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

如何契入大手印?

如何契入大手印?◎陈亦新:契入大手印有什么窍诀吗?●雪漠:大手印有三个要诀:保任空性就是止,警觉之心就是观,用止观之心去应对世界上的万物,就是妙用。单纯的止或是观生不起妙用,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单纯的妙用而没有止和观就是世俗的行为,单纯的止没有警觉就是顽空。当你把行为融入..

什么是真正的平常心?

什么是真正的平常心?◎陈亦新:我常听人说“平常心是道”,那么,什么是平常心?●雪漠:“平常心是道”,是禅宗里常见的一句话。什么是平常心?这里的平常心不是凡夫的平常心,而是指认知到真心之后,却不执著真心,这才算平常心。我说过,真心就是清净的、安详的、坦然..

如何解决信仰与现实的矛盾?

如何解决信仰与现实的矛盾?◎问:现在我面临一种矛盾,我要想生存得好一点,就得接受许多世俗的东西,我才能跟世俗融洽地生活下去,但这样的生活,必然会失去许多高尚,但假如不这样做,我可能连生存也非常难。我经常为此而挣扎。您如何解决这种矛盾?●雪漠:当你觉得某种东西世俗和不世俗..

为什么谈“空”色变?

为什么谈“空”色变?1、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吗?◎问:“一切离不开心,一切皆是心的显现。”当我们对别人生气时,我们心目中的别人,其实就是自己的心根据因缘显现的表相,看破它是因缘使然,不执著,是不是就是智慧?还是这心灵显现的表相,本身也是自己..

佛法的“神通”是什么?

佛法的“神通”是什么?很多中国人接触佛教,是从读《西游记》开始的。孙悟空拜菩提祖师为师修道,修成了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于是乎,很多人就误以为,学佛修行,就是修神通;谁有神通,谁有“特异功能”,谁就修得好。甚至有些人学佛修行,就是为了求得神通..

为什么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

为什么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本来是古印度的一种宗教修行方法,往往与“定”合称,指通过心注一境而使心处于宁静思虑的状态以观悟特定对象或义理的思维修习活动。这种运用非理性的心理调控来引导人们精神活动的方法,曾在释迦牟尼成道及其创立佛教的活..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心性论的概念、范畴、命题和思想,并加以拓展,将般若性空论与涅佛性论融会贯通,形成了带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心性学说,并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大潮中占据了主流地位。心性学说,是从&ldqu..

蔡礼旭: 我们在洗碗的时候,有没有爱敬存心?

我们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太上感应篇》。师父一直强调,要成就这一生的道德学问,一定要扎好德行的根。而扎根当中,师父强调,要学习《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还有《十善业道经》。我们从我们自己做起,从我们自己的单位做起,从我们中心,我们来扎好德行的根。我们一定要..

孩子考试成绩好能奖励吗?

我们刚刚提到的,德是本,成绩、才华是末,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家还是对这个很看重。但是我们冷静想想,我们今天专注孩子的成绩,他能好多久?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盯着他,他能好多久?这是我们值得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天孩子这一次考得好了,他下一次能好..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孩子阳奉阴违?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孩子阳奉阴违?我们这些长者得冷静,我们自己有没有阳奉阴违,做表面功夫?我自己在教育界看到,我们也是很捏把汗,上面要来检查了,赶紧赶一大堆资料出来,那个printer在那两天,唰唰唰,不知道印了多少数据,那一罐都不少钱。然后检查完了,这些官员回去了,收起来,从此这些..

如何落实德行教育演讲会(2004,汕头)

如何落实德行教育演讲会蔡礼旭老师主讲2004年11月7日汕头市诸位领导、诸位老师、诸位家长:大家早上好!我们看到讲台上摆了两束很美丽的鲜花,开好花才能结好果,所以我们为人老师为人家长,到底要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让孩子的人生能够结非常好的果实,这就是我们为人老师为人..

中年男性该如何化解各种职场的压力?

中年男性该如何化解各种职场的压力?当然,压力,有来自外在的,有来自内在自己心理调试的问题。比方我们先从内在。有时候给自己压力太大,患得患失了,那就放不开了。给自己压力太大,这个要调整成,时时要用平常心去应对一切事情。而且给自己压力太大,也是太容易紧张,不懂得调整好自己的..

香港教育学院问答

香港教育学院问答『2011年11月23日晚上』(一)问:我是香港教育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刚才您说人生如梦,到最后都是一场空。既然有意义的人生跟无意义的人生,到头来都是一场空,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赋予人生意义呢?答:人生如梦这一点,不要说是我,你也会承认的。你可以想一想,自己最后死的..

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可能有开心的笑声;可能有委屈的泪水;可能有成功的自信;也可能有失败的警醒,但无论怎样,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段都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我们心的无私,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路不必雕琢,只要踏踏实实做事,简简单单做人就好!很多时候..

在人生的舞台上快乐的生活

春节回家探亲时,看到了我高中时的一个同学。谈到目前的工作,他列举了身边朋友、同学的种种成就,似乎觉得自己现在一事无成,有些许失落;说到家庭,列举了无房无车无存款,因为单位偏远又照顾不到家庭老小,很是愧疚;说到自己,列举了诸多成绩,认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心里有..

苏东坡安于素食的居士

■苏轼生平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团练副使(今湖北黄冈)。元佑八年(1093年)被远贬..

人生无常 ――苏轼《焰口召请文》赏评 [远尘法师]

人生无常——苏轼《焰口召请文》赏评/远尘法师苏轼(1037-1101)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

厦门即将举办首届素渡禅文化节

经过精密筹备,多方参与,2014中国(厦门)素渡禅文化节已经颇具雏形,指导单位和主承办单位基本确认。这场由张誉旺、田勖、蓝敏涛共同发起,近百名慈善义工热情参与的禅文化公益普及活动,即将于2014年6月中旬拉开帷幕。谈及发心举办这样一场活动的初衷,发起人之一的张誉旺先生表..

梦醒时分,春光旖旎

花开一时,却凋零一世的繁华。看彼岸,只把眷恋深锁心间。那些被风诱落满地的花瓣,再也回不到树的怀抱。谁知花心,是为了风的邀请,还是树的不挽留,抑或是岁月残忍的安排?瘦的是光阴,宽的是指缝。惊鸿一瞥间,流年已经给故事安排好了结局。有些人,如彼岸花,只可站在时光的转..

谈感应与神通 [黄国达]

神迹、超自然现象及人类的心理需求人类对未来有着各式各样的梦想,在现实世界里,可以实现的称为理想;无法实现的,即寄情于宗教。如果确实能进入另一个超自然的神秘世界,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值得详加探究它的真伪、邪正,而不是一味的投入其中或是反过来全盘否定它。信仰宗教的人..

素食店经营7大误区

素食店经营误区(一)每年有很多素食店欢欢喜喜地开张,但每年关门的素食店不少,其中与经营者自身有着极大的关系,既使在关门后,很多人都找不到自身的盲点,总是将失败归结在外部因素,所谓万法唯心造。其实自身的因素往往更大一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站在一个旁观的经理人的..

让生命回归自然

是什么让我们背离自然生活?人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当大自然最奥秘的生命充盈人的心灵时,足以令我们心旷神怡。所以,让我们的生命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世界是个大宇宙,而我们的身体则是个小宇宙。你看,地球的结构和我们的身体是多么相似:地球里有溶岩和水,..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心地法门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因为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咒,把..

用觉悟的心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接触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

活泼的中国禅宗 [杨曾文]

禅宗的创始人及历代著名禅师是怀着超越诸宗之上并且批评诸宗的意识创立和传播禅宗的。与诸宗相比,禅宗,特别是在唐末成为禅宗主流的南宗具有以下特点:自称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禅宗虽没有系统的判教理论,但在南宗兴起后自称是与禅宗以外诸宗相对立的“宗”、“宗..

缘起即灭 缘生已空 净慧长老的佛性禅心

长老生平净慧长老是当代中国佛教高僧,1933年出生于湖北省新洲。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十四岁在武昌三佛寺拜师学经,法名宗道,字净慧,奠定超脱出世的宗教品格和献身佛教的理想。1951年十八岁时由剃度师宗樵和尚送往广东云门寺受比丘戒,得以亲侍中国现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

禅僧行脚的影响

唐后期禅宗的行脚之风,对学僧和整个禅林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首先,行脚有助于参禅者自身的悟道。因为心中有所惑,需要资深禅师的点拨,才踏上行脚求学路。无人可以只凭枯坐一处,冥思苦想便能开悟,就能得无上菩提。佛法不离世间法,禅法源于生活。越是著名的禅师越注意遍参丛林,..

佛教的最高境界―涅

主讲:楼宇烈先生主题:“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时间:2006年11月4日上午地点:昌平随园国学会所主持人傅桦: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优雅别致的随园,来到我们“中国商界精英国学文化之旅”。昨天北大的李中华教授为我们主讲..

佛教坦然超脱的“死”观

十九世纪的德国大哲费尔巴哈曾说过:“世上若没有死,就不会有宗教”,这话若用在佛教上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如果世上没有死(指人身之死)这回事,也许就不会有佛教及其存续与发展,至少佛教的作用,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佛教就不会是现在的这种繁荣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