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

独尊湛现:不要把知识、聪明,误当成智慧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期间,信心一定要坚定不移,不要因为外界因素,他人的冷言与偏见,给我们的修行带来影响。只要我们的知见正确,发心良好,我们问心无愧,要努力断除种种的恶习:贪嗔痴慢疑,杀盗淫妄酒,两舌,恶口,花言巧语等。能够做到把这些的不良习气断除..

宣化上人:赞叹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其功德比赞佛还大

赞叹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其功德比赞佛还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其罪复过彼有人求佛道而于一劫中合掌在我前以无数偈赞由是赞佛故得无量功德叹美持经者其福复过彼于八十亿劫以最妙色声及与香味触供养持..

宣化上人:在你没开悟之前,都是在做梦呢!

在你没开悟之前,都是在做梦呢!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梦,本来是一种虚妄的,妄想所现的,可是也有是真的。所以梦有很多种梦,有的是虚妄的梦,有的是真实的梦,有的是预先鬼神来启示你的梦。所以这个梦,你也可以说它是假的,也可以说它是真的;可是不管假的梦,或者真的梦,或者预先..

印光大师:念佛不相应能往生吗?为求相应打饿七就能相应吗?(493-494)

493、念佛不相应能往生吗?为求相应打饿七就能相应吗?念佛法门,以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为求相应打饿七,此事险极。吃饱饭,尚不能相应,到饿得要死的时..

恒禅法师:净土法门是无上之法

净土法门是无上之法比丘尼恒禅讲于2013年12月20日星期五晚万佛城大殿诸佛菩萨、师父上人、各位法、各位善知识:今天轮到恒禅跟大家结缘净土法门。我先跟大家讲个故事。我在写论文的期间,是关于禅。有一天我跟我的论文编辑在车上,一路上她跟我讲了一个跟上人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

净界法师: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净土资粮

问:如果说身口意念佛号,但都不能打住妄想,这样带有妄想的佛号,是否也算在积集求生净土的资粮?答:因为我们要继承过去,既继承过去的善根,也继承过去的颠倒妄想,就是好坏都要继承。当然你的善根起作用时,妄想也不会闲着,它肯定来跟你扰乱,所以带有妄想的佛号,是每一个凡..

念佛诵经的人为何能够改变命运

学佛的人都知道,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们种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果从未欺骗过众生,惟人自欺,无视因果。到头来,果报还是要自己承受的。我们常听到“业因”和“业果”这两个名词,而“业”又是我们的身口意所造作出来的,当产生结果的..

净土法门:念佛成佛

【虚空法界是自己】佛法的修学,我们在《华严经》上得到很大的启示。华严这一会,是世尊在菩提场定中所说,参与法会的大众皆是法身大士。他们有许多的族群,不同的社团,遍布在虚空法界,数目无量无边。由此可知,华严法会实际上是以尽虚空、遍法界为一会。华严如是,哪一会不如是..

断除妄想亦能健康长寿

断除妄想亦能健康长寿百岁高僧离欲上人遗著先师离欲上人,为禅门宗匠,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住锡四川乐至报国寺,前后达五十余年。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七日,预知时至,安详坐化,世寿一百五十岁。师平时教人,以消除妄念为学佛要领。诚以妄念一断,大之可以明悟自心,彻见本性..

净土法门:应用怎样的善巧,使人深信佛的智慧及因果

问:底下一个问题,佛陀具备圆满的智慧,但有些人却认为佛经是弟子们帮助完成的,历史是人写的,因此出现许多我执、我见。请问应用怎样的善巧,才能使他们深信佛的智慧及因果?答:佛法不在外面,佛法不在佛教里,佛法不在释迦牟尼佛那里,佛法在自己。释迦牟尼佛他讲得很明白,他..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净土第二疑」之设疑作答(一)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净土第二疑」之设疑作答(一)我们来看第二疑,这个问师父来读一遍,让诸位来对照一下:【问:诸法体空,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岂不乖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这一问的意思是说诸法原..

嘎玛仁波切:抑郁症,也被称为“心的感冒”

抑郁,似乎成为了当下非常主流的一个词。很多时候,都会听说有人感觉自己好像抑郁了,或是将要抑郁了。其实,当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抑郁的状态时,往往说明,社会群体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而且真的是不容小觑的严重。人人都会有烦恼,可是当这种烦恼和忧愁的状态得不到很好的..

宣化上人: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学神通,不要贪神通

我希望各位学佛的人,都要老老实实地学佛,不要学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平常心是道,直心是道场”,心若弯弯曲曲的,就不是道场,心要不平常,那也不是道场。所以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学神通,不要贪神通,因为一贪就和神通不相应了;一好高骛远也和神通不相应了。神通就是智慧,要..

慧律法师:认识自心的妄想,别被它带到火坑了

慧律法师开示录03⊙生者必灭,会者定离。⊙妄想来了,就由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两个人同时从一个窗子往外望,一个看到的是泥土,另一个则是看到了星星。⊙为了爬很陡的高地,首先必须慢慢地走。⊙只要..

净土法门:大乘经里面所说的诸佛境界是真实不虚的

问:「四年前某天早晨上班,突然身心内外一片空,实在连空的感觉也没有,从停车到办公室的电梯口,原来要走五分钟,似乎是一秒钟就到了,虽然五官功能照常,但丝毫不觉知,到电梯口才醒过来,其实那天失去知觉时才正式醒,这到底是什么现象?请开示。」答:这个现象是你修学感应之..

净土法门:这个时候,往生极乐世界可以随意

真正学习不要着急,不要想我赶快出来讲经,不必,开悟之后再出来,你的心是定的。凡是到开悟这个时候,往生极乐世界可以随意,我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一点不碍事。这种人对这个世间没有任何牵挂,所以他随时可以走得了,想去就去,愿意多住几年也不妨碍,生死自在。同学们可..

净土法门:老年人的日子其实所剩无几,怎样念佛?

问:第一个问题,老年人的日子其实所剩无几,应该把握时间用来享享清福才对,为什么要用来念佛?答:那我们要问什么叫清福?提问题的人可能不在此地,这是网路上的。你应该晓得什么叫清福,这两个字怎么讲法。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的大众在工作的时候,现在工作都很紧张,他也没有时间..

净土法门:考古工作者难免要开挖古人坟墓,因果如何?

问:下一个问题,他说从事考古工作者难免要开挖古人坟墓,请问擅闯陵墓对先人亡灵是否大不敬?从事这类工作因果如何?答:古老的陵墓,确实有些现象,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想像到的,挖开这个陵墓,你让亡灵不安。如果你没有大福报,我们常讲冲著这些亡灵,他报复你,你会得病,你会死亡..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略传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略传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净土十疑论讲义》,我们上回说完第一问答,最后到第十三页有介绍智者大师的生平事迹,因为时间上不够,所以我们今天从第十三页先来介绍智者大师的略传。请翻开到第十三页,从前面算过来一二三四,第四行智大师略传。智大师是我们中..

信愿法师: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无一不生(一)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无一不生(一)下午藉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四十八段文,下面从第四十九段文接下去看。请大家看讲义第九页,从第四十九段文以后,都是印光大师..

宁可事不成道心不能乱

我们面对的所有境界,都很美好。发心要学正法,一定有魔干扰。不是外在有个魔,魔来自于过多的欲望,五欲障道,平常人看不到,认为是当然的。心理建设,平常就要训练。比如吃花生米,味道很好吃,惯性就起来了,连续夹两颗花生就犯戒。第一颗意犯,第二颗行也犯了,然后好吃,语业..

铃木大拙:修行,只需懂得“放下着”

觉醒的人,永远活在当下,他不因过去而懊恼,也不因未来而忧虑。在生命的每个时刻里,他都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也能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其他人。他温柔地对待痛苦和烦恼,但痛苦和烦恼并不经常出现在他的生命中。经常看到一些人,不专心做一件事情,总是“此山望见彼山高,到了彼山..

虚云老和尚:业障有定数

就以我自己而言,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还落因果。少年就想住茅棚,放下万缘,偷安度日,结果还是放不下,逃不掉因果。庚子年,随光绪皇帝到陕西,嫌市朝太烦,故第二次又上终南,到嘉五台结庐,改名隐迹,把茅庐弄好,以为可以安居不动了,但因果不由你,还是隐不..

宣化上人:若是不听见《法华经》的,都是不会有成佛的机会,为什么呢?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药王汝当知”: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药王菩萨!你应该知道!“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像前边我所说这些人等,他们如果不听见这部《法..

宣化上人:鬼趣之因果

鬼趣之因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复次阿难!是诸众生,非破律仪,犯菩萨戒,毁佛涅,诸余杂业,历劫烧然,后还罪毕,受诸鬼形。”复次阿难:因为前边所讲这十习因、六交报的意思还没有完全说完,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再讲一讲这个道理给你听听。是诸众生:哪个众生呢?就是造罪业这些..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一首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我们这个禅七,也是十方同聚会。文殊阁、普贤阁有来自各地的居士们,在这里打禅七。打禅七就是要修习无为法,无为法是解脱的法。但是,同样在一个禅堂..

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也许有些人和我们一墙之隔,却不知道推开门进来又是一番天地。念佛之前说到“一句弥陀,法喜自在”,这就是看看我们用功,这是第三天了,有没有念得法喜自在。我们诵《阿弥陀经》,学习过《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也学习过《..

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

问:法师,都说习气如瀑流半点儿不由人,那我们该怎样熄灭贪嗔痴呢宏海法师答: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贪嗔痴的结合体,你如果不去对治就是只能放任贪嗔痴不断地膨胀。所以说修行刚刚上路的时候,我们就要学会反观,要回光返照,反观自心。就是说我们凡夫常态是背觉合尘的,“六..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乘的智慧,不能依心意识的妄想分别。三乘佛法讲“智”,声闻、缘觉是得“一切智”,证得诸法空性的智;菩萨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众生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