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孝法师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你感受到了就一定会评判。而评判最终结果会落在两个方面:非好即坏。因为无明,我们看任何东西的知见都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所以,我们的评判标准一直被无始劫以来的习惯左右,它是有问题的。我们的心会很..

如孝法师:如何学佛才不迷信

修行佛法的过程,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结缘、正见、正修、正行。正见对一切生命现象宏观的了解第一个阶段是结缘的阶段,比如去寺院礼佛、祈福等,与三宝结缘。第二个阶段是了解正见。从传统文化也能够入佛法,因为它们都是善法,是相应的。传统文化是谈我们的..

心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最近在武汉的月湖畔看到了这个“知音”的故事,第一次面对面地体会到了古人所享受到的生命的美好。伯牙去学琴,老师成连教了三年,他都没学好。最后,老师很生气说:“我的老师叫方子春,在蓬莱仙岛上,他能够治人心,怡人情,我带你去跟他学,你肯定能有很大的提升。”然后就带伯..

别被不重要的目标阻挡了人生的方向

人的一期生命,掐头去尾,老天爷刚好把中间的五十年留给我们了。这五十年,从富到贵十年、从贵到贤十年、从贤到圣十年、从圣到利他十年,这样的人生才能算圆满。修行人是要按照这个标准走的,如果连个福报都没有,还修什么行呢?不修福报,哪里会有福报?福报都是修来的,不是偷来..

杀生是这个时代的劫难

关于杀业,在戒律里面规定得非常具体,它的成立首先要具备杀心、杀缘。杀心就是你动了杀死对方的心,杀缘指的是拿起东西去杀人,把行动落实在方法上,不仅是指拿起刀杀,还有咒杀,随喜杀。这些都和杀业有关系,只不过根据最终的结果,就像量刑一样——如果被杀的人死了就犯了杀戒..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怎么去实践?面对不同的对境时,这两者的运用是不是应该有所侧重?如孝法师答:一般来讲,大乘的法门就是运用般若与愿力。般若基本上任何时候都要用,包括我们发愿时,都要发无我的愿。《金刚经》是这样发愿的:“所有一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