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净土法门:在这个乱世,我们心是定的

我们学习圣贤教诲,至少在这个乱世,我们心是定的,我们心是安的,有什么不好!我们天天快快乐乐、欢欢喜喜,没有忧虑、没有烦恼。科学技术很发达,有些我们可以用得上,有些我们根本理都不理会它。我们能用上的,像电灯、电话、电器这个家庭用具,我们也在用它。它干扰我们、扰乱..

无上的宝典《六祖坛经》主要讲了什么?

古人说,人生最大幸福事,夜半挑灯读坛经。在禅宗庞大的典籍中,《六祖法宝坛经》被视为是一部无上的宝典,在中国佛学思想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宋明两代理学家的语录,也深受《坛经》影响。因此,《坛经》不但在佛教里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尤其将之与《论语》、..

佛教十大真理!

何谓佛教的真理?广义的说,如来一代教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契理契机的道理,都是真理。综合其法要,可归纳为:一、苦聚苦,通常是指我们受到业、妄想、烦恼的控制,而有五阴炽盛身心痛苦的感受;所谓“苦受”固然是“苦苦”,“乐受”也会“坏苦”,“不苦不乐受”也会“行苦”。总..

净慧长老:修行中的梦境代表什么?不要在梦幻泡影上用太多的心思

净慧长老《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要当中,都强调如何调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当中这是第一位的。所谓修行者,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性,修性也是修心,心性不一不二。禅宗的功夫以明心见性为目标,所..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净慧长老◆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这种聪明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世智辩聪――总想抄一点近路,总想舒舒服服就能够成功。哪有不经过辛苦,就能够到达光明的境界呢?◆信仰不退休,修行不放假。◆此岸是在当下一念,彼岸还是在当下一念;一念迷就是此岸,一念悟就是彼岸。◆修行..

修行中的梦境代表什么?不要在梦幻泡影上用太多的心思

净慧长老《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要当中,都强调如何调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当中这是第一位的。所谓修行者,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性,修性也是修心,心性不一不二。禅宗的功夫以明心见性为目标,所..

海涛法师:死不了的人

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恒迦达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又懂事又乖巧,父母都很喜欢他,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没想到他长大后立志求道,请求父母让他早日出家。宰相听了..

虚云老和尚禅七开示(六)

初七第六日开示(2月27日)古人说:‘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才说打七,明天就是解七了。依规矩,明天早上要考功了,因为打七是克期取证的力法。证者证悟,见到自己本地风光,悟到如来的妙性,故曰证悟。考功就是要考察你在七天当中的功夫到了何等程度,要你向大众前吐露出来。平常..

虚云老和尚禅七开示(五)

初七第五日开示(2月26日)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下,信得实,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难者,就是你我怕吃苦,要图安乐,不知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尚且要经过一番学习,才能成功,何况我们要学圣贤,要成佛作祖,岂能马马虎虎就可成功。所以第一要有..

智圆法师:为什么说净土法门中观察修非常重要?

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阿弥陀经》的要旨就是信愿持名,其中信愿就是慧行,是持名念佛的前导。而这信愿的慧行就是观察修,..

净慧长老: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这种聪明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世智辩聪――总想抄一点近路,总想舒舒服服就能够成功。哪有不经过辛苦,就能够到达光明的境界呢?◆信仰不退休,修行不放假。◆此岸是在当下一念,彼岸还是在当下一念;一念迷就是此岸,一念悟就是彼岸。◆修行就是要诸..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放下新来到佛寺的小和尚,对什么都好奇。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和尚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师父笑了笑说:“由于冬天渐渐地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去。这不是放弃,是放下!”放空冬天真的来了,小和尚看见师兄们把院子里的水缸的水倒干净了,又跑..

达真堪布:觉受不是境界

我们修禅定,主要是为了产生智慧,一旦入定了,心静下来了,会出现很多觉受。但这些觉受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能执着。觉受有乐觉受、明觉受和无分别觉受。乐觉受。打坐的时候,心里会产生一种喜悦。没有什么可高兴,没有什么可快乐的,但是心里就特别高兴,喜洋洋的,这叫乐觉受。明..

净土法门:人要做个善人,要做个好人,好人善人的标准是什么?

「持戒」。戒有叁大类,律仪戒,这是《大藏经》上有文字记载的,「律仪」,律是戒律,仪是威仪。第二类,戒律里头没有的「善法」,戒律没有,要不要守?要,它对我有好处的。譬如戒律里头没有不吸烟,所以很多人吸烟,说我没有犯戒,戒律上没有。吸烟对你身体有没有好处?没好处。这..

如何理解和体会“我执”的涵义

导师在《人生五大问题》里面告诉了我们:幸福来自哪里?要认识自己和现在五蕴身的关系,轮回的存在和决定命运的因素,最后是幸福的定义。其实导师通过轮回命运到幸福,这一连贯的讲解和解释更清楚鲜明地阐述了:“我执”对我们改变人生的深刻含义。我们从第一课开始学习,就出现了..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前面我们讲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了。慧眼是断除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就会具足慧眼。慧眼看到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皆是空相,宇宙万物的本体都是空相,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比如说我们这些人,就拿我们人作比方,那也是众缘和合而成。我们为..

【毛主席语录指导戒手淫】

1.“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下决心戒,就要坚持,贵在“恒”,贵在迎着困难上)2.“有错就改,改了就好,改得越快越好。”(以前手淫的错,就让它过去吧,浪子回头金不换)3.“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戒邪淫..

成功戒色戒淫嘉言录(收集众多师兄的心得体会)

本人脾气不是很好,动辄就发火。这种心态对戒除邪淫十分不利。其实完全可以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人,完全可以用平静的心情看待事。克服浮躁,必须先静下心来,戒躁永远是警醒奋进者的座右铭。“宠辱不惊,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以这样淡定的心态去生..

宏海法师:一句佛号,让我们身具四十里光明

宏海法师用念造世界观经里讲到,佛告诉听法众:“汝好持是语”,就是要你好好的修持这句话。而这句话就是持无量寿佛的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智者大师在讲到《观无量寿经》的时候说:“观虽十六,言佛便周”,就是说修观法虽然有十六种观法,只要你念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所有..

海涛法师:个人做什么行为,就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人做什么行为,就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一点你一定要先了解,所以这样以后,我们千万不要去伤害到其他众生。你去偷人家钱,骗人家钱,保证生生世世穷,甚至被讨债,所以做牛做马是为什么,还人债,就这个意思。虽然你这一辈子骗到了,拿到了,但是各位要了解,等你钱用完了,生..

修行人放下等于放弃吗?执着等于坚持吗?

放下等于放弃吗?执着等于坚持吗?放下不等于放弃,执着不等于坚持。人活得再漂亮,也会有凄凉;路走得再潇洒,也会有迷茫,所以,生活要理性一点。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我们不察觉自己的幸福,因为我们不知道,有些痛楚失望、悲欢离合,也是幸福。修行人在达到一定境界以后,对..

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如何穿越烦恼?

最近生活中的让人烦心的琐事一件接一件,而且近期家中经济状况不够好,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免不了心烦意乱。我学佛也有十余年了,与烦恼作斗争也有十余年了,可是遇事依然常常生烦恼,如何才能真正穿越烦恼?我们知道,学佛就是要学会转,转烦恼为菩提。可很多时候对我而言,烦恼..

净土法门:佛法非常重视行

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我们这个班上同学二十多个人,每个人学的法门不一样,浅深、境界都不相同。程度浅的,小学毕业的,老师能教,在小乘经、在方等经里面选很短,意思不深,内容都是伦理道德、因果教育。这个就是世间法,佛陀的随顺世俗的教学,帮助众生断恶修善,他的果..

宣化上人:你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你,为什么?

◎宣化上人再来讲魔境。魔境就是魔的境界。你若不修道,这魔还不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你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人在没有修道的时候就等于是个穷人,这个魔就等于是土匪,土匪不会去抢穷人,因为他知道穷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抢。你一修道了,这就等于发了财一样。你有钱了..

净土法门:共业不善,末日将临

在现前这个时代,由于也是算是众生的共业,共业不善,所以感得乱世。乱了多久?如果从曾国藩先生那个时候看起,到现在两百年了。曾国藩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书念得很好,不敢说他是圣人,贤人当之无愧,圣贤君子,道德、文章都为现代人景仰。他的家训、家书,可以说还是现代人修身、..

净土法门:世味要淡,法味要浓

「八者,于世谈话,不生味着」。这一念是这个十念的第八念,是日常生活当中谈一切世间的法,不生味着,这个味是兴趣,着是执着。用个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不放在心上,不要把它当一回事情这就对了。为什么?六道不是真的,十法界也不是真的,你要在这个面感觉得有兴趣,味这一个字,..

智者大师:阿弥陀经义记

【阿弥陀经义记】天台智者大师记夫至圣垂慈照机应迹。开导六道普济十方。逐境升沈随缘净秽。斯则善权摄诱引趣菩提。是故大觉弥陀昔弘誓力应形极乐现处道场。三辈愿生皆入定聚。色像殊胜寿量难思。宝树天华咸能演法。清风流水俱说妙音。闻唱苦空证无生忍。释迦圣主本愿弘深。不舍慈..

益西彭措堪布:佛冠上的如意珠之简介六字大明咒的功德

今天很荣幸能讲解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因为这六字大明咒是佛冠上的如意宝王,是求解脱者的无上妙道,是十方诸佛的最上精华,是总摄八万四千法蕴为一体的大总持,是诸佛难测的观自在菩萨的微妙本心,是点铁成金、转凡成圣的灵丹妙药。在中国的宋朝,有一位名叫“天息灾”的中印度三藏..

《百业经》(31)小驼背饿死母亲圣者受报

序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在翻译《百业经》..

化永法师:不求奢他利人,但得戒心警己集七锦(1)勤修清净波罗蜜

01・劳动出成果,修行出智慧。劳动健身养身,修行护心养心。劳动是身行之必课,佛世时,佛陀常常托钵、徒步四方,辛勤、婆心的为我们众生述说、解答经语法义。修行呢是了脱生死的必行之课,心若是不纳受佛法(就是智慧之粮)则永远都不得出离!是故,念佛人强身者是借假修真,念佛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