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

星云大师:点亮心灵之光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我们都看的清清楚楚,甚至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我们也看的清清楚楚。问题很严重的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心,我们的心才是自己。可能是人生无常,生老病死,到了有一天身体都毁坏了,但是我们看不到的心,它不会坏,它..

嘎玛仁波切:一旦被嫉妒心蒙蔽,就看不到他人的功德

1想要成佛的人,不需要学太多的法门,只要学习一个法门就够了,那就是修大悲心。真正具有大悲心的人,就能通达一切佛法,如同看自己掌上的手纹一样清楚!如果我们悲悯受苦的众生,在生起强烈慈悲心的同时,嗔恨心就不可能存在。2喜无量心,是“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乐因,就..

净土法门:病是怎么来的

这后面还有一段,「病起六缘」,出《摩诃止观》第卷八上所讲的,「众生之病皆因六缘而起」。第一个「四大不顺」,四大是说身体,物质的身体,我们没有把它照顾好,让它感受风寒,得伤风感冒这一类的,属於四大不调。第二种「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是我们身体能量重要的来源,..

在家学佛男众女众的模范人物

在家学佛男众的模范人物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众的主持和在家信众的护持。佛陀得道行化不久,度了许多人出家,同时又有许多受了佛陀感化而皈依佛教的在家信众。在这些信众里面,包括有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商贩、工人、农夫、乞丐等各阶层的人物。其中能自己虔诚奉行佛法,又能..

分别心,是万恶之源!

人的许多烦恼,都是因为执著于“我”而产生的。人间所有的纷争都源于分别心。这是一种强烈的分别心,也就是二元对立,在这种巨大的对立中,我们会把“我”与外部世界分得清清楚楚。几乎所有的智慧修炼,都是为了对治分别心。因为人间所有的纷争都源于分别心。因为有了分别心,才有..

净土法门:只要自己的心不被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是真正的念佛三昧

还会受外面境界的诱惑,五欲六尘的诱惑、干扰,就是在五欲六尘面你还会分别执着,你就受它干扰了。要怎样?一句阿弥陀佛,把它们全都打扫乾净,心面见如不见,闻同不闻。我看见、听到了,我心是阿弥陀佛,跟五欲六尘不相应,这就对了,这是真正远离了。远离也不是故意离开它们,不..

嘎玛仁波切:心不烦乱方入安忍之门

安忍的本体是心不烦乱,如果心烦意乱,就谈不上安忍。安忍可分为三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无生法忍。一、耐怨害忍当别人用殴打、恶言恶语等方式伤害我们,或在背后中伤诬陷、挑拨离间等等,面对这些现象时,心中不产生嗔恨,就是耐怨害忍,也就是忍受他人恶行的安忍。修安忍,首..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几种?

在佛教里,什么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是障碍、恼害的意思。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只要障碍我们修道就可以说是一种魔障。修行的魔障通常分成四种:蕴魔、烦恼魔、死魔和天魔。蕴魔,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我们众生的身体和精神。五蕴何以在修..

如果心中有‘苦’,说明内在有‘恶’

我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恶,那么这个人的心灵是根本不会..

嘎玛仁波切:如何看一个人修得好不好?

【问题】顶礼上师,请上师开示,如何看一个人修得好不好?【嘎玛仁波切答】信仰和修行的特殊之处在于,修得好不好,是无法用皈依或修行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当然,如果平常付出比较多的时间念经持咒,一定和比较少把精力投入修持会有不同。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通过诵经、拜佛和平常的..

这十种人念佛最合适了!

善导大师:这十种人正好念佛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

夏坝仁波切:仇中有恩,恩中有仇,你怎么能分得清楚呢?

我们无论是做善事也好,做恶事也好,做对自己有用的事也好,做对自己有害的也好,归根结底其实做的只有三个方面:一是心里怎么想的,想得对还是不对;一是嘴里说的,对还是不对;一个是身体做的,对还是不对。心里怎么想,嘴里怎么说,身体怎么做,很关键。龙树菩萨说:“如于水土石..

嘎玛仁波切:所谓的福报,是能发自内心懂得去积德行善

佛陀告诉我们,烦恼即菩提。所以,当大家有情绪烦恼,就要学会把这些转换成菩提智慧,将业力净化掉以后,让违缘变成我们的助缘。反观自己的内心,透过佛菩萨的慈悲加持,让我们更能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需要什么。所谓的福报,是能发自内心懂得去积德行善,并认为这是一定要去做的事..

这个预测福祸的方法,无不应验

改过的必要: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春秋时代的大夫看见人的言语动作,推测他的祸福,无不应验,这可以从《左传》、《国语》等众多的传记上看到。有人问:言语、动作是当下外表的行为,祸福是未来的果报,怎么从外相能推测未来的祸福呢?..

海涛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就像我以前,看到一个出家人在拜佛,我说,你不要拜了,因为你这样拜,你只是在表现自己很会拜佛,一副很骄傲的样子,你看,我在拜,你们都不拜,他说,师父你怎么会这样讲,我这样拜佛难道错了吗?我说,你以骄傲心在拜,而且故意示现自己很会拜,而且拜的样子又跟大众不一样,一..

提高记忆力的好方法:请努力戒色、诵经

我们清楚记忆力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一名学生记忆力差,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在重要考试中难以取得好成绩。成年人如果没有好的记忆力,转头就忘,丢三落四,很难把工作干好。科研人员、医生、教师、领导干部等都是一样的,我们都需要有好的记忆力。记忆力的高低有先天的决定因素,不..

净土法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净土法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第一集)1983/12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档名:08-004-0001【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次在我们观音佛七当中,为了求得解行相应,所以在七天当中,每一天有四个小时讲经,四个小时称扬菩萨圣号。在讲席当中,我们采取前清大义法..

去除心中的恶,就能远离身心的苦!

善良的人为什么还会痛苦?为什么善良的人会经常感到痛苦,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说明这个人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恶,这个人的心灵根本不会感到痛苦的。如果还经常感到痛苦,说明内心还有恶存在,还不是纯粹的善人..

净土法门:想成佛,就得在这上下功夫

佛法里面讲空有,意义很深!空不是无,我们一般人听到空,以为什么都没有了,不是这个意思。空是什么都有,说有,有是什么都没有,所以有叫妙有,空叫真空,「真空不空,妙有非有」。你要是真正了解这个意思,空有是一不是二,这个也很难懂。你想想梦中那个境界,你说它是空还是有?..

人间天:走进佛法,驾驭生命

佛教研究的无外乎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生命的真相;第二个部分是宇宙的真相。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更好,如果不能了知生命真相和宇宙真相,这所谓生活得更好是虚妄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宇宙的真相就是我们存在的外部环境,生命真相就是流转生死的这个主体的秘密。我们都想生活..

悟婧:忏悔贪嗔痴慢、杀盗淫妄的习气

惭愧学生悟婧在此忏悔:自己贪嗔痴慢的习气很重,常常违犯戒律,在此忏悔。贪:自己很贪吃,尤其爱吃薯片饮料等零食,母亲曾劝告我让我不要吃,但我表面上答应,心中仍是不屑一顾。父母省吃俭用供我留学,而我却在零食方面肆意挥霍,8元人民币一包的薯片,我可以一天吃两包,而主..

宏圆法师:忏悔烦恼就是忏除轮回的因

世人大多把烦恼都理解错了,以为遇到逆境、不随自己的心、心情不愉快叫做烦恼,其实烦恼是粗细迷惑心的总称。根本烦恼有六种:贪、嗔、痴、慢、疑和邪见,我们一个个的来讲。贪心,贪得无厌,要这要那,有了一万想十万,有了十万想百万千万,欲壑难平,贪心。第二个是嗔心,不顺自..

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楼烦县人。大师从小爱学习,13岁时,就跟随舅父到许昌、洛阳一带游访参学。由于大师博学六经,融会贯通,尤其精通老庄之学,因而儒门宗匠、达官显贵,没有不佩服大师的。21岁那年,大师本想南渡长江,拜当时的大学问家范宁为师..

《净土圣贤录》之往生比丘

《净土圣贤录》初编者际清居士彭二林评论道:佛法传入中国已经很久了。从汉朝到晋朝,高僧大德,多以解论经义为自度度人之急务。从庐山远公开始,建白莲社,修行念佛三昧,并以此自利利人。从此后代所有净业弟子,都以此为归。达摩祖师从西东来,传下直指人心的大道,六祖大师在曹..

达真堪布:智者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快乐之上

当我们看到别人获得一些财富和名誉时,心里就像刀割火烧一般痛,这说明你已经嫉妒了。不明理的人就是这样,不生欢喜心,就爱嫉妒,这叫自寻烦恼。别人如何,跟你是否高兴或赞叹没有太大关系。即使你再不愉快,若是他的福报到了、因缘到了,也会圆满;即使你不赞叹他,他一样会得到..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40)财富、名气、地位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始终要谦虚低调,恭敬他人,无有骄傲,这就是佛子行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颂词:诸众恭敬遍荣誉,财物量等多闻天.然知世妙无实义,无骄傲是佛子行。这里的意思是说,即使我们的财富如黄财神一般广盛,福报像多闻天那么深厚,所有人都对你恭敬奉承,..

黄柏霖: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5集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05集《安士全书》(第008集)黄柏霖老师讲于2018年08月11日台孝廉讲堂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今天我们研讨《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经文,【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请各位同学翻开课本第四页,倒数第三行,我们看经文:【以刀杀人。不过斩..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着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准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录取他。...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道,勒紧裤带在一棵树下拉响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

嘎玛仁波切:永不嫉妒的修心窍诀

喜无量心,是“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乐因,就是一切善业;乐果,就是今生来世的人天善果,以及直到佛果之间的所有安乐,都包括其中。喜无量心,就是希望在一切众生身上,这些乐因及乐果都能够日日不断增上。观修喜无量心修悲无量心时,是观想一个非常可怜的众生,愿他远离种..

学佛路上心得与体会,佛经中那么多的利益,为什么得不到?

最经读经我常常想,经中那么多的利益,为什么得不到?反省自己,主要是定力不够的缘故,遂致不能多闻,学习不够主动,多半时间照本宣科,照猫画虎,不能去深读经文的意解,把自己局限于一个狭小的知识点中,为自己设障碍、动妄念、乱贴标签。定力的基础哪来的?首先是对佛菩萨的教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