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礼赞】问曰:今欲劝人往生者,未知若为安心、起行、作业,定得往生彼国土也?(二)二者深心:即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这是信机。下面所说的就是信法,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
禅宗
真正发菩提心,会有十种现象
第一,「亲近善友」。在他人生观里面,不是父母第一亲,是善友第一亲。父母生我的是肉身,身命,善友生我法身慧命,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要靠善友;他乐意亲近善知识,他不愿意离开善知识,这是第一个现象。今天唯一的途径,只有凭善知识推荐、介绍。你认识一个真正善知识,他会给你..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十)01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十)01第十九章行门第三节净业助行当前位置:无量光明>净土宗>净土经论>宗教程第六编(十)宗教程第六编(十)净土经论|发表时间:2014-07-23第三节净业助行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净业行人信愿持名,蒙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往生,在平等往生..
世间禅与出世间禅
什么是世间禅本来我们生活在压力、恐惧和忧郁中,禅修后身心平和,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所谓瑜伽的意义,虽然有多种翻译,但“合而为一”可能是最恰当的。“合而为一”就是把心找回家,让它平静、沉淀,从而发现它的本来面目。现在世间流行的禅,都属于世间禅。在佛教中叫“凡夫行..
唐代高僧慧日慈愍三藏法师
我们中国佛教弘扬中,最能够落实到行处的,就是禅宗和净土。但是禅宗和净土的误会也是非常之多,特别是在佛教史上修禅的行者,你比如说,从《坛经》这样的一种“万法皆空”的角度,说执着一个净土是着相修行,天天念佛还是争的生死轮回,什么“持戒、忍辱、精进、..
藕益大师:参究念佛论
原夫本觉妙明,真如法界,智理无能所之分,依正绝自他之量。只因迷妄,遍计横生,背觉性而九界杂陈,昧真境而三土幻现。劳我世尊,垂慈设教,随众生根性,示无量法门:或显了说,或隐覆说;或曲接偏机,渐令入道;或直设圆种,顿使开明;或从一法中,分别说为无量;或以异方便,善..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管看什么,看好的也好、看坏的也好,看久了以后就会疲劳,为什么?外面的色尘刺激我们的眼睛,就昏沉、疲劳,就麻木了..
南怀瑾老师:没有做到“止”,修行是白费功夫,做事业也不会有成就
“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要证得真实之境,应如何修行呢?必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此如来是指十方叁世壹切诸佛,不是单指壹个世尊。“奢摩他”是梵音,翻成中文是“止”的意思,止是修定之因,得定是修止之果。“奢摩他行”修止的法门是共法。修止..
仁清法师:阿弥陀佛身金色
“虽则长时念佛,无有间断。须于晨朝,向佛礼拜毕,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毕,即念赞佛偈”。这个赞佛偈啊,即念阿弥陀佛身金色,念偈毕,就是完了的意思。“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一千声或五百声,当围绕念,若不便绕,或..
这位菩萨很厉害,不论求发财、求健康、求解脱统统都能实现!
在三世诸佛之中,有这么一位菩萨,他是诸佛之母,无量的佛都是修他的法门成就!他很慈悲,不要求众生持戒清净,不需要特别的修行仪轨,只要做到几点,不管是求财,求姻缘,求健康还是求解脱,任何人都可以快速得到感应。他,就是七俱胝佛母准提菩萨。既然修准提法没有戒律等要求,..
如何辨 正法与邪法?《净空法师学佛问答》(文字版)
问:如何辨别正法与邪法?答:在现代社会,真正如佛在《楞严经》上所说:「邪师说法如 河沙」。所以,释迦牟尼佛早就预知这种现象了,他老人家入灭之前,就教导我们「四依法」,这就是辨别邪正的根据。第一:「依法不依人」。何谓正法?何谓邪法?与佛在经上所说的相应,就是正法。经..
以欢喜心行善,事无不办
以欢喜心行善,事无不办就像轻盈的柳絮随风飘送、来去自如一样,我们的身心如果调柔,为欢喜心所带动,那么一切善事轻而易举即可成办。人的心态很重要,禅宗这样认为,密宗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大家先要认识自己的心,尽量不要被烦恼控制,每天都是苦不堪言。虽然《中观宝鬘论释》说..
度化众生需要哪些能力?
问:要度化众生,需要哪些能力?索达吉堪布答:《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云:“速悟七辩才,愿如文殊等,演法无穷极,导引群生类。”所以我们应该发愿:愿我很快具足文殊菩萨那样的七辩才,能够演说无量法门,将无数众生引入解脱道。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文殊菩萨的智慧、观世音菩..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一)净土资粮:信、愿、行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第六编(一)01第六编净土资粮:信、愿、行净宗以往生净土圆成佛道为终极指归,所以,十分重视践行。净宗行持有三大行持(亦称三资粮):信愿行。信愿行如伊字三点△,一而三,三而一;钩锁相连、缺一不可。由信启愿,由愿导行。信根萌动,则愿力行持沛然而出。 益..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什么?
西方极乐世界随时可以去,随时可以回来,不是难事;但就要放下,要彻底放下,你心里还有点东西不行,这是障碍。到极乐世界就是大圆满,过去无量劫,未来无量劫,所有的修行功夫一念当中完成。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难,为什么?要断烦恼。这个不要断烦恼,只要心里有一句佛号,太简单了!..
学佛,到底是学佛的什么?
每个人接触佛门的机缘都不同,对佛教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怎么说的都有。有的人将佛法看得特别高深,认为它不是一般的宗教,甚至跨越了哲学、科学,认为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有的人将佛学看得轻贱至极,认为这就是一个糊弄人的东西,整天装神弄鬼,欺骗世人。但无论如何,不管在..
还有哪一种加持的力量能超过阿弥陀佛的?
「又本经中第卅二品下」,从第一品到三十一品,阿难当机;三十二品以后到四十八品,弥勒菩萨当机,这比什么都重要,学佛的同学不能不知道。我们再往下接着看,「第四十六品」,世尊咐嘱弥勒菩萨说,「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这个两句话非常重要。净土..
当邪淫念头攻击你时的几个防御小技巧
淫念一起,当下迅速将它毫不留情地斩断是戒意淫的诀窍。要快,越快越容易,慢了戒起来就很困难了。戒意淫关键在一个“快”字,可是慢了怎么办?只有悬崖勒马强行加以克制这条路了。现在介绍几个补救的法子:一、“呸”法。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淫念大呼一声“呸!”(意念上对着淫念狠..
如何辨 正法与邪法?
问:如何辨别正法与邪法?答:在现代社会,真正如佛在《楞严经》上所说:「邪师说法如 河沙」。所以,释迦牟尼佛早就预知这种现象了,他老人家入灭之前,就教导我们「四依法」,这就是辨别邪正的根据。第一:「依法不依人」。何谓正法?何谓邪法?与佛在经上所说的相应,就是正法。经..
信愿法师:印光大师开示,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四)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师开示: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四)下午籍着大家念佛共修的殊胜法缘,信愿继续来向大家报告《往生仗佛力》。前面我们探讨到第五十三段文,第五十三段文是印光大师在弥陀圣典序,这篇文所开示的法语。这段法语在解释四种念佛的道理,前面我们探讨到第一种..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险。甚至大家有可能会接受不了,或者理解错误。那我先在这里给打个预防针,等一下我们再娓娓道来。因为这位祖师他学修佛法,身处在北周武帝的时候,内行人一听就明白了,三武一宗,其中的三武里边就有一个北周武帝,干了一件什..
大安法师:普贤、普慧这样的华藏大士,对于我们在这个世间的念佛人,是很欢喜、很赞叹
宋代禅宗的大德长芦宗赜禅师,是一位大孝子,他把自己的母亲迎到寺院,引导她念佛。他的母亲呢,刚开始时想家、想儿女,念佛念不下去,一见到她儿子的面就是谈家里的事,长芦宗赜禅师劝她,她还是心安定不在念佛上。在这种情况下,长芦宗赜禅师就不与母亲见面。他母亲看芦宗赜禅师..
大安法师:一句佛号达宝所
苦、集、灭、道四圣谛包含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首先从苦谛开始:众苦交煎,或三苦、或八苦、或一百零八苦、或者八万四千乃至恒河沙的苦,这些苦就是一个果报。透过这样苦的果报,你找它的原因,这就是集谛,就是烦恼。烦恼是构成我们痛苦的根源,所以这个苦、集二谛构成世间的因..
彻悟大师:遗集卷下 偈颂 宗乘百偈
一句弥陀。五宗公案。八裂七华。不劳判断。一句弥陀。指向上路。不可言传。直须神悟。一句弥陀。切忌莽卤。瓜彻蒂甜。瓠连根苦。一句弥陀。何敢相嘲。合取狗口。打折驴腰。一句弥陀。现成公案。但办肯心。必不相赚。一句弥陀。正好活埋。拗折竹枝。烧却草鞋。一句弥陀。死了未烧。..
修戒定慧的方法
阿弥陀佛在哪里?《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就是阿弥陀佛,一心一意专攻这三部经。读经就是修戒定慧。但是读经不能思考,不能想这个经里什么意思;一想那就完了,戒定慧都没有了。所以念就叫老实念,老实念是修“戒定慧”。怎么说老实念就是修“戒定慧”?诸位要..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
清凉书屋标点序念佛发起因缘第一念佛即是修行第二念佛最为稳当第三念佛有胜方便第四念佛能消业障第五念佛莫求福报第六念佛能断烦恼第七念佛速了生死第八念佛具足三学第九念佛普摄群机第十念佛可度众生第十一念佛得成佛道第十二集白云法师撰《望江南净土词》十二首念佛十大利益序净..
信愿法师:智者大师「净土第六疑」之设疑作答(二)
【净土十疑论】智者大师「净土第六疑」之设疑作答(二)【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答: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
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间就像为旅客开的一个客栈,投宿一夜,第二天必须各奔东西去走各自的路。其实,我们都是三界里的客人,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因为这里面充满了恐怖、苦恼。如果不好好地修行,这一生结束后,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再沦落到恶道..
《金刚经》的大智慧:吃饭穿衣尽是平常
文/韩恺晟佛陀每次说法时,无量菩萨、天龙八部必集于会,而世尊亦必于眉间或面上或顶上或于身分各处放种种光,照耀东方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各各恒河沙世界,然后放光动地六种震动,天女散花,烧香,天乐自鸣……供养释迦牟尼世尊。如大家所熟知的《大般若经》、《华严经》、《法华..
爬山得福报
爬山很重要,一个城市的根器,看这个城市的山的力量。比如福建福州,省会,因为福建的鼓山很有力量,比起泉州的清源山,之类的,鼓山算老大。所以福州在福建是第一的。山不仅看高度,还要看气势,是否气势如虹。看山的土壤,看山的石头,山上的树,山上的水。一般越高大的山,越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