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三界
《百业经》:(82)两位老人 前世愿力七岁证果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一章)02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一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七十一章天叹情路绕地长02定功有进退,智慧无生灭禅定境排仍退转,金刚道灭方毕竟。佛告诉你真话!其实妄念几时去得了?我们学佛最大的困难就是见、思惑去不掉。不要著急,要慢慢做功夫,定力深了,才能排除这些妄想。不过,别以为定力深..
嘎玛仁波切:所谓的冤亲债主,大都是我们曾经比较亲的人
你是真正的佛弟子吗?如果是出家人,就不需要面对工作的压力、家庭的变故,对他们来说,任何名利、贪念和欲望都应该放下,一切都能够放下。但对普通人来讲,这些正是你们想放却放不下的东西。你肯定需要改善物质条件,只是在努力赚钱的过程中不要把自己变成被物质控制的机器,而是..
宣化上人:淫欲心断不掉有什么好办法?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第九种无畏,这是离贪欲畏。熏闻离尘:“熏闻”,就是修行“反闻闻自性”这种的功夫,天天日日都要用这种功夫。那么这种功夫修成了,熏闻离尘,把这一切的前尘的境界都离开了。色所不劫:离开什么前尘的境界呢?就离开这个色尘的境界,色尘所不能劫。..
蕅益大师:寄剃度雪岭师
寄剃度雪岭师别忽三载。反躬无似。莫报师恩。方今像季。有三可痛哭。三可哀愍。毗尼法。三学初基。出世根本。僧宝所由得名。正法赖以住世。而罕有师承。多诸讹谬。遂令正法坠地。僧伦断绝。一可痛也。三藏教。修行之径。出苦之要。而依文解义。罔知观心。废先哲旧章。涂一时口耳。..
冬至日佛弟子该干什么
《三藏法数》上说:“冬至,则一阳初生,履长之始。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冬至日诵经念佛,可以遣除障碍,积累资粮。冬至这一天,佛教寺院多举行祭祖法会,僧众也要前往祖堂祭供历代祖师大德,有的寺院为方便信众,特设冬至普利荐亡超度法会,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四生六道..
修行好了,不光光是亲人朋友得利益,太好了!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念佛能利益整个地球?正报跟依报,也就是“众生世间”跟“器世间”,有什么联系吗?它们是割裂开的吗?有什么联系?依正不二,依报跟正报是不能分开的。“依正不二”这个词听过吗?因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的身体以及身体所生活的环境,都是由心招感的..
初学的人,先求在逆境里不动,然后再求在顺境里不动
八万四千法门,那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手段,修什么?统统修的是定慧,连我们念佛也不例外,我们念佛也是修的定慧。如果你的定不能断烦恼,慧不能破无明,你就出不了三界。你的果报在哪里?果报在人天两道,去享福去了,人天有漏的福报。多少人一生勤苦修行,落到这种果报。你们同修也..
信愿法师: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三)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印光大师开示: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三)如果现在释迦牟尼佛出现在虚空中跟你讲:佛弟子,我两千五百多年前,所讲的念佛往生不是真的,你放弃念南无阿弥陀佛,不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现在听我的话不要念佛,我传你一..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么含义
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如果这一世能够深信净土,一往情深求生彼国,这就是我们成佛的因缘成熟了。这不是件小事,这是一件非常隆重的大事。我们能完成这桩往生的事情,真的是无量劫以来稀有难逢之一事。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往生的事情作为头等大事去办。..
波尔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 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陀罗国婆罗城,看见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训一名孩童,就上前问为什么要打骂这孩儿?梵志回答:“我教他勤奋学习声明,将来可以出人头地,他却不肯好好用功。”阿罗汉不禁莞尔,梵志问道:“出家沙门以慈悲为怀,悲..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其实这个杀盗淫,佛陀在总结的时候,他偏重在杀生跟淫欲这两个。先看杀生。“..
宏圆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04讲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德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阿弥陀经》。大家请打开经本,请看经文: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一段是本经当中序分中的别序,别序又叫发起序,是说明一经发起的缘由。其他经典大多..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39
2222现相表真【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3333发言劝信【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666)上方有三部分,1111列名显广,2222现相表真,3333发言劝信1111列名显广【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七十章)爱网为卿挂梦帐01
第七十章爱网为卿挂梦帐我们特别要注意一点,华严宗所讲的是事理一致的。真正的学佛修道,必须先把理弄透彻,理透了,修证所走的路线才是心地法门。如果理不透,光靠做功夫或盲目修证,就是外道。所谓外道,并不是骂人的话,佛法对‘外道’一词所下的定义是: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
信愿法师: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二)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印光大师开示:唯念佛法门,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至诚念佛,无一不往生者(二)你们香港工商社会非常的发达,大概很少人家里曾经养鸡过,你们家里有没有养鸡?没有。师父小时候家里养鸡,因为师父是在台湾的乡下出生,从小我家里养鸡、养鸭、养鹅、养羊、养..
素食与素斋:是自己吃的心生欢喜,还是满足忘不掉的口腹之欲
笔者前一阵子,有幸去了一次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传说观音菩萨刚刚来到三界,一眼就相中了普陀山这个风水宝地。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可能是灵秀吧,只要去过的人都应该会有这种感知。普陀山,实际上就是一座岛屿,由于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因此岛上寺院林立。基本上都是一座挨着一..
净土宗的杂修与圆修有什么区别呢
问:请问法师,专修净土的人在做早晚课的时候可以加念其它的咒语吗?净界法师答:我认为是可以的。当然这个地方净土宗的修学者,我们以我们历代祖师的开示,净土宗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专修,一个是圆修。善导大师、印光大师这两位老人家是强调专修,他认为你专修净土的人,你啥事都..
天魔娆佛的故事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人们总是说天神,就是说天、神是我们一般人所敬仰的对象;但是佛教徒是要脱离六道轮回的束缚,包括天神对我们来讲是什么?是障碍。曾经讲过,如果一个人要学佛..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六十七章)04
宗镜录略讲下册(第六十七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六十七章佛国随俗世还真04对境已入定,心在看时亡‘而经文但云入正定’,永明寿禅师在这里点出什么叫入正定。佛经叫我们学佛入定,只叫人入正定,哪一种是正定?我打起坐来端身正坐,就没有入歪定,也没有入弓腰驼背定。那么,哪一种叫..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不。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脱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后上生色界净居天,再证四..
恭迎东方净琉璃世界日光菩萨圣诞,祈愿世间遍洒光明
日光萨菩圣诞纪念日犹如日光遍照世间日光菩萨,梵名Su^rya-prabha,又作日曜菩萨、日光遍照菩萨。身呈赤红色,左掌安日轮,右手执蔓朱赤花。日光遍照菩萨是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分璧合辉,同为药师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依次第补佛位,悉能持药师..
没有把念佛看作第一,这一生不能成就
一定要把恶的缘断掉。断恶修善,把恶的缘断掉,增长自己的善缘、善力,希望在这一生当中,临命终时善的种子先成熟,你就能够往生善道。一切善因当中佛告诉我们,念佛是第一善,尤其是念阿弥陀佛,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果报殊胜极了。这是个真正顿超..
《百业经》:(77)阿难尊者 佛入灭前 授记未来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 论》中曾有..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九讲01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九讲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01第八:觉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本经所讲的菩萨应觉悟的八事,第一觉说的是佛教世间观;从第二觉至第七觉说的是佛教人生观;最后的第八觉是本经的宗要,说明大乘心为..
南怀瑾:心经译文11
南怀瑾大师《心经译文》11【无苦集灭道。】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谛即真实之意,四圣谛不是辟支佛道,是罗汉道,世尊三转十二行法轮,示二乘人四谛法门:一、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指众生的果报完全是苦的,生老病死再加上贫病交逼,是为苦苦,就是快乐也是无常,乐坏苦..
其实,地藏王菩萨也是财神
在四大菩萨中,文殊主智,普贤主行,观音主悲,地藏主愿。从如意满足一切所有愿求的角度而言,地藏菩萨超胜所有其他大菩萨。世尊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明确告诉我们,假如有人于百劫中至心皈依供养 伽沙诸大菩萨,称念名号,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顿饭功夫至心皈依供养地藏菩..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真本无阴【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迷执故有【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阿难!知妄所起..
宣化上人:一念这个六字大明咒,无量诸佛、无量菩萨、无量护法金刚,都常常拥护你
密宗是专门研究咒语和它的意思。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就是专持戒律的;密宗,密就是秘密的,彼此互不相知;净土宗,就是专持名号,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这叫净土宗。这五宗里边,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