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

藏历神变月二十一,地藏王菩萨节日,作何善恶成亿倍!农历二月二十一,普贤菩萨圣诞!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3月18日,藏历正月二十一,为地藏王菩萨节日。殊胜日子请大家行善、吃素、放生、供灯、护戒、持咒、诵经等广做功德,并回向给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吉祥安泰,祈愿世界和平、无有灾厄、所有因意外、天灾、人祸罹难的众生、被堕胎儿、被宰杀众生往生善道!南无大愿..

如何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徒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非常甚深广大,在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很难于完全精通。但只要是有信心和智慧,在这里为大家作一个基本的介绍:首先是观修人身难得。不管从哪方面进行观察,得到人生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人身之后能够真正遇到佛法又是很难的,犹如昙花一现以及类似的各..

十条秘诀让你成为真正的佛教徒

十条秘诀让你成为真正的佛教徒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非常甚深广大,在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很难于完全精通。但只要是有信心和智慧,有一个在一生之中也能够成就的简单法门,总括起来有十条,我可以在这里为大家作一个基本的介绍:首先是观修人身难得。不管从哪方面进行观察,..

神灵要恭敬 但归根结底要皈依三宝

神灵要恭敬,但归根结底要皈依三宝(资料图)对待神灵,我们的态度应是不信奉但不妨恭敬。人有德行,死后才能转生为神、为天人,何况有一些神灵本身也是皈依佛门、发愿护持佛法的。我们虽然不归投、依止他们,但要有基本的尊敬,不要随便批评、轻侮。《法华经》中常不轻菩萨对众生一..

为什么要辛苦建寺院?建寺功德到底有多大?

寺院代表佛法长住建寺安僧利益众生建寺庙不是为了个人和小众而建,是为了弘扬佛法,为了众生,为了以后的高僧大德们不用再去辛苦建庙,为了大家能够好好修行,修好了去利益天下一切苦难众生,这样动力就来了。为什么能成佛?是因为众生给予我们力量。如今,我们都是未来佛,每个人..

索达吉堪布:“佛眼”中的爱情与婚姻

世间对爱情颇多溢美之辞,如“只羡鸳鸯不羡仙”。意思是,只羡慕像鸳鸯一样,与爱人携手同老,相伴终身。除此,就算是天上的神仙,超越三界的佛陀,给我,我也不羡慕。欲界生命都耽著情爱,有一首词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句话出自元朝词人元好问的《摸鱼儿·..

何为静坐止观?如何修持?

一般来说,静坐依毗卢七法,即两足跏趺,两手定印,脊椎正直,颈部微俯,肩臂后张,眼觑鼻尖,舌尖抵上颚。这是身姿的要诀,然而也不必太过拘泥和强求。两足若无法双盘,单盘或叉腿而坐也是可以的,关键是背要挺直,不可佝肩偻背,东倒西歪。身直则脉直,脉直则风直,风直则心正。..

怎样的人才能称为佛子

佛在《法华经》譬喻品中,称一切众生为佛子︰“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皈依三宝,虔诚信受奉行佛陀教法的人,也被称为佛子。佛陀有一个独生子,叫罗睺罗。他出家时,不到受具足戒的年龄,成为了佛教僧团中第一位沙弥,以舍利弗为戒师,目犍连为阿阇梨(轨范师..

四位比丘尼的往生事迹

彭际清居士说:在我的家乡吴县,十多年来往生有证明的比丘尼有四个人。第一位是岐松师。她是吴县人。小时候就有很多病,她因此发愿出家。二十五岁那年,父母把她送到苏州城里的圆通庵落发出家。不久她受了比丘尼戒。另外买了几间房子住,取名为“观幻庵”。她持戒很清净,修福业也..

在寺庙或上师面前皈依后就自然而然成为真正的佛教徒吗?

问:在寺庙或上师面前皈依后就自然而然成为真正的佛教徒吗?否则,又该如何呢?答:很多人认为,自己办了皈依证、取了法名,在某某上师面前得过灌顶、求过法,就是实至名归的佛教徒。其实这也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大乘法和小乘法并没有落实到你的行动上,你内心中尚未生起这样的..

祖古颜班: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建寺院?

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很多人问我:“活佛,为什么您要这么辛苦建寺庙呢?”建寺庙不是为了个人和小众而建,是为了弘扬佛法,为了众生,为了以后的高僧大德们不用再去辛苦建庙,为了大家能够好好修行,修好了去利益天下一切苦难众生,这样动力就来了。为什么能成佛?是因为众生给予我们..

如何避免妄做评论、造下谤法舍法的重罪

团结和合,在当今时代,着重需要做到的是各个法脉、各个传承的佛弟子,都能打破凡夫的狭隘偏见,抛开门户观念,共同把佛法弘扬开来。因此,首先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一切佛法圆融无碍”。一切佛法圆融无碍一切的佛法,都是佛陀教给我们对治烦恼、获得快乐的方法,因为众生有不同的根..

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现在汉地的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佛教徒,为亡人做的事情远远不够。在我们藏地,对于如何为临终者念经,死后四十九天作哪些佛事,怎样处理亡人的尸体和骨灰,去世一周年后作什么佛事……在这些事情上特别讲究。从一方面看,这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

很多的过患都是由邪淫引起的

作为在家人,应该远离一切邪淫,不要贪执他人的妻室。《喜者婆罗门经》中说:“佩带装饰他人妻,犹如火焰当舍弃,获得自妻应满足,邪淫如毒切莫行。”别人的妻子就像烈火一样,与之接触会焚毁自己的今生来世,因此在家人应该满足于自己的妻子,千万不要作毒药般的邪淫恶行。邪淫确..

无私付出才能自利利他

2007年,我带着一些台湾弟子和海外弟子到缅甸朝圣,大概20多天时间。有一个50多岁的导游,很热心,他的祖辈也是华人,我们把导游费全部先付给了他。因为我们是朝圣,看到佛菩萨像有贴金箔的随喜项目,我们就贴金。每当我们贴金随喜,导游也掏腰包和我们一起随喜,到了据说佛陀亲自..

持诵《金刚经》,当知此处则为是塔

我对《金刚经》十分有信心,但一直没时间专门研究,现在趁给大家宣讲,也看了很多《金刚经》的功德文,讲了一些《金刚经》的甚深意义,确实感觉此经非同寻常,在汉地弘扬《金刚经》的法师非常了不起,听受、持诵《金刚经》的信士也非常了不起。以前有人持诵《金刚经》时,我总觉得..

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观世音大士证得耳根圆通,由此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即是无量身。问: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答:在分别心的境界里有住处、有时间以及有身体的形象。观世音菩萨是佛,他没有住处又无处不在,他没有固定的身体又能变现一..

男欢女爱的十一个疑问

《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作为欲界众生,我们最难抛舍,也让我们最为痛苦的贪欲是什么呢?是男女间的情爱之欲。古今中外的小说、诗歌中有众多对情爱的讴歌,俄罗斯诗歌史上的“太阳”普希金甚至被戏称是“迈着色情的小脚登上了俄国的文坛”,因为他诗歌中对女性身..

若想脱离轮回之苦 必先纠正两大错误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常人其实不懂轮回。贩卖佛法换取名利,果报惨烈不可思议。《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学佛的第一步是生起出离心,知苦离苦。然而,厌离轮回,追求解脱,又有多少人真的认为轮回不值得留恋呢?说实话,对大多数佛教徒来说,轮回只是一个概念,从书本..

轮回就是这样充满缺憾的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学佛的第一步是生起出离心,知苦离苦。然而,厌离轮回,追求解脱,又有多少人真的认为轮回不值得留恋呢?说实话,对大多数佛教徒来说,轮回只是一个概念,从书本和老师那里学来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地方,或者可以干脆把它比..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一、欲的体性《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对欢喜的境希望,是欲的体性。希求、渴望之心,是欲。二、欲的作用论中说“勤依为业”,欲的作用是作为勤的依处,以欲能发起勤作。三、欲的分类对..

正确的随喜,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索达吉堪布讲解《正确的随喜》菩萨的善心不能离开随喜,随喜在整个大乘佛教中一直具有无比的功德。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中说:“假如我们听到别人行持善法,心里没有嫉妒的恶心,且诚心诚意对他的善根进行随喜,那么佛陀说此人能获得同等的福德。”佛经中也有一个公案:从前,..

索达吉堪布:十条秘诀让你成为真正佛教徒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非常甚深广大,在我们短暂的人生当中很难于完全精通。但只要是有信心和智慧,有一个在一生之中也能够成就的简单法门,总括起来有十条,我可以在这里为大家作一个基本的介绍:首先是观修人身难得。不管从哪方面进行观察,得到人生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

鸠摩罗什的奇特遭遇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译经大师,又是一位经历坎坷的奇僧。鸠摩罗什早在少年时代就已崭露头角,名噪一时。他是龟兹人(新疆),祖上原是天竺人(印度),出身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他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青年时弃相位出家,东渡葱岭,远投龟兹,当上了该国的..

索达吉堪布:亲朋好友临终注意事项与丧事办理之细节

现在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佛教徒,为亡人做的事情远远不够。在我们藏地,对于如何为临终者念经,死后四十九天作哪些佛事,怎样处理亡人的尸体和骨灰,去世一周年后作什么佛事……在这些事情上特别讲究。从一方面看,这是藏族的一种传统,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佛教..

益西彭措堪布:一切佛法圆融无碍

一切的佛法,都是佛陀教给我们对治烦恼、获得快乐的方法,因为众生有不同的根基,所以在层次上有深浅之分,但实际上目标、意趣互不相违,本自圆融。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对我们有这样的教诫:“显密本圆融,愚执自他宗,圣法原一味,无偏应普弘。”但现在的人对待佛法的态度上不大严..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西元344-413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聪敏,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他在东晋时,来到我国,从事译经,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由于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

菩萨戒律仪论:益西彭措

。菩萨见诸怨家作损害时,应思维他们被烦恼魔所驱使,不能自主,所以不但不应生嗔恨,而且应生怜愍,需发心令他们远离烦恼。因此,自己应当勤修菩萨行。如《中观四百论》云:“虽忿由魔使,医师不嗔怪,能仁见烦恼,非具惑众生。”月称论师亦云:“此非有情过,此是烦恼咎,智者善..

益西彭措堪布《莲宗故事》

(一)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彭二林(际清)居士《重订西方公据》下卷当中有关往生征验的内容。彭居士说:古代往生西方都有征相,有的在梦中得到征验,有的从冥府传来征验,有的是在定中所见。在梦中得到征验,比如慧延法师在梦中见到智者大师,杨杰在梦中见..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 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感应道交(图源:网络)《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当我们透过权实二法的操作,成佛以后,那什么是佛呢?我们来看看迹本二门,开迹显本。迹,就是佛陀一期的示现,所谓八相成道,他的出家、成佛、转法轮、入涅槃;本,就是他久远劫来的法身,报身。来看看什么叫开迹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