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我们在佛法修学当中,有些人的发心是错误的,就是他已经往邪恶的方向走..
善根
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别
我们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会做一些慈善事业,他们也修善,我们佛弟子也修善,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呢?有些人说:“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都是劝人断恶修善。”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从暂时离苦得乐的角度来说,佛弟子是等同外道。就是说一般的非佛弟子,也经常做一些慈善事业,当..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布施
布施是梵语「檀那」的音译,意译为财施、施颂。即以慈悲心施福利与他人之义。布施原本是佛陀劝导优婆塞等的行法,其本义是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成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令布施的意义更为深广;即以财物、体力、智慧施予他人,..
礼拜《梁皇宝忏》的意义与功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宝忏》的缘起,这个忏本是南朝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的。事沿皇后郗氏在往生后的数月,有一天梁武帝正要就寝,听闻外面有骚乱的声音,于是出去一看,竟然是一条大蟒蛇,而且睁大眼睛望着他;这时候武帝大惊不已,不知如何是好,便对蟒蛇说:「朕的宫殿严警,..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第一天持念佛名一心不乱今天是我们佛七第一天,先告诉大家,为什么打佛七,怎么样打好这次佛七。要是你不知道打佛七的目的、那末,在这次佛七中,是用不上功的。打佛七讲开示,横说坚说的都不外乎“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因为这是大家须要正确认识的。我们为什么..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
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远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在思、在考虑的时候,要切合实际,要有一个明确的下手处。就是我们在下手的时候一定要按部就班,有一个次第,有一个下手处,叫“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前面的功德是偏重在自己的..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时候,尚且不踏生草,作为一个生草它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它却充满了生机。那么菩萨为了保护自己的慈悲心,对有生机的生草尚且不去踏,不去用手拔,那怎么可能以慈悲心去食众生肉呢?它是有生命现象的这个众生的肉。所以佛陀以下..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的一个例子,就是说,之前有一个道场,他们办了一个三年的活动让你来念佛,供你吃,供你住,你只要念佛就好。结果非常的意外,所有的人都没有办法坚持到最后,唯一坚持下来的,只有师父的师叔。为什么?我想是因为如果叫你每天..
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极乐”义在这个宇宙中有很多的佛,他们本来和我们是一样的众生,但是他们觉悟了、修行成就了,开发出本有的佛性就叫做佛。比如说: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都是佛。阿弥陀佛也是一尊佛,他的名字就叫“阿弥陀”,这尊佛在过去..
为何越修行习气却越严重
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有些人他修行愈力,愈精进,他能够在拜佛、持咒、念佛当中,做很大的加行,但是,习气愈发者,他愈修行,结果我们跟他的生活一接触,发现他的贪烦恼、瞋烦恼、我慢心..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这个地方要注意了!有些人对于观想的境界不熟,理论也不清楚,他也没有读诵大乘经典,不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一心所变现,“以躁妄心,急欲境现”,他就是以这种有所得的躁妄心,念佛赶..
真有地狱?十五位法师和居士的地狱见闻实录
编者按:天堂地狱,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等,都是佛教的基础理论,佛经中言,众生的世界分为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六道,所有未曾解脱的生命,受到自身善恶业力牵引,在六道轮回中生死流转,此道死,彼道生,无休无止,无始无终。然而自古以来,六道轮回天堂地狱毕竟不属..
善于醒觉,不要沉迷
当我们看到活生生的一个人,从他意识清楚的说话,到变成一把骨灰,我们可以问问我们自己,我们在这个世间还要贪什么?什么可以引发我们的嗔?我们为什么还要愚痴,不再去思维佛法因果的道理?当我们肯反省,扪心自问一下贪什么?嗔什么?愚痴什么的时候,也许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警..
蕅益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念佛法门圆顿了义夫念佛者,岂有他哉,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佛名耳。佛名既是无性缘生,则缘生亦仍无性。是故念一声,有一声佛名显现。念十百千万声,有十百千万佛名显现。而不念时便寂然矣。念性既是缘生无性,则无性不碍缘生。倘不念佛,正恐又生种种杂念。..
彻悟大师净土开示录
一、赞法门殊胜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截痛快。何也?以见性难而作佛易故。何为见性?离心意识,灵光迸露,始为见性,故难。何为作佛?持佛名号,观佛依正,即为作佛,故易。经云: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岂非以想念..
一切业障皆由妄想而生
前面我们谈到了禅宗的历代祖师,“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那么,“行解相应”就可以做祖师吗?“行解相应”的话,要真正有实证才能称为祖师。没有证,就不能称为祖师,就是文字游戏。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内不乱,要看不乱到什么程度,初定下来个把小时也是..
这种感觉找不到,恐难生净土
你在临终的时候要做到准备,准备好了这才可以往生净土,如果没有做到准备,如何谈往生净土。很多人有些时候,嘴巴上说要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能不能往生啊?就看你与佛缘分深不深了。与佛缘分浅就不能往生,与佛缘分深那就能往生。那何为缘分深浅呢?因为众生不念佛,那就与佛缘分浅..
在家居士修行佛法要具备哪几个条件?
在《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七经等的规定,在家居士应该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那就是:一、信具足信心第一要紧,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的问题都不必谈。对佛教,首先要有正确的信仰,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们离苦得乐,所以要信仰。佛法是由佛说,由僧众结集、传..
具足信愿的佛号,才有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称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如果你没有愿,没有执持名号的行,你就不能说你有真信。这个概念界定对我们很重要。你说,你怎么表达你的信?你的信是个形而上的东西,摸不见看不着。好,..
得到临终正念的三个重点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门可以来修学,古德把整个大乘佛教的修学,把它分成两个重点,一个叫做理观,一个叫做事修,就两个重点,不管你是什么法门,都是要理观跟事修。理观,是属于对真理的观察;事修,是一个法门的一种实际的操作。理观跟事修的关系,古人有一句话讲得很贴切,..
学诚法师:如果不利用高科技,佛法就传不出去
对话人物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新任会长。学诚法师16岁出家,23岁担任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2005年担任北京龙泉寺方丈。同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对话动机2015年4月20日,49岁的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成为..
净土行人要通达净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佛外):善导和尚说,若论学解,一切法门,都应当学。(净业社开示法语)问:前年蒙慈示,谓弟子年近半百,不可研经,只可死心念佛,以祈往生,以后即不作研究工夫。惟近披览大智度论,紫柏集,颇得开拓眼界,警策身心之助。然..
学诚法师:学佛不宜执一废百 消业除障应先忏悔
恶法会障碍我们,善法有时也会障碍我们。这是因为如果执着于“一门深入”,认为只修一个法就可以了,就会给修习其他法造成障道因缘,最终导致修不上去。比如看了一本书或听了几盘录音带,就认为只有这个最好,其他的都不好、都可以不要。一旦产生这种执着后就很麻烦,认定只有自己..
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闭关的时候,一天吃一顿饭,他每天的中午都定要下来吃饭。有一天,诶!他中午没下来吃饭了,而且今天没出来,明天也没出来,连续两三天都没有下来吃饭。方丈和尚就觉得奇怪,就派一个侍者上去问问看怎么没下来吃饭。禅师回答说..
为什么佛门高僧不能代众生消业受报?
编者按:2015年4月25日,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凤凰佛教发布高僧祈福、前方专访等内容后,一些网友看到这些报道,第一反应不是同情、声援,反而提出质疑:有人甚至断言“信佛没用”,“佛陀连故乡都不能保佑,佛教看来要灭亡了”。为何佛陀故乡也会遭此重大灾难?为何佛..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依报随着正报转」,这是佛说的。在古时候中国,堪舆家所言,看风水的、算命的,算命常讲「相随心转」,看风水的人常讲「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要把这些话合起来,仔细想想,我们消除灾难就有办法。有灾难现前,这个不是福地,为什么不是福地?我们这些人没福。如果我们这..
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学道之人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蕅益大师《灵峰宗论》)虑宜远,思宜近。我们在做计划的时候,要有一个远大的计划、远大的目标,但是我们在思、在考虑的时候,要切合实际,要有一个明确的下手处。就是我们在下手的时候一定要按部就班,有一个次第,..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是心灵的力量。如果你经常是由外境来牵引你的,你可能没有美好的未来;如果你日常生活完全是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你现在可能不是很满意,但是我保证你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你的生命当中不断地在进步、不断地消业障。所以..
地狱果报往往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
我们看世间人,有些真的是福报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资具特别的尊贵,但是他没有时间修学佛法,他为他的福报所障碍,产生放逸。有些人你看他福报也很大,但是他不把福报当一回事,他能够把这个福报当作如梦如幻,他继续修习他的戒定慧,继续往佛道前进,他不会被这个路旁的小花障碍住..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诸仁者,身见我执,乃人之大患,诸苦所因,轮回之本。世人汲汲于功名利禄之场,图为百世子孙之计,用尽心机,无所不为,皆为我执故。三教圣人,教化众生,皆从此节点指陈。是故,老庄有绝圣弃智无我之旨,孔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