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被地藏菩萨救拔出地狱,不久又回去了,并不是地藏菩萨的威神慈悲之力不够,而是众生的恶习太重。刚受完苦转眼就忘了,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做种种的恶事。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黑门和铁窟指的都是地狱,早上从那里出来了,晚上就..
菩提心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全)原文+译文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纪文达公笔记摘要流通序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以若不提倡因果,则善无以劝,恶无以惩。唯大贤方能守分遵道,其他则孰不愿任心肆意,以取快于一生乎?以既无前因后果,则一死永灭,尧桀同归于尽,又何必无绳自缚,拘拘然循礼守分,以..
信愿法师:娑婆六道非安处,冥冥长夜暗中行
【法事赞摘要】善导大师开示:娑婆六道非安处冥冥长夜暗中行底下两句话就很浅白了,虽然浅白你还是要做得到,你要有厌离娑婆的心。「娑婆六道非安处」,很浅白你我都能体会这一句话,但是你要真正的做到。《法华经》告诉我们,三界是痛苦不安的地方,[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没..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34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34:宣说种种因缘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欲知三宝意,纯笃学四谛。见闻十二因缘真,精修阿耨菩提心。点我打赏..
虔诚期待2019年燃灯佛圣诞日的到来9月20日农历八月廿二星期五
燃灯佛的由来燃灯佛,梵文Dipamkar,意为「定光」,德文Dipamkara,英文Dipankara,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尊贵。释迦牟尼佛主修今生,是现世佛。燃灯佛则修过去为过去佛。弥勒主修未来,为未来佛,为佛教三大教主之一。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
四种层次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的想法和看法。但因每个人的根器不一,所以,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也就个个不同。虽然观念上个个不同,但是目的却是相同,那就是共同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快乐。而人之秉性有优劣、文化有高低,所以在追求幸福与快乐时,就会出现善恶(为公或为私)、对错(..
嘎玛仁波切:时迎佳节,愿吉祥!
秋意丝凉、清风徐畅。暮沉,满月悬挂空中,皎洁明亮。又逢一年庆中秋,意在团圆,礼在温情。团圆之意本如月缺盈满的过程。平时忙于奔波,疏忽了久别的亲情、友情。恰逢佳节,重逢之喜难得而珍贵。情本而淡雅如茶,幽香回甘在于真诚和质朴。岁月的沉淀是褪去浮华后的简单而纯真。礼..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33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33:宣说诸譬喻经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事毕空无迹,因果法不灭。宣说譬喻诸经文,共修阿耨菩提心。..
行菩提道是什么意思?
答曰:“行菩提道”就是修六度万行普度众生的意思。菩提是“觉悟”,“行”是心趣向清净觉悟普度众生地去为。“行菩提道”就是去干让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觉悟的事。这叫发菩提心,广持大悲之心,行菩萨道,自度度他,就像地藏菩萨的誓愿一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像普贤菩萨行愿品中..
释迦牟尼佛说,靠自力修行成佛究竟要多长时间,和念佛没法比
释迦摩尼佛从悉达多太子放弃王位,抛弃世间荣华富贵。削发到苦行林修行,跟随过很多人修行。曾修到四禅八定和非想非非想处,但他认为都不是解脱之道,最后都放弃了。之后又经雪山苦行六年,受尽大苦,瘦的皮包骨头。悉达多认为这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修道,并没有找到解脱之道。然后放..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一个是安乐道,一个是解脱道,一个是菩提道。当然,安乐道,从我们凡夫的角度是最急迫也最关切的。我们到那个地方去,是痛苦还是快乐?是快乐多一点还是痛苦多一点?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我们今天选择在娑婆世界行菩萨..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想把它安定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水最深层部分,很奇妙,我想到我的心,落入到水最深的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就定下来了。然后这个时候,我就听不到外面谁在吵、谁在讲话……可是问题来了,就是这个时候,我虽然已..
海涛法师:佛遍知一切
海涛法师开示:大家要往生之前,南无阿弥陀佛,别人在受苦生病,南无阿弥陀佛,佛就来加持他,只是我们凡夫的眼睛看不见。各位,儿子叫妈妈,妈妈会不会来啊,保证来。而且佛经说了,你这一辈子念过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现在你几岁,什么时候出生,叫什么名字,在哪里,佛遍知一切,..
《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天王观察人天品(释二十九)
佛法其实很简单,虽说它的涵义深奥,但往往它都是以很简单明了的形式在我们身边做演化。所以说,因为修持了金光明经的缘故,四大天王都会到这个地方来保护这个地方的众生和国土,来给众生安乐,这是四大天王的愿力所在。也许在显现上,法师似乎看起来和我们也差不多的,是凡夫众生..
佛子应远离的十种魔业是什么?
佛子应远离的十种魔业是什么?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二、恶心布施, 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三、于甚深法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四、不乐听闻诸波罗密,假使闻说而不修行..
宣化上人:修行要处处本着道德,以不妨碍道德为根本戒条
学习佛法的人,就是在这儿开始把种子种到地下去。种子种下后,能不能生出?还要看各种的缘。诸缘具足了,种子就能顺利地生出。假若各方面助缘不圆满,就有可能变成焦芽败种。也就是看当我们发菩提心时、种菩提种子时,种得够不够深?坚固不坚固?若是种得够深而且坚固结实,那么将来..
信愿法师:往生之事五决定之五:「吾等信心决定」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法然上人开示:往生之事五决定之五:「吾等信心决定」再来第五就是我们要做到的,前面四种讲的都是法,而且都是念佛,念佛你念了有没有信心,你就看看第五,你有没有信心决定了。所以为了让大家能够来检视自己的内心,所以师父写了信心决定的这一段话,让大家..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32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32:宣说和多伽正教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事毕空无迹,因果法不灭。尊循多伽正教行,共修阿耨菩提心。..
独尊湛现:修行要以发菩提心为主题
阿弥陀佛,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曾努力修学佛法,诵经,持咒,念佛,忏悔,等以及各种发心布施,这些种不同的方式,其实就是分别,对自心一个修正。让自心从恶到善,从自私化为无私,从有我到无我,从有量到无量,从迷茫到觉悟,这样的一个程序而已。心生一切法,法为一切心,我..
嘎玛仁波切:控制不住自己的坏脾气,总是明知故犯,该怎么办?
【问题】我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经常控制不住我的情绪,我要修行什么样的法门才能控制我的情绪?有时候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身不由已去做了,这样怎么办?请上师开示。【嘎玛仁波切答】这个问题很好,大部分弟子都有这样的困惑,包括我小时候也有这样的情绪。无始以来人累积下来的..
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31
学佛感悟词……拜读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的感悟:331:宣说毗尼正教愿空前绝后惊天愿,檀波罗蜜盈慈善。修道树善根,学佛先为人。事毕空无迹,因果法不灭。遵循毗尼正教行,共修阿耨菩提心。..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间堕地狱中。”突吉罗的小罪,尚且获得此种果报,何况是犯重罪,其果报真是难以言喻。如今我等日用平常之中,一举一动,恒常违背戒律,一顿饭一饮水之间,频频触犯尸罗(戒律)。一日之中所犯的过失,本来就应当是..
虚云老和尚:常发菩提心,则可与道念相应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始以来贪爱炽然,流浪生死,八万四千尘劳,种种习气毛病放不下,不得悟道,不像诸佛菩萨常觉不迷。是故莲池说:“染缘易就,道业难成。不了目前,万缘差别。只见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道念若同..
大安法师:念佛求往生的人,种性非常高贵
《优婆塞戒经》也说,如果有人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成佛度众生的心,那无量的天人都惊喜呀!高兴哪!就认为“我今天已经得到人天之师了”。你看,只是说你发了成佛的心,还没有开始去行动呢,还没有开始去修行呢,就已经胜过阿罗汉的功德。为什么呢?是由于你真诚心、发出成佛度..
让你的婚姻幸福,我有干货奉送
有人问我,怎么走出婚姻的痛苦?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好一概而论。因为各人情况不一样,缘分也不一样,完全照搬我的,也未必很适合你。通过我观察现实中一些成功走出婚姻痛苦的案例,可以在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有哪些妙招,有没有共同点。案例一山东一个女子,幼时父母双亡,乞..
嘎玛仁波切:自净其意,是佛法的核心要旨;生起菩提心,是最好忏悔法门
听法的效果,关键不在于听得多或少,最后都归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尤其“自净其意”,是佛法的核心要旨,所以说佛法的重点在于“发善心”。善良的心是最基本的,有了善良的心,修行才可能如法。身为一位大乘佛教徒,应该记住因果业报的道理,不管在世间的..
放生越多,善缘越多
这个人前世造了什么善业,寿命这样坚固呢?佛说:“以前他救过一个快要被杀的人,以这个因缘,他在五百世当中,内心无所畏惧,外在的地水火风也不能损害他,而且在今生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所以放生是无畏布施,能让众生远离怖畏,也能使自己获得无畏之果,如果我们有怯弱、恐惧的..
慧僧法师: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第三十五.不发愿戒“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
宣化上人事迹美国篇
契子我们这个佛教,并不是每一个国家自有的佛教。这是全人类的佛教,是一切众生的佛教,我们不应该把佛教当做私有的宝库,应该把它光明于世,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佛教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有众生没有出虚空,没有出法界;所有宗教没有出虚空,也没有出法界。所以佛教和所有的宗教..
这样忏悔,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起变化!
文/净界法师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那这个问题是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我们的内心,古人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内心能够包容天、包容地、包容宇宙万物,但是包容不了一点点的委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