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生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有的人他听到念佛法门也觉得不错、蛮好的,然而他常常会说:“等我退休以后再说吧。”等他退休。但是能不能等到退休啊?第一,你的生命能不能到退休的时候;第二,在退休之前一、二十年的过程当中,如果你真的恶业造..

惑业未尽的高僧也难出轮回

历代开悟而没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轮转。有可靠的资料来证明,一些大禅师,他们最后投生的身份。五祖戒禅师,一转身成为苏东坡,大文豪;真如喆禅师转身成了大富贵处,投到皇宫里面去了,作皇太子,就是宋代的宋钦宗。这个皇帝很可怜,那时候金兵进逼,他的父亲宋徽宗就禅位(把..

传喜法师:修行人能不能养宠物

问:修行人能否养宠物?传喜法师答:像前几天讲我们寺庙里不能养这些东西一样,并不是说我不喜欢,我们师父都很喜欢小动物。但是因为寺庙里是非常特殊的。这个社会芸芸众生都在干吗?就指望我们这些人,修行人能把佛法体验在身心世界的话,向这个世界放光,能救救这个世间。作为一..

净慧长老问禅寮答问系列

修禅的上根利智问:修禅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担心自己不是那样的根器。什么是修禅的上根利器呢?答:修禅要上上根器的人。修禅下手就较高,从此角度讲,能够在当下就敢于承当自己就是佛,时时处处都按照佛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就是上根利智的人。上上根器的人并非生来就是的。一个人..

净土法门的修学要领

一、念佛不得力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净土法门有正行和助行。所谓正行就是“净土三资粮”,就是信、愿、持名念佛;助行就是“净业三福”,就是要培养我们的福报。那么在懂得正行和助行之后,如果我们善根深厚,就能够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每天都能够坚持念佛,而且..

宣化上人: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佛告诉普广菩萨说:‘将来的世界中,假使有善良的男子,善良的女人,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字,或者有人合掌虔诚恭敬、称扬赞叹,或者礼拜,或者瞻仰..

五僧缘影:达照法师的出家因缘

五僧缘影之信仰的传承爱因斯坦说时空是我们的错觉,我就在这种错觉中长大。当我发现时空的本质真的不存在的时候,或者说我们目前所感到的时空真的可以说是错觉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以前在错觉当中的时空是多么的迷人,多么的感人,多么的萦怀!那些空灵洒脱的自然,那些扑塑迷离的光..

宣化上人:为什么人有贫贱和尊贵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尊贵的人?又有下贱的人?是什么原因使他就尊贵了?什么原因令他就下贱了?有五种道路,令人走到下贱这一种的果报上。这五种的路:(一)骄慢。谈到这骄慢,对外面的人骄慢,这是一般人常有的;但这种的骄慢,是甚至于对于自己的父母也骄慢,不恭敬父母。(二)..

宣化上人:毁谤三宝罪不轻

怎么叫毁谤三宝呢?我们信佛的人,切记不要犯这种的罪过——就是专门说三宝的过错,说佛教不好,说佛法不好,说僧人不好。菩萨戒有一条戒说:“不说四众过戒。”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的人,对于比丘有什么罪过,不要讲;比丘尼作..

证严法师《八大人觉经》

上人序八大人觉警世纷,常人随波逐流,在变动不停的环境与不断消逝的时间中,随着境界牵引,不知不觉追逐于名利欲乐,却不曾静心思考生命之意义何在。等到垂垂迟暮、死之将至,蓦然回首,才惊觉空过了一生,到头来,再后悔又奈何呢?圣人之所以超越凡俗,在其心镜清净,清清楚楚映..

圣严法师《为什么要做佛事》

什么叫做佛事?广义的说: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事、成佛之事,都叫做佛事。佛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祗要你能信仰佛所说的成佛方法,依法实行,必将可以成佛。所以佛事的范围有狭有广,所谓‘佛法无边’,就是广义成佛的方法之多,多得不胜枚举,例如拜佛、念佛、行..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人为什么怕鬼?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对鬼的认识不清而心生恐惧,著调整害怕的心念、行为,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了解怕的都是心里的鬼。有一位青年问我:“我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不但夜里睡觉非常怕鬼,平时一个人独处时,也会感到害怕。”..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自序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决反对唯物论的谬误。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然而,佛教自印度传..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智慧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闻、思、修、证,也可以..

圣严法师《生与死的尊严》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么,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为生存和死亡,是没有办法分割的;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因此,生存并不麻烦可怜,死亡也不需要觉得悲哀凄苦;而是要看我们对生存及死亡的态度而定。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着受苦。假使生存而没有价值,不仅生存的本身变成多余的赘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费了世界的许多资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来受报还债,菩萨行者是来修道还愿。人生的意义,则因人的身体难得..

圣严法师《超越生命中的关卡》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们有一个活着的身体。生命的整体,包括生命的过程、生活的状态和生存的事实。而什么叫关卡?不安全、不快乐、不幸福、不健康、不顺利,全都叫关卡。大致上说,人生的关卡有五种:第一是生活的问题,第二是感情的问题,第三是失业的问题,第四是健康的问题,..

圣严法师《超度》

真有亡灵吗?当然。超度有用吗?是的。有时候我们会碰到一些怪异事,不过,先要探究清楚,如果不是空穴来风,便可以用佛法来开导这些灵体。碰到怪异现象时,先要查明真相,也可能是当事人在疑神疑鬼,根本不是什么灵体,就不用超度了。五十年前,我在上海的时候,有座叫作庄严寺的..

圣严法师《祭祖》

祭祖是中国人孝道精神的表现,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是很好的一种教育及风俗,所以佛教到了中国之后,并没有废除对祖先的祭祀。佛教在印度,没有祭祖这样的事,因为佛教相信人过世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间即去投生转世,福报大的,不到七七四十九天就转生了,到天上或投生在人间,福..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请您老人家替我医病。”曹山禅师回答说:“我不医。”僧又问:“为什么您不替我医?”曹山禅师说:“我要教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若由普通人听起来,好像禅师好残忍!..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

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却是没有福的人。我们现在提倡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环保的原则就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则,也就是简单、朴素、整齐、清洁、卫生、健康。所谓享福是享什么福?一般是指物质的福。有人讨两个老婆,用他人来服侍自己,叫作享..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从今天起,我们要在这里举办三天的佛学讲座。第一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第二天,讲的题目是:“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第三天是:“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我们先从“人证悟之后..

星云大师《谈因说果》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大家好!由于众多因缘的聚合,我们从今天起,将在这里举办一连三天的佛学讲座。今天晚上我要和各位说的题目是“谈因说果”,一提起因果,请大家不要以为只是一般劝善,教人做做好事而已,佛教的因、果关系绝对不是如此简单的!因果,是事实,是..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蓝图》

前言人间佛教的建设,在佛教界已经逐渐达成共识了!大陆、台湾、香港都在发扬人间佛教,自无疑义;日本虽无人间佛教的口号,但其所行所为,例如寺院的开放、僧侣的参加社会事业、檀家制度的设立,以及佛教界创办大学、开设百货公司等,也都充满了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具体实践。乃至韩..

星云大师《谈迷说悟》

各位法师、各位贵宾、各位护法居士:我今天要和各位谈的题目是:“谈迷说悟”,说这个题目的主要用意,是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亮起智慧的眼光,重新发现这个如实如幻世界的真理。什么叫做“迷”?我们常常说:“众生痴迷”,所谓的“迷”,就..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和我们这群新戒说:“你们出家受戒要学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要记得:学佛,要学吃亏。”这一句话我谨记在心,对于我一生的做人处事有很大的受用。说到“吃亏”,大多数的人不喜欢“吃亏”,..

星云大师《佛教对「杀生问题」的看法 》

生命的诞生是宇宙间最奥妙的事,每个生命从降诞开始,莫不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奋斗,从而带动世间的欣欣向荣,这是值得歌颂的好事;但有些生命为了自己的存在,不惜伤生害命,尤其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往往视万物为人类资生的粮食而肆无忌惮地猎杀各种生灵。尤有甚者,有的人..

星云大师:佛教对「修行问题」的看法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星云大师在香港一年一度的‘佛学讲座’于红磡体育馆连续举行三天。讲座圆满后,大师又应香港理工学院院长潘宗光先生之邀请,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晚间七点三十分,到该校的李嘉诚楼与智度会的学员举行座谈。智度会是由潘宗光校长所发起,成员包括..

星云大师《生活与修持》

诸山长老、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今天,是我们在纪念馆佛学讲座的第三天,第一天我们讲了‘生活与信仰’,第二天我们讲了‘生活与道德’,今天我要讲的是‘生活与修持’。佛教与一般哲学不同,佛教不只是讲知识、讲理论,佛教更注重虔敬的信仰,..

星云大师《佛教的生死学》

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徙们,大家晚安!阿弥陀佛!我继讲“佛教的生命学”之后,今天讲“佛教的生死学”。过去有一些人,忌讳谈生死,其实,你忌讳也没有用,生死是一个很现实、很真实的事情,你面对它,生也好,死也好,都很可爱。中国有一句古话&ldquo..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