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

供灯成佛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住时,每一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向他求法,还带了衣食等去供养。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也常常去听佛陀说法。眼看国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断以名贵的东西供养佛陀,而自己却做不到,她很伤心,当然,连一顿饭..

修行的“四心”

文/星云大师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甚至是修行的道业,要有所成就,都必须有“心”。如伟大的领袖,拥有胸怀天下、民胞物与的心;认真学业的人,怀有奋发勤勉、广学多闻的心;成就菩萨道的人,大慈大..

祗树给孤独园怎么读?祗树给孤独园什么意思?

“祗树给孤独园”读作:qí、shù、jǐ、gū、dú、yuán。树给孤独园,又称园、园精舍。著名佛教圣地,是佛陀在世时规模最大的精舍,位于古印度萨罗国王都舍卫城城南门外五里,内有浮图十二,讲堂七十二,房屋三千六百,楼阁五百。始建于释迦..

结善缘的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从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一间寺院,一心一意清苦修行。日常除了打理佛寺的一般事务外,生活颇为清静而平淡。有一天,斜阳日照下,寺院显得特别破落,老和尚仰望着剥落的佛像,心中不禁惭愧而不安,于是发下大愿要修建寺院,并为佛像重铺..

修行人千万别炫耀自己功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弘恩法师噶当派的祖师们一向以隐藏功德为本,他们有一句格言:隐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一个人不到处宣传自己的功德,一切的邪魔外道都害不了你,因为你不显露出来。世间有句话叫:树大招风。凡夫的发心有时候很勇猛,但是,你一旦宣传的话..

什么是“业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网友问:师父,我的母亲被检查出来有斑块,如果恶化就要做搭桥手术了,这是业报么?她平时很注重养生的,身体看着也健康。我该念什么经才能够帮助到她?学诚法师:人从一出生就已经在受报了,不是遭遇了什么不幸才叫“业报”,这都是..

四大菩萨的精神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

大乘佛教的根本是什么?在汉传佛教的范围里,观世音菩萨乃至四大菩萨的知名度,超过了释迦牟尼佛。不信佛的人,只知道《西游记》里有个如来佛。我曾经开玩笑,如来佛能够出点名,还沾了孙悟空的光。可是,如果你说“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拿着瓶子的菩..

学佛要如理如法 警惕下面十一种错误方法!

明理也很重要,如果不懂佛理还学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炼。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信心是从明理中来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学佛修行一定要明理,要如理如法,不要盲修瞎炼。现在有几种盲修瞎炼的情况,我们都要警惕。第一种就是没有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就是学佛修行的方向目的,方向目的不..

出家的必读宝典: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一日凡躯脱落,灵光普荫人天。”这是第一个我们要真修行,要悟。我们现在生灭嘛,有生就有灭,这生灭的本是什么?我们现在这个是肉身凡胎嘛,我们这个是业障所生的,也就是说业障身的这个凡胎,有一天你这个业障消尽,这时候你的佛光..

怎样才能开好一个素菜馆?

首先,要有正确的发心,不要简单把它当做一个提供菜品的地方,要发心让更多的人因为走进素菜馆而有所收获。因为素食是在长养慈悲之因,如果有人因此对众生心生慈悲,对未来人生将大有利益。此外,素食代表着健康、环保的饮食。推广素食就是在推广健康,推广环保。以这样的发心去做..

“抢头香”真的有福报?出家人是怎么看待的呢?

“抢头香”,是汉族民间习俗之一。据说,谁能抢到“头香”,就能在新的一年当中,收获最大的福报,交上最大的好运,财运亨通、平步青云。所以每到大年初一,一大清早,各地佛教道教寺院道观门前就排起了长队,摩肩擦踵,人山人海,为的就是“抢夺”..

抄写佛经也是一种殊胜的修行法门吗?应注意哪些事项?

抄写佛经也是一种殊胜的修行法门吗?人世间的一切身、口、意诸般行止,都可以用来作修炼的功夫,因此,古人讲成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传统书法抄写佛经就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何以见得?大致有以下三点理由:一、抄写佛经,可以熏习佛法。现在网络与印刷事业高度发展,佛经通行..

一掬水的多寡

在《法句譬喻经》里,记载着商人波利与海神之间,一段很有智能的对话:有一次,大商人波利与五百个商人一同入海寻宝,船行驶到海中央,忽然间海神从海底冒了出来,手捧着一掬水问波利说:「你看是海水多呢?还是我手上的一掬水多呢?」波利从容地回答:「当然是一掬水多啊!为什么..

修行 “四心”必不可少

文/星云大师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无论是学业还是事业,甚至是修行的道业,要有所成就,都必须有“心”。如伟大的领袖,拥有胸怀天下、民胞物与的心;认真学业的人,怀有奋发勤勉、广学多闻的心;成就菩萨道的人,大慈大..

佛经中闻香悟道的故事 因闻香而入不二法门

(一)沉香烧为木炭在《百喻经》第二十二喻里面,就有一个入海取沉水喻,这一喻非常有意思: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女居士如何和男众师父相处?

女居士如何维护好师父和自己?女弟子依止女法师学佛是最合适的。只是无论哪个时代,女法师都寥寥无几。这也正常,各行各业中男众都是绝大多数。有很多修为非常好的女法师,女弟子很难遇到。很多女居士皈依依止的常是男众师父。哪怕不皈依,平时去寺院,也往往是男众道场,接触到的..

佛像能不能佩戴身上?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正确吗?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佛教经典中有佩戴佛像的说法吗,真的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吗?佩戴佛像到底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后果?今天的这一篇常识文章非常重要,各位有缘的网友要看仔细了。佛像到底能不能佩戴身上?首先,不论是玉质的,还..

家里佛龛怎么摆放?如何供养佛像?供奉佛像的禁忌

常有善信施主问家里佛龛该怎么设置,该怎么上供,什么时候上供,供什么,怎么供,心里怎么观想。家里佛龛怎么摆放?家里的佛龛宜设置在单独的一间房间里,房间应清洁整齐。没有条件的,也最好设置在书房,条件仍不具足的,可以设在客厅或封闭式阳台。宜避开鞋柜、垃圾桶、洗手间、..

回向是什么意思?念经是否一定要回向?

回向是什么意思?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念经是否一..

贫苦夫妇卖身贷款,只为供佛斋僧

从前有一人名叫夷罗,因为家境贫寒,没有资产,夫妇二人都为他人做工,每天都在饥寒交迫中凄惨困苦地生活。他们看见村子里有很多富豪,都纷纷到佛寺作大施供法会,心中十分羡慕。回到自家破屋之中,夫妇相对,悲嗟不已!丈夫感慨不已:“我们必定是宿世犯悭贪之罪,过于吝惜..

佛前十不求要谨记在心

文/星云大师《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第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参禅学道的人,不要要求身体一定要健康,永远不生病,因为身体没有病,有时候容易生起贪欲、执着。“有病方知身是苦”,学道的人有时候带三分病,..

准提佛母菩萨真慈悲!两年来我从月入两千到年薪11万!

学两年多来,我逐渐明白:佛法,是真正的出世、入世双全法。诸佛菩萨的大悲心所在,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只要我们不断地积功累德,精进地修福修慧,就能扭转命运的轨迹,实现安居乐业、大富梵行、自立立人、自觉觉他的梦想。一、运交华盖..

盂兰盆法会大威力,身体疾患一朝愈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盂兰盆法会,作为一名深受佛法利益的佛子,遇此殊胜大法会,在积极地为家人亲朋报名参加的同时,我还要给同修分享二个我的家人蒙法会加持,消业增福,疾病痊愈的故事。未遵医嘱做手术,供塔持咒眼疾除我在东北的哥哥,于2014年6月底7月初由于眼底充血,视力急剧下..

清明节,佛弟子如何做才能利益历代宗亲?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祭祖的日子,也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民间俗语。佛教里没有清明这个节日,因此佛教经卷中也没有关于&ldquo..

中国佛教界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适应时代变化,从清净修行、处世无诤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战时佛教形态。这种非常时期的非常选择既符合中国佛教的基本精神,也符合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大义。本文从十个方面对中国佛教的这一光辉历史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认为,..

放生蛇的感应和因缘

放生蛇改运消业和消除宿业障是非常迅速的!同样即使是我们无意吃了一口蛇肉或是喝了一口蛇汤,这些受伤害的蛇菩萨都是无休无止地不依不饶啊!往往杀蛇吃蛇的果报,诵经,拜佛都不容易消,因为蛇的嗔心及其的重。但是也因为蛇菩萨的灵性非常的高,所以我们一旦慈心发心放他们的同类..

禅宗在亚洲与世界的传播

中国禅宗自唐代正式建立以来,由于中国一些禅僧到越南、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弘传禅法,以及这些国家的一些高僧到中国求法,因此,在这些国家建立了以中国临济宗、曹洞宗为主导的各种禅宗流派。20世纪以后,又由日本的一些禅师和禅学家,以通俗化的形式将禅宗广泛传播了欧美国家。..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圆融,乃“中国化”佛学——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真言宗等诸宗思想的重要内容,霍韬晦先生认为:绝对与圆融,乃中国佛学的特质,“中国佛教的整个方向都是向圆融之路而趋”。此言可谓如实。圆融,近代以来也曾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是中国佛学..

印度大乘佛教的开展

佛教在印度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一般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三个时期。大乘佛教虽然是由原始、部派佛教发展而来,但是其主要思想却不同于声闻的自我解脱,而是强调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就无上佛果为目标。大乘佛教兴起的时间约在公元一世纪,但是在原始阿含圣典及十..

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一种新的“判教”方式二十世纪初以降,在东西文化冲撞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知识份子把佛教从原来的儒道佛三教格局扩大到佛耶回三教格局中加以审视,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判教”方式,即不承认佛教是一种宗教,耻于将佛教与基督教相提并论,这是从三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