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没什么可怕的,有生就一定会有死,但是死后去哪儿?而现在很多人不是死后去哪的问题,因为已经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去处,就成了死后能去哪的问题。如果业力不除,又没强大的外力助缘,死后恐怕只能去地狱!这一代人,大人也好、小孩也好,都是这样的,这一辈子只有成功往生极乐,..
轮回
常行放生者,命运将会变好,常行邪淫者,命运必将变差!
感谢学佛网!自从去年无意中点开学佛网之后,学佛网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最新的“居士文章”,但惭愧于自己发表的文章并不多,受益于各位师兄师弟,故今日也要发表自己的一些学佛心得,希望能帮助一些迷茫的众人。首先,邪淫,是一个在本站被警示最多..
印光大师:苏州有人杀猪肺肝上有“曹操”二字
与卫锦洲居士书(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天之所以成就人者,有苦有乐,有逆有顺,有祸有福,本无一定。唯在当人具通方眼,善体天心,则无苦非乐,无逆非顺,无祸非福矣。是以君子乐天知命..
[入行论广解]释迦牟尼佛初发菩提心
播放故事点击这里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经转生为地狱众生嘉瓦谢达,在拉火马车时,看到同伴嘎玛热巴拉不动,狱卒气急败坏地用火锤击打他,于是对其生起极大悲心。他告诉狱卒:“放了他吧,我来帮他拉。”狱卒特别生气,边用铁锤打他边说:“众生的业力必须由自己承受,谁..
希求解脱的人当以何种心态来做事?
问:希求解脱的人当以何种心态来做事?索达吉堪布答:凡是希求解脱的人,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具有出离心。什么是出离心呢?就是想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心。这一点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相当困难,若想所做的一切均以出离心摄持,没有一定的串习是无法成办的。为了早日生起这..
突然凋谢的生命
生命就像流水,每个人的一期生命只是其中呈现的一朵浪花。浪花虽时起时灭,流水却在继续。这段话非常精彩的描述了生命的本质和无常,但是面对自己同事突然的离去,自己心里的震惊还是始料未及的!菲菲是我的同事。8月17号她和她老公以及几个同学好友一起聚会,庆祝了她35岁的生..
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
导师在《皈依修学手册》中教导我们:念死无常,仿佛警示的钟声,振聋发聩。每一声都在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用来完成今生最重要的使命,就像临终者珍惜所剩无多的时光,不敢稍有懈怠。所以,念死不仅对修习皈依,同时对未来的一切修行都有着重要意义。在还没有接触三级修学..
秦东魁:命运密码
这是一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在生活中,告诉我们真把人做好了,事就能成,就能改变命运,收获幸福人生的秘笈。2012年5月12日,应大连一些有识之士的邀请,秦东魁老师在大连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报告会。作为台下的一名听众,我从头到尾认真聆听了此次报告,从中受益良多。前些天,接..
这些日常用语都出自佛教
【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
《西游记》中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在《西游记》第12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像化金蝉”中描写,观音菩萨奉如来佛旨,来到东土大唐,得知唐太宗宣扬善果,选举高僧,开建水陆大会,便化作一僧人,卖袈裟和锡仗。唐太宗计划买下袈裟和锡仗,给正在讲经的玄奘和尚。菩萨说,贫僧有愿在前,果有敬重三宝,见..
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吗?
《犍陀罗文明史》(孙英刚、何平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2月)是国内首部有关犍陀罗历史、艺术的通史性著作。在作者看来,犍陀罗文明和中国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犍陀罗文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自身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轨迹。就这个话题,浙江大..
佛法在中国的流变:藏传佛教点滴
文/刘立丰很多人最容易误解的地方,就是把密宗与藏传佛教混为一谈。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总而言之,密宗是藏传佛教的一个..
人生需“八戒”,更要“悟空”
我们“悟空”,并非是要去领悟佛学真谛而成佛,而是应该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以免成为欲望的阶下囚。人活世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人生在世,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于是人便不知不觉地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浮着,便有..
佛教认为的孝顺是怎样的?
父母的恩德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财、物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使之解脱..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十四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修行有四种:披甲修行、趋入修行、资粮修行以及定生修行。披甲修行,主要是心里有决心,不仅仅是心里的决心,但以决心为主。趋入修行主要指行为..
达真堪布:轮回和涅 ,佛和凡夫,都是一瞬间、一转念的事
我们作为修行人,任何时候都要坚强,再穷也不能放弃修行。即使经常受到别人的欺侮,也不能舍弃佛法;即使患有重大疾病的时候,也不能舍弃佛法;即使魔力再大也不能舍弃修行;即使有病障、魔障,生活贫穷,经常受人欺侮,也不能舍弃众生。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灰心退步,更应该坚强,更..
嘎玛仁波切:如果你突然觉得某个人可能对你有看法,那就马上这样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突然觉得某个人可能对你有看法,你的内心起了怀疑,那就马上把功德回向给他为首的十方众生,你对他的怀疑和负面的想法就变了。他对你有没有看法,那是他的事;你对他没有任何恶意,反而愿意以菩提心作回向,这是你自己的修行,是你的福报,这种善根功德一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