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一定要念佛。”这一观念是不对的,是极其危险的。一、净土法门就是念佛法门经云:“心净则土净。”一切净心的法门都是广义的净土法门。中国净土宗所指的净土法门,与通途教理所指的净土法门是不一样的,是专指信愿念佛求生极乐的..
境界
印祖开示如何对治瞋恚
本文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当前题目为编者所加。人生三毒为“贪、瞋、痴”,也是修行人要断除的根本烦恼。印光大师在此文中,有道理有例证,在从事项到究竟了义的层面上,分别阐释了这三毒的危害以及详尽的对治方法,为净业修行人指..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未成佛前,皆当修习。我辈既不能断惑证真,仗自力了生死。若再不以念佛求生西方为志事,则纵有所修,皆归人天福报。欲了生死,当在驴年(十二属相中无驴年,意为永不可能)!何况年已六十二岁,即使寿登八十,亦只十七八年。..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于萨婆若海矣。若不生信发愿,求生西方,泛泛然念佛持咒等,皆只为来生福报而已。净土法门,彻上彻下。将堕阿鼻者,念佛尚得往生;已证等觉者,尚须回向往生西方,..
竭诚方获实益论讲记
分二: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二、佛法上竭诚方获实益一、世法上竭诚方获实益【谚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谚语说:“学人谦下的程度不深,在世间法上不会得到学问、技艺的真髓,在出世间法上也不会得到佛法的实益。”这话虽然短小,可以譬喻到世..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讲记
这篇重要的开示我们分成三个段落来学习:一、家庭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二、今天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三、劝勉大家一致在根本上努力一、家庭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本分二:(一)点明宗旨(二)开示家庭母教的两个要点(一)点明宗旨【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
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讲记
这篇文章是印祖为教诫故乡初发心学佛者撰写的,我们选取其中的两段来讲:第一段、佛法实益从恭敬中求【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印祖在世时常常强调这一点,这也正对现代人的病根。多..
临终三大要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世间最悲惨的事无过于死,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这就是说,我们到了这一生的最后,都要面临死亡,面临身心瓦解的恐惧,以及对来世前途的忧愁等等)。所以凡是有心想自利..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万不可学时派。当学孝,学弟,学忠厚诚实。当此轻年,精力强壮,宜努力读书。凡过读之书,当思其书所说之事,是要人照此而行,不是读了就算数了。书中所说,或不易领会。而《阴骘文》,《感应篇》等皆直说,好领会。..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比对症下药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机,和这个法门不相应,修起来,是很难得益的。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瞋痴,必须惑业净尽,方能了生脱死。或者烦恼尚有一..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
济群法师:息灭妄想
很多人会把生命的痛苦归之于客观环境:诸如身体欠安,生活清贫,世道不公……其实,这些只是造成痛苦的客观原因,而它产生的真正根源来自我们的心念。我们心中充满种种妄想,正如前面所说:错误的观念、迷信、执著、贪嗔邪见等等,都是妄想的表现。妄想使我们的内心失..
济群法师:遭受欠钱不还、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计较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态度,能感化..
济群法师《学佛与做人》
学佛的人,学习的程度不一样,对学佛的认识也都不尽相同。学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有许多人,学佛仅仅是为了保平安,保发财,保健康,带着这种目的来学佛的人为数不少。尤其是初学的人,对学佛的意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学佛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一点现世的安乐。当然,一个学佛的人,..
济群法师《学佛释疑》
问: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答:有些人觉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仪式根本是可有可无的。问题是,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妄想纷飞的凡夫来说,若无相应仪式将某一心行确定下来并不断巩固的话,往往是没有力量的。通过如法、庄严的皈依仪式,在佛、法、僧三宝前至诚宣誓,不..
济群法师《佛陀制戒的原因及意义》
戒律是否过时?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认识戒律的价值?如何继承戒律,发挥戒律在现实僧团中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佛陀制戒的缘起及意义中领会。惟有认识佛陀最初制戒的精神,才能更好地认识戒律的价值,发挥戒律在当代僧团中的作用。一、佛陀制戒的缘起戒律并非佛陀凭..
济群法师《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为什么叫戒律?戒与律有什么不同?戒律有哪些种类?出家人学戒、持戒,究竟为了什么?一、戒的名称戒为三学、六度之首,也是佛法修学的基础项目,内涵广泛而名称众多,如戒、律、波罗提木叉等。了解戒律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其中所蕴..
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古往今来的人类都在不懈努力地追求和探索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不能正确认识,他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财富、地位、名利、爱情,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然而,今天物质文明这么发达,人们在充分享受物..
济群法师《幸福人生的原理》
前言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高度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许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依然活得不幸福。这是为什么?(1)不知幸福为何物;(2)不了解建立幸福人生的原理。因为人类所作所为与幸福人生背道而驰,所以尽管人们拼命追求幸福,但却总是得不到人生的..
济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
在座下时,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流水一般,连绵不绝。我们的每个念头和妄想,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而是源于日常的积累。若希望禅修进展顺利,座下功夫亦很重要。拥有健康、如法的生活,座上才有较为安定的心,修行也才能相应。若平日拼命攀缘、执著,想上座就..
在家学佛的八点建议
一、学佛就是学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与慈悲之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暗,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
济群法师:善待自然
千百年来,人类依赖自然的给予生存,与此同时,对大自然的探索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希望以此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那么,人与自然究竟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在中世纪,神学占据了欧洲文化的主导地位。对上帝的信仰,使得回归神的怀抱成为人生唯一的归宿。启蒙运动之后,随着人本..
济群法师:供养的意义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所谓“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表达对佛陀的尊重和恭敬。供佛并不表示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到时候你不供养,佛就得..
济群法师《如何忏悔》
无始以来造下的无数罪业,应该如何忏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数,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界,一切功德。”从前我所造成的恶业,周遍法界,现在我用清净的三业,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诚心仟悔自己犯下的罪业,以..
印光大师开示持戒与念佛
一、持戒与念佛的关系1、三学为学佛修净之根本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则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则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初、二多属..
积阴德以转天心
原文: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恶者,则亦有转祸为福,转福为祸之种种不同。以故圣贤皆注意于修持,佛法亦注重于忏悔也。能忏悔往愆,聿修厥德。则一切受用,皆非宿业所感之旧矣。宜详阅袁了凡立命篇,则可悉知。岂但祸福随己转变,即凡圣亦随己转变。了此则..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影,亦非怨家对头所现之影。以佛菩萨既现,必明了能见其面目等。怨家,当现其可畏之相。此影殆宿生有缘之孤魂,冀其仗念佛诵经之力,得以超生善道耳。当为伊于课诵回向后,又专为回向,令其消除恶业,增长善根,..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佩服一个人,然而他对印光大师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印光大师为人严厉高洁,一生发愿不当住持,不收出家徒弟..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以下论理事: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减。其所以升沉迥异,苦乐悬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别耳。阐扬佛法,大非易事。唯谈理性,则中下不能受益。专说因果,则上士每厌闻熏。(中略)然因..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悟彻证,不能超出生死。故沩山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云:“初心从缘,顿悟自性。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尽,须教渠尽除现业流识。”弘辨谓:“顿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