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我由扬州高 寺出发,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北上五台山,在五台山住了十年。这期间不仅完成了朝礼文殊菩萨的心愿,还刺舌、指之血,书写经文19部,如今只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面世,其余的血经已经寻觅不到了。话说回来,当年,我为什么要发这个愿去朝礼文殊菩..
化身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10
辛四、破转计见内二。初转计。二破斥。壬、今初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此复计心在内也。初计内时。佛以不能见内难之。今云见暗即是见内。正转救..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不动,然而他的应化身可以周遍无量无边的世界。毗卢遮那在华藏世界这个寂灭道场不动,然而他的报身卢舍那应化身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在这个世间叫释迦牟尼,在另外个世间又叫其他的名称,无量微尘数佛刹,他都能够遍过去示现八..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请大家放掌。各位晚上吉祥。今天又是周一,面向我们闻思讲堂、..
凡夫众生都有这五大难处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凡是学佛的男子,都可以叫做善男子,凡是学佛的女子也都可以叫做善女人。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有人说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就开始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
什么样的福报,使她跨越了三个世纪
她,身材瘦小,行动敏捷;银丝如雪、耳聪目明;心怀大爱,一生助人。不但不需人照顾,自己还在照顾比她小二、三十岁,二十多位孤苦无依的老人,以及破碎家庭。她一生创办了九所养老院,但她对穷苦病人的关怀之心并不拘囿于养老病院内。社会不同角落有着贫苦病弱的人们,都是她关怀的..
智旭大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05
丁三、**室误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室。遭大幻术摩登伽**。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席。**躬抚摩。将毁戒体。⊙摩登伽。此云本性。未蒙咒力。性本染污。已蒙咒力。性本解脱。故始终皆名本性也。娑毗迦罗。此云黄发外道。所传幻咒。名先梵天。亦如此间黄冠羽士。动称太上..
宣化上人:【恭逢观世音菩萨圣诞】观世音菩萨济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
怎么叫大悲观世音菩萨呢?他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悲能拔苦,就是众生所欢喜的他能帮助你成就。“观自在菩萨”:《心经》上不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吗?你要“观自在”,不要观他在。你自己常常能不打妄想那就是观自在,你要尽打妄想那就是观不自在。“在无量劫前..
大安法师:然末法众生业障深重,对通途自力法门,难于明了悟证
《净宗法语大观》※广开净土之要门故使大悲隐于西化,惊入火宅之门,洒甘露润于群萌。辉智炬则朗重昏于永夜……依心起于胜行,门余八万四千。渐顿则各称所宜,随缘者则皆蒙解脱。然众生障重,取悟之者难期。虽曰教启多门,凡惑无由遍揽。遇因韦提致请,我今乐欲往生安乐;唯愿如来..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三)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四编(三)01第四编阿弥陀佛之本愿第十一章阿弥陀佛本愿内容与结构以上列魏译本四十八愿为参照系,对照其他四种原译本的愿文,甚为差互。诸本之详略开合不同,然其精神旨趣并无二致。兹拟以魏译本愿文为基础,列表对其他四种译本的愿目,俾令读者有一明晰而周全的..
你修这个法门,得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你
「叁身果佛之土」,叁身果佛之土是说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叁身果佛之土。这些诸佛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可以现阿弥陀佛身,我念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现佛身、阿弥陀佛身,大势至菩萨也能现阿弥陀佛身,在同居土 面教我们。同居土如是,方便土亦如是。到实报土见报身,不是见应化身,应..
净慧长老:无相偈
我今天讲的可以分两个部分,一是试图对这七天当中讲演的一些根本问题做一个归纳,二是想用很短的时间讲一讲《六祖坛经》与生活禅。先讲第一个问题。各位老师的讲课,都是如理如量地对很多的法义进行了阐述。我只能简单地提几点,使大家在思想上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第一是关于佛..
大乘佛教里的“佛身”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一般佛弟子常以生不逢佛世,未能亲睹佛陀的身相金容而引为憾事。然而在两千多年前进入涅 的佛陀,其实只是佛陀的应化之身,佛陀真正的法身如同虚空,横遍十方,竖穷三际,随时随地与众生同在。有关佛身之说,..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8)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我们今天这个机会非常地难得,无著菩萨是真正的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无著菩萨写的这个经文,不要说大家一起来宣讲,哪怕就放在这个地方也会利益到很多众生。所以我们今天能有这样一个闻法的机会,也是有很大的福报才能来的,大家要生起欢喜..
悟显法师:吃素不需要里由
过年过节一定不可以杀生吃肉,这是佛弟子一定要做到的。还有,不要煮荤腥给家人吃。一年刚开始,要有个好兆头,绝对不煮荤腥。在过年的时候,你煮荤腥,你杀人全家,你家就会有灾殃。所以,绝对要求学佛人要吃素,因为特别有一些人在过年过节时,会随顺人情、会自己乱开缘。你的开..
关于“超度”那些事,一次性告诉您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亡者诵经拜忏,谓之超度。诵经等使鬼魂脱离苦难。一般人却把超度两字,仅拿来当做超度亡灵之说,这种言说不很正确,超度的实际意义是超越生死,共度涅 彼岸,是名超度也。超度的对象有三点立场,何等为三?一、现生中能令迷..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讲座》14集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中国佛学院所以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究竟的极果,“乘大愿船”。为什么说乘大愿船?咱们的本师无量无量尘点劫尘点劫以前,久已成佛。但是“以大愿故”,还示现到了尼泊尔出生,所谓这一种完全是示现成佛,为度我们啊!所以才演说这一部经。而且将来一切经..
海涛法师:罪恶是我们自己去做的,痛苦也是自作自受,停止错误也只有靠我们自己
解脱自在◎从地狱的若楚不断,饿鬼的长久饥渴、畜生的互相残杀,阿修罗的嫉妒嗔慢,乃至天界的耽于享乐,可以得知唯有人间才能修行佛道。◎古德说:‘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深信三宝应从正见中来,依正见而起正信乃能引发正行而..
菩萨四摄法
四摄的“摄”字有导引、摄受之义,“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法便 第一,布施,有三种施:①财施,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惠施众生,这叫外财施;以体力脑力,施舍他人,这叫内财施。②法施,顺应人们的请求,将佛法道理讲给..
列举“如来十号”的意义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由于应化不同,各有别号,或取因言‘弥勒佛’,或取果言‘阿弥陀佛’,或取性言‘毗卢遮那佛’,取相言‘卢舍那佛’,取行言‘释迦牟尼佛’,取愿言‘阿 佛’、药师佛,佛佛各异。然而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无有差别,诚所谓‘佛佛道同’,故有十种尊号,为诸..
祈祷莲师定会满你所愿!
《莲花遗教•空行母问答录》中说过:“发何愿彼能获得,祈祷莲生我满愿。”不管你发什么样的愿,只要祈祷莲师皆能如愿以偿。比如遇到困难时,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就应该祈祷莲师。这一点不要有怀疑,也不必到处找人打卦,只要一心一意地祈祷,莲师定会满你所愿。有些人认为打卦不科..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3)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介绍一下写《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作者,他就是出生在后藏萨迦地区的无著菩萨(1295-1369)。无著菩萨是观世音菩萨转生到人间来的,因此我们不用担心这个法好不好,听了有没有意..
佛门之中所讲的六种信,是学佛修行证果的正确方法
学佛一定要建立在信的基础上,也就是说,真正信佛学佛的人必须要做到明信、正信佛教,要有坚定的信心,才能于学佛之中得到真实利益。佛在《华严经》中说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成功之母,是回归自性,大修功德之源泉,佛法无边,唯信能入。信自,信他,信因..
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谁能真正降服淫欲心
在《贤愚因缘经》中记载着这么一个典故:很久以前有一位大光明王,他管辖着500个小国。有一天,大光明王乘坐大象出去游玩,这头大象突然淫欲心发作,驮着大光明王去追逐一头母象。大象在树林里狂奔,象师让大光明王抓住树枝才得以逃离,大光明王脱险之后,大发雷霆,想要杀掉这位..
广行法师:最详细的佛教临终关怀指南,值得收藏
作为佛教徒来说,要正确认识死亡、从容面对死亡,妥善临终关怀,合理处置丧事,避免临终手忙脚乱,忘失正念,陷入贪 痴之业习和世间的恶俗,就必须学修佛法,牢固树立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佛教对于死亡的基本认识与态度佛教认为,天地万物从众因缘而有,有聚集则有离..
昌臻法师:什么样心地的人命运最好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华严经》偈语:“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古德解释“心”字是:“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圣也由他。”说明“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唐代..
对待三宝的十种态度
光明大道人生抉择―迷茫―无智―造业光明―皈依、行善何为三宝―佛、法、僧人生抉择人从出生成长、以至成人,一生中经历了各种不同的抉择,年青时代要面临抉择学校及就读的科系,毕业后要抉择不同行业中谋生活,结婚又必需抉择配偶,中年要为家庭事业应付各种的计划,老年要抉择下..
面对众多净土,我们最容易往生的是这三个净土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向他的弟子,描述了很多不同的净土。我们不能说只有某净土是最好的,或者说某法门是唯一殊胜的法门。如果有某个净土是最好的,佛陀当年却开示了这么多的其他净土法门,岂不是说佛陀在说废话吗?佛陀既开示了多个不同净土之法门,其意思当然是说它们都是..
福报用不好,就是灾难!
许多人怕业障现前,我是怕福报现前。福报一现前,用的不好,就会消失。那业障一现前,就会赶紧了掉。这个比较好。人有福报时,很难不去享受一番。所以佛教讲的,不要放逸。福报现前,不一定是好事。以前有个人,占了风水宝地,果然发财了,靠高利贷就可以过得非常好。你说是好事吗..
嘎玛仁波切:闻思佛法的基础必须要坚固,不要一知半解
对于佛法的闻思修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系统和完善的修学体系,而且,对于佛法里常见的名词概念及词汇的理解,还是要有熟悉的解读和认知。闻思的基础必须要坚固,这样我们在实修的过程中才能更为稳步的前进。而且,在闻思的阶段,对于佛法的开示,要时常的重温,大家会发现,可能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