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

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际关系和谐,社会自然和谐;人际关系不合,社会自然诸多纷争;那么,如何改善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令人人友善、和平地相处,减少意见分歧的诤斗,并发挥互爱互助的精神?佛教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就是「广结善缘」。因缘法则是佛..

圣严法师:把孩子“过继”给观音菩萨?

一位居士曾经问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后,为了使孩子平安幸福,一辈子无灾无厄,即“过继”给观世音菩萨,让孩子成为观音菩萨的“契子”这样做,究竟有没有用?是不是一种依赖的心理?’又提到,自己怀儿子、女儿的时候,恒常持诵《普门品》,结果,朋友们见到自己的一双小儿女,..

喂鹰救鸽舍身饲虎 佛陀前世度生无数

喂鹰救鸽舍身饲虎,世尊因地度生无数。“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意思是“觉有情”,即自觉并使有情众生获得觉悟。大乘佛教把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的必经之路称为“菩萨道”,也就是菩萨所修之道。对菩萨道的重视贯穿于大乘修行的每一处,汉地佛弟子常常念诵的回向偈中便有..

修行要先问自己安住了没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赶快去修行,不是!第一个,你不得自在,因为你没办法操之在我。你的感受、想法是从什么地方来?那是过去的业力显现的。你顺境的时候,内心是安定的;你逆境现前的时候,你心是躁动的。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学佛很久,他的心还是一样起起伏伏,他就是永远找不到一个..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

禅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棉花是磨不出刀子来的。人的一生,经历了种种的磨难、种种的痛苦,才会知道人生真正的滋味是什么。修行首先要战胜自己心胸狭窄的关卡、畏首畏尾的关卡。战胜自我,把自我的下劣心、..

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老题目,有很多人讲过。怎么讲、能不能讲得好,还请大家指教。我今天所讲的禅,不是六度禅波罗蜜的禅,当然也不是四禅八定的禅,而是禅宗所提倡的禅。禅宗的禅与六波罗蜜的禅是同一个事物,又是分别的两个事物;它与四..

什么是禅?禅是什么?(慧律法师)

“禅”这个名词,大家耳熟能详;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了解它的含义是什么。“禅”其实是两个字,从梵语翻过来,叫做“禅那”,有的念禅那channuo,翻译成中文叫做止观双运,定慧均等,也就是充满智慧的定,就是禅。现在我们已经滥用了,一般人不懂,他就说:行住坐卧都是禅..

净空法师答同修问:学佛一定要规矩那么多吗?

问:最后还有一个问题,他说我没有接触过学佛之人时生活很简单、快乐,可是自从接触过学佛的人之后,发现和他们相处生活变化太复杂了,甚至於连什么锅碗瓢盆都不能碰,这个不能吃,那个不如法,我正在犹豫是否进入佛门?答:这个初学佛的人有这些问题,胡小林居士讲过,讲得很清楚..

【净空恩师】现在在练兵,往生是打仗!

1我们一般念佛人,能不能往生完全靠缘分,如果临命终时最后的一念是阿弥陀佛,那决定得生;最后一念不是阿弥陀佛,那你又搞六道轮回去了。为了保持临终最后一念决定是念佛,现在就要拼命在练习——现在在练兵,往生是打仗。2我们的念头一天到晚,所谓二六时中全是阿弥陀佛,没有别..

吃素者不用还命债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要摆脱这个恶业。对我们的世界有一点了解了之后,再唱三宝歌就知道,“人天长夜,宇宙漫漫”,真的是这样。如果不是佛来给我们生命开了一个安全门,我们连跑的地方都没有啊!佛宝,佛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目标,人可以转凡成圣。请问,释迦牟尼佛是人还是神哪?..

佛陀的十八种殊胜功德

在《大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谈到了佛的十八种殊胜功德——十八不共法。概言之,佛陀各类功德的圆满程度都远非阿罗汉乃至诸大菩萨所及,所以佛的功德都可以称为“不共”。而此处十八种功德单用“不共”命名,是强调这些功德仅限于佛,声闻、缘觉是完全不具备的。前面列举的十力、..

释尊舍寿留寿的甚深含义

释尊八十岁时在拘尸那迦入灭,这是历史的事实。然而关于释尊的寿量,诸宗的认识却不尽相同。大众部认为,在拘尸那迦入灭的是释尊的化身,也就是“生身”。化身出现于世间是缘毕即灭,而佛寿是无限的。有部认为,释尊的寿量是有限的,他与常人一样有着生老病死,寿命只有八十岁,但..

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就是一个铜墙铁壁,无门可入。所以人家问赵州和尚狗子有没有佛性?他就答一个“无”。后来这个公案就形成了禅宗的话头。宋朝的时候,无门慧开禅师写了一本书叫做《无门关》。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无..

四祖禅法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国禅宗的第四祖,他生活的时代大约是公元580年到651年期间。道信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关键性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道信禅师继承了他以前的各种禅观思想和修行方法,他的思想很丰富很重要,是禅宗史..

星云大师:人开悟后是什么样子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开悟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依然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就像大海一样,表面上汹涌澎湃,变化万端,但里面却是浑厚、宁静与无限的宽广。开悟的人不会搞个人崇拜,搞个人崇拜的都是没有开悟的人。一个通达“无我”的人,一个觉悟到“万物与我为一”的..

海涛法师:四天王和十方护法将在四面八方保护转经轮者

1.如果供养经轮布匹,在其后的五百世中,将不断地拥有舒适的衣服、帽子、鞋子等。2.藉由呈献铁质中轴的功德,将迅速地在修道上前进,达到更高层次的涅盘状态。3.为经轮内的咒语提供纸张的功德,胜过念诵一千亿次密咒的功德。4.提供经轮石镇来转动法轮的功德,等同持诵无量次的咒语..

宣化上人:六字大明咒 六道光明

唵‧嘛‧呢‧叭‧弥‧吽你能常诵持这〈六字大明咒〉,就有六道光明能把六道轮回的黑暗变成光明。这六个字,叫〈六字大明咒〉,每一个字都会大放光明。密宗是专门研究咒语和它的意思。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

学佛成功失败的关键在自己,不在外头;在外面成不了佛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87集2015年3月3日讲于香港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

我是佛——星云大师

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佛?”禅师十分为难地望着信徒,说道:“这,不可以告诉你,因为告诉你,你也不会相信!”信徒说:“师父!您的话我怎敢不信!我是很诚恳地来向你问道的。”禅师点点头,说道:“好吧!你既然肯相信,我告诉你:你就是佛啊!”..

如何面对人生的「两难之间」

人生常会遭遇到不知如何抉择而处于“两难之间”的时候,比如:父母吵架时,儿女到底应该帮谁?当婆媳不合的时候,为人子、为人夫者,又应该站在谁的立场说话?母亲与太太同时掉落水里,不知所措的他应该先救谁呢?历史上,许多皇朝为了保全国家安危而实行和亲政策,身负使命的公主..

如何祈福才能有福

社会由于迅速转型而隐藏了种种危机,总括来说有以下三点:一、竞争激烈,缺乏安全感工商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缺少守望相助的精神,却有你争我夺的敌对意识,因此人际间普遍存在着极度不安全感。所谓“商场如战场,同行是冤家”,竞争似乎是免不了的,然而社会之所以进步,文明能不断..

星云大师:人若处于两难之间 皆大欢喜才最圆满

人若处于两难境地,如何才能皆大欢喜?人生常会遭遇到不知如何抉择而处于“两难之间”的时候,比如:父母吵架时,儿女到底应该帮谁?当婆媳不合的时候,为人子、为人夫者,又应该站在谁的立场说话?母亲与太太同时掉落水里,不知所措的他应该先救谁呢?历史上,许多皇朝为了保全国..

济群法师:如果没有佛陀在世 孝顺父母功德最大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

春节烧香拜佛是迷信吗?请看弘一法师的讲解

自古以来世人对于佛教就有诸多误解,当然这些误解也分不同情况,有些情有可原,经过合理解释,就能消解误会。还有一些现象,世人若不明白其中真义,也很容易产生误会,比如拜佛供佛烧香礼忏。近代高僧弘一大师总结世人对佛教的各种误解,分为不同类型,逐条分析,世人看完大师解答..

遇到事要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乐,就放光,照亮世界遇事往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我认识一位大家尊称她“欢喜菩萨”的农妇,有一天她丢掉了五千块,她发现的第一句话就是说:“这样捡到的人也能用,这样真欢喜!”她的心真的是愿往生极乐,所以遇到事总是往最快乐的地方想,往最慈悲的角度想,她马上放下、布..

时空与生命的超越

时间过得真快,记得我还在当小沙弥的时候,看到年纪上了五十、六十岁的人,心里总会想:「这些老人家好可怜,他们再过没有多久就要去了,可是怎么还过得快快乐乐,若无其事的样子?」转眼间,没想到自己也过了五十岁,而且更加快速度地奔向六十岁的旅程。一、岁月不饶人十年前,我..

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个新的一年,那么学人在这里,祝大家新的一年新春吉祥、法喜充满。这里我想跟大家讲几句话,我们今天一个凡夫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每一个人都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就是生死业力;一个就是颠倒妄想。这个是我们过去生命所留..

净空法师:有一法能忏除深重罪业

【解】又《礼赞》云:“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前一愿“光明无量愿”,跟“触光安乐愿”是同一章,二十四章,四十八愿。光明名号摄化十方,摄受众生,教化众生。【解】又如《观经》云:“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光明摄取,正指今愿。遇此光..

讲大妄语的过失与后果

大妄语戒就是膨胀自我,一个菩萨不断的膨胀自我意识,时间久了,你的菩萨戒的戒体、你的菩萨种性也失掉了;取而代之是爱见魔的生起。壬四、大妄语戒什么叫妄语呢?就是心口不实,欺诳他人;内心所想的跟嘴巴所说的没有相配合,目的是为了欺诳他人。这当中有小妄语跟大妄语。小妄语..

印祖一生教化的三十二字箴言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印光大师一生对弟子教化的言语很多,他的大弟子德森法师把它归纳成八句三十二个字。这八句箴言不但是大师教化众生的重点,他老人家本身也同样依此行持。所以,如果能够把握这三十二个字,就算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