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揭秘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修持佛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闭关禁语、朝山参访等。今总括僧信二众的修..

雍瑞法师:修行是否要到人多的地方磨练自己

问:请师父开示,修行是否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修,以磨练自己的心性,练习忍辱?雍瑞法师答: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自己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简单而言,宇宙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我们自己。世间万法皆是“缘起性空”的,也就是说世间万法皆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

智慧法语:说法利人,要以身作则

虚云老和尚法像【经典原文】信为道源功德母——《华严经》【经文解释】佛法教典所说,凡讲行持,离不了信、解、行、证四字。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者,信心也。《华严经》上菩萨位次,由初信到十信,信个什么呢?信如来妙法,一言半句,都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言语,千真..

修行是否要到人多的地方磨练自己

问:修行是否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修,以磨练自己的心性,练习忍辱?答: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自己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简单而言,宇宙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我们自己。世间万法皆是“缘起性空”的,也就是说世间万法皆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没有一个恒常的、不变..

明海法师:无常的世界和我们

《佛说八大人觉经》我们来看这部经,题目叫《佛说八大人觉经》,东汉安世高翻译,他是安息国人,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高原。沙门是一个音译词,有时候写成桑门,桑树的桑,是古代印度对各种宗教出家修行人的泛称,并不是专指佛教的。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在很长时间内从印度、从西..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佛菩萨二、释正文观自在菩萨:“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意为“觉”。“萨埵”意为“有情”,全意为“觉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说“有情”指胎、卵、湿、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灵性的,故最高极,蚊虫、禽类等是卵生,湿生是一定的温度、湿度和..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一)色蕴:凡一切物质,都是色蕴所摄,一切物质不外乎坚、湿、暖、动四性而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构成)。六根中眼、耳、鼻、舌、身五根;六尘中色、声、香、味、触、无表色都是色蕴所摄。眼、耳、鼻、..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六道轮回与十二因缘图示下面讲十二因缘法。“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先讲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顺起推就是生死流转,逆推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就是出生死的还减法。十二因缘是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的次第..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于“阿含部”。“阿含”是音译。含:即包含。南洋国家没有大乘经典,只有五部阿含,中国只译了《杂阿含》、《长阿含》、《..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受、爱,取、有、生、老死。顺起推就是生死流转,逆推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就是出生死的还减法。十二因缘是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的次第,众生流转生死是从无明开始的,无明根本就是俱生我执,是人本来的属性,俱生我?是说这种我执不是别人教你的,是与生俱来的,这是流转生..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讲一下,就容易产生误解。一、先释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教小乘在藏经中属於“阿含部”。“阿含”是译音。含:即包含。南洋国家没有大乘经典,只有五部阿含,中国祗译了《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阿含》,..

智慧法语:种善因得善果 因缘不可思议

南无阿弥陀佛【经典原文】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文解释】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善根不大的,只礼佛一拜,或者像法华经说单合掌,小低头,这..

从凡夫到成佛的转变原理

佛陀讲法我今天为大家所讲的主题是《从凡夫到成佛的转变原理》,依据经典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2500多年前,我们的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体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成就佛果。随后在他未来的49年中,一直精进不懈的为弟子们说法,从此,这世间就有了光明,而照亮着这个痛苦的..

明海法师:在生活中观自在

建设禅意的生活建设禅意的生活,实现禅与生活的不二,是生活禅的主旨;存在与超越不二,生活与自在不二,是《心经》的主旨。“二”是什么?“二”是矛盾。凡夫因为有执著,所以有分别,因分别而有种种矛盾,其实矛盾本无所谓有,但烦恼由此而生。人与自然是矛盾,个人与集体是矛盾..

欲修三昧,何不于此等语句中全身靠倒

欲证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问我所证,方能缵步。弥陀经云,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此一日七日,乃是举例之词,不可执定。若是等觉根性,一念即能不乱,何待一日。若是逆恶根性,毕生亦难一心,何况七日。王耕心混上中下根为一例,发而为论,深自..

传喜法师:佛法无价须珍惜

佛法无价须珍惜我们好好学佛就行了,再多的钱它也是有价的,对不对。佛法是无价的,佛法是救苦救难的,希望多一点人了解,多一点人好好修,特别北方。像北方今天我问:“会长,你们县有多少寺院?”他说“有十六个,很多的。”十六个很多的,在南方,简直十六个,我那一个镇,三四..

虚云老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行菩萨道一、菩萨“菩萨”是印度的梵语,具足说“菩提萨埵”,中华译为“觉有情”,意思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理。那么,怎样叫做自觉觉他呢?菩萨自己觉悟“人生真相”,从无始来到于如今,它是没有生死相,没有烦恼相,没有男女相,并且没有..

虚云长老:怎样来学菩萨道

一、菩萨“菩萨”是印度的梵语,具足说“菩提萨埵”,中华译为“觉有情”,意思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理。那么,怎样叫做自觉觉他呢?菩萨自己觉悟“人生真相”,从无始来到于如今,它是没有生死相,没有烦恼相,没有男女相,并且没有山河草木..

皈依了一位师父 就不能再皈依别的师父吗?

以无我相、无人相来皈依一切佛、法、僧三皈依的真实含义是以无我相、无人相来皈依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我对每个受三皈依的弟子,我都要嘱托他们,你皈依的是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我只是代表相,因为现在有很多人起偏执着,认为皈依这位师父,就不能再皈依别的师父,这是极..

宗舜法师:抄写佛经的礼仪和好处

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

传喜法师:《心经》的智慧没有固定不变的,才有修行提升的空

“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我们现在看得到摸得到的都叫色法;第二个是“受”,你的感受,比如热是一种感受,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感受得到;有的是属于“想”的范畴,热了之后我想喝一杯慧日寺的甘露水,这是想的范畴。比如“色”里面,我们说一块冰,请问冰是不是固定存在的?把冰用火..

明心见性的人是怎么样的生活

《金刚经》就是般若的思想,所说的道理都是在破相任何一个佛教徒,有两部经他一定不可能没听过,第一就是《金刚经》第二就是《心经》为什么它会流通得这么广?第一、因为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得太好了。翻译的简单扼要、直捷了当,辞达、理达,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第二、《金刚经》就..

你知道吗?抄写佛经有十大好处

抄经有极大的功德一、古以写经增福延寿抄经,古称写经,即书写佛教经典。大乘佛教特别强调受持、读诵及书写经典的功德,如《法华经·法师品》云:“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

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一、佛七的内涵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时间,在统一的地点,在规定的日期,洒净结界,排除干扰,集中精力,相互激励,以念佛为主,共同经行的佛事活动,是净业行人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精进办道的重要修行方式之一。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克期(限定时日)取证,为往生极..

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验证了佛法真实

时空是假相(资料图)文:大虚法师现在由我来告诉你们,佛法到底有多了不起!大家都知道,在近现代,一百多年来,有很多科学家是专门研究宇宙的形成和发展的。他们在研究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时候有三个很惊人的发现,居然和佛陀在两千多年前所讲述的宇宙真相非常相似,这个你们可能就..

盂兰盆节,佛弟子该做什么

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著名的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施孤。依照佛家的说法,这一天,各地寺院要隆重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这一天佛弟子该做的,一是尽可能参加当地寺院的盂兰盆法会,二是读诵《盂..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之,女士头也不抬,便说:‘带我去!’等方便回来,恰遇老和尚入大殿,即正面对老和尚说:‘你就是广钦?’老和尚点点头。‘我远远一望,便知道你是广钦,听说你会..

佛教中诵读佛经 读来读去到底为了什么?

口诵佛经策励修行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等。诵经的起源,出于印度释迦佛的..

净慧长老:《心经》里的一个“心”字 奥义无穷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心”字,是核心的意思。因为一部《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一卷经有一万字左右,六百卷就有六百万字。六百万字的《大般若经》以这篇二百六十字的《心经》为核心、为纲领。所以这个“心”字的本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

明心见性者,都知道这个

元音老人是在佛教界很有影响的一位引导修行的老人家。转眼之间他已经离开我们将近五年了,我每每看到他的书,经常在怀念这位老人家。我跟元音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从不是经常接触元音老人的这些人来说,最早读到他的书、读到他的开示,可能就是我。另一方面,如果说很认真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