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怕业障现前,我是怕福报现前。福报一现前,用的不好,就会消失。那业障一现前,就会赶紧了掉。这个比较好。人有福报时,很难不去享受一番。所以佛教讲的,不要放逸。福报现前,不一定是好事。以前有个人,占了风水宝地,果然发财了,靠高利贷就可以过得非常好。你说是好事吗..
虚云老和尚
虚云老和尚:这个色字不知害了多少人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我们和佛就如此不同。《楞严》一经,由阿难发起,做我们的模范。全经着重说“淫”字,由这淫字说出很多文章来。最初由阿难示现,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
虚云老和尚:业障有定数
就以我自己而言,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还落因果。少年就想住茅棚,放下万缘,偷安度日,结果还是放不下,逃不掉因果。庚子年,随光绪皇帝到陕西,嫌市朝太烦,故第二次又上终南,到嘉五台结庐,改名隐迹,把茅庐弄好,以为可以安居不动了,但因果不由你,还是隐不..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一首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我们这个禅七,也是十方同聚会。文殊阁、普贤阁有来自各地的居士们,在这里打禅七。打禅七就是要修习无为法,无为法是解脱的法。但是,同样在一个禅堂..
庐山东林寺前方丈果一上人圆寂纪念日
果一上人(1922-1994),俗姓刘,湖北省松滋县人,1945年至湖北梁山观音禅寺,依圣观和尚剃度出家,同年秋,在湖北枝江县圣寿寺,依妙礼和尚受具足戒,专修净土法门,以持名念佛为宗。1953年春末夏初,参谒禅宗大德虚云老和尚,是年7月,随老和尚中兴云居山真如寺,时任当家师兼知客..
布施是给自己种福田
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先讲个来果老和尚的故事。来果老和尚和虚云老和尚一样,为近代公认的开悟禅师,他也是近代公认的最严厉的禅师。来果老和尚是高 寺的住持,在当时禅宗大丛林中,出开悟僧人最多的,有三大寺,金山寺,高 寺,天宁寺。这三大寺禅宗出来开悟的是最多的。虚..
虚云老和尚: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得守空王法,勿为魔事侵。戒香薰宝座,梵网结珠林。持戒对修行很重要。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
虚云老和尚: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的。这里是茅棚境界,不讲究这些。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一天到晚在烦恼中过日,你们多礼,我就更麻烦了。随便随时,哪里都可以问,可以说,禅和子在巷里牵牛直来直去..
袈裟的由来与殊胜之处
袈裟,梵语音译为迦沙曳,义译为不正、坏、浊、染等。因为佛教出家人所穿的法衣,避开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其他杂色,所以从色而命名为袈裟。又因为当初那悲催的频婆娑罗王眼神不好,差点错把外道当作佛教出家人,于是跑去找佛陀吐槽。而佛陀和阿难尊者外出时,佛陀在..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就是不断地在心里提起:有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将话头不断地提起,生起疑情,将全部的身心专注在一个“无”上,就这么简单。所以用这种方法修行,本来没有太多的话可..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体作务都是随喜作的,扫地也阿弥陀佛,煮菜也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事事随喜不挂碍,心则渐入西方境。2、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
自问老何如——酸甜苦辣自承当
自问老何如——酸甜苦辣自承当有人曾说,孩子初生时大哭,是在控诉轮回的痛苦。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婴儿在不断成长,小学、中学、大学、成家立业……韶华之年,他表面上看来青春美满,但实际上生命却在一天天缩短,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时,不知不觉就会步入老年,感受衰老的..
弥勒净土的庄严和往生弥勒净土的方法
最近有人留言说,因为玄奘大师和虚云老和尚等大德都发愿往生弥勒净土,所以他对弥勒菩萨所在的净土心生向往,想要了解多一些。那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弥勒净土的那些事。弥勒净土,指的是欲界六天中的第四天——兜率天。因为兜率天的内院常常是一生补处菩萨所生之地,而弥勒..
江西青原山,有位降虎伏蟒的大修行人
导读:释体光老和尚,俗姓袁,河南项城人,1924年4月出生。16岁在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云台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19岁在湖北武汉宝通寺传宗律师座下受具足戒,法名印玄,字体光。2005年1月24日,化缘已毕,老人于八十高龄,跏趺入灭,端居七日,面貌鲜泽,弟子将其装缸供奉于青原..
虚云老和尚的墨宝真迹
虚云老和尚整理《三坛外集》和《垂语大体》和《引礼寮仪式》虚云老和尚在鸡足山祝圣寺期间整理的《坐香规约》手稿
祖师禅的手眼
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叫“久住有缘,久坐有禅”,说一个人在一个寺院住久了,自然就跟这个寺院有了缘;打坐久了,都有禅的受用。这当然也意味着,刚开始坐,不大容易有体验。每天这样在禅堂里行行坐坐,只要我们能坚持坐下来,不缺香,就不简单。在这个过程里可能我们会..
广种福田的两种方法,你知道吗?
“福”,自古便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它是衣食丰饶,长寿富足,是康宁无忧,所求顺遂,同样也是治学、修行中不可或缺的资粮,故而儒家说“五福临门”,佛家注重“福慧双修”。什么是“福”?“福”是人们对幸福的一种理解,它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字,但每个人对它的认识都不一样。对南..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更具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古典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关,例如“嘉峪关”、“山海关”。关,给人感觉,如锁,既闭又开,时闭时开,就依因缘而定。为何要锁、要关,因为,有外在的危险与威胁,有内在的沟通与交流..
曾文杰:心心之火11
心心之火一点感悟是心的一朵火花,一点之正见,是真心透过无始劫颠倒妄想崩出的一点心光,虽不起眼,连成片却也能成一片光明,照亮人生前行的一段路。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生让心光相续,慢慢总会化去包裹真心的迷障,由渐至顿,真心就会现前。(两个心,一个代表真心,一个代..
真正天眼
天眼的能力是超乎物质世界,譬如说看到鬼魂,看到天神,甚至于看到其它的世界。现在人讲的千里眼,是根据道家的传说而翻译的。据说,神医扁鹊有一次碰到一个神仙,给他一个能透视的宝贝,他的眼睛就变得比X光还要厉害,可以看到人的五脏六腑,所以他的诊断就不会有错。还有许多唐..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而不是不断地提起。当然彻底地放下,也是彻底地提起。通常我们讲提起,就是心容易住著在一些现象上。《六祖坛经》里六祖大师说:“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不住法”的法,包括了世间法,世间的恶、善..
宏海法师:楞严经略讲
(第一讲)各位法师慈悲,各位有缘们吉祥,诸位下午好。今天菩萨加被。感谢咱们普陀佛协弘法部的邀请。可以说是再一次来与各位大德法师们结这个法缘,做这个法供养。有这样的因缘,至少我本人来讲,非常的欢喜和荣幸。当然,如果有开口讲的有偏颇不到之处的话,也诚心地请诸位法师..
净土法门:病是怎么来的
这后面还有一段,「病起六缘」,出《摩诃止观》第卷八上所讲的,「众生之病皆因六缘而起」。第一个「四大不顺」,四大是说身体,物质的身体,我们没有把它照顾好,让它感受风寒,得伤风感冒这一类的,属於四大不调。第二种「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是我们身体能量重要的来源,..
虚云老和尚: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那么究竟如何降伏其心?
虚云老和尚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
三世宿命通,一世被砍死,一世被拍死
在人间按:看虚云老和尚的开示,绝对是一种享受o(∩_∩)o...要说谁活得最明白,要算是得了宿命通的人啦!可他咋还这郁闷呢?您请看:明因识果看破放下虚云和尚云居山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
四大高僧是这样积累福报的
四大高僧居然是这样积累福报的!(虚云老和尚、印光法师、宣化上人、弘一大师事迹!)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命中福薄要改运”。因果通三世,今生有福之人,是前生修下的善业,招感到今生的乐果,享受福报。有福而不知珍惜,奢侈挥霍,极尽享受之能事,就像银行存款,只取不存,很快..
净土法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净土法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第一集)1983/12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8-004-0001【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次在我们观音佛七当中,为了求得解行相应,所以在七天当中,每一天有四个小时讲经,四个小时称扬菩萨圣号。在讲席当中,我们采取前清大义法..
虚云老和尚:三千大千无有一芥子许地不是佛陀舍身处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我们在这如梦如幻的生活中,颠颠倒倒的过日子,不知佛的伟大,不思出离生死,任善恶以升沉,随业力而受报。所以世间上的人,总是作善者少,造恶者多;富贵者少,贫贱者多。六道轮回,苦楚万状,有的朝生暮死,或数年而死者,或..
做到这一点,就能让你烦恼减少,福报增加!
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当清净心坐下来时,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一切都不存在。修行,就是把心量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持诵了很多心咒,上了很多佛学班,心量仍然没有打开,那一样入不了佛门。只能算了解佛学知识,种了善根。心量的打开,可以证明一个人修行的进步。为..
虚云老和尚:一有动作威仪,就不是本来面目
云居山方便开示七月初八日(1955年8月25日)我是一个闲人,常住什么事都与我不相干,与大众有缘,在堂里摆摆闲谈。百丈大智老人,以禅宗肇自少室,至曹溪以来,多居律寺,虽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度,于是别立禅居。古人一片婆心,为了培育人材,而定规矩、立次序。时至今日,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