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

如何让业力的相续暂时沉淀下来

在我们修行中,是透过拜忏,忏悔等方式对业力进行直接的对治,但是如何透过改变思想,使业力的相续暂时的沉淀下来?首先我们忏悔业障,从事相上我们的后悔,会让你当体的这个业,你所忏悔这个业的势力薄弱,因为它断相续心,我们知道业力它最需要的是一种相续,因为它本身是生灭的..

放弃主宰权,你才可能往生净土

诸位,你知道我们佛法里面的修行,这个善根有什么好处,诸位知道吗?当你的生命堕落到三恶道的时候,如果你有善根,你容易从三恶道里面弹出来,你的时间就不会太久。因为你的善根是金刚种子。你看佛陀讲一句话说七佛出世尤为蚁子,八万大劫尤为鸽身。你看有些人做蚂蚁,七佛出世还..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业果的转变。当然这当中第六意识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我们先面对业力的问题。我们前面说过,轮回要出离,除了佛力的加持以外,我们必须面临两个因缘的逆转:一个业力的逆转,一个思想的逆转,这两个都必须靠第六意识。我们..

人生最大对手是自己

我们的庙地处北京的海淀区,这个区汇集了很多著名的高校,所以来这里出家的教育程度比较高,海淀还有个基督堂,信基督并参加那里的活动的也大都是以知识分子为主。地理位置这个重要的因缘起了较大的作用。也没有什么神秘的,我估计如果我们的庙处在山西的大同,庙里的很多人应该都..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横超三界,带业往生,究竟成佛。净土法门大畅诸佛度生出世之本怀,乃释尊一代时教归宗结顶之法。第经历代祖师大德的弘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如..

只要沾了佛法边,将来一定成佛

一切众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内部极卑鄙、极低劣的心念,姿态表现的非常之多,争强斗胜,争美斗艳,这事太多了。跟极乐世界那有天渊之别了,跟佛菩萨的境界怎么能相提呢!这样人他也信佛了,也皈依三宝了,他一点三宝事不做。你不要生他的气,慢慢感化他。佛在涅槃的时候,魔王就..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三宝弟子,信佛,不仅要自己安乐。还要去帮助别人,劝一切众生学佛法得到安乐解脱。对不明白佛法的、不知道佛教义理的,你要给他们讲,让他们都明白。这叫随缘度化,可称之为菩萨。对待一些人、一些事的时候、应当要无我,应当与人方便,而不是给自..

法供养的内涵意义

在诸种供养当中,法供养最为第一。那什么叫法供养呢?这里提出了七种来表述法供养的内涵。第一种是如说修行供养。在佛法当中,是特别讲究实践修行,心地上用功,不是去口头三昧的。一定是如说而行,不能口头上说得很漂亮,行为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就是伪君子了,或者数他人宝,..

净慧老和尚《善生经》讲记

《善生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因为它是专门针对在家佛教徒讲的,所以在佛教的弘扬方面,一直没有真正受到重视,只是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太虚法师才开始重视并讲解这部经典。从太虚法师开始,《善生经》才有了注解。它的道理很浅显,它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处事中的责任和..

净土经典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成功的秘诀——一向专志“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愿已,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佛说无量寿经》这一章主要是表达法藏菩萨建立大..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并不长,活了四十九岁。但是这个祖师的特点非常鲜明,很有善根。他是出生在康熙年间的,也是清朝最好的一段时间——前清盛世;而且一出生就不吃荤腥,在七八岁的时候就有修道的志向。他的父母知道这个小孩很有善根,所以七岁就..

培养第二念的反击力量

我们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创造一种觉悟的力量。所有的事情若不是觉悟启动的,通通不是佛教,你这是慈善事业了。你一定是有菩提的智慧引导的,所以我们面对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跟业力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让生命启动那个觉悟的力量,这是你要做的。当然你可能..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魔境产生的因由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佛陀招呼了一声阿难,这一句话有警觉的意思。阿难!你应当了知,前面十种识阴的魔境。佛陀在诃责的时候是分二部份诃责:一、是诃责前面八种外道的..

亡者应如何面对投生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死后还会投生。我们曾经历过无数次死亡,只是今天已经彻底忘怀而无法回忆了。对追求解脱的人来说,正视生死大事,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但要知道如何面对死亡,也要知道如何面对投生。在显宗的有些论典中,讲到了人死后的状况,以及投生的过程,却没有讲该如何..

临终时怎样确保被佛菩萨接引到极乐世界?

编者按:净土信仰在中国及东亚都非常普遍,所以中国古代就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印光大师曾说:“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但一个普通人临终之时,如何知道是佛菩萨接引自己?因为也有可能是魔?这时又当如何辨明?怎样确保自..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序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尽,后人逐汇其嘉言,以使万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编‘印光大师全集’堪称完备。然世事倥偬,时人或难一窥全貌,故李净通大德,择其精要,汇而刊之曰,‘文抄菁华录’理显真常至精极粹,故被化者广,得度者众,契机利生,..

佛诞节的纪念意义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期的纪念日,并且是他的二九五〇年的诞期纪念日,我今天所讲的就是这个题目。我们必须先晓得了什么是佛,他是如何来的,然后我们方可以晓得今天的纪念是什么一回事。什么叫做佛?佛就是觉者的意义;浅言之,就是一个极明白的人,已经大醒了的人。佛字..

受持戒律的功德

世俗所说:“受戒容易持戒难!”确是有理,但亦在我们的善根有浅深,信心有无的关系?若果佛弟子戒律严净,谁不敬仰?诸佛菩萨,尚为护念,何况天龙鬼神及人?真如炉中栴檀,妙香普薰,所谓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五分法身的果香,也是从因地修戒得来的;如戒香..

正确认识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意义

如果你的烦恼轻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坚固,可以,三个如果,因为你都不需要,你没有那个病,法门是治病的,你有那个病你就必须吃那个药,当然你没有那个病,你第一个你业障不重,那你就不需要忏悔了,人天乘对你就没有用了,你自然不会去造杀盗淫妄,这五戒你也不要..

初学坐禅调五事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来讲的。在与很多亲朋好友的联系中,自己也常常要他们学学打坐。但是,他们往往因缘不具足,不能来寺院,自己就没有机会给他们讲解如何坐禅。现在把自己的工具书搬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夫行者初学坐禅,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

印光大师的早晚课

原文礼忏无定规,但致志诚恳切即已。卧室供佛,除贫无余屋则可。若有余屋,断不可在卧室供也。功课各随己意,亦无定章。光则早晚必按朝暮课诵直念。凡起腔唱者,亦作直念,但稍缓点。光绝未学唱念。然在丛林中,只可小声,不得声闻于外,以致惊动别人。先则日礼数百拜,近数年来事..

印光大师法语--判教篇

(慧明居士摘录)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宏法利生者,不胜其多。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平论,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议,..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多做多得。少做多失。甘願做、歡喜受。心中常存善..

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

问:汉、吴两译原译本下辈往生只要曾发心念佛一昼夜,以后就算再不相信念佛法门,也不再念,其人临命终时佛亦现前,其人见佛生忏悔心,念佛即生。那么这个发心一昼夜念佛是什么标准?要念到什么程度?大安法师答:汉、吴两译谈到中辈往生和下辈往生的时候,都谈到边地疑城问题,就..

至心信乐应如何理解

问:至心信乐如何理解?大安法师答:我们讲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往生,但是“至心信乐、欲生”这六个字不容易做到。“至心”,真诚到极点的心。信——至信,这个“至”是修饰“心”,修饰“信”,修饰“乐”的——至信的心,这个心没有一点怀疑..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问: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出来让众生都看见?众生如果看到这样殊胜的景象还会不相信吗?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来救度众生呢?大安法师答:没有善根的人,你就放光他也接纳不了。实际上自古以来,佛随时现身放光让众生产生信心的例子多有存在。前几年我到大连..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第一就是泛泛悠悠,敷衍了事。就是好像自己也有功课也念佛,但是生死心不切,心很浮泛。每天的功课他也敷衍做一做,但是常常找借口,今天生病了不能念,明天有事情了不能念,后天身体很好还要干更重要的事情,即便念也是敷衍,这是第一种。第二种..

思地狱苦,念佛自然恳切

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念佛时不能恳切者,不知娑婆苦,极乐乐耳。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

昌臻法师《净宗祖师有关临终的恳切开示》

一、临终四事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不得怕死: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脱生死轮回的痛苦,真正离苦得乐。还有必须明白,怕死还是要死,但死后不可能往生,因你已经失去往生的信愿。2、不可留恋:首先要放下这虚幻的身躯,放下亲属,放下万..

昌臻法师《重温印光祖师偈语的体会》

学佛的目的,是真为生死。了生死的捷径,是念佛求生净土。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人。弘一大师称之为三百年少见的高僧,并恳求为弟子。印祖一生专修专弘净宗,皈依者五十余万人。《文钞》广传海内外,影响深远。被尊为净宗十三祖。印祖这首偈语,是对净宗十二祖彻悟禅师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