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独尊湛现:修行就是广发菩提心

大家好,作为佛弟子,什么是修行?很简单,能对大家的包容,能对大家的关爱,能对所有的众生无为地付出,这就是修行。如果真能发出这种菩提心,我告诉大家,啥经也不用学,啥咒也不需要念,这肯定成佛是没有问题。如果这些心态生不起来,不能如是做到,即使经典读得再多,倒背如流..

大安法师:算不算杂修

我们常常听有的居士来问,包括出家众也问,我们修念佛法门的,是不是看看其他的大乘经典、了解一下,算不算杂修?是不是可以看?那么我们来看看善导大师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行者当知],就是净业行者,修念佛法门的行者,应当知道,如果你想学解,因为学法有解门有行门,那么学解..

宏圆法师:深信自己与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

《梵网经》中说:“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如果能确信自己是将来之佛,并信一切众生都是未来诸佛,那么哪来的一些人我是非?哪来的无边烦恼?心当下就清凉了。但是这个信,也是很不容易成就的。《大乘起信论》上讲,“修行一万大劫方能成就”《金刚经》中..

被误解千年:“看破红尘”竟然不是出自佛教

“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词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在卢照邻的诗《长安古意》中,有“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期红尘暗天起。”宋朝程颢的《秋月》中有“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一回中也说“有城..

古代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功德篇44~56

序《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名《般若三百颂》,与玄奘大师所译《大般若经》第577卷同一梵本。自古持诵者灵验极多,现代人工作繁忙,无暇广泛阅读,为此精选百二十例,整理成书,以激发同修信心,共同受持。本文分两部分:古代灵应事迹百例和现代灵应事迹廿例。古..

这四个字,浓缩了佛陀临终前最后的嘱托

《楞严经・卷一》第15课宏海法师・讲述-新解“如是我闻”-接下来,开始迈入经文,讲题以后再说它的意义,现在开始讲经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

济群法师:佛教徒的八个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使人们对佛教有诸多误解。比如:佛教是否悲观、消极、禁欲?是否不关心现实人生,更重视死亡?学佛者是无情的吗?济群法师特别针对当今社会对佛教存在的误解进行阐述,为修学之人提供正确的人生观。第一个问题:佛教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消极、积极代表对人生、..

戒邪淫出现反复怎么办?

有网友读了劝戒邪淫文章,加之自己曾经深受邪淫毒害,于是每天念诵金刚经和四种决定清净明诲,连续三个月每天念观世音菩萨圣号3000声。在此期间,戒邪淫不可谓不努力。但是,一段时间后,戒邪淫出现了反复。网友给笔者留言说,第一周由于念诵金刚经和四种决定清净明诲的作用,对色..

持楞严咒,一位女孩看到有数不清的诸佛,护法天龙等震撼场景!

修持楞严咒几年来,在我身上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感触,其中身体健康程度明显提升,心的清净让我时刻融入于念念法喜充满的状态,杂念被净化,定力大幅度提升等,所有的这一切非语言可言尽。几年前在无佛法的国家(沙特阿拉伯,该国是穆斯林的发源地,穆斯林心中的圣城麦加就在该国,且..

梦参老和尚:离四法得涅者无有是处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经》上说,离四法得涅者无有是处,《涅经》上说有四种法不能离,离了要想成佛道,证得不生不灭,是不可能的。哪四种法呢?第一个亲近善友。就是你结交一个好朋友,好朋友是善友,是劝你出世,劝你断绝贪痴的,劝你听闻大乘法,..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只要恳切至诚,没有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此后精神逐渐疲惫,体温降低。夜里一时半,大师从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说完,于是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要水洗手后,站起来说:“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

梦参老和尚十大经典开示

梦参老和尚(1915.7.13-2017.11.27),世寿103岁,僧腊87载。曾亲炙虚云、慈舟、虚、弘一等近代高僧,显密兼修,教律并弘,尤以宣讲华严经、地藏三经。长老毕生致力于恢复僧伽教育,建寺安僧,弘法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不论修什么,所要修的就是“心”,我们的心不停地动..

印光大师: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

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又须善于用心,勿致过为执著,或致身心不安,或致起诸魔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依..

修行中到底该放下什么?

修行中到底该放下什么?细数自己占了几条?真正的修行是无修无证,没有“我”在修行,没有所修之“法”,也没有所得之“果”。外无人,内无我,中无法,平常心是道。1放下修行的时间时间的长短并不代表一个人修行的成就。2放下诵读的经文读多少经不代表一个人修行境界的高低。3放下..

南怀瑾:能这样做,所得的福德果报大得不可思量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是佛严重的吩咐,他又告诉须菩提,一个学佛的人,要能够做到无相布施,一切相不住为什么人要布施、要慈悲呢?拿中国古文来讲,就是“义所当为”四个字,人生就应该这样作。利人、助人、慈悲,这..

智圆法师:劝人往生净土,福德无量

劝人修净土,能使对方得到现前及究竟无量无边的利益。即从被劝者修净土时起,直到他成佛之间,会得到无量的福德、受用,以及广大的神通、智慧、三昧、总持、辩才、相好等等。由于这是以自己的帮助使他人得到无量无边的利益,因此自己身上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劝一人修净土,结..

嘎玛仁波切: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产生的

在一个人体里,有40万亿―60万亿细胞,随便拿出一个,都是一条命。1996年,克隆羊多利,成为世界上第一只用已分化的成熟体细胞(乳腺细胞)克隆出的羊,现在还有无性繁殖的转基因羊。克隆技术几乎在动摇西方各个宗教的基础,即上帝造万物的概念,当有了克隆学,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宝志和尚

宝志和尚宝志(418――514),又称保志,南朝僧。世称宝公、志公和尚,金城(江苏句容)人,俗姓朱。金城在建康蒋山以北,世传有一朱姓汲井,闻鹰巢中有婴儿啼哭,故取而养之。宝志年少出家,住建康道林寺,师事僧俭,修习禅业。刘宋泰始(465―471)初年,他忽然变得行为怪异,居止无定..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2、于平常处见禅境。3、为人要真,真人成佛。4、常行天下才能学到东西。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老实常常在,聪明非久长。7、利益众生的事决不能错过。8、对了就去做,别跟他闲嗦。9、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10、收拾起山河大地一担装,四大皆空..

中国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

隆莲法师隆莲法师(1909~2006)被尊称巴蜀才女,中国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是能海老上师高徒,德高望重,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常委;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副会长;四川省佛协秘书长、会长、名誉会长;成都市佛协名誉会长等职。中文名隆莲法师别名俗名游..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如其未作,则勿作。如其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凡《寿生..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2、于平常处见禅境。3、为人要真,真人成佛。4、常行天下才能学到东西。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老实常常在,聪明非久长。7、利益众生的事决不能错过。8、对了就去做,别跟他闲嗦。9、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10、收拾起山河大地一担装,四大皆空..

独尊湛现:修行不是修“佛”,而是对心态的修正

阿弥陀佛,大家好。世间人大多数把佛与佛法,或佛教,都给弄偏激歪曲了,这个原因因为过去科技落后,真正的智者又少,资料上印刷又很困难,这两个方面的欠缺,造成众生没有办法能够接受到正法的教育。时间久了,大家听到了佛及佛法,或佛教,就是带有佛字方面的,菩萨,天神,鬼,..

虚云老和尚: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那么究竟如何降伏其心?

虚云老和尚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

人间天:经文埋藏着佛法的真义

同修:老师好,一声阿弥陀佛圣号能消一百大劫重罪。为什么我们还要诵经消业呢?人间天老师:消八十亿劫也好,五十亿劫也好,你看一下所得利益要求的境界,也就是要知道你得跨越什么样的门槛,才能把这个利益拿到手里,而不是站在门外看着院子里的山水。很多学佛人,只是拿着字面的..

净土法门:只要自己的心不被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是真正的念佛三昧

还会受外面境界的诱惑,五欲六尘的诱惑、干扰,就是在五欲六尘面你还会分别执着,你就受它干扰了。要怎样?一句阿弥陀佛,把它们全都打扫乾净,心面见如不见,闻同不闻。我看见、听到了,我心是阿弥陀佛,跟五欲六尘不相应,这就对了,这是真正远离了。远离也不是故意离开它们,不..

独尊湛现:要深刻体悟佛法的价值观

阿弥陀佛,诸位同学,大家好。成为一个真正的修学者,要做到逐渐地深入,升起广大无量的菩提心,逐步地让自心“离相”。大家要注意,离相不是放弃,而是内心放下对影相的执着,解脱自心的困惑与烦恼。《金刚经》里面说明了,了无四相,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过去心,现在心..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好,请放掌,阿弥陀佛。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大家下午吉祥。那么因缘殊胜,现前具足,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始宣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在我们这个净土之路的系列讲座里边呢,..

海涛法师:不管做什么,只要有自私就会有痛苦

佛教的智慧告诉我们,所做的事情要跟佛法相应,以法的力量来超越自己的欲望,我们知道自己怕痛,每一个生命都跟我们一样怕痛,想要得到快乐,所以所有的事情,只要对自己有伤害、对众生有伤害的,绝对不做;要做的是对自己、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然而不管做什么,只要有自私就会有..

嘎玛仁波切:如何看一个人修得好不好?

【问题】顶礼上师,请上师开示,如何看一个人修得好不好?【嘎玛仁波切答】信仰和修行的特殊之处在于,修得好不好,是无法用皈依或修行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当然,如果平常付出比较多的时间念经持咒,一定和比较少把精力投入修持会有不同。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通过诵经、拜佛和平常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