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佛,要遇到善知识,没有善根福德因缘,你遇不到。真修行人何其多,假修行人也有。你福德不够,就碰不到真修行人。佛法说的,善知识难遇,遇到了,能生起信心来,更难。要了生脱死,哪有那么容易?对不对。早些年去一些山,有个就说,山上许多都是假和尚。有了这个念头后,我再..
信佛
永惺长老《告弟子书》
古语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应以戒为师,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菩萨行为己任,以弘法利生、利乐有情为职志;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之心;见众难度,不生厌倦之想。我生于忧患,长于战乱,自幼受祖母启蒙学佛,感悟世间..
我是个好人,为何还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陷入恐惧,接着就怨天尤人:为什么是我?老天爷为何要下如此狠手?为什么我没有好好养护身体?为什么我没有好好享受人生?在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所有恐惧中,没有什么比预知死期将至更加恐怖了。目前在中国,面对死亡恐惧..
施食功德那么大,为何不做呢
慈悲最有力量,慈悲最快乐!举手之劳,几滴水,乃至一点点米饭,都可以。佛教说的,一阎浮提众生皆得离苦,都吃得到、喝得到,太慈悲了。大部分的菩萨都知道施食咒,布施一点点饭菜,可以有得到什么功德。甘露水真言,布施几颗水念这个咒,可以有什么功德。我们现在再念一下,愿我..
永惺法师圆寂:一生积极参与社会善业
5月7日讯香港佛教联合会荣誉会长永惺法师圆寂,享年91岁。永惺法师12岁入道,先后开创东林念佛堂、香港菩提学会、香港西方寺等弘法道场,多年来积极参与香港佛教各项善业,包括兴建佛教医院、创办佛教学校、争取佛诞公众假期等,2012年获颁发银紫荆星章。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及署..
千古之谜:舍利子到底是佛教圣物还是化学结晶?
笃信佛教的人认为舍利子是“神物”,不信佛教的人认为其只是“化学结晶”。真正的“舍利子”,无论其化学成分如何,不可否认的是其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意义。佛舍利对于佛教徒来说,除了能够起到“慎终追远”的作用外,还是释迦牟尼佛言教、佛法精髓的象征。舍利子佛教认为舍利子是..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传说是真的吗?
潭柘寺俯瞰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是佛教进入北京地区后所修建最早的一座寺院,当时规模不大,名叫嘉福寺。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在传入中国北京地区的初期,还未能被百姓所接受,也没有得到地方官府的支持,因而发展很缓慢,以后又经过了北魏和北周的两次“灭..
冯小刚的佛教思考: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第52届台湾金马奖最终揭晓,冯小刚凭借在《老炮儿》中扮演的一个老混混,打败了邓超、郭富城等强劲对手,以57岁高龄问鼎金马影帝。一时间,很多人在发问反问追问——冯小刚当影帝凭什么?其实,有什么值得吃惊的呢,对佛法有独到思考与深入理解的冯小刚,他的生命里本来就充满了更..
人很善良,为什么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陷入恐惧,接着就怨天尤人:为什么是我?老天爷为何要下如此狠手?为什么我没有好好养护身体?为什么我没有好好享受人生?在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所有恐惧中,没有什么比预知死期将至更加恐怖了。目前在中国,面对死亡恐惧的癌症..
佛弟子应如何对待疾病
生老病死是我们所有众生都必须经受的痛苦,是无法逃避的生命毒刺。佛陀曾为波斯匿王讲人生有五不可得避,即老、病、死、灭、尽。但是佛教并不主张人们以消极的心态对待疾病等不可逃避之事,相反却是让人积极地面对,正确地处理,勇敢地超越。人们生病的因缘是极其复杂的,有的是业..
我是个学佛人
李嘉诚,身居华人首富位置,总是非常坦然地告诉别人:我是学佛的人。事业辉煌的李嘉诚夫妇,是众所周知的大慈善家和学佛居士。李嘉诚12岁便辍学到社会谋生,深深体会健康和知识的重要,同时认为对无助的人给予帮助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及医疗两者更是国家富强之本,他也认识..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养修炼成精的动物
问:关于信佛,现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里都有供“仙位”的,那你说信佛不让“供仙”,为什么有的寺院也有供“仙位”的呢?(注:东北地区流行供养“大仙”,即所谓修炼成精的动物,如蛇、老鼠、黄鼠狼、狐狸等,有些地方供奉人形塑像,当做..
学佛后每天都在学习和检讨
演员是一个曝光率很高,公众性很强的职业,你把很多的努力价值光环戴到头上了,这只是你工作的性质而已,并不代表什么具体的内容。我很了解新闻记者,我见过各种各样的记者,包括亚洲的记者,传媒报道的风格也不停的在改变,报纸也会因为自己的方向定宣传的途径,有些报纸喜欢正面..
腾格尔:我和佛之间不可言传的缘份
我信佛也是受我父母的影响。他们都是特别虔诚的佛教徒,自小就跟我们讲行善积德的道理,讲三尺之上,必有神明,凡是佛都会看在眼里,还经常带我们去庙里磕头。磕头时须滤清杂念,虚怀若谷,心平如镜,不要怀有什么目的,因为佛门是净地,容不下乱七八糟的东西,这道理也是他们教给..
你要学会缺一样
人的病,就是身心灵三种病。心病好不了,身的病就一直有。但现在人的心病,已经不能用温和的药,告诉他你要放下看破,很难了,要用猛药。你放不下,就提起来,但要提的正确。现在人缺少一种缺欠的教育,什么都教你圆满,包括很多人学佛后,也求着圆满。这是很痛苦的。人生就是这样..
戒色改变命运,从行孝开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布朗先生驾车返回家中,不料车子在一片荒野中抛锚了,正在他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他看到了布朗先生的遭遇,就开着自己的车把布朗先生的车拖到镇子上去修理。布朗先生很感激,拿着一..
扩充心量,改变命运
说“人命天注定”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准确的。人的命运和运气随时都在随着你的行为和言语在做小的调整(大善大恶才有大的调整)。现在非常多的人都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积极地改命,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但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往水杯中加水,不注重把杯子变大和减小漏洞,..
对地藏菩萨要有信心
佛在经中,多次赞叹地藏菩萨功德,超过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为什么?这些大菩萨,功德都是圆满的。但和娑婆世界众生缘分不同。地藏菩萨和娑婆世界众生缘分最深,佛所以赞叹,是让娑婆世界众生起信心,对地藏菩萨起信心。在《地藏经》中第六品“如来赞叹品”,佛出广长舌相,佛不仅嘱..
宗道法師:弥陀眼中妙好人
广西桂平罗秀镇,有一老妪,名覃秀桓,年八十又二,如是高龄,见者竟皆叹如六七十。观其精神奕奕,皮肤红嫩,腰未弯,背不弓,终年如感冒小疾亦不曾患。人问其养生要诀,答曰:「多活动,多念佛,念得清净没啥想!」妪未曾读书,二十岁始信佛,其时一仙婆算定若不入佛道之门,婚后..
蓝毗尼
中尼友谊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喜马拉雅山让我们心手相连。早在1500多年前,中尼就开始友好交往。公元5世纪和7世纪,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先后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礼佛求法。尼泊尔高僧佛陀跋陀罗自408年起在中国译经弘法21年。中国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率工匠来华,..
菩提伽耶
梵名Buddha-gaya^。又称菩提道场(梵Bodhi-man!d!a)、佛陀伽耶、摩诃菩提(梵Maha^-bodhi)、菩提场。为佛陀成正觉之地。位于印度比哈尔(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里处之布达葛雅(Bodhgaya^),面临恒河支流尼连禅河(梵Nairan~jana^,今法尔古河),其地原为古印度摩揭陀国伽..
学佛,需要什么心态
学佛,不仅要有诚心,静心,耐心,还要有好的心态,否则,你就会心猿意马,影响心情的平静的同时,还影响学佛的成效。有些人,学佛是有目的的,是带着功利性色彩来念经、拜佛的。如有这样的人,他想发财,他就会在心里给自己下一个任务单,我每天念多少经,拜多少拜,拜多少佛,我..
善不积,不足以灭邪淫
每一个成功戒除邪淫的人,必定是长期行善的人。没有坚定持久行善之心,戒邪淫必定会反反复复。《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必有就是肯定有,绝对有,一定有。善能“养”人,把人养的非常滋润。恶能毁人,恶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定灭身。而万恶的源头“邪淫”,摧毁一切幸福的生活..
放生三年那些事儿
一我原来一直潦倒不堪,身体又不好,患乙肝三大阳,发展到肝腹水了,当时已经在生死边缘了,后来因为坚持放生而彻底地改变了命运。肝病痊愈了,运气也好了。我把这番经历记下来了,很多朋友看过我的文章,都非常羡慕我(具体请参见:《肝腹水患者的信佛因缘》)。有的人也开始学我放..
智慧法语:上坡也有大修行!文殊菩萨教你爬坡口诀
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经典原文】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华严经》【经文解释】“见升高路”:走路遇到高的路,向高坡走的时候,这又发愿,“当愿众生”,“永出三界”:永远超出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你看!这个欲界,我们人谁能超..
六道轮回中,怎么知道自己从哪一道转世而来?
编者按:佛教常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其实轮回也离不开因果。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可以通过今世具体表现,推知前世出于何处,来世又去何方。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
当菩萨发愿成佛时 其功德如此惊人!
【经典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菩提【经典原文】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菩提。彼之功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等。—..
佛说不挑拨离间将得家庭和睦等5大福报
【佛经介绍】《十善业道经》,为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嗔恚、愚痴。离..
佛性人人具足,但不是一步可即
【经典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佛性人人具足,但不是一步可即【经典原文】若常信奉于尊法,则闻佛法无厌足。若闻佛法无厌足,彼人信法不思议。——..
每日一禅:磨难
人生恰似采花蜂,飞南飞北飞西东,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场辛苦一场空。有记者问英国前首相邱吉尔,遇到烦恼时如何面对?他幽默地说:“如果我碰到烦恼,就会想起一个老人临终时说的话——他说自己大半辈子都活在烦恼之中,可是大部份烦恼的事从未发生过。”磨难,对坚强的人来说,能..