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尊佛的功德是圆满无尽的。而听闻、读诵、书写、演说、流通、助印、供养乃至赞叹此经一字一句所得功德与恒河沙诸佛功德同等。(那一尊佛的功德有多大?如海中的水滴、如大地微尘、如恒河中的沙石,无法估计。更何况是一恒河沙数诸佛的功德,还要胜于彼。)2、听闻、读诵、书写、..
佛陀
无过失被人羞辱的人,他的子孙往往都会有后福!
《朱子治家格言》说,“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很有道理,今天跟人家有冲突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定是两个人都动怒了才吵得起来。我师长,人家骂他,他从来不还口,骂几句话人家就骂不下去了。还有严重的,人家打他,他就躺在地下给他打,那个人打几下打不下去..
因果法则是不可违背的,就算有神通,也是敌不过业力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为凡事运用神通是没有不成的。有一次,佛陀的祖国迦 罗卫城,遭到 萨弥罗国的琉璃王的侵略,佛陀起初也曾为爱国的热忱所动,想为祖国出力帮忙,佛陀曾三次坐在路上阻拦琉璃王的大军,但琉璃王逢到佛陀,虽然每次回军,但报..
易经高手亲身体悟了凡四训,皈依佛门改造命运的心得
【如何知命,而来改命呢?】对于一位出身清贫,又对“易经、命理”有兴趣的人而言,绝对是非常想要从“知命”而到“改命”的!但是从年轻十六、七岁起,不断的来寻访名师、钻研经典,可是却一直都无法从“易经”中了解到,该如何才能来改变自己不好的“未来”呢?【灾运、痛苦、失败..
方海权:帮助、陪伴、创造、饱满、喜悦、人生充满着精彩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有一次对我们说:“希望世间上的人都变成善人,该有多好啊”。在幼小的心灵中感受到极为慈心的女性老师,如母之慈。如今想来历历在目。感恩那时的她在我等八识田中种下善良之语。而我们学习如来正法之后,更希望世间上所有的众生都是善良,能相互关心爱惜该..
学佛之路,始于零,归于零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因缘和合,有因就有果,有始必有终,只是这个果,这个终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寺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很常见的,佛像,就更是司空见惯了。几乎每一个人中国人,从小就会接触到。小时候家里一般都挂有那么一幅观音像,我们就会问家长,这画里面手托着个小瓶子的..
再次提醒大家走路、开车都不要忘了念佛!
namoamituofo南阿陀佛念佛死里逃生作者|道证法师节选自《毛毛虫变蝴蝶》念佛免难记世间无常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人命难保。您走路的时候,最好要边走边念佛,随时消灾免难。」您听了可能会瞪他一眼,认为他又在说些老套。在这里不妨说一件我自己的经历,是从一个爆炸的案..
海涛法师:没有欲望的快乐,超过百千万亿倍有欲望的快乐
有一个女孩子,她年轻时候在印度跟她的先生结婚,结婚以后,她的老公必须远行到外地做生意,古时候一出去就好久才回来,结果她老公走了,她才知道她怀孕了,她后来请人家写信给她老公,说她怀孕了,但是她老公有点感觉奇怪,因为出去以后有两、三年都没回来。她把小孩生下来,独自..
为什么佛陀和菩萨们的塑像都是赤脚,和我们一句俗语有点关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视剧里,佛祖和菩萨都是赤脚的形象出现,不和我们一样穿着鞋才能出门。而富丽堂皇的寺庙大殿里的菩萨塑像,也是双足裸露的。在我的记忆里,似乎还真没有见到过穿鞋的菩萨塑像。这是什么原因呢?一开始,我以为,无论佛陀释迦牟尼还是其他菩萨,他们都是..
财物无失的故事
财物无失从前有一个妇人,经常跟人讲:“我从不丢失东西。”他儿子比较反感母亲的言辞,有一天便将她母亲的戒指丢到河里,然后问她戒指何在?母亲仍然回答说:“我未曾丢失什么。”第二天,母亲准备供养目犍连、阿那律、大迦叶饮食。派人去市场采购食材回来清洗时,在一条鱼腹中发现..
净界法师: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听闻佛法绝对不会白费的
我们对大乘佛法的熏习,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当然每一个人善根不同了,同样在娑婆世界末法时代,有些人的确善根特强,他听几次就懂;有些人的善根栽培不够,他听了几次还是觉得似懂非懂。但是没关系,你每一次的听闻绝对不会白费,因为这个法都进入到你的心..
呷绒多吉上师:心里想得到快乐,但时时刻刻在造作恶业,犯罪,没法得到快乐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6)我们的父母――六道轮回里的众生想得到快乐,不想得到痛苦,但是却因为无明,不懂得种快乐的因,也就因此得不到快乐的果;不喜欢痛苦的果,却时时刻刻在种痛苦的因。因为不懂得取舍,所以不知道痛苦的根就是――造作恶业。佛陀说,我们的父母心里想的和所..
呷绒多吉上师:你会借钱去放生吗?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95)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唯求自利小乘士,见勤如救头燃故,为利众生功德源,发精进是佛子行。佛陀说:为了利益众生,为了众生的成就而自愿待在地狱里,并能生起欢喜心,那就是真正的大乘发心。..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一定会得到真实的果实
有一个性子特别急的年轻人去拜访一位朋友,他来到朋友楼下,按响了朋友家的门铃。门铃响了两声,里面没有动静,他等不及了,就返身回家。刚刚走了几步,他又觉得这样回去不甘心,于是又返回来重新按门铃。还是没有回应,他没耐心,又等不及回去了。但是想想再回去试试看,他又返回..
修行人必须断除耗尽福德的这些行为
生活中有些人不懂,还劝别人:“算了、算了,供养这些有什么用,心安住就可以了,心里观想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有财物,就不能这样做,比如你不吃饭,是否观想自己吃了就能解除饥渴呢?恐怕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自己本来拥有万贯家财,却舍不得用来上供下施,反倒摆出诵咒、观想等..
宣化上人:为什么我们所思所想,佛一清二楚?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悉知一切众生心”:佛的智慧,能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在《金刚经》上说:“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心。佛怎会知道我们众生的心呢?奇怪!那么,我们众生所行所做,佛岂不是都知道了吗?不错。众生所行所作,所思所想,佛完全一清..
索达吉堪布:放生有哪些巨大意义
从整个人类的利益,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来看,放生有非常大的必要。趁此机会,我给各位佛友具体谈三点放生的意义。第一,放生是长寿的秘诀。在座的各位都乐意放生,这对大家有极大的帮助,能让我们获得长寿。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谁都不愿意离开世间,都..
净土法门法语:起心动念要谨慎,不应该有的念头立刻要放下
1佛陀教给我们的法的大根大本是离欲,这是真正的佛法。不能够离欲,无论修学什么法门,夹杂着欲望在里头,这把法就破坏掉了,这不是佛法。佛教我们念念要放下欲望,要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 痴慢,这是真正皈依法。2起心动念要谨慎,不应该有的念头立刻要放下。净宗的方法用阿..
佛陀涅槃前,三句忠告,一定要牢记!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涅槃前曾告诫弟子们,要依此法修行自己。佛陀说:“阿难陀,真正要皈依的,是教理。每个人都应该以教理作为自己的皈依。依照教理去生活吧。这样,每个人便都会成为自己的明灯。阿难陀,佛、法、僧其实都存在在于每个人。觉悟的潜能就是佛,教理就是法,在..
呷绒多吉上师:怎样发心才是如理如法的?
呷绒多吉上师开示连载(15)我们做善事功德之前要好好发心。发什么心呢?发大乘的无上殊胜的菩提心。首先我们怎么发心呢?我们要知道:六道轮回里的所有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一个众生没当过我们的父母。佛陀以他最不可思议的光明智慧给我们揭示得清清楚楚:所有的众生都当过一个众生的..
盘点佛教的过去7大佛,每一个都有莫大的威能,释迦牟尼佛排第七
在佛教的等级体系中,佛是最高一等的存在,总计有八十八佛(过去五十三佛加现在三十五佛),唐僧的南无 檀功德佛和孙悟空的南无斗战胜如来都属于现在三十五佛;其中又有以燃灯古佛为首的二十四佛和以毗婆尸佛为首的七大佛,现在这里要说的就是七大佛。TOP、1毗婆尸佛毗婆尸佛为过去七..
释迦牟尼建立了佛教,为何佛教人士的佛号却念得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的开创者,是佛教人士尊崇的对象,阿弥陀佛在佛教中不仅是一句佛号,更是佛教中一位佛陀的尊号。那么佛教人士尊崇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同时,为何要念阿弥陀佛的尊号呢?释迦牟尼本是一位古印度的王子,他所在的迦毗罗卫国是当时古印度十六国中的一个附属小国,本身国..
大安法师:家中爬虫成灾怎么办?
问:家中有很多爬虫,有点泛滥,到处便溺,床上、饭菜上,连佛经、佛台也不放过,可弟子受五戒不杀生,对此不知怎么办?答:首先要知道不杀生戒他的戒相是什么,制的是什么?正制的是不杀人,那么如果故意起杀心,有预谋,对方命断,这就是犯了这条杀戒。除人之外,其他的 飞蠕动之物..
嘎玛仁波切:显宗和密宗的差别,不在外相的差异
导语:显密之别,不在外相的差异。佛教依流传区域,发心和修持方法的不同,分为小乘、大乘和金刚乘。其中,大乘佛教较着重佛法理论的探究,金刚乘则较重视实际修持,需要依照严格的系统和次第实修。而藏传佛教宁玛巴的核心法门大圆满法,则圆满涵盖了显密所有精华。藏传佛教宁玛派..
本源法师:善良碰到恶,如何才能做好自我?
问:请问师父,善良碰到恶,如何才能做好自我?答:修学佛法,我们一定要知道,心不要随外境所转。当然,这种人有一定的修持功夫,你才不会被外界所转。我们一般的人遇到恶人,当如何去面对?佛陀告诉我们,当遇到恶人,默摒、远离,因为我们知道,在恶人的熏陶之下,会让自己也慢慢..
嘎玛仁波切:轮回中的痛苦是绝对的,快乐却是相对而短暂的
导语:因为执着,所以痛苦。轮回中所谓的快乐,只是相对而短暂的。佛陀说有漏皆苦,是教导我们看清痛苦的本质,具备勇气和智慧,就不会制造更多未来痛苦的种子。四法印的第二个是有漏皆苦。从大乘的角度来说,有漏和无漏的区分界线,就是有没有“执着”。“能执着”的心和“所执着..
海涛法师:真诚随喜,就可以累积大福田
记住,别人布施一百万盖寺庙,你只布施十块,因为你只有十块,但是你随喜功德,你等于得到一百万的功德,所以释迦牟尼佛要我们懂得随喜功德,别人做的善事,我们都不要嫉妒,“哼,他那么有钱。”那你越来越穷。只要别人在做善事,我们都要这样念,来,随喜功德!对!他在做好事,..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有什么作用?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造一栋房子,而不要全靠国王的力量。当地有一家的男子不答应,而其老母却不顾自己..
道证法师:假如对照佛陀的教导,从小到大,无一不是贪嗔痴的坏心眼
常常可以听到病人埋怨:“我这一生不曾坏心毒行,也没做什么坏事,天公无眼,竟让我得这款病,这么痛苦,”然而,让我们深深反省,真的吗?真的没有坏心毒行?真的都没做过坏事,那显然是圣人了。假如对照佛陀的教导,从小到大,遇不如意事就生气,出言不逊,贪吃、为口腹之欲,不惜..
星云大师:人死后会去哪里?死亡的真相
星云大师:人死后会去哪里?死亡的真相一、从死亡的一刻说到死亡的状况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经历过死亡,不知道面临死亡的那一刹那究竟是什麽情况。根据经典上的描述,死亡的那一刻,死者的感受仍然很清晰,他可以清楚地听到医生宣布他死亡的声音、亲人们悲伤的哭泣声,也可以看到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