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算命历史悠久,好者颇多,笔者也是其中之一。自考入大学,受一知名教授的影响,10年的时间里迷恋于此,逢书必购,逢事必占,花去了大量的精力。也恰是10年前的一天,夜不成寐,忽然想起辩证法上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并以此分析八字命理,似有所悟,于是不再论命。后受《了凡四..
六度
地藏菩萨感应录
E时代地藏菩萨感应录序风景秀丽的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示迹的道场。学习地藏菩萨,要学习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精神。地藏菩萨这个大愿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悲心恳切,十法界当中,地狱最苦,地藏悲悯..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9
1声闻【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主必定有伴。先是声闻,然后是菩萨,说明都是贤圣的伴侣啊。这里先说声闻,所谓声闻,就是听了四谛声教而得到证果。所谓阿罗汉,就是不同于前三个声闻果位啊。不说缘觉,因为包括在声闻中了。所谓非算数..
圣号满愿门:诵持名号秘释和念地藏圣号之法验
持诵圣号,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法门,如净土宗盛行的持名念佛之法,在诸位净土大德的弘扬下,千百年来,受持者众,无数人因此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纵观持名之法,不仅在佛教,印度教、道教、基督教等皆有,当然在发心的讲究、义理见地上是有所不同的。如道家金丹派南宗白玉蟾,即..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自度,特别是度他,才是更加有价值的行持,但是度他需要有资本和能力。在经典里面讲到,我们现在如果没有得到两种忍,就是生忍和法忍。这个无生法忍的话,是更高的境界。光生忍,我们就很难忍得住。对于自己这个境缘,难堪难境..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
宋代的志磐法师在《佛祖统记》中,除专叙天台宗以外,兼及禅宗、华严、法相、密宗、律宗五宗。净土不立宗而以慧远大师、善导大师、承远大师、法照大师、少康大师、延寿大师、省常大师为莲社七祖。宗晓法师、志磐(pán)法师同是天台宗的学者,宗晓法师立莲社六祖,志磐法师..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虽证至等觉菩萨圣果,因众生常有诸苦,发愿于无量劫中昼夜恒时济拔一切众生,精进至极,永无退堕。据《法华曼荼罗威仪形色法经》记载,菩萨妙冠,发垂两耳,身色柔白,左手摩膝,右持宝珠,跏趺而坐,光如炽虹,宝莲以为座,..
大安法师:持名念佛是福中之大福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就会把重心放在自己这一面,我如何有多善根多福德。这种理解,用通途教理的理解,你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是在净土的特别法门,他..
悟显法师:两种为钱烦恼的人
这个人世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为了「钱」在苦恼,那么为钱苦恼的,不外乎两种人:一种是有钱的,一种是没钱的。没有的呢,想要有更多;有的呢,他怕人家来抢,他也想更多。所以这个贪欲没有止尽,《无量寿经》上说的「无田忧田。无宅忧宅。」没有房产的、没有田产,想要有个房;没有..
念佛后不想看书、做事的心态对吗
问:弟子越来越欢喜念佛,感觉念佛时心容易得定。但时间一长,就会什么事都不想干,连平时爱看的书都不想看。弟子担心这样下去,会出问题,就有抽身出来的冲动,这样做如法吗?如若不然,该如何把念佛、干活、看书、学习融合起来?大安法师答:注意不要把修行和日常的工作生活打成..
菩萨成佛的修行法门有千万种,归根结底是这六条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也就是八万四千条通往涅 彼岸的路径和永断生死烦恼的方法。佛陀之所以开演如此众多的法门,就是为了契合广大众生的不同根器与因缘,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普度众生。由此可见,佛教是教育,而且是教学艺术十分高超的教育。八万四千法门看似千差万别,实则..
广积阴德改变相格,使命运转好的十二个方法
积大阴德,能改变相格,使命运转好的十二大方法精华之精华,实修改命指南A、第一个方法:忏悔恶业、持诵经咒(念佛或念菩萨名号也可)这是不花分文的最佳法门,无论贫福均能为之。但非有「信心」和「恒心」不可!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为他人持诵,久之..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7
又佛道树说法,现今不说,也是文字省略。如前面池水都说法,又《华严经》《大般若经》等,都有这样的意义。所谓道树,大本《无量寿经》说:“佛道场树,众宝庄严,宝网覆盖上面,微风徐动,发出无量妙法音声,遍满佛 。众生听了,证得深法忍,住不退转,直到成就无上菩提。”这里不..
德森法师寿圣寺讲演词
德森法师寿圣寺讲演词(一九四四年九月一日)诸位长老,诸位居士慈悲。此地谛明老和尚,定要德森来说几句话,德森实在惭愧。今天寿圣寺念佛道场,得诸位诚恳参加,因缘非常殊胜。又承老和尚之命,叫德森来讲开示。德森本是一苦恼子,虽然出家,并未广研经教,哪能说到讲开示。不过因..
宏圆法师:般若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
无著菩萨解释说:“第一波罗蜜者,谓般若于余五中最胜故”什么意思?就是说般若胜于其余的五波罗蜜,我们说六波罗蜜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胜于其余五波罗蜜。《大般若经》中说:“若离般若波罗蜜多,布施等五度不得名为波罗蜜。”意思..
信愿法师:世尊说法时将了殷 付嘱弥陀名(四)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世尊说法时将了殷 付嘱弥陀名(四)世尊说法时将了,这时候《无量寿经》还有枝叶,《观经》也还有枝叶,到了《阿弥陀经》,通通干干净净的砍尽葛藤了,斩尽了枝叶了,只有一句经文是《阿弥陀经》所说的修因,执持名号。《阿弥陀经》往生因的经文是《阿弥..
放生如何具备六波罗密多
放生如何具备六波罗密多(此文节选:慈诚罗珠堪布的讲话)作为佛教徒,我们经常放生。如果如法地放生,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不够如理如法,功德就不是很大。所以,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讲讲有关放生的问题。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纳为六种,这就是六度,六波罗密..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七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七天用功有何妙方法持戒念佛最上乘关于念佛用功的方法,假如大家平时已有自己所修的方法,又能用得恰当、得法,那就照你自己平时的方法用功;如果是初发心不知如何用功的话,那就请照我所说的试试看。请诸位净心谛听。一、三业相应功夫成用..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六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六天念佛注重求往生舍此法门难度脱一、唯依念佛度生死印光祖师告诉我们,在这个末法时代唯有执持念阿弥陀佛才可了脱,修其他法门是没有解脱之分的。不懂理的人会不服气,以为这么单靠一句佛号,就把佛陀的一代时教都勾消了;话也不是这么说..
《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五天
妙莲老和尚《妙莲老和尚佛七中开示二》第五天富贵心歇能求道成佛方为无上尊首先,真为诸位高兴欢喜!在这末法时代,释迦佛已灭度,弥勒佛未降生;也就是正处于佛前佛后的八难之一。诸位能有这个因缘,听闻到无上的佛法,且又能遇到净土法门,甚而肯克服种种的困难,来到本山清净道场..
四无量心悟出六波罗蜜
佛经上讲,佛在世日,就是佛还在世间的时候,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怎么办?以戒为师。讲来讲去还是一个“戒”字,这个“戒”字非常重要,戒如明日月,一个人只要守戒,就像明月般清净光明,能引导众生从迷惑走向觉悟,夜也明朗,你们有时候坐在外面很安静的地方,晚上一个人静静在..
李老师在此处眉注应当警觉的三桩事情
【时诸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大众听佛这样一宣布,对他们也很恭敬、也很欢喜,难得有这么深厚善根。这一段经文里面藏的有意思,李老师眉注的这个本子上面有几行,大家要拿到这个本子,你可以看看后面这个几行。李老师提出来,应警三点,警是警觉,应当警觉的三桩事情。第..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五)
第四条:不妄语戒一、末得谓得大妄语"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所谓妄语戒,包括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共四种。妄语是指不真实的话,不真实叫做虚妄;就是有那件事说没那件事,没那件事说有那件事,所谓..
这个法门可以帮你成佛,也可以帮你得人天福报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是「天人礼敬、闻名得福、修殊胜行」三愿。佛说一切经论、一切法门,都是应机说法,众生希望得什..
信愿法师:世尊说法时将了殷 付嘱弥陀名(一)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世尊说法时将了殷 付嘱弥陀名(一)晚上我们继续来探讨善导大师的《法事赞摘要》。前面我们探讨到第十八段文,底下从第十九段文接着看下去,第十九段文有三首偈颂法语,照例师父把这三首偈颂法语,读一遍让大家对照对照。请看讲义第五页第十九段文:世尊..
贫穷的时候,做好这六点,财自然来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努力奋斗赚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贵,可以少些辛苦和忙碌。有那么句话,“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可以说是对当下贫富差距、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今生富贵为何因?前世斋僧济穷人”,今生有福报的人,那是人家前世种下的善因,今生享受到福果。但是若前世..
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史不绝书。在《杂宝藏经》卷四记载..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25
但是娑婆世界的鸟,只有鹦鹉会说人言,而且也仅仅是学说话。极乐国却是昼夜发出声音,又和又雅,能够演说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一切道品,不是随便鸣叫啊。所谓仅仅学说话,就是说只是依人语,不能知道意义。《礼记》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那么人..
净慧长老:《心经》与生活禅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心经》,请大家一起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佛陀以大智慧,引导我们到达觉悟的彼岸、涅 的彼岸,这就是《心经》的要义。这个题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心经》..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五讲02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五讲精进为降魔的根本02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若没有精进的精神,何能做到?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不是大仁大智的精进精神吗?在世俗里,若有人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