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李林甫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从小他便聪明过人,在同龄人中显得十分出色,而且多才多艺。李林甫尚未发达时,曾经遇到一位高人,说他原本是天仙下凡,依靠宿世善业,将来可以当二十年的宰相。不仅如此,假如他显赫之后能多行善事,三百年后还能继续位列仙班。后来李林甫果然如道士..
宿命通
古代无数的先贤,就是通过一生勤诵经而超凡入圣,除厄延寿,往生净土
倾莲池文章节选:我在唐并州释僧衍《法华经传记・卷五》中看到不少精彩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唐并州释僧衍释僧衍。并州人也。凡厥并州人。七岁已上。皆解念佛。生净土多。衍久居并州。诵法华经。欣求安养。以经云即往安乐世界故也。并州,即现在的太原。话说古时候的太原人,很多人..
三世宿命通,一世被砍死,一世被拍死
在人间按:看虚云老和尚的开示,绝对是一种享受o(∩_∩)o...要说谁活得最明白,要算是得了宿命通的人啦!可他咋还这郁闷呢?您请看:明因识果看破放下虚云和尚云居山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
曾文杰:心心之火9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与朋友谈论解脱之道
朋友:你有何解脱之法简单和你说说朋友:好灭除爱恨即能解脱在某一刻人们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为觉得无聊而起散乱心。然后去做玩游戏看电视什么的令人有感觉的事。未知偏离寂静是受苦的开始。一切事物足以迷惑你就足以毁了你。以无聊是本心故。没有爱欲就不会起散乱..
海涛法师:施食的功德利益是什么?为什么要天天施食?
佛教的做法是以悲心来看鬼道众生,鬼道众生其实非常痛苦,他们因为过去的一个业的召感,让他们没有东西吃,他们饿却饿不死,所以我们一个修行人要懂得怎样施食。一个佛教徒要是不知道有饿鬼道的存在,那就是缺乏佛法的知识,假如你知道有饿鬼道的存在,又不施食,那就是不慈悲。我..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4集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4集《安士全书》(第007集)黄柏霖老师讲于2018年08月09日台孝廉讲堂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请各位同学翻开《安士全书》课本第三页第五行,我们看经文:【前世后世。..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常随佛学之四
我们再看下一段经文: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
圣严法师:佛教对神通、异能的看法是如何呢?
问:师父,佛教对神通、异能的看法是如何呢?答: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心念活动,叫他心通;四、能用耳朵听无远弗届的声音,叫天..
十八罗汉中的比丘尼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故名“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 而“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所以“应供”。唐代只提十六罗汉,主要依据玄奘法师翻译的《法住记》,说他们受佛的嘱咐,不入..
趣说无生
趣说无生学净土的都知道这首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初学的人可能不明白,开始说生到净土,怎么又说悟无生?此处的无生指的是无生法忍,是空性的智慧,很高的境界。我们很难证入无生法忍,但应该了解一下它的含义,否则你看金..
具大福报者鬼神难侵
转载自倾莲池的博客今天分享历史上一个王子被神灵报复的故事。故事背景: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北方草原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后又建立起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元太宗窝阔台在位期间,派王子阔端驻守凉州,筹划进军西藏。1240年,阔端令大将多达率军万人进入西藏侦察虚实。..
念此佛号,可得转轮王福报,现身飞游诸佛净土!
转载自倾莲池的博客论及诸佛名号功德,众所周知者,有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药师琉璃光如来之十二愿,释迦牟尼佛之五百大愿。在佛经中,尚记载诸多殊胜佛名,以如来因地之不共愿力故,称念佛名会得到不同的功德利益。念诵阿弥陀佛圣号,如来接引往生之愿力,会特别加持于行者。而..
佛法的修行,不要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四年),京城来了一个女人,自称是圣菩萨,此人为求名闻利养,显现各种神异,尤其具有他心通,可知道对方心事,一时之间轰动了京城。消息传到武则天耳中,女皇便召见她,且试验其各种神通皆有灵验,因此便请这位圣菩萨住在宫中接受..
人间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必备条件
《佛说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是往生极乐必备的三个条件。有人说往生极乐的三资粮是“信愿行”,不过在我看来“信愿行”是修行所有佛法的基础资粮,可是如果善根、福德和因缘这三条,如果缺任何一条,都是不可以的,这就使得很多..
初学佛应克服的哪些误区
现在人一般误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学佛者受到这种风尚的影响,生起强烈的悲观厌世情结,忘记了大乘菩萨道的慈悲济世精神,忽略了佛教是世出世间的圆融。初学佛法时,大事未明,见地不正,远离愦闹专心致志地修学佛道,是非常有必要的。遁世是放下一切,一心修学,..
星云大师:神通比不上道德
佛教本身说的“神通”,是指修持禅定后,而得到的一种无碍自在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大可分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能、宿命通、漏尽通等六种。事实上,神通也不限于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等奇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神能。例如:长途跋涉,口渴难当,喝一杯水就能止息如火..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
前言地藏王菩萨的法过去讲的人很少,一般人以为《地藏经》是超度往生的人,有人过世了,就念念《地藏经》超度超度。如果这样去理解,就把《地藏经》划到小乘的经典了。为什么要讲《地藏经》,是讲小不讲大吗?我们的判断是错误的,法没有大小,至于经的义理,是看我们当时的情况,..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有一次,释迦世尊带着五百个比丘弟子,从拘留国游化到罗欧咤国,由于佛陀的圣德和声望的感召,当他尚未到达时,关于他的种种事迹,已经传遍了全国,也轰动了全国。当他开始为罗欧咤国的人民说法的那天,真是万人空巷,把那说法的地方,挤得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这次的说法,当然摄..
三、佛教中常见的名相术语
三、佛教中常见的名相术语名相:名,名词、概念。相,意为相状,指心识对事物形象、状态、性质等的分别。眼耳鼻舌身五感官对境所得的色声香味触五种感觉经验,及意识所分别的“法尘”(概念),统称为相。即人通过感知器官所得的认识,这种认识由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组成。前五官所..
二十七、佛教的道德观
弑亲灭门、轿车撞伤行人又挥刀捅死、官员集体奸污少女、女教师卖淫,各种坑蒙拐骗,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连过去最老实的农民也搞起毒韭菜、苏丹红鸡蛋,所谓的“绿色食品”“绿色蔬菜”,是真正没有使用农药、激素、化肥的“绿色”,还是一张标签而已?……道德危机,道德底线..
附录 一、人死后若有来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请听佛陀的回答)
佛说见正经一卷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树,本来只是一颗种子..
知识分子与佛教
知识分子与佛教大舟纂辑前言按世界流行的“知识分子”的概念,所谓“知识分子”是指intellctual,是elite。而这两个名词的含义确切地说是指那些掌握了人类创造的知识文化,从而具有独立的思想,关心社会,富于使命感,能担负起“社会良心”角色的人。而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分子”..
宣化上人:由这两点就可知道,你前生有没有杀过生!
你今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前生你就做的什么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知道自己前生是个做什么的。怎么能知道呢?你自己考察考察你自己、看看你自己;你要是慈悲心多,那么前生就没有怎么样杀过生,就没有犯过多大杀戒。所谓“慈悲心”,就是没有脾气;见到任何人,都觉得这个人和我就..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导引版
上净下界法师主讲目次01.心力跟佛力是不可以分开的!02.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的正念!03.净心与净土的思想,我们把它分成三大科来说明04.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思想决定你的生命!05.一切法趣佛号;一切法跟佛相应!06.过去创造现在,现在也创造未来!07.虽作恶业,速即能悔,..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佛遗教经讲记目录净界法师讲述佛遗教经讲记(01)…………第001页佛遗教经讲记(02)…………第010页佛遗教经讲记(03)…………第018页佛遗教经讲记(04)…………第026页佛遗教经讲记(05)…………第035页佛遗教经讲记(06)…………第043页佛遗教经讲记(07)…………第051页佛遗教经讲记(08..
净界法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第1卷共20卷)前言代序【1】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在大乘法的修学当中,是很特别的法门,因为它是一种本尊相应法门。也就是说:我们修学净土的所有功德,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这样的内涵,印光大师提出了两个观念说:净土宗的..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直解净界法师第一卷【1】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2】《八识规矩颂》它是就着心法来讨论【3】《八识规矩颂直解》大纲【4】《八识规矩颂》作者略史(一)【5】《八识规矩颂》作者略史(二)【6】《八识规矩颂》作者略史(三)【7】《八识规矩颂》作者略史(四)第二卷【8】..
皆仁法师:怎样才算是有福之人
皆仁法师说起福字,看似虚无缥缈,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又实实在在体会得到个中的差别。我们常听人说,某某人是有福者。那佛经中对有福之人又是怎么界定的呢?换言之,怎样的人,才算是有福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中,曾经这样说道:如果一个人拥有智..
虚云老和尚:一切境界都有前因,不在境上妄生憎爱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