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佛学书库>>胜鬘经讲记胜鬘经讲记印顺大师主讲悬论一叙大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胜鬘经,为真常妙有的大乘要典。法华、涅盘、楞伽等经的要义,本经都包含得有。在南北朝时代,流通极广。今先以三义,来略明本经的要义:一、平等义,二、究竟义,三、摄受义。一、..
果报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首页>>佛学书库>>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文殊法师著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是愿望,志愿;行是行为,作为。由个人的志愿,策动个人的行为;由个人行为造作的实践,去完成个人的愿望,名之为愿行。没有实践的愿望,类于空谈,没有理解的实践,变为盲从。..
学佛基础知识(第一页 业力与轮回)
首页>>佛学基础知识(目录)>>第一页业力与轮回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业力与轮回一、业的定义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
法界唯心
首页>>佛学书库>>法界唯心法界唯心宣化上人讲述一九八一年亚洲弘法记行目录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二十九日洛杉矶─台北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台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一日台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日台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三日台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四日台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五日台..
唯识二十颂讲记
首页>>佛学书库>>唯识二十颂讲记唯识二十颂讲记于凌波释译星云大师总监修第一讲绪论——介绍唯识宗和唯识二十颂唯识二十颂,是大乘唯识宗所依的一部论典。要讲此二十颂,先要介绍这本书的作者、译者、译本,及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和内容纲要。同时,还要略述一下此宗的学统。在我国..
斋后语
首页>>佛学书库>>斋后语斋后语证严法师著目录缘起上篇(人间苦相)中篇(明珠蒙尘)下篇(尘尽光生)缘起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著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十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一九六六年,证严上人开创了慈济世界,「慈善」、「医疗」、..
戒杀四十八问白话
首页>>佛学书库>>戒杀四十八问白话戒杀四十八问白话(清)昆山周思仁述凡夫白话译‘戒杀四十八问'是清朝周思仁(安士)居士,劝在家众吃素之文章。因版本缘故,其中少了十五问,日后如有缘,当补齐。戒杀四十八问呜呼。杀劫之来。亦惨矣哉。其在人道。或数十年。或百余年。方一见..
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
首页>>佛学书库>>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弥勒菩萨所问经要义净空法师著黄念老的《大乘无量寿经解》,引《大宝积经》中弥勒菩萨对释迦牟尼佛说,‘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首页>>佛学书库>>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只陀园周遍七匝。照须达舍亦作金色。有金色光犹如段云。遍舍卫国处处皆雨金色莲花。其光明中。有无量百千诸..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首页>>佛学书库>>佛说阿弥陀经疏钞佛说阿弥陀经疏钞云栖袾宏(莲池大师)著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一此经疏钞。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开章释文。三结释咒意。为顺诸经序。正。流通。三分。亦顺净业信行愿故。○初通序大意(五)初明性二赞经三感时四述意五请加○初明性灵明洞彻。..
7、怎么相应自己的上师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
首页>>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开示录选(目录)>>7、怎么相应自己的上师怎么相应自己的上师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且在密乘中,弟子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上师,成就之前的一切善乐、幸福以及现在、中阴,未来的一切幸福都来源于上师的恩赐。在密乘中,离师无法、离法无成,如何相应自己的..
传法正宗记
首页>>佛学书库>>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记宋契嵩编上皇帝书十二月日。杭州灵隐永安兰若传法沙门赐紫臣僧契嵩。谨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闻。事天者必因于山。事地者必因于泽。然其所因高深。则其所事者易至也。若陛下之崇高深明。则与夫山泽相万矣。适人有从事其道者。舍陛下而不即求..
大乘起信论
首页>>佛学书库>>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梁西印度三藏法师真谛译大乘起信论序扬州僧智恺作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无边。与凡圣为依。众法之本。以其文深旨远。信者至微。故于如来灭后六百余年。诸道乱兴..
佛遗教经浅释
首页>>佛学书库>>佛遗教经浅释佛遗教经浅释宣化上人主讲目录甲、序分乙、正宗分丙、流通分甲、序分佛之遗教经,也就是佛的遗旨经,佛遗嘱当时的弟子,也遗旨给你、我和他—现在的佛的弟子,告诉我们怎么样修行,怎么样依教奉行。每一部经多数都有三分,这三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
悲华经
首页>>佛学书库>>悲华经悲华经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悲华经卷第一转法轮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一切自在。心得解脱。慧得解脱。譬如善调摩诃那伽。所作已办舍于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得解心得自在..
第九章 史料中的轮回事件《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首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目录>>第九章史料中的轮回事件《生与死——佛教轮回说》陈兵教授著第九章史料中的轮回事件生死轮回、天堂地狱,虽然被婆罗门教、佛教、道教等东方宗教所宣传,几千年来,一直是被东方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念,但毕竟非常人经验中的事实,..
十地经论
首页>>佛学书库>>十地经论十地经论天亲菩萨造元魏三藏法师菩提流支奉诏译十地经论序侍中崔光撰十地经者。盖是神觉之玄苑。灵慧之妙宅。亿善之基舆。万度之纲统。理包群藏之秘。义冠众典之奥。积渐心行。穷忍学之源。崇广住德。极道慧之府。所以厚集肇虑。朗成圆种。离怖首念。赫为..
金光明经
首页>>佛学书库>>金光明经金光明经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是金光明诸经之王若有闻者则能思惟无上微妙甚深之义如是经典常为四方四佛世尊之所护持东方阿閦南方宝相西无量寿..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首页>>佛学书库>>唯识学上的唯识义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著一、前言在人类千百年来的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智士都在共同关心着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宇宙人生差别现象生起的本根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纭,兹归纳为四类:一日唯物:是以物质为世界本..
《普贤行愿品》讲记
首页>>佛学书库>>《普贤行愿品》讲记《普贤行愿品》讲记济群法师96年秋讲于河北柏林禅寺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序分第三章礼敬诸佛愿第四章称赞如来愿第五章广修供养愿第六章忏悔业障愿第七章随喜功德愿第八章请转法轮愿第九章请佛住世愿第十章常随佛学愿第十一章恒顺众生愿第十二章..
铁窗下的醒悟浪子心声
首页>>佛学书库>>铁窗下的醒悟——浪子心声铁窗下的醒悟——浪子心声51位曾经误入歧途的年轻人现身说法目录序—菩提路远·速奔前程序(一)——给老师的一封信序(二)一位戒护人员推动佛法的心路历程死刑犯的心声亲恩难报聆教海涛法师开示伟大的父亲我的心平静了嗔恨与宽恕展望未..
唯识三十颂讲记
首页>>佛学书库>>唯识三十颂讲记唯识三十颂讲记于凌波居士讲述目录第一讲唯识宗学统概述第二讲三十颂科判大纲第三讲唯识学上的几个基本概念第四讲识变——八识三能变第五讲异熟能变——第八识第六讲思量能变——第七识第七讲了境能变——第六识第八讲前六识的王所相应至起灭分位第..
佛学基础知识(第三页 三法印)
首页>>佛学基础知识(目录)>>第三页三法印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三法印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
认识菩提心
首页>>佛学书库>>认识菩提心认识菩提心济群法师著目录一、普通人的发心二、学佛人在发心中的误区三、如何正确发心四、菩提心的殊胜五、菩提心的种类六、菩提心的发起因缘七、菩提心的特征及实践八、菩提心的实践典范九、结语问答篇一、普通人的发心“发心”这两个字,想必大家都很..
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
首页>>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目录)>>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虚云老和尚十难四十八奇苏芬居士讲述目录写在前面序第一讲虚云老和尚畅谈佛教真理第二讲虚云老和尚痛斥末法时期教徒的衰相第三讲虚云老和尚自度时期的难与奇第四讲虚云老和尚度他时期的难与奇第五讲虚云老和尚近年来的生活..
法界次第初门
首页>>佛学书库>>法界次第初门法界次第初门隋天台智者大师撰目录法界次第初门总序法界次第初门卷上法界次第初门卷中法界次第初门卷下法界次第初门总序天台山修禅寺。沙门释智顗。辄依经附论。撰法界次第初门三百科。裁为七卷。流传新学。略为三意。一为读经寻论随见法门。脱有迷于..
唯识二十论的唯识思想
首页>>佛学书库>>唯识二十论的唯识思想唯识二十论的唯识思想济群法师著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由弥勒而无著,到世亲正式完成了唯识的理论体系。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能代表他思想的主要有两部:一者《唯识三十论》,一者《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提出三能变观点..
佛学基础知识(第十一页 六波罗蜜)
首页>>佛学基础知识(目录)>>第十一页六波罗蜜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主讲果逸居士笔录六波罗蜜一、菩萨之意:“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之意,“有情”简单地说既是众生;“菩提萨埵”就是觉悟的众生。觉悟的众生有三..
佛说清净心经讲记
首页>>佛学书库>>佛说清净心经讲记佛说清净心经讲记净空法师主讲这部经的题目非常的清楚,内容也很简明扼要。这部经是佛教导我们,如何才能够得到清净心的方法。‘净土法门',我们都知道‘心净则土净'的道理。由此可知,清净心对修净土宗是非常的重要。本经翻译人名叫‘施护',他..
第四章 众生相种种《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首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目录>>第四章众生相种种《生与死——佛教轮回说》陈兵教授著第四章众生相种种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众生”一词,本是佛典中梵文“萨埵”(Sattva)的意译,正译“有情”,《唯识述记》卷一释为“有情识”——即所有具情(感情、情绪、性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