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等当知,食肉之人,纵得心开,有多闻的智慧、少分的禅定,皆大罗刹。”---《楞严经》就是你吃肉吃久了,酒肉穿肠过,不是佛在心中坐,是“罗刹”在心中坐!你的心态会改变,那么报终之后,必沉生死苦海,就不是一个大乘佛弟子了。这种食肉之人,“相..
因缘
苏东坡亲近四位高僧的故事
东坡居士悟道因缘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人。苏轼少有大志,幼时其母程氏亲自教他读书。一日读《范滂传》,苏轼慨然谓其母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其母道:“汝能为滂,吾顾(岂、难道)不能效滂母耶?”长大以后,苏轼即通经史,..
只要戴上佛珠就会吉祥吗
问:法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只要戴上就会吉祥吗?请您开示,怎样才是真正吉祥之相?宏海法师答:我们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常跟大家互道祝福的时候,总会说到“平安吉祥”……一些敬语。但是你知道什么样才叫做吉祥的庄严呢?在《大庄严论经》里边,..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拜佛愈多,他的烦恼反而更重, 心、慢心更重。印光大师说:为什么一个人念佛,没有使令他内心改造呢?就是这个人的修行属于心外求法!他内心当中,没有产生正念的观照,观察“我空”的真理。也就是说,他内心当中的..
在身心世界中找到一个不变的理体
我们的本来面目有两个相貌:第一个是不变性,第二个是随缘性。我们凡夫失掉了不变,二乘人失掉了随缘。我们简单地讲一下。凡夫的心是变来变去的,到处乱变。你看我们的心,跟如意的环境接触,产生一个乐受,就有贪爱的想法——我一定要越多越好;我们接触的环境是我们不..
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为何念他的名号不能往生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陀佛普渡十方众生离苦得乐,为何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能往生?净界法师答:我们没有说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能往生,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往生,而是直接跟间接的问题。在整个净土宗的传承当中,最强调持名的是善导大师。有人问..
受到了伤害遭受痛苦,也是有大利益的
当受到伤害,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天塌了,地陷了。这都是错误的!其实遭受这些,也有很多功德。首先,通过这些可以对轮回,对世间生起厌离心。我们是怎么进入佛门,开始学修佛法的?就是由于遭受一些坎坷或挫折。当你遭受痛苦,受到伤害的时候,应该去找它的根源。“..
富贵虽乐,一切无常
不管在任何时代,慈禧时代、宋美龄时代或是今天的时代,人们对富贵的执著是一样的,但当你了解了它的无常性,就不会那么执著了。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财富虽然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这是暂时的、无常的,终将被他人..
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二 一三年工科博士毕业。现与读者分享我的学佛经历,向您展示为何一个在世人眼中属于最讲求逻辑的人群中的一员,会选择在世人看来是愚夫愚妇修行的念佛法门。一、最初的梦想——考上大学我的家乡虽然在地貌上是一马平川,没..
阅藏的用功方法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佛门里常有一句话叫:无事不登三宝殿。可能大家有的还不知道什么叫做三宝殿。一进山门以后的大雄宝殿就是佛宝;后面是法堂,上面是藏经楼,就法宝;再往里边走,一般都是方丈殿,就是僧宝。所以说佛法僧,这叫三宝殿,伽蓝道场。今天要跟大家说说呢,就是..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1995年撤县并入苏州市)人,卒谥文正,追封楚国公。先生幼孤家贫,即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他曾遇到一位相士:“您看我以后能做宰相吗?”相士说:“小小年纪,口气不小。”..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作为般若的经典之作,为大家耳熟能详。文中出现的“舍利子”,并非是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而是一个人名。这个人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今天我们..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
六祖为在家人修行说了一个《无相颂》,并且说,在家人“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这首《无相颂》非常重要,我们要把它背下来,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去一点一点落实。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
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十岁,却忽然夭折,对此我不禁非常地感慨叹息。何况你已经教养他许多年了,花费了很多的精力、钱财,心中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呢?虽然遭遇了这样的不幸,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一向热心公益事业,皈依佛法,却为什么得不..
人生经验的痛苦能否激发往生力量
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会往生的。你说, ,我虽然没有了解这个经典,但是我人生吃很多痛苦,有没有可能从人生经验的痛苦来激发我往生的力量呢?不够!因为你今天所尝到的痛苦不是通过理观,是从人生经验。你只知道人道的痛苦。你知道诸天的痛苦吗?你知道三昧那种四禅天的痛苦吗..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问: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人,就是说是一个治病的良药。那如果我们是重感情的人,我们应该去看佛陀的哪一部经?净界法师答:多思惟苦谛,这个问题问得不错。我会建议你,如果你去看经,可能要看《阿含经》。因为《阿含经》专治苦谛。你去读《阿含经》,..
“济公”游本昌自述:这就是我的终身任务
编者按:游本昌老先生发起的“争当活济公”活动,让大家感受到当年的“济公”还是一点都没变!是什么让八十多岁的游本昌老先生依然活跃在互联网一线平台?游本昌在江苏宜兴竺山福善寺的一段以“以文艺化导人心”的主题演讲,就给出了答案。游本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摄影:江苏..
真实讲述发生在我身边的邪淫好色做恶的现世报应!!
说几个在我身边发生的真实邪淫做恶现报录!!!前几天去杭州上天竺法喜寺请了几部善书回来。今天拿一本看,名为《寿康宝鉴》。系民国四大高僧的印光祖师所编辑,看后感叹,邪淫之祸,害人不浅。古谚云:“万恶淫为首。”果真不假。但印祖所录,皆古人旧事,今人看之,难免有人生疑..
听说持大悲咒有感应,我持诵多年,仍未见效,是什么原因?
知义法师:无论做什么都有感应,何况佛法?要知道,感是因,应是果,好像敲钟一样:‘叩之大者则大鸣,叩之小者则小鸣’,不叩当然就不鸣了。修行人,要在‘感’上著力,莫在‘应’上用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无论修持那种法门,其目的都是为了断除妄想,名利心要无,感应心..
事实证明这两位佛陀的弟子的选择是正确的
编者按:你是否有能力分辨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见?当一个正确的建议摆在你的面前,你会采纳吗?请看今天的《佛教故事》,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你可以吗?优婆提舍和拘律陀是王舍城的两个年轻人。有一次在观赏戏剧表演时,明白世间的幻相,因此决定寻求解脱之道。他..
净空法师:判断自己善根、福德,是多是少的方法
什么样的人才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第一个条件得人身,第二个条件闻佛法,闻到净土的经论,这是证明你多善根。什么是多福德?接触净土,听到这个法门就生欢喜心,能信能愿,能依教奉行,多福德。我们听,听了不能相信,信了不能够理解,理解了又不肯做,不肯真正修行,修行了..
千万别将好运逼走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叹佛陀时,他就想尽办法挑拨离间,这就是提婆达多的习气。那天比丘们聚在..
佛像必须要装藏后才能供奉吗?
问:佛像必须要装藏后才能供奉吗?索达吉堪布答:民间有这种说法:请了佛像以后马上要装藏,否则鬼神就进到里面占据佛身了,供奉不仅没有功德,反而等于供鬼神。这种说法不合理,其实佛陀的像,不论什么形象,不论是否装藏,鬼神都不可能占用。佛的每一个形象和力量都不可思议,所..
生病时祈祷三宝的方法
愿诸病有情,速脱疾病苦!亦愿众生疾,毕竟永不生!藏传佛教中,这个偈颂常用于加持病人。意思是说,愿所有患病的可怜众生,依诸佛菩萨的加持力、菩提心的威神力,都能迅速摆脱疾病痛苦。以前也讲过,一个人生病是杀生的报应。很多人的病在医院里检查不出来,医生也诊断不出来,这..
早知会破戒,还不如不受。这样对吗?
问:“早知道会破戒退失,还不如不受戒。”这种说法对吗?索达吉堪布答:《涅槃经》,里面说迦叶曾问佛陀:“既然您早知道善星比丘会生邪见,最终将堕入地狱,为什么还开许他出家呢?”佛陀回答:“如果不开许善星出家,他在家的话,会继承王位,而且力量很强大,必定毁坏佛法,这..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那么,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么样的依据呢?他能得到什么利益呢?这里又进一步的说出了一句非常非常惊心动魄的话:【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为什么要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是能够在极乐世界和诸上善人在一起。好,大家注意了,诸上善人,“诸”就是..
受持八关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着介绍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为什么在家众受五戒之后,还要受持八关斋戒呢?因为五戒的果报,最多只是人天而已。虽说发菩提心受持五戒,最后就能通向佛果,但这毕竟是比较遥远的一条路,受持五戒与最终成佛的关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疏远的。八关斋戒就不一样了,八关斋戒是在家人..
常怀生死之心,方有解脱之机
我们很多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还是要执着现实,所以徒增烦恼!如果我们有抵抗和消化能力,那么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就比如看电视,如果眼睛看直了,看完之后又胡思乱想,做梦都是电视里的画面,那么就不要去看!如果我们要历事炼心,那么就应当可以!观想画面假而不实,且不断地..
如何超出天道而得到究竟的解脱
引言天在人们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是美好、自在、富足、远离苦难的代名词。同时,天也是人们心目中的主宰和依靠,人们认为它决定着人们的命运祸福,天人的生活是普通人所认为的理想生活。华夏文明自古以来也一直有崇拜天的情怀,如儒家祭祀时把祭“天”排在第一位,..
饿鬼--奔突在饥渴与恐惧中的魅影
世人无论见不见鬼,都常说“见鬼”;无论怕不怕鬼,都乐于看到鬼之传奇的上演。在上古时期,人们就有了鬼的观念,《左传》等古籍中就记载了不少关于鬼的内容。人们将祭祀作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来对待,而祭祀的对象,便是鬼神。按照民间一般的观念,人死后会变鬼,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