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时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至于阅经,若欲作法师,为众宣扬,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见解过人,罔不徒劳心力,虚丧岁月。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
印光大师
如何不执着于爱的烦恼
心中充满爱,才是美丽的人生,先恭喜你在爱里。我们首先知道,从佛教的角度上来说,这个爱也是我执的一个烦恼。因为在十二因缘里面,从第一个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就是爱,爱就会取,对不对,取缘生,有生就怎么样?老病死苦..
印光大师:想去极乐世界光念佛不够 还得做这件事
念佛持戒,缺一不可【印光大师开示白话译文】佛法象法界那样广大,象虚空那样究竟。但是若说其要点,只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而这三法,互相摄受,互相融和,不能互相孤立。初发心入道,持戒这件事尤其重要。所以《楞严经》上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
传喜法师:如何不执着爱的烦恼
如何不执着爱的烦恼心中充满爱,才是美丽的人生,先恭喜你在爱里。我们首先知道,从佛教的角度上来说,这个爱也是我执的一个烦恼。因为在十二因缘里面,从第一个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就是爱,爱就会取,对不对,取缘生,有生..
印光大师说:这些修行人最容易着魔
若一贪着,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近来修行者,多多着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着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着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着,又不生恐怖惊疑。..
印光大师:当今修行,还是在家人好
无得居士,既有六十老父,何得要出家。使不出家,无由闻法修行,尚有可原。今藩篱大撤,在家人研究修习者其多如林,得利益生西方者,亦常有其事,何得要离亲出家乎。此事光绝不赞成。按实说,当今修行,还是在家人好,何以故,以一切无碍故。出家人之障碍,比在家人多,是以非真实..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大安法师答:这不一定,各有因缘。净土十三祖里面,专修专弘净土法门的只有两位,一个是善导大师,一个是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出家后,在做沙弥的时候,看到一本《龙舒净土文》,由此产生了信心,所以他就没有涉及其他的,一门深入,念佛念了..
印光大师论往生品位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辈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四观至第十六观分为上、中、下三辈,每辈又分为上、中、下三品,合为三辈九品。《佛说无量寿经》:“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三辈的共同点是都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差别是在所修功德不同。当..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单调呢
问:我们寺院想成立助念团,但《印光法师嘉言录》讲,助念以念佛为主,我们寺院修净土也非常认同,但居士信徒和家属为他们的亲人助念送往生,觉得光念佛太单调,不能生信,对于这类不了解佛法的人,我们用哪些善巧方便的佛事利益他们,令他们欢喜呢?大安法师答:这不是随顺世情让..
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佛教所说的“贪嗔痴”贪,贪什么东西呢?贪世间的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享受种种,那就属于贪。生活必需以外,过于奢侈的要求、追求,那都是属于贪这个范围。贪财、贪名、贪利等等,这都是属于贪。如果你虽然也很修行,但是与这个贪相应,依然是生死的根本。你想我要去极乐世..
如瑞法师:修行却在平常中
修行却在平常中正物须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若离世间证菩提,怎见如来金色身。这是说明: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吃喝拉撒睡都有佛法,就看我们怎么样用心。我刚才来观堂的时候,看到门口放了两箱子法宝。你放法宝的时候,就要把他放正,不管是在纸箱子里也好,或者一本经书也好..
关于回向,学佛人普遍存在一个误解
有关回向的比喻,是一个人舍不得将食物独自享用,而将它与众人分享。那么,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业是否也随之而减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元钱来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元钱一样。但是,善根却不是这样的,越是回向给众生,善根就越增长;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减少。善..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圣人诚明之道,如来真常之法,匹夫匹妇,皆堪与知与能,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圣虽异,心体无殊。故曰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迷背故,枉受生死轮回之苦。而佛视六道众生,悉同一子,况生信发愿,虔持佛号,具行世善..
吾人一念心性,与诸佛了无有异
吾人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有异,其智愚苦乐天渊悬殊者,以宿世今生之所修所习,有善恶顺逆之所致也。《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言法界性者,即生佛同具之妙真如性,在佛不增,在生不减,处生死而不垢,证涅槃而不净,亘古亘今,不迁不..
念佛三不问 福报自然来
不问时节久远、罪福多少、时处诸缘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事情。善导大师讲:“不问时节久近,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处诸缘,这叫三不问。”一、不问时节久近不问时节久近,指的是时间、时节,有些人说你念佛时间长修行好,这就是时间久了。..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皈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净三归品第二十)宗喀巴大师在所造《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是故皈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卷四,116页)是否获得皈依体是“内”道与“外”道的分水岭。而皈依体能否获..
如何明辨是非邪正
问:近来,有些居士专弘净土的音像与书籍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在大量流通。我等群盲不辨真伪,伏请师父于百忙中慈悲开示,如何明辨是非邪正?大安法师开示:目前,弘扬净土的音像与书籍广泛流通,总的来说,是好现象,说明信佛学佛的人员增多,社会人士渴望了解佛教的人数增多。在..
印光大师:怎样消除魔鬼搅扰?
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如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
为什么有人为善而得祸
问:为什么有人为善而得祸?有人作恶而享福?印光大师:手书备悉。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可戒。不知祸福之来,有近有远,迟早不定。近则人俱得见。远则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通者,不能悉知。今设一喻,以期易知。作善作恶,..
净土法门之超胜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为禅、教、律、密、净五宗,并指明净土宗为各宗的归宿:如来一代听说诸法,举其大宗,其名有五,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此五宗者,悉皆显示佛之身口意三业,戒定慧三学,与夫一切三昧万德。固无可轩轾抑扬,拣择取舍者..
往生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 不是临命终的事情
破茧成蝶在末法时期,很多人都修净土法门,而不了解保护这一颗清净心的重要。毛毛虫变蝴蝶,毛毛虫怎么变蝴蝶呢?这里是毛毛虫,变……变作蝴蝶,从这里到这里,如果毛毛虫染上病毒,或被鸟吃掉,这个毛毛虫有没有机会变成蝴蝶呢?没机会。毛毛虫比喻什么呢?比喻我们这一颗清净心..
念佛人不要仗恃自己的聪明智慧
念佛之人要以老实行持为要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拋之于东洋大海外。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三编下·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印光大师讲的话,好啊!让我们听了心里面很清凉,很透明,很舒服。多干脆!说念佛的人,你不要仗自己的聪明智慧,如果有聪明智慧怎么办?..
印光大师:为什么有人为善而得祸
为什么有人为善而得祸问:为什么有人为善而得祸?有人作恶而享福?印光大师开示:手书备悉。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可戒。不知祸福之来,有近有远,迟早不定。近则人俱得见。远则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通者,不能悉知。今设一..
劝茹素断荤戒杀放生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了无二致。但以迷而未悟,故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永无底止。虽则人天善道,较三途恶道,苦乐悬殊。然皆随善恶业力,常相轮转。则善道不足恃,恶道诚可怖。岂可不培植善因,妄造恶业。恃己之强,陵彼之弱。取水陆空行一切众生,杀而食之乎。在昔佛..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戒定慧三,力极功纯,则妄惑彻底消灭,本心全体显现矣。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明本镜具,非从外来,特仗揩磨之缘,以显发耳。虽然,仗自力修行,断惑证真,颇不容易..
念佛不要仗恃自己的聪明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拋之于东洋大海外。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三编下·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印光大师讲的话,好啊!让我们听了心里面很清凉,很透明,很舒服。多干脆!说念佛的人,你不要仗自己的聪明智慧,如果有聪明智慧怎么办?你把它拋到东洋大海之外去..
印光大师: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多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彼狂徒纵情欲事,探花折柳,窃玉偷香,灭理乱伦,败家辱祖,恶名播于乡里,毒气遗于子孙,生不尽其天年,死永堕于恶道者,姑置勿论。即夫妇之伦,倘一沉湎,由兹而死者,何可胜数..
念佛消业咫尺西天
佛说极乐世界离此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土,祖师在灵隐寺的墙上写了“咫尺西天”四个大字,说极乐世界与我们相隔咫尺。凡夫宿业未消,凡心不转,自然与极乐世界相距十万亿佛土;觉悟之后,极乐世界就在咫尺之间。怎样变十万亿佛土为咫尺?印光大师有一副对联“竭诚自能转凡心,念佛方可..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通规,亦为末法时代一切众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脱之要道。良以如来所说一切法门,无非令众生出生死,成佛道耳。但以上根者少,中下者多,故能于即生了脱者,虽在正像,尚不多见,况末法人根陋劣,寿命短促,知识希少,邪外纵..
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多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彼狂徒纵情欲事,探花折柳,窃玉偷香,灭理乱伦,败家辱祖,恶名播于乡里,毒气遗于子孙,生不尽其天年,死永堕于恶道者,姑置勿论。即夫妇之伦,倘一沉湎,由兹而死者,何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