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

原来一切都是自我设定

时间飞快,我已经在辅助员岗位上成长半年了。要说最大的收获和改变,就是我渐渐养成了随喜他人功德、检讨自身不足的习惯,审视到了自己所谓的感恩心、慈悲心和利他心其实是另一种心行的表现。同时我也渐渐明白,唯有发愿承担才能从迷惑一步步走向觉醒,所谓的“没发心,没时间,没..

退心生起时,修行正当时

最近我正在经历一个宝贵的过程,那就是心行反复。这让我清晰看到了凡夫心可怕的一面。当我想要诵经时,内心就会有怀疑的声音出来,做定课不自主地就觉得烦躁。拿经书恭敬问讯的时候,心里却跳出来的却是“不就是一本书吗!能有什么用?”看身边的人时,会死死盯住缺点,看着就心烦。..

关闭恶趣门,踏上菩提路

从接触佛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也因为观察到众生有种种苦、种种无奈而选择出家、潜心修行,希望能够帮助受苦的众生。经典中也处处描述三恶道苦,但的确没太认真深入思维过。这次刚好利用放假时间静修,每天四座修法前观修无常及三恶趣苦,才真正体会修学次第的重要性及观察修、..

主持沙龙的一些经验和体悟

上一次主持沙龙法喜美妙的体验,让我对这一次的主持充满着期待,想继续追寻那种投入感,那种流畅的表现,那种突破障碍后的惬意。有所求就有挂碍,有期待就会有焦虑。前行之后,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总觉得找不到曾经的状态,心很低沉,甚至泛起了阵阵焦虑。我知道这些都是障碍..

实习辅导员的成长

心平了,一切都好起来了。特别是违缘到来的时候,更能策励自己的发心,而当自己真正发心的时候,一切都会改变的。导师开示:修行的关键,在于要彻底改变过去只关注结果而不注重用心的方式,只注重结果是生死流转的根源,要以出离心和菩提心来做事!同样的,承担辅导员的目的是为了..

义工行让我成长

可能了解我背景的人都知道我是名老义工,出家前我就是一名义工,跑在慈善的最前线。我最初的想法也只是想做点公益,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仅此而已。却没想到,这个微小的善心念如同蝴蝶效应,整个地改变了我之后的人生。做义工前,可以说我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人。我不太热衷于与人交..

感恩孩子的示现

转眼间儿子已到了小学六年级,即将升入初中。一直以来我对儿子很信任,特别对他身上的品质还是蛮欣慰的,有爱心、宽容、善解人意,没有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通病。有时在与儿子交流的过程中,也深感他的思想成熟,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令人放心。一直以来我就沉浸在这样的感觉中..

微信群里修慈悲

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慈悲心很难生起,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又出现了对境。一个义工微信群里,有一部分是师兄,还有一些没有进入三级修学但也在学佛的师兄。群主一再强调,不要发与学佛无关的内容,可一位师兄总在群里长篇大论,别人提醒她,她更来劲,到处找人辩论,发表一些..

践行八字方针,转化违缘

随着同喜班的结业,班级的氛围、凝聚力、修学效果好像都还不错。于是,在同行的赞许下,在学员们的感恩中,作为辅导员的我渐渐地迷失了自己,陷入了我执的迷境中,傲慢,自以为是随之而来。一、在对境中,照见设定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好与坏的转变就在瞬间,让人防不胜防!在..

消融念恩中的距离感

记得上同喜班的时候,我特别羡慕漫画里的贤二,我觉得贤二太幸福了,每次有一点小烦恼或做了错事,他的师父都会及时开导他、纠正他,帮助他快速成长,不让他走弯路。我当时就评论道:“贤二好幸福啊,天天都能在师父身边。”结果有师兄马上回复我说:“导师也天天在我们身边呀!”..

菩提道上有捷径

导师曾经说过,担任辅导员是个人成长的捷径。说句心里话,对导师的这个说法,以前我是半信半疑的,现在经过近一年的带班,我对此确信无疑。学习《辅导员的素养》,一一对照下来,六大素养中无论哪一条我都相差甚远,根本没有信心和勇气承担辅导员这个岗位。也许是因缘所至,我是带..

生命中有了一盏明灯

之前的我很忙,哪里忙?心里忙,忙得一头浆糊,恐惧怕失去,内心软趴趴的。2016年9月3日,我加入三级修学,当时没有激动的心情,因为当时的我是来学习知识的,并且是怀揣着满肚子的心理学来解释佛法的。我还记得当时共修,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用心理学来解释我看到的法义,现在想起还..

法镜除垢

《道次第略论》云:"欲知自面有无垢秽,照镜知已,而除其垢。自行之过恶,于法镜中毕现,心生热恼。除过修德,须随法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关注自己的脸脏不脏,但是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脸。如果想看脸干净不干净,就必须先照镜子,然后用干净的水洗脸,彻底地把脸上的垢..

从同喜到同修

所带班刚升同修。有师兄反应心行跟不上,有师兄说观听视频很难安住,还有师兄纠结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用不起来,对此分享如下。一、同喜阶段的心行基础回顾同喜阶段的修学,是“以人生佛教为基础,以信仰建设为中心”,从人生佛教入手,落脚到信仰建设,是一个从欢喜到信仰的过程。通..

保质保量做好皈依共修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皈依共修的分享,不过文字水平有限,感觉没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实在觉得皈依共修的重要和殊胜,所以再次梳理分享。一、首先是对皈依共修生起极大的信心和重视我是怎样生起极大的信心和重视呢?在《道次第》的略示修法中,导师讲到:七支供是第一生产力,能..

一个文宣义工的修行心路

作为班级的文宣义工,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在班级群里分享书院网站和公众号的文章。刚当选时,我并没有多思考该怎样做好这项工作,而是把它当成简单机械的任务在完成。有时还掺杂着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比如,发的内容多了,大家会不会烦我刷屏?不小心发送有误,心里就会打鼓,当..

修学基础有多重要

佛法修学的五大要素——皈依、发心、戒律、正见和止观,第一次是在《学员手册》里学到的,当时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同喜班半年后,适逢春节,辅导员安排假期里复习《学员手册》,这次再看五大要素,切实感受到修学次第的重要,接下来的这一课《想法与做法》,又看到导师对修学体系的..

珍惜暇满人身,开启新生命

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立交桥和宽宽长长的长城大道,人来车往,甚是喧嚣。绿化带里的花草树木,都冒出了新芽,春天悄无声息地来了。走进三级修学将近一年了,马上要进入同修班。通过同喜班的修学,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开始了我的新生命。想起过去的二十多年,心仍是痛的,泪还..

听闻《慈经》让心安住

记得最初听《慈经》是在读书会,导读师兄讲述《慈经》的故事,然后请大家找个舒适的坐姿,闭目听闻。第二天我就和同事分享,因为听了《慈经》,心静了,压力被释放了,人也轻松了。2016年底进入书院,我开始不间断地每天听闻《慈经》,起初是为了做定课,因为辅导员师兄说定课很重..

纠正观念早作打算

关于“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个话题,我在学佛之前是从来没有考虑过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从父母来,天经地义,有什么好想的呢?至于死往何去,这更是一个忌讳的话题,甚至平时说话时无意间冒出一个“死”字,就赶紧“呸呸呸”几下,生怕死神盯上自己。可真正的现实并不..

“疗病”之路由此开始

从2015年3月进书院至今已经一年半了,每日的功课都是按步就搬地照课程设置完成的,至今为止是100%班级共修现场出勤率,每次自修都做好思维导图,认真完成分享稿。从同喜班开始一直承担着班长、义工、导读员等,升入同修班经培训后又成为一名沙龙主持义工。在寺院、书院的很多培训..

一声佛号一声心

9月22日下午在代表公司去往法院开庭的路上,得知觉筏师兄的父亲往生的消息。此前一直希望能有参加现场助念的机缘,偏巧老菩萨往生的医院离我家不太远,于是果断回复了消息:晚上下班后一定赶去送老菩萨一程,请师兄们帮忙安排,感恩!结束了下午的庭审回到公司已是5点多,交代完工..

南怀瑾: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南师怀瑾先生讲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一九八五年元月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是否能坚此一念,贯彻始终,甚至法会圆满后,仍然能将自己全部身心投注于准提佛母无尽无边的深妙法海中,那..

朱清时: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讲演者简介: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绿色化学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1994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和汤普逊纪念奖。演讲简介:朱校长介绍了二十世纪人类科学的最高成就——..

马明博:老和尚是哪尊菩萨?

老和尚是哪尊菩萨?(图源:网络)“天冷,喝什么茶呢?”见众人围着茶桌坐下,泽佳从茶架上取下一款熟普洱,“这饼老茶,我一直没舍得打开呢。你们来了,我们就喝它吧。老茶茶性温和,暖胃,适合天冷的时候喝。”冲水,出汤,汤色红郁透亮,每人分得一盏。送至唇边,醇厚的香气,扑鼻..

方海权:为什么同样求生极乐净土,有人求得,有人求不得

《彻悟禅师文集》曰:持一声是一九莲种子,念一句是往生正因。直须心心相续,念念无差,唯专,唯勤。自古至今极多人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有人求得,有人求不得。而彻祖作出决定能生之语,那就是唯专,唯勤。专和勤到了什么程度,就是心心相续不停而念,其中不夹杂任何杂念妄念。..

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

《药师经的济世观》根据南怀瑾先生于一九八一年为了十方书院的出家同学作的演讲录音编辑而成。南怀瑾先生在讲解这本经典时,深入极微细处,并以自他人生经历,举例融会经义,谆谆告诫,处处提示,亲切幽默,使人必能有所领悟。南师更特别强调,《药师经》的重点,在于药师佛的十二..

刘素云 :修佛修佛,你修的是什么? 实际修的就是这颗心

有这么四句话是这样说的,「心里无事得自在」,就是你心里不装事。我过去曾经说过,我心里是不装事、不装人、不装物,你说除了人事物你还有啥装的?那就阿弥陀佛了,所以我是做到这三不装。这里说,「心里无事得自在,心里有事烦恼添」,对比吧,没事你自在,有事怎么的?烦恼添。第..

漫谈两性关系

印光大师嘉言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间圣人,烹凡炼圣之大冶洪炉。若最初不以因果是究,则通宗通教之后,尚或有错因果之事;因果一错,则堕落有分,超升无由矣。且勿谓此理浅近而忽之,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抛因果之外。而凡夫心量小,凡经中所说大因果处,或领会不及,当以世..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应知其所起者,皆为本元清净性中之道行。功夫至此,毫无粘滞,妄念皆妙用恒沙之道行。以无念即有念、有念即无念,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妄念要起,那就任它起,不压制它,这并不是放纵它,放纵是攀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