门通灵人的博客每个人婚外情后,都会有对方累生累世的丈夫,妻子,光着下身,整天跟着对方,遇到嗔恨心轻的,事业不顺,家庭不和,经常破财,遇到嗔恨心重的,得性病,横祸,弟子实言相告,这是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有的人走在大街上,穿的很好,很有派头,人模人样,再..
《法华经》:究竟的经中之王,随喜转教,功德无量
一、【闻法华经一念随喜,随力演说、随喜转教,功德无量!】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 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
让自己的相貌庄严有绝招:修善与面相
相貌庄严有绝招――修善与面相:《因果报应之理论与事实》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反过来说,纵..
窦燕山五子登科(积德改命的最成功案例)
凡是读过旧书三字经的人,都知道三字经中有这样的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虽然这仅是寥寥四语,但窦燕山的事迹,证明因果报应确实不虚,足以劝世励俗。现在就把窦燕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窦禹钧是五代后晋时幽州地方人,因为幽州属燕,故名燕山。他是一个自幼..
《法华经》和《金刚经》是求大事业的
有些人学佛喜欢追求新,追求特别。所以要是来了个雪域高原的藏传的仁波切,念一句咒语,就当成神仙来供养。或者总喜欢弄些奇怪的相。所以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但修道不同,要保持平常心,朴实的心态。很多人每天抓着一个咒语念,以为是消业障,或者花大笔的钱去供灯放生,以为..
中医养生长寿三大法宝:养精、养气、养神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生命有三个要素,那就是精、气、神。而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也有三大法宝,那就是养精、养气、养神。几千年来,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生长寿经验,归纳为这三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是健康长寿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