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佛教解释)道场,梵文(Bodhimanda)的意译,音译为菩提曼拏罗。原指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为道场。后借指供佛祭奠或修行学道的处所。如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分别为文殊菩萨(五台山)、普贤菩萨(峨眉山)、地藏菩萨(九华山)、观音菩萨(普陀山)、弥勒菩萨(梵净山)的道场。也..

【孝道】什么是孝道?佛教的孝道文化及故事

孝道(传统文化)孝道,有孝顺的意思,旧指伺候父母所应做到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对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

四十二章经白话文

世尊释迦牟尼修成道后,便这样想道:消除欲念,清净无为,这是最美妙的境界;进入专一静虑的觉悟境界,就能降伏各类妖魔外道。于是,便在鹿野苑树林中,开始讲示四谛圣道,传授佛法,度脱陈如等五小我,使他们削发开悟,修成正果。今后又有其他的比丘(僧人),向释迦佛提出许多疑问..

【拜佛】的准确姿势,若何拜佛?如何拜佛?

拜佛(佛教解释)拜佛,是指到寺院对佛像忠诚的跪拜,拜佛平日有礼佛三拜的步骤,这也是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嫩、徐缓而安详的哈腰礼佛动作里,感触感染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拜佛的准确姿势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眼光注..

净土法门:忏悔业障--重要的是后不再造!

我们一定要承认业障深重,业障深重不怕,人只要肯忏悔,再重的业报都能忏除。佛在经典里面举比喻,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就照明,千年暗室是讲业障深重,时间很久;灯表你觉悟回头,回头是岸。迷惑颠倒是黑暗,觉悟就放光。无始劫的罪业都能忏除,重要是后不再造,要下定决心。特别是..

净土法门:财布施不在多少,在真诚!

《了凡四训》,云谷禅师教了凡先生,他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确有其事。他说有个农村里面的女孩子,家境非常贫穷,到寺院里面来拜佛,身上只有两文钱,很少。恭恭敬敬的供佛,这两文钱拿出来供佛,老和尚亲自给她回向,给她祝福。以后这个小女孩做了王妃,再到这个庙里面来,带了..

落空不一定是坏事——感恩偷盗者

电脑被盗在我的生射中,曾经有过一次惨痛的家中失盗的经历,当时以为是自己霉运降临或者业障现前,一向无法释怀。直到多年今后才知道,那次电脑被盗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我甚至该用平生来感恩这个偷盗者。因为童年的伶丁,我从小就不爱好跟人打交道而偏爱独处。上学今后,跟着常识..

梦中的欢乐相

昨夜母亲入梦来,身穿厚暖的毛大衣,手拎着小包包,精神奕奕地走在傍晚的斜街上,像要赶赴喜宴似的。梦中的母亲看起来不过四五十岁的光景,事实上母亲已在五年前往生,享年八十四。母亲四十五岁生我,梦里中年的母亲唤醒了我不少沉睡在记忆深处,几乎被遗忘的童年旧事。记得小时刻..

大安法师: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佛说八大人觉经》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我们会认为欲望是好东西,是幸福的来源和代名词,越能满足欲望越好、越快乐、越幸福。乃至于推到极点,过把瘾就死那也是好的!欲望的境界有五种:财..

佛教中的禁忌主要有哪些

佛陀临逝世时教导弟子们,在他去世以后要以戒为师。佛教的戒(禁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僧人和僧团的,另一方面是针对在家修行者的。佛教的禁忌,是以佛教事业的兴盛和佛教的根本教义得到弘扬为目的的。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同各地的民俗、文化相融合,形成不同的禁忌。下面就..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且说佛陀灭后,后世不见报身真佛。那时优填王因思念佛陀,就用旃檀香造佛像,视同真佛供养,为佛像肇始,为后人带来忆念追思之需。《圆觉经》说:“若复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故今佛弟子皆..

图解佛诞日、浴佛节的详细由来

佛诞日是佛教的一个重大节日,与七月十五日自恣日一起历来被称为“佛欢喜日”。历史上,寺院内外于此日往往举办大型的庆祝仪式,比如浴佛、行像、放生、供灯、斋戒等(详见浴佛、行像、放生诸条)。明清以来,寺院于佛诞日举行佛诞仪。相传二千多年前,在喜玛拉雅山脚下,今尼泊尔南..

进寺庙常识知多少

一般大殿有三个门,从左边的门进,右边的门出,不要走中门,进殿男左脚女右脚进,脚不要碰到门坎,更不能踩到上面,切记!为什么拜佛?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学佛的为人处世,积德修福,做一个慈悲与智慧的人,一..

善财童子每天为他送面条

善财童子每天为他送面条凌居士(67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她家的神奇故事,以下为第一人称记录。我的大舅1920年出生,解放前1945年左右,在黄埔军校的他在南昌集训,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往生”了。军校那边说没有得到家属确认,不能随便处置,将大舅先放到太平间。接到通知过了三天..

阎罗王告诉一对学佛夫妻没有往生净土的原因

有一对夫妻,在生时也礼敬佛菩萨,也常布施,参加法会,听听弘法,也皈依三宝,逢人也称赞学佛很好,有大福报,可以往生净土。这一对夫妻也认为这一生就算没开悟,也应可以往生净土。而且而且,他们认为绝对不会下地狱,就算要下地狱,也是那些没学佛而造杀业的众生先下去才对,实..

纪晓岚:忠臣孝子念佛一声,声音直达三界

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心吊胆。后来,那女人竟逐渐地跟随她来到家里,但不进屋,总是在院里或墙角下徘徊。如果这位农妇向她逼进,她就步步后退..

净土法门: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发出真诚恭敬心

「又《往生论》曰: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十方世界众生怎么生到极乐世界的?这句话重要,一定要一心专念,作愿就是发愿,我愿生净土。蕅益大师说的,能不能往生总在信愿之有无,你有信有愿你决定得生。「得入莲华藏世界」,莲华藏世界是极乐世界,也是华藏世界。宝池德水,莲花化..

美貌女子深谙布施功德,舍却秀发供僧

在古印度一个小国家里,有一位年轻姑娘,她容貌庄重,身材窈窕,尤其令人赞叹的是那一头浓黑秀美的头发,其长度竟与她的身高差不多。然而,该国的王后虽然十分美貌,可惜却头发稀疏,经常为了头发的工作忧闷。当她据说民间一女子头发如斯乌黑、光亮,不仅贪心大动,急速派人携千两..

净土窍门在中国的流传

净土窍门在中国的流传第一节净土窍门所依的经论净土窍门,是佛教最轻易使人接收和崇奉的一个宗派。它方便易行,所以导致人们欢乐修学、信受奉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真是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的无上窍门。我们按此修去,尽此平生,就一定能达到离苦得乐、了生脱死、横..

圣贤之道

圣贤之道中国古时刻的教导不外乎要使学生遵守古圣先贤之德,求得高尚品德正仁正人的风仪。所以期望学生希圣希贤实是祖先教导的目的。我国近代净土宗印光大师在文钞中,也是语重心长地劝勉我们要以希圣希贤为榜样,求生净土为圆满究竟。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以来,成佛渡众生及因果轮..

释迦牟尼佛传奇的平生

第一节释迦牟尼佛名号的由来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佛教徒崇奉和爱崇。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对净化人世,解除人们的烦恼和苦楚,产生了无比威力。正如圆瑛大师所开示的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人缘不羡人。我们既是一个佛教信徒,首先对于释迦..

常随佛学十大学生

常随佛学十大学生第一节舍利弗尊者(一)八岁走上论师宝座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鶖子,母眼清白,如鶖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拿迦村。父名婆陀罗,是婆罗门教中著名论师。舍利弗八岁时,即能通晓一切书本。时摩竭陀国有吉利、阿伽罗兄弟二..

先明因果

先明因果人在平生中往往有各类不合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乐;外面上看是射中注定,命运所使,不能改变,是好是坏皆父母生成,但人们可会想到这一切遭遇背后,是否蕴含着一股巨大的无形力量推动着?假如谜底是肯定的,那它就是佛法所说的因果业力了。因果业力并非什么神奇力量..

你的心真在学佛吗:国王与龙的故事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顾寿命,不懂得照顾慧命。在生命过程中不断地与人斗争、计较,寿命长只是累积更多恶业罢了。频婆娑罗王去精舍拜见佛陀时,人民看到国王来了都起立欢迎,只有两个人如如不动地坐着,原来他们是两条龙化为人身。国王很恭敬地礼拜佛陀,但是,看到有两个人没有站起来..

《纪晓岚讲的600个故事》精选

不传人闲话的狐妖沧州盲人蔡某,以弹唱为生,每次路过南山楼下,就有一位老翁邀他弹唱,并与他相对饮酒。二人关系逐渐亲密起来,老翁也时常到蔡家与他共欢。老翁自称姓蒲,江西人,因贩卖磁器到达本地。时间一久,蔡某觉察到老翁是个狐妖,然而交情已经很深,狐妖不隐讳,蔡某也不..

肥胖的人在佛家看来是有何因果,如何减肥呢?

佛在世时,于舍卫国为弟子说法,他的身边绕了上千的比丘和比丘尼,连城中的女居士,每天都会三度来到佛前,听佛说法。在那时,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皈依在佛的座下,为佛的在家弟子,他曾经有这样一段趣闻。波斯匿王的身体不知怎么一直发胖,胖得行动困难,连坐、卧都不便,既懒得动又..

【奇人怪事】:惊心动魄!菩萨就这样度化黑垂老!

特别提示:首先告诉人人一个消息,本博前不久说过上师计划对经久供僧昌列寺的博友赠予十相安闲,现在,这些十相安闲经由北京共修中间都已经全部寄出,请人人留意查收。下文转载自荣晗画家博客,原文链接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0f9e070101df9d.html我再给人人讲..

净土法门法语:把说话的时间改成念佛

往生要学海贤法师,要学海庆法师。海贤法师的妈妈没有生病,说走就走了。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告诉大家,我走了,就真走了,没有一点痛苦,这是真的去了。为什么他们能走得这么自在?他们佛号一天到晚没有离开口,就能做到。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

何为直心是道场?

我们常听人说直心是道场,一些人可能误以为心直口快就是直心。引《维摩诘经》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其实,心直、口快,反而是一种习惯,口无遮拦,并不是真正的直心。这句源自《维摩诘经》菩萨品里的原文是这样说的:佛告光严孺子。汝行诣维摩质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

修行如莲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赓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缺点的身口意调剂为准确的身口意。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削发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生射中,意识中、行为中。修行讲究次序递次,一步一个脚印,忽略不得,更不能跳跃式进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