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时出现各种身心反应现象解析大多数念佛人在念佛的同时都会出现一些境界现象,大众共修念佛的时候,出现境界现像的机率更多,若是在一个有真正修德的道德场中,就是道场中有真正的修行人,这个人有修有证,真正开悟或见性之人,和这样的修行人一起共修,共同念佛,就更殊胜了。..
境界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五章)03
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五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五章尽虚空是莲座03以此如来教令却生想念,去彼十地中染习出世净心故,此明十地缘真俗出世余习气惑故。所以普眼菩萨看不见普贤菩萨在哪里,佛告诉他错了!偏向于清净中去找普贤菩萨找不到的,既然叫普贤,即无所不在,净土中有,秽..
星云大师:《心经》第9课02
星云大师讲《心经》第9课丨空是什么?有是什么?色怎么就“空”了呢?02二、空和有空是什么?有是什么?空是水,有是波;空是水性,有是波浪。大海是什么样?大海波涛汹涌,澎湃不已,排山倒海,千差万别,那就是现象上的有。海只有动的样子吗?非也,海是水,水性是静的,它的本体是静的..
整个梦境是自性变现的,就是自己
释迦牟尼在讲经当中,用比喻用得最多的是梦幻泡影,为什么?做梦每个人都有这个经验,用这个来比喻非常亲切,你容易懂,遍法界虚空界真的就像梦中一样,梦中境界哪来的?是你自己意识变现出来的,梦中决定先有你才有梦境,就跟法界的源起一个道理。宇宙怎么源起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
宣化上人:不想念经,不想做早晚课,这是着魔时的现象
1.问:着魔时会有什么现象呢?宣化上人:不想念经,不想做早晚课。2.问:为什么会着魔?宣化上人:我们一开始用功,存心要正当!如果心存不正当,无论用什么功,都会着魔;心要是正当,不管用什么功,都会成佛。所以佛和魔,只在一念之间;因此在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3.问:为什么某某..
明明这个人是给气给我受的,不是的,那个人是你心念变出来的
整个宇宙环境是这样变现出来的,你自己自作自受,你怎么能怨人?怎么能怪人?各人因果,各人承当,这个话讲得好,你造什么因就出现什么现象、果报,你自己得受,受的时侯还说是别人的,错了,别人如果能够造诸法给我们享受就好了,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他应该变造极乐世界..
梦里那么多人,不都是自己变的吗?
梦里那么多人不都是自己变的吗?一念不觉宇宙出现,生命出现,生命不是别的,是自己。我从哪里来的?我跟宇宙同时出生的。我跟宇宙关系是一体,宇宙里面万事万物跟我的关系也是一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讲经教学当中常常用比喻,因为比喻让我们学习的人容易体会,好..
慧僧法师:菩萨戒是关乎佛性因果之无上律仪,应尽心竭力广泛流通
《佛说梵网经讲录》◎慧僧法师一九八O年讲于万佛圣城法界大学养秋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诵。未来诸菩萨当诵。现在诸菩萨今诵。”释迦牟尼佛,说完四十八条轻戒时,又嘱咐诸大弟子说:..
宣化上人:为什么天人看人间的人,无论是善事或恶事,都是颠倒?
若能如是观诸法甚深义则见一切佛法身真实相一切虚妄和合相,不要执著它。假设能这样地观察,就能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一念不生,万物皆备于我,这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的真实义,也就是真如实相,就是一念不生――也没有善念,也没有恶念。六祖大师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
宣化上人:用功持诵〈楞严咒〉出现的圣境
你用功持诵〈楞严咒〉的时候,或者会梦见拜佛,或者梦见佛放光,或者梦见佛来摩顶,或者梦见佛和你讲经说法,或者梦见菩萨、缘觉、声闻、圣僧,或天上的天将,或者梦见自己腾身虚空,或者梦见会飞了,这都是好的境界;或者骑马,或者渡江,种种祥瑞的光,或者有种种非常出奇的异相..
两个世界,自己选择
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机会就要抓住,机会不抓住,第二次遇到很难。我们常常怀念的是就希望见阿弥陀佛,就希望到极乐世界,沾一点边;一步跨过去,这就对了,不要再犹豫,不要想这个想那个。机会来时候匆忙,走了也匆忙。不容易不退转。你想想看,在这个世间,五欲六尘诱惑人..
你常作如是观,自然就能放下
宇宙真实相是什么?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能变、能现,宇宙万法是所现、是所变。这个事情跟梦境很像,所以世尊教学常常举梦境为比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讲到梦境都不陌生,所以佛常常举这个例子。我们在作梦的时候,梦中有自己、有山河大地、有树木花草、有芸芸众生,..
善财童子就是这么学的
学佛真正会学的,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炼这个功夫,佛法没离开生活,没有离开工作,没有离开处事待人接物,跟凡夫有什么两样!不一样的,凡夫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有贪 痴慢,有分别、有执著、有妄想。菩萨应化在世间这些全都没有,你看样子好像有,实..
圆瑛法师:至心念佛能消百世业障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所有佛教宗派中,就普通老百姓来说,净土宗影响最广泛。很多老人都不识字,但却知道念佛,一句“阿弥陀佛”,从小到老念念不休。现在肯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怎么可能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说“小和尚念经..
梦参法师:出离心是发菩提心的第一步
每位道友,每一位发菩提心者对于世间相,对一切环境,各人有各人的看法,通俗地说,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看法不一致,想法不一致,所走的路就下一致。同一个班,共同学习同一种经书但是各人的理解,各人的看法各人的进入,完全不一样。我们发菩提心,第一个就是要生厌离心,为什么要..
祖师大德谈谤法:学佛不是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包括不了佛法
祖师大德谈谤法:学佛不是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包括不了佛法。梦参老和尚:学佛并不是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不了。有的人这样说,古来祖师也这么教诲我们,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念一句阿弥陀佛都包括了。如果是这样,释迦牟尼佛何必要说法四十九年呢?教大家..
你是我梦中,那个影子
我从哪里来的?我跟宇宙同时出生的。我跟宇宙关系是一体,宇宙里面万事万物跟我的关系也是一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讲经教学当中常常用比喻,因为比喻让我们学习的人容易体会,好懂。他比喻最多的是用「梦幻泡影」,虽然讲四个比喻,其实最主要的是讲梦,幻泡影是..
宣化上人:每个人都被关在笼子里
参禅,乃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传之微妙心印法门。迦叶祖师当时明白佛的意旨,遂破颜微笑,自此,佛祖心印法门便有得传承。本来,迦叶祖师已一百多岁,且他修头陀行,常抖擞精神用功,不会随便笑。这次微笑,是因为他得到佛陀“以心印心”之表示。释迦牟尼佛将此法门传..
生活在一个幻相的境界当中,完全不实在
这个不住就是它停不住,像闪电一闪它就没有了。念头这个意念比电光还快,科学家报告告诉我们,物质这个现象不是真的,真的像闪电一样,它的速度太快了。所以我们看到物质现象,是许许多多意念累积才看到。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个数字,三百二十兆的意念累积起来才像闪电一样,闪电没..
这个道理搞清楚了,你才真正能做到
干干净净那叫净土,你不能带染污进去。告诉你这个极乐世界的秘密,谁能去谁不能去?有丝毫妄念都不能去。你要放得干净,为什么?不能把垃圾带到净土去,没有这个道理。只要你心里面还有念头在,你就去不了。我们要干什么?放,天天在放,练这个功夫。名闻利养放,所有一切正常、不正..
独尊湛现:务实修行从心地下工夫
阿弥陀佛,大家好。修行,修行,必须要务实,务实。千万不要学口头禅,或误以为修行,误以为成道,误以为证道。这是最糟糕的事。自不量力,自以为是,真若是到用武之时,悔之晚矣。学习佛法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大家一定要明确,就是让我们了解宇宙事实真相,就是让我们了解自然规..
印光大师:文钞摘录原文和白话26.诫欲戒淫
一、文钞原文:26.诫欲戒淫(1)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固足为圣为贤。只由打不破此关,反为下愚不肖。兼复永堕恶道者,盖难胜数。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
戒邪淫的方法
很多人知道了邪淫的危害,也加入戒邪淫的队伍,但总是反复破戒,关键原因在哪里?二战时,有两个国家:德国日本,德国叫德意志,日本有武士道。二战时期他们的意志力确实非常强,但是意志力不敌业力。开始时靠顽强的毅力也取得一定的战果,但后来就不行了,前面种下的恶因,开始逐..
佛菩萨有时候给我们一个逆增上缘
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跟释迦牟尼佛一样,顿舍、顿证,这不是凡人。我们怎么样?我们要渐渐的舍,要记住,舍就是放下。「看破、放下」,章嘉大师头一天见面教给我,这句话念兹在兹,决定不能忘记。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帮助你放下,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像上高楼一..
多少众生跟佛有缘,共业所感
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第十一集)2019/1/14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47-0011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 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 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
平旦钟声(一)
平旦钟声》好德书斋编录据民国上海医学书局版整理【平旦钟声序】尝叹世间不乏聪明俊秀之士,第往往迷于色欲,不能打破此关,辄丧身于青蛾皓齿,失足于 巷花街。致使上干天怒,毕生禄籍,削除殆尽。无他,无以警觉之也。虽圣人有言:“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但圣人言语,浑然..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新白话版14
所谓佛,就是主成就啊,佛义的解释见前面的文字。因为是这一期众生共尊的宗主,所以名叫主。又六种成就中,是最主要的。所谓共宗,就是佛出世为一期。这一期中,佛是六凡三圣,一切众生,共同的宗主。如万姓百官,归属国主一人。所谓六成就中的主,在这之前,那么举办法会的宗主是..
成观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31
「轻安」:轻安心所的体性是:「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粗重」,指烦恼,或粗重的烦恼。因为心若有烦恼:心即有负累,因此其心即粗而沉重。心若无粗重烦恼,即如释重负,而身心顺畅,轻松、安适,故称轻安。「堪任」,即能堪修行。如人无包袱负累,身心又畅快,即堪能远行;故心得轻安..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五章)02
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三十五章尽虚空是莲座02以此来升此位如许乖宜,入出如许不可说三昧之门,犹有寂用有限障,未得十地果位,后普贤菩萨大自在故。普贤菩萨的境界有那么大,因此以普眼菩萨的境界看不见。普眼菩萨想爬到这个境界坐一坐,看看座位放在哪里都找不到!你说座位放在哪里?我..
宣化上人:天灾人祸的根本原因
人人都有一颗原子弹(烦恼),等待机会爆炸。烦恼的力量,比原子弹还要大。你们看!现在全世界的人类,都有很大的脾气。不管那个国家的人民,都没有修养的功夫,差不多都有阿修罗的思想,成为斗争专家,一天到晚在想,如何斗争得胜利。因为这个关系,所以杀气弥漫三千大千世界。在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